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
桁架单元
模拟钢缆
桁架单元<
/p>
是
1D
element,
只能计算轴向
(
长
度方向
)
的应力但是不能计
算弯矩。所
有的结点均为
绞结点
< br>,不是
钢结点
< br>不能传递弯矩
)
。所以用来模拟杆件之间
用绞接
(
结构力学中的桁架
).
在结构力学中
,
假如桁架模型不是几
何不变体系,
则不能运算
(
无唯一确定解
)
。
几何自由度
< = 0
是几何不变体系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钢缆是一亇特例,它不是结构力学中的几何不变体系。在工程上
,
钢缆的细长比较大,
故其弯,剪,扭力通常可以略去不计,只需考虑拉力。
所以可以用多亇
桁架单元
(truss
element)
来模拟钢缆。
在数值计算中使用多亇
桁架单元
来模
拟钢缆可能导致计算不收敛。因为使用多亇
桁
< br>架单元
时其中的轴向力必须大于零,所以加载的苐一亇<
/p>
increment
就无法进行。因
为这亇
收敛问题是数值计算问题而非物理问题,所以可以
work around
。
在此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
1.
沿
truss element
加沿长度方向初始拉应力。
2.
使用
STABILIZE parameter on the
*STATIC.
例题;
100 m
长钢缆水平放置从
x = 0
到
x =
100
。两端固定。无初始拉力,计算重力下垂量。
截面;
A =
m
2
Density:
=7800
kg/m
3
,
g =
m/s
2
,
E = +11
N/m
2
Analytical
solution of maximum displacement
(u
2
) at x = 50m :
:
U
2_max
= -((3*
*g*L^4)/(64*E))^(1
/
3
) =
m
方法一
.
沿
truss element
加沿长度方向初始拉应力
(see
此文件中使用了
initial condition,
type = stress
方法加
初始拉应力。
因工程上无此初应力
,
更
好的方法是使用降温法。算完后再升温。用降温法。算完后再升温。
< br>
NOTE:
1.
多加一步用以平衡内应力。
2.
必须使用
nlgeom=YES in the step
to apply the gravity load.
3.
初始拉应力
<
N/m
2
时不收敛。
(I have tested 100,
1,000, 10,000 N/m
2
without
success)
4.
最终拉应力
(= 8E7
N/m
2
) >>
初始拉应力
(=
N/m
2
),
所以初始拉应力影响不大。
5.
6.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at node 51) equals to
m.
It is same as the analytical result.
…
方法二
.
使用
STABILIZE
parameter on the *STATIC.
(see
“stabilization”
在结构上附加
artificial
viscous
damping
,
使得计算结果
to
go
beyond
the
instability point.
但计算结果必须验证,并必须保证
ALLSD
比内能
ALLIE
小很多。
NOTE:
1.
分析共有二步。第一步用
*Static,
< br>stabilize=2E-10
。笫二步不用
stab
ilize
(
相当于
*Static,
-
-
-
-
-
-
-
-
-
上一篇:伤寒论方歌
下一篇: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