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肖像
迟子建
①我记忆中最寒冷的冬日,是
1986
年的腊月,年仅
49
岁的父亲突发疾病,与亲人永别在年关。<
/p>
看着躺在棺材中唇角依然挂着一缕微笑的他,
< br>我想父亲是不是像熊一样,
跟我们捉个生命的迷藏,
冬<
/p>
眠了呢?
②父亲的墓地在故乡的山下,
离他工作了一生的山镇学校很近。每至清明、中元节和春节,我们
都要去给父亲上坟。<
/p>
无论冬夏,森林里鸟语不绝,所以我们在祭奠时说给他的话,总
有回音。
③父亲走了三十二年,他的影子却从未从我们心底和梦里消失。
父亲盛年离世,他留给我们的
形象,也就儒雅潇洒,从无老态。
不久前我突然接到故乡一封来信,写信者是父亲生前的同事,
说
是见到了父亲的几位学生,他们忆起父亲的几段往事,觉得很有意义,所以整理给我。
④其中一位回忆说,他
10
岁随父亲来到大兴安岭永安时,这里还没学校,所以他过了上学年龄
却无
书可读。
1966
年,新学校在永安东头开建了,他满心欢喜,
每天都跑过去看。领着工人建校的
校长姓迟,
一个瘦弱的小伙子
,
个子不高,
面貌寻常,
和工人一起光
着膀子举着土坯垒墙,
满脸流汗,
灰头土脸的。
而最终落成的茅草苫顶的土教室,课桌也是土坯垒的,粗糙不堪,椅子则是用
原木锯
成的木墩。
那时没有本子,他
们每人发一块石板,用粉笔写字,而身为校长的父亲,一个人承担好
几门课的教学。他建
学校的时候,我才两岁,正是流着涎水傻呆呆啃手指的年龄,记忆还没发芽呢。
⑤父亲的学生还回忆到,
1970
年清明节,
父亲带领学生去烈士墓扫墓。仪式结束,忽然间天昏
地暗,暴雪袭来,学生们被狂风吹打
得站不稳,父亲连忙让学生趴倒在地,然后再一个一个将他们转
移到桥洞。待暴风雪止息
,父亲吓坏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
着了学生。<
/p>
⑥能和记忆重叠上的,
是信尾记叙的一
件事,
说是永安学校第一届小学生毕业时,
父亲从家里端
了一盆新烀的土豆和新炒的黄豆,师生们吃着土豆,嚼着黄豆,开着毕业式。
< br>
父亲喜欢把家中吃食
拿给别人,也常把他喜欢的孩子带
到我们家吃饭。
姐姐讲过一件有趣的事,她参加工作后,有一
天
突然回家,发现不是饭点,我家灶台前却蹲着三个陌生的小家伙,一人捧个饭碗,吃得
热火朝天的。
饭碗里是大米饭,灶台上是一盘炒鸡蛋,是我们
家平素都不舍得吃的。
这三个孩子是新来我们山镇
的,因为家里生活拮据,孩子们穿得破烂,肚子也没油水。
姐姐说父亲这是趁母亲出去干活,我和
弟弟在暑假中跑出去疯玩,在家偷着做
给他们的。
⑦父亲的善心和慷慨,本是人性的阳光,但投射回
来的,有时却是阴霾。
他欣赏人才,有一年
< br>从教育局为我们山镇学校,要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做教师。
因为学校还没建起教工宿舍,他就让这位
新教师携着家眷,在我们家一住两年,吃一锅
饭却分文不要,直到他们有了宿舍搬出。其后永安学校
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来此做
教师的,就不止一人了。记得有一年涨工资,身为校长的父亲,把
仅有的一个指标,
p>
给了另一位大学毕业的老师,
因为先前住过我家的老师已涨过一次,
谁知这位老师
-
-
-
-
-
-
-
-
-
上一篇:八年级语文上册词语听写
下一篇:台阶字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