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的分享
我想关键就在我们四
十分钟的课堂上。
我们分析看看,
咱们六年级的老师,
至少都有三
个质量班,
平时要批改作业,加上培
优扶差工作,
六年级又要参加广州市小学英语竞赛,又
要配合市
、
区、
学校开展的活动,一天下来剩下的时间真的不多,
如果不向
40
分钟要质量,
< br>我想我们会“分身术”也不行。因此我是非常关注我的课堂教学效果。依我的理解,所谓的
效果,
就是有效性,
而所谓的有效性就是有效率和效益
。
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
获得较大
的
教学效果。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真的要“绞尽脑汁,不择手段
”
。
1
、更
新教学观念,我们要明白课堂上学生是主体,
他们是学习的主人,
所以教学中不是
学生配合老师,
而是我们老师配合学生。
p>
这就要求我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预设,
在课
< br>堂上我要扮演好我的引导者身份,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也给学生,
创设和谐、
活跃的英
语学习氛围,
利用他们争强好
胜的心里特征,
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内容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容许并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发言,
错了就错了,
没有人知道答案
,
对有争议的地方引导学生
们互相辩论,特别是在语法知识的学
习上,最后我才会协助他们来整理归纳。例如:我们这
个学习有一个考点就是:
Jiaming lives on the eighth floor.
始终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孩子
要选择
in the
eighth floor.
于是我就跟他们开了个玩笑,
我说
:
“
in the floor.
在层
的里面,
天啊,
做穿山甲啦!
”孩子忽
然哄堂大笑,对了同学就自以为是,沾沾自喜,错的,马上脸红了。
说一次全班都改掉,
这是不可能的。接下来如果再有人选
in
the
eighth
floor.
我就会说
:
“你
又做穿山甲!
”第三次再有人错
,全班大部分孩子们都会说:
“我们不是穿山甲啊!拜托!
”<
/p>
经过这样愉悦的学习,
孩子们又可以形象记忆,
< br>错的机会真的会慢慢降低。
课堂上我就喜欢
这样,不想死
气沉沉的学习,否则上着上着,连自己都打瞌睡,何况是学生。同时我们也清
楚知道,小
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自制力较差。他们的注意力最长
只能坚持
10--15
分钟左右,可能我们六年
级
20
分钟还是可以的,之后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
疲劳。如果将他们的学习当作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将会使他们的兴趣荡然无存,
课堂上表现为无精打采,玩笔,乱翻书,玩手指,看看自己的红领巾,相信这些大家也遇到
不少。
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专心学
习的好习惯。
要怎么办呢?就是在他们累的
时候给他们休息,然
后再集中精神来。如果你违背这个规律,只会你所讲的内容都是白讲,
因为孩子们根本没
有听进去。怎么办呢?这是我第二点要讲的。
2
、融入文化教学,深化教学内容
刚刚讲
到孩子集中精神最多维持
20
分钟,那怎么才可以重新集中孩子
的精神,用什么
手段,
我们设置什么内容?我比较喜欢运用中西
文化差异的渗透。
我们知道,
不管采用何种
教学方法,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教
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
如果仅
仅以游戏的学习形式来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是行不通的。
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与学习内容的
加深
,加上已经是六年级的孩子了。学生的新鲜感逐渐减弱,一朵花,一颗星,根本满足不
了
他们,
你奖励一个本子给他,
孩子们还说你幼稚。
因此,
仅靠改变教学形式是不能持久的。
教师在进行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的同时,要适当加入语言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
探究异国
文化奥秘的愿望,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1.
p>
词汇教学。
许多词语本身就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相关的背
景知识。
如学习
USA
、
UK
时,
有意识地讲解一些英语国家的政策制度和相应的社会文化知
识;学习
sandwich
、
bread
时,介绍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文化差异。
2.
课文教学。在学习一
些句子时,如“
How are you?
”
、
“
How do you do?
”
、
“
How
old are you?
”
,讲一些英美人士
的生活习惯与中国人的差异。
3.
借助节日文化,学习
口语交际。如过西方节日、圣诞节
(
Christmas
Day
)或新年(
New
Year
)前,各自的文化差异,还可以给学生讲解万圣节
-
-
-
-
-
-
-
-
-
上一篇:经历作文之学习英语的经历英语作文
下一篇:傲慢与偏见电影与小说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