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
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
八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说明:
1
.试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4
页,满分
120
分。考试
用时
120
分钟。
< br>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座号填<
/p>
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左边指定位置上。
3
.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
共
10
分,
考生可答可不答;
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
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
20
分。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基础(
24
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
10
分)
(1
可怜身上衣正单,□□□□□□□。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
/p>
《卖炭翁》)
(2)
< br>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关雎》
)
(3)
很早以前,古代人们就有
关于人类美好社会的构想,如《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村,
那“□
□
□
□
,鸡犬相闻”的安宁平静,以及桃花源人“黄发垂髫,□
□
□
□
□
”的精
神风貌,
让多少人为之神往。(陶渊明《桃花源记》)
(4)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
< br>分)
(1)
容不得束缚,容不
得
j
ī
b
à
n_
(
)
,
容不得闭塞
(2)
< br>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
b
ē
i
li
è(
)最无耻的事情。
(3)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xi
ā
p>
o sh
ē
ng
n
ì
j
ì(
)。
(4
)那时自己对
r
é
n
q
í
ng
sh
ì
g
ù(
)还不懂。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1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
A.
湖光岩的湖光山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
,
引人入胜
。
....
B.
气候的春夏秋冬,植物
的生长枯荣,
草长莺飞
,年年如此。
C.
老师三番五次的批评我不做作业,我依旧周而复始,
屡教不改
。
D.
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销声匿迹
p>
。
4
.下列对病
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
A
.
2016
年
10
月
19
日
3
时
31
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
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自
9
月
15
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
交会对接。
(在“这是”后面加上“天宫二号”)
B
.他一边领着客人参观校园,一边详细地介绍学校近二十年来在教育教
学上取得的最
新成绩。(将“近二十年来”调至“在教育教学上”之后)
C
.在全球大学
500<
/p>
强中,中国是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
27
所上榜的大
学。(删去“是”)
D
.往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大年初一广州白鹅潭附近的空气质量一般不达
标,市民和
游客从来没看到过蓝天。(将“从来没看到过蓝天”修改为“一般看不到”)
5.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
不超过
25
字。(
4
< br>分)
XX
网
< br>2017
年
10
月
2
日报道
9
月
30
日,记者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获悉,港珠澳大
桥的主体桥梁工程桥面铺装工程建设近日已落幕。
海底沉管隧道内装饰、
电气等附属工
程也已基本完成安装,
沥青路面铺装工
作准备就绪。
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
力争年底完
成全部施工任务。大桥于
2009
年
< br>12
月
15
日正式动工,到今年
主体工程全部贯通,港
珠澳大桥八年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成为中国建设史上历程最长、
投资最多、
施工
< br>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有删节)
二、(
46
分)
(一)(
10
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
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 br>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
< br>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
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
1
)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
(
2
)怒
< br>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3
)是故
谋闭而不
.
< br>.
..
兴
10.
翻译句子。(
4
分)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甲文庄子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
、善借长风的形象
B
、乙文大
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各社会阶层都互相关爱、安居乐业、人尽其力、物尽
其用。
C
、甲文想象雄奇瑰丽,多用对偶句,造成
铺排效果,文章气势磅礴。
D
、乙文
善用整齐的对偶句式,排比的修辞,文章也气势磅礴
.
(二)
晋文公攻原(
9
分)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
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
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
“原三日
即下矣。”左右于是谏曰: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
去。原人闻曰: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
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遂与大夫
期
十日
陈太丘与友
期
行
B:
原三日即
下
矣
下
见小谭
.
.
.
.
C:
夫原之
食
竭力尽矣
一
食
或尽粟一石
D:
可无
归
乎
男有分,女有
归
.
.
.
.
10.
用三条“
/
”给文中划线的句
子断句。(
3
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11.
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3
分)
(三)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3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
①
“阳光
动力
2
号”
正在进行为期
5
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
p>
自
3
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
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
72
米宽的
翼展,
比波音
747
飞机多出了近
4
米,
重量只有
2.3
吨,
< br>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
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
的
1.7
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
“
阳光动力
2
号”
的最大亮点所在。
p>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
每一块
< br>电池板的厚度是
135
微米,
仅
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
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
“阳光动力
2
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
,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
300
年历史。<
/p>
1974
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
行,?首?
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
p>
40
余年间,
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
/p>
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
2
号”
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④光电
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
应,将太阳辐
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
“阳光动力
2
号”的
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
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
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
30%
,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
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
“阳光动力
2
号”
环球之
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
的萌发到
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
12
年时间。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
相比搭载乘客
的普通飞机,
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
那就是向世人传播
“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
生
能源”
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
这场
长达
3.5
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
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
“阳光动力
2
号”这架不喝油的飞机由太阳能提供动力,几乎不消耗燃料。
B.
人类把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
C.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超过
30%
。
D.
“阳光动力
2
号”
长
达
3.5
万公里的环球之旅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p>
“光
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4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
1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一段举例子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B.
文章第二段运用了列数字、
作
比较的说明方法,
准确的说明了电池板的厚度,
强调
了电池板之薄。
C.
“阳光动力
2
号”
同时满足使用太阳
能动力做载人、
昼夜、
长距离飞行的三个要求。
D.
“阳光动力
2<
/p>
号”环球之旅的商业价值远小于象征意义。
< br>14.
““阳光动力
2
号”为什
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概况三点
即可)
(四)
温暖
17
分)
①那一年
,
< br>我中学还没毕业便到省城去打工
.
其实我并不想离开学校
,
但贫穷的家境
让我必须早早地去挣钱
,
分担家里的困难
.
< br>我背着行李在寒冷的车站广场上冻得浑身发
抖
,
最后
,
父亲以前的工友把我送到了一个铝合金加
工厂
.
②老板的冰冷自然
不用说
,
但给的待遇还可以
,
每月除了定时发工资还管吃管住
,
这
对一个学徒工来说
,
已是很好
,
我便心怀感激地留在这里
.
③其实
,
老板并不愿意留我这种刚出校
门又笨手笨脚的人
,
只是不好意思抹朋友的
面子罢了
.
而我的宿舍就是加工厂
,
一个破旧的小仓库
.
第一个晚上
p>
,
我几次冻醒
.
后
来干
脆不睡了
,
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
/p>
,
泪流不止
.
④我告诉自己
,
必须坚持
,
没人能帮我
.<
/p>
门口本来有一个小地炉
,
我真想用它生火
,
温
暖一下房间
,
但老板来的时候很明确地说了
,
给
我这么高的工资
,
又给我找住的地方已经
很不错了
,
过冬取暖问题自己解决
.
⑤城市里煤那么贵
,
我的这点工资还要补贴家里
,
根本无力购买
p>
,
这要是在农村还可
以到野外捡点干树枝什
么的
,
可城里只能用钱买柴火
,
我同样舍不得花钱
.
所以
,
房间只
能这样冰冷着
.
⑥在厂子西北墙角就有煤和柴
,
但这是给打更大爷的
,
并不是给我的
.
好多次
,
我
都
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
,
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
。
⑦隔壁打更的大爷七十多岁了
,
他的屋子很温暖
.
他是老板的舅舅<
/p>
,
白天不在这里
,
晚上才过来
.
晚上
,
我下班之后没地方去
,
便去找大爷聊天
,
顺便也在大爷的房间里暖和
一会儿
< br>.
⑧不知不觉
,<
/p>
我和大爷成了忘年交
.
极寒的天气里
p>
,
大爷每天都拉着我聊得很晚
,
我
5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
知道大爷在照顾我
,
我的心里充满着感
激
,
我也把大爷夜晚上巡视厂房的事全都揽了过
来
⑨一天中午
,
大爷和一个瓦匠模样的人开着一辆装满砖的三轮车来到厂里<
/p>
.
我忙问
大爷这是做什么
.
大爷说屋里炉子总回烟
,
把
烟道收拾一下
,
我嗯了一声
,
没有说什么
,
帮
着大爷
卸完砖就走了
.
下午
,
老板带着我们到外地去干活了
,
两天后才回来
.
⑩回来的那天晚上很冷
,
想着我那冰冷的小仓库
,
我就有点打怵
.
可令我吃惊的是
,
刚一开门
,
突然一阵热气迎面扑来
p>
,
与大爷房间相隔的那面墙满是水珠
,
p>
用手一摸都是热
的
.
我立即来到大爷的房间
,
他正在收拾屋子
,
在靠近我房间的那一边
,
新砌了
一个排烟
道
,
刹那间我明白了一切
p>
.
站在那里
,
泪水
流了出来
.
?
大爷笑了
,
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
< br>,
轻声对我说
:
“孩子
,
你老板是我亲外甥
,
有些事
我不好说
,
但砌个烟道我还可以
做主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
?
”我摇头
.
“孩子
,
这都快
三个月了
,
你的屋子也有炉子
,
可天这么冷
,
我墙角的劈材和煤从来没少过
你是个好孩
子
”
?
那天晚上
,
我睡得特别香
,
没有被冻醒
,
因为那
面火墙一直释放着温暖
.
那是从未
有过
的温暖
,
渐渐地沸腾了我的心
15.
梳理“我”来到省城打工的经
历以及内心情感的变化
,
完成下表(
4
分)
“我”找到一份工
作
(
1
)
大爷借修烟道之名,
(
2)
(3)
让我拥有了一面温暖
的火墙
泪流不止
充满着感激
(
4
)
打工经历
情感变化
16.
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列举一处并谈谈其作用。(
4
< br>分)
17.
请从人物描写
角度,分析小说第
4
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分)
好多次
,
我都想偷偷地趁大爷中午不在的时候烧一点
,
可我还是克制了自己
1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温暖”的理解。(
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
分
)
在成长的旅途上,
我们留下了一个个走过的足迹。我们走过童年,走过游戏;走过
苦读,走过奋斗;走过成
功,走过失败;走过温暖,走过冷漠;走过沙滩,走过草
原;走过春走过秋,走过风走过
雨……走过这些旅程,我们体验过快乐、悲伤,品
6
页
(共
4
页)
语文试卷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