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
(
p>
全卷四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满分
l00
分
测试时间:
l50
分钟
)
题
号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四)
四
总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语
文积累与运用
(1
至
6
小题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p>
分
)
1
、下列加
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p>
分)
A
、蹒
p>
.
跚
p
á
n
愧怍
.
zu
ò
吊唁
.
y<
/p>
à
n
素湍
.
绿潭
tu
ā
n
B
、嶙峋
.
x
ú
n
两栖
.
x
ī
老妪
.
y<
/p>
ù
风雪载
.
途
z
à
i
C
、荒谬
.
mi
ù
仄
.
歪
z
è
阻遏
.
y
è
毛骨悚
.
然
s
ǒ
ng
D
、尴
.
尬
g
ā
n
潮汐
.
x
ī
伧
.
俗
p>
chu
ā
ng
在劫
.
难逃
ji
é
2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p>
(
2
分)
A
、鞠躬
遗骸
锐不可挡
张皇失措
B
、狼藉
烦燥
荡然无存
销声匿迹
C
、轩榭
藩篱
惟妙惟肖
相濡以沫
D
、归咎
喷嚏
铸剑为犁
穿流不息
3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p>
2
分)
A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
.....
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
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
它。
B
、今年我国将发射“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届时通过电视直播,地球上的观众对航天员在
太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
。
C
、改革开放
30
年来,云南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 br>....
,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D
、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以来,各级各类学校
因地制宜
....
,开展形式多样的体
育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p>
(
2
分)
A
、红光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
C
、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
好而又深厚的印象。
D
、我们班同学
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5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p>
2
分)
①走进一环,
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
自由自在地游动。
下面众峰峥嵘,
各不相让,
< br>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
②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③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
恰似巨汉挡住去路。
④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
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
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
,有的修长如梭。
A
、④②①③
B
、④①③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③①
6.
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p>
2
分)
A
、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
,标题、导语、主
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
、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
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
记行的文体,
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
墓志铭、
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
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
比、对偶句。
C
< br>、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
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
、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
不会出现。
7
.
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
1
分,
共8分。
凡出现加字、
漏字、
错字任何一种情况,
该空不得分)
。
< br>
(1)
,山山
唯落辉。
(王绩《野望》
)
(2)
黄鹤一去不复返
,
。
(崔颢
《黄鹤楼》
)
(3)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4)
会当凌绝顶,
p>
。
(杜甫《望岳》
)
(5)
《
陋室铭》
中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
。
p>
(6)
《石壕吏》
中官吏的残暴,
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
二、<
/p>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
6
分)
8
、同学们在阅读
《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
场辩论。你是反
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
(
2
分)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
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
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
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
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9
、你们
班的小明同学家境贫困,连上学都成问题,在《让世界充满爱》活动中,班长决定
召开一
次主题班会,为小明同学捐款,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幅对联体现会议的主题。
(
2
分)
10
、某
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著”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
一部推
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
不少于
30
个字
)
。
(
2
分)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钢铁是怎样炼成
》
推荐篇目:
推荐理由:
三、
阅读理解
(
34
分)
(
一)品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
11
——
12
题。
(
3
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昊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1
.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p>
。
(
1
分)
A
.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
阳”
,写景由远及近。
B
.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
.
颈联
“万里”
与
“三年”
对举,
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 br>D
.尾联“风霜”语意双关,
“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
悲凉中收束全篇。
12
.这首诗抒发
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p>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
13
至
p>
17
题。
(
10<
/p>
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
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p>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p>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
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p>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p>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
分)
(
1
)屋舍俨然
..
。
俨然:
(
2
)阡陌
交通
..
。
交通:
(
3
)便要
.
还家。
要:
(
4
)寻向
所志
.
。志:
14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2
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15
、用
原文回答:
(
2
分)
< br>
(
1
)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
好的句子:
(
2
)表达
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16<
/p>
、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2
分)
17<
/p>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2
分)
(三)
阅
读《
中国石拱桥
》
(节选)
,完成
18
——
23
p>
小题。
(
10
分)
p>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人神话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
< br>,通过彩虹就能
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
“飞虹”等。
p>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
p>
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p>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
< br>282
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
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
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
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
洨
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
桥。这座桥
修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
1300
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
的时候,桥身有
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18<
/p>
、石拱桥总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
“旅
人桥”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
2
分)
1
9
、从上面的几段文字看,说明的顺序是
(
)
p>
。
(
1
分)
A
、由本质到现象
B
、由具体到概括
C
、由一般到个别
D
、由原因到结果
20.
第
二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形式”和
“结构”的先后次序能
否调换
?
为什么
?
(
2
分)<
/p>
21.
第三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
。
(
p>
1
分)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D
、作比较
22.
第三段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一句中“
几乎”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
(
2
分)
23.
第四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
(
p>
2
分)
(
四)
阅读
下面短文,回答第
24
——
28
小题
。(
11
分)<
/p>
韭菜饺子
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
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
5
点半就要走,临走
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临睡前,
儿子有些遗憾地说:
“妈,
这次太匆忙,
等下次有空,
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
陪陪您,
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
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
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
父亲,说:
“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
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
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
“好,好。
”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
亲又说:
p>
“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
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
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村
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
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
11
点多
了。
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
要太长时间,
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
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
p>
3
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
/p>
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p>
5
点
30
分,儿子
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
< br>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
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
连说:
“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
”
“是呀,先
吃,先吃。
”站在一旁的
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
-
-
-
-
-
-
-
-
-
上一篇:成语积累200个(有答案)
下一篇:100条谜语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