-
人教版
2019
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题(
I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
、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p>
一、选择题
1
.
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判定无误的一项是(
)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②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
.
82
米,两端宽
9
.
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p>
④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
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A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摹状貌
B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C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摹状貌
D
.摹状貌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2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霭(ǎi)
褶皱(zhě)
眼眶(kuāng)
销声匿迹(nì)
B
.冗杂(yǒng)
狩猎(shòu)
蛮横(mán)
出类拔萃(cuì)
C
.蓦然(mò)
堕落(duò)
萦绕(yíng)
络绎不绝(yì)
D
.争讼(sòng)
龟裂(guī)
彷徨(páng)
接踵而至(zhǒng)
3 .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铭记
题跋
惟妙惟肖
张惶失措
B
.浩瀚
轩邈
殚精竭虑
正襟危坐
第
1
页
共
9
页
C
.丘壑
推祟
瞠目结舌
摩肩接踵
D
.斟酌
娴熟
重峦叠障
天衣无缝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明
读《朝花夕拾》
,未按老师的要求去读,只是囫囵吞枣地看一遍,仅知道粗略的内容。<
/p>
B
.王莉饱蘸浓墨,觉得一股墨香扑鼻
,灵感便从天而降,笔走龙蛇,写下一首七言律诗。
C
.他们满以为有了如此强大精良的武器,就可以在别人的国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
D
.我们刚出家门,天空就下起了阳春白雪,
真好!
5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艺术
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的水平,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
平的显著标志。
B
.
以基层学校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隆重闭幕。
C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
D
.以法规形式对高校学生实习和毕业生就业见习作出规定,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
是几座
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
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
/p>
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
就把
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
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
< br>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 得从各
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
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 多种花树
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
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
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
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
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6 .
下面对选文第①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9
页
A<
/p>
.苏州园林中的假山和池沼在设计上很独特。
< br>B
.苏州园林中池沼的布置显示出一种艺术美。
C
.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显示出一种艺术美。
D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7 .
选文中没有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
.打比方
B
.引用
C
.举例子
D
.下定义
8 .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①②段之间是并列关系,且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述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B
.第①段中“大多”“往往”等词语的运
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C
.第②段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词语,体现了选文语言平实的特点。
p>
D
.第②段中“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表达
方式为议论。
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完成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
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
开所行医,
正骨拿踝,
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
折胳膊断腿,
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
,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
话,
声音打胸腔出来,
带着丹田气,
远近一样响,
要是当年入班学戏,
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
手下
动作更是“干
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
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
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
”,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
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
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
脾气准格色。
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
凡来瞧病,<
/p>
无论贫富亲疏,
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
< br>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
?
他就这规矩<
/p>
!
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
p>
叫做
:
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
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
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
儿
,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
/p>
第
3
页
共
9
页
坏胳
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
?
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
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
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
牌友看不过去,使
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
边的张四悄
悄招呼过来,
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
不等张四感激,
转身打原道返回,
进屋坐回牌桌
,
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
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
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
呲牙,预
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
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
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
。”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
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
拦住华大夫,留他有
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
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
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
事这理这人。
9 . “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事这理这人
”分别指什么。
10 .
本文选自
冯冀才的《俗世奇人》
,说说文中苏七块的“奇”表现在什么方面。
11 .
文章最后以苏七块赠药还钱结尾,有何作用?
12 .
从词语运用或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予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
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p>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西门豹治邺》
,完成小题。
<
/p>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其巫,老女子也,
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
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
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
“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
吏卒共抱大巫妪投
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
< br>
第
4
页
共
9
页
-
-
-
-
-
-
-
-
-
上一篇:高考偏僻成语
下一篇:最难猜的谜语大全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