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诗
句是(百川东到
海,何时复西归)。
2.
《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
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家,代表作品是《白洋淀纪事》,其中《芦花荡》
《荷花淀》
是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
3.
雨果
是(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他的短篇
小说有《“诺曼底”号遇难记》。长篇
小说有《巴黎圣母院》
《九三年》《悲惨世界》
4.
“荡
然无存”的意思是: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5.
鲁迅
,原名(周树人)。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小
说集《彷徨》
《呐喊》
《故事新编》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
;其作品《狂人
日记》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6.
朱自
清的诗文集有《踪迹》、《欧游杂记》。
7.
在《背影》一文中,作者流了四
次眼泪,每一次眼泪都
表达的什么情感?
答:<
/p>
a.
悲伤的眼泪;
b.
感动的眼泪;
c.
思念的眼泪;
d.
留念的眼泪。
8.<
/p>
请写出“猎马带禽归”的上一句:(牧人驱犊返)。
p>
9.
《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
,
“之一”是他
的另一篇小说《荷花
淀》。
10.
《芦花荡》一文中“她挂花了”的“挂花”是什么意
p>
思?
答:受伤、流血。
11.
“
琐屑”的意思是(细小、繁多的事)。
12.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鲁迅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
小说是《狂人日记》。
13.
“永垂
不朽”的意思是(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
不磨灭。
<
/p>
14.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p>
15
《台阶》
的
作者是
(李森祥)
。
他的代表作有
p>
《小学老师》
、
《抒情年代》、《传世之鼓
》。
16.
请说出景物描写的作用:
a.
渲染气氛;
b.
烘托人物的心情;
c.
加强抒情的韵味。
17.
阿长与山海经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18.
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品有
《荷塘
月色》
、
《春》
、
《背影》
、
《绿》。
19.
在《背影》文章中,作者写了四次背影,每次表达的意义
是:
a.
点题的背影;
b.
买橘子的背影;
c.
离别的背影;
d.
思念的背影。
< br>20.
《新闻两则》的作者是(毛泽东),选自(人民日报)。
< br>
21.
《台阶》一文中,父
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父亲是一个勤劳,倔强,淳朴,节俭,坚忍不拔,老实
厚道,要强,吃
苦耐劳,勇敢,脚踏实地。
22.
尴尬的意思是
(
神色,态度不自然)。
23.
请说出一句关于蜡烛的诗句:
例如: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入垂泪到天明。
24
《蜡烛》的作者是
(
西蒙洛夫
)
,是(苏联)的作家。
25.
《芦花荡》中老头子的性格是怎样的?(
三点即可)
答:
< br>1.
老当益壮。
2.
自信过于
3.
勇敢
2
6.
《送友人》一诗中的颈联是哪一句?
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p>
27.
《长歌行》选自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
相和歌辞》
28.
祸不单行的意思是(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9.<
/p>
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雨
果是一个
怎样的人?(三点即可)
例如:<
/p>
1.
是非分明
2.
胸怀博大
3.
敢于执言
30.
《早寒江上有怀》一诗中“孤帆天际看”的上一句是(乡
泪客中尽)。
31.
《野望》选自《东皋子集》。
32.
《背影》一文中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现
了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关心儿子的旅途平安
33.
p>
《
背影》
的作者是
(朱自清)
。
字佩弦,
江苏扬州人,<
/p>
(散
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34.
从阿长与《山海经》全文来看,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
经过
了怎样的变化。
答:不太佩服她
——空前的敬意——逐渐淡薄——新的
敬意
< br>35.
情郁于中的意思是:(感情积聚在心里)
36.
不可名状的意思是:(不能够用语言形容)
37.
雨果中的长篇小说有那几部?
答:
1.
巴黎圣母院
< br>
2.
悲惨世界
3.
九三年
38.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他被人们
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39.
请说出五种描写手法。
答:
1.
肖
像描写
2.
神态描写
3.
动作描写
4.
语言描写
5.
心理描写
40.
《蜡烛》一文中几次写到黑围巾有何用意?
答:黑围巾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的情感,写出了老妇
人给予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
的爱
41.
《蜡烛》一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答:课文以蜡烛为题,是
因为蜡烛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
的前后衔接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生动感
人。
42.
恍若:仿佛。
43.
瞥见:一眼,看见
44.
杀戮:杀害,屠杀
45.
恍惚:神志不清
46.
缭绕:这里指声音回环旋转不停
47.
“他们杀孩子,
老师,
也杀牧师,
工人,
木匠。
小店老板,
鞋匠
…
.
全是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
辜市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
怒控诉。
48.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
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
恐。
49.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震惊。
50.
粗拙:粗糙低劣
51.
毛泽东,
字
(润之)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诗人。书法家)
53.
孙犁著有
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小说散文集《白
洋淀纪事》。
58.
杨绛,
(中国著名女作家,
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
员,
剧本有《弄假成真》小说有《倒影集》《洗澡》)
60.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集《雪朝》《与
人合作》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春》《绿》《背影》
《绿》)<
/p>
62.
反语的作用(能更好的表达深刻
的思想和激昂的感情)
64.
“背影”一颗以(背影)为线索
66.
李森祥著有长篇小说《创世之鼓》
《小学老师》
《抒情年
代》
67.
小
说
三
要
素
(
人
物
,
故
事
情
节
,
环
境
)
68.
长歌行中的一句人生哲理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9.
送友人选自《李太白全集》
70.
聂华苓,著有《失去的金铃子》《台湾轶事》
等小说
71.
环境描写的作用:
a.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b
.渲染气氛
c.
烘托人物性格
< br>72.
响彻云霄的意思: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74.
父亲日夜盼望着,
造新屋
的真正目的是:
为了提高自己的
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
75.
“台阶”
中的
父亲是一个
(勤劳,
善良,
老实,
p>
厚道的人)
76.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丈夫是(钱锺书),著
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
77.
解释低眉顺眼的: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
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78.
解释精
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嫉妒
疲乏
79.
芦花荡中:“狠狠地”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去掉就不能写出老头子对敌人的痛恨和他的性
格特点。
80.
解释锐不可
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82.<
/p>
解释“与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
灭。
p>
83.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84.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85.
(荒僻):荒凉偏僻
86.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尊
敬,感激,怀恋之情
)
87.
长
妈妈是一个(地位低下,饶舌多事,纯朴无知,繁文缛
节,热情善良,关心孩子的人)<
/p>
89.
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不太佩服她,特别的敬意,敬意
逐渐淡薄,最终完全消失,产生新的敬
意)
90.
“阿长与《山海经》”中
的“我”是一个(对新奇事物有
好奇心,爱憎分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