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作一
我的植物朋友
范文一:茉莉花
妈妈给我买了一盆茉
莉花,
我把它放在阳台上。
这是我拥有的第一盆属于自己的植物
,
我决
定要好好照顾它。
茉莉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碧绿碧绿的。
清晨,
太
阳刚刚升起,
叶子上滚动着亮晶晶的小水
珠,在阳光下,那一片
片叶子绿得发亮。再看那乳白色的花,小小的花瓣围绕着花蕊,凑成
了小巧玲珑的茉莉花
。你看,它正向你点头微笑呢!
一
阵微风吹来,
淡淡的清香溢满了整间屋子。
我每天放学回家后第
一件事就是去看它,
有时
还会给它浇些水,
或者把鼻子凑近花朵闻一闻它的香味。
听妈妈说茉莉花晒干后还可以用来
泡茶,或制成香包放在衣柜里,用处可大着呢!
茉莉花啊,虽然你不是那么娇艳多姿、香气浓郁,但我却独爱你那清新淡雅的美。
p>
点评:
小作者把清晨时茉莉花的叶子和花朵描写得很细致,
其中比喻、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更是把茉莉花
写活了。
另外,
小作者通过视觉和嗅觉分别写出了茉莉花的样子
和气味,
写得
真实、自然。结尾表达了小作者对茉莉花的喜爱之
情,点明主题。
范文二:家乡的油菜花
又到了油菜花
开放的季节。家乡的小路旁、山坡上、
田垄里到处都有油菜花的身影,
< br>太阳一
照,
黄灿灿的一大片,
又
鲜艳又热烈,
好看极了。
这时,
空气里
到处弥漫着一股幽幽的清香。
油菜花的花朵很小,
花瓣很薄。
但从远处看,
油菜花漫山遍野,
一团团,
一簇簇,
围在一起,
就形成了一片花的海洋,黄得耀眼。这大片的油菜花引来了勤劳的蜜蜂,引来了美丽的蝴
蝶……
一段时间后,每一朵油菜花的顶端都会长出一
个荚,每个荚里又会长出一颗颗小小的圆籽。
它们能榨出清亮的油来。
< br>
看着这黄灿灿的油菜花,
我的眼前浮现出了一个美丽的
画面:
油菜籽堆成了小山,
榨出的油
变
成了小河,流到了每家每户的油缸里,说话声、欢笑声响成一片,热闹极了……
啊,我爱家乡的油菜花!
点评:
p>
在这篇习作中,
小作者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在近处和远处看到的油菜花
的样子,
还展开
想象,写出了油菜结籽、榨油的丰收景象,结尾
更是直接抒发了自己对油菜花的喜爱之情。
范文三:芦荟
我家种着许多植物,
有茉莉、
吊兰、
文竹,
还有些我叫不上名字的,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芦荟。
p>
芦荟喜欢晒太阳,因此我把它摆放在我家阳台光线最好的位置。空
闲时,我就喜欢观察它。
它的叶子是深绿色的,
又肥又厚,
p>
上面还有一些黄绿色的条纹。
叶子的四周长着许多尖尖的
小刺。
它的茎很隐蔽,只有仔细看才能看到。
这是
因为它的叶子长得很旺盛,一层一层地叠
着,把茎完全包裹住了。
芦荟虽然长得不是很好看,
但它的功能却不小。
它那肥厚的叶子里有很多黏稠的汁液,
这个
汁液不
仅可以消炎、杀菌、美容,还可以做果汁。
我喜欢这其貌不扬
的芦荟,因为它把一身的精华都贡献给了人们。
点评:
小作者开篇便表达了对芦荟的喜爱之情,
接着按从外到里的顺序,
p>
具体描写了芦荟的
叶子、
叶子上的刺、
p>
茎的样子。
另外还简单写了芦荟的功能,
结
尾抒发了对芦荟的喜爱之情。
习作二
看图话,写一写
范文一:放风筝
春天的阳光是那么明
媚,风儿是那么温柔,这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呢!
瞧!人们正
在那片开阔的广场上放风筝。
近处,一个小男孩拉着风筝线向前奔跑,
< br>而他的小
伙伴将一个“燕子”风筝高高举过头顶。“三,二,一,放!”小伙伴将
风筝松开,风筝一下子
迎着风飞了起来,一只快乐的“燕子”飞上了蓝蓝的天空。不一会
儿,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
远。在一旁观看的妹妹,手里拿着一个“蝴蝶”风筝,脸上露
出了甜甜的微笑。
远处是温馨的一家三口。
< br>只见那个小男孩开心地放着风筝,
爸爸妈妈站在一旁欣慰地看着自
己的孩子。
此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在想:看,咱家的小宝贝已经能自己放风筝了。
他们一家人
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不一会儿,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了,有蜈蚣形状的、金鱼形状的、老鹰形状的……各种各
< br>样的风筝飞在天空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草长
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真是一
件
有趣的事!
点评:小作者按照从近到远、从下到上的顺序,把
图画的内容写得很清楚。同时,小作者还
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图画上人们放风筝的情景
描写得很生动。全文结构紧凑,行文流畅,
语言精练,表达生动,详略得当。
范文二:第一次放风筝
今天真是一个
放风筝的好天气,
我和小伙伴们约好一起去小区后面的空地上放风筝。
< br>这是我
们第一次放风筝,我们都感到很兴奋。
来到广场一看,
啊,
这里放风筝的人可真多!<
/p>
半空中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
有美丽的“金鱼”、
长长的“蜈蚣”、神气的“老鹰”……
我们迫不及待
地开始放起了风筝。我和小希一起拉着一只“燕子”风筝就跑,可风筝怎么也飞
不起来。
这时,
丽丽说:
“我们都不会放风筝,
不如找人问问怎么放吧!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对!对!”
这时,
我们看
到远处有个小弟弟在放一个彩色的三角形风筝,
他的爸爸妈妈正站在旁边教他
呢。我们赶紧跑过去请教了一番。这次,我们按照叔叔阿姨说的方法,迎风站着,我在前面
一手拿着线轴,
一手拉着风筝线,小希在后面双手向上高高地举着风筝。
等到风变大时,小
希赶紧松开了手,我迅速跑了起来。“‘燕子’飞起来啦!”小希兴奋
地喊着。“赶紧让‘蝴蝶’也飞
起来吧!”抱着“蝴蝶”风筝的丽丽对小希说。不一会儿
,他俩按照刚才的方法,将“蝴蝶”风筝
也放飞了。
今天第一次放风筝,我们不仅玩得很开心,还明白了不懂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的道理。
点评:小作者设置了“我们”第一次放风筝,因为不会放而向远处的叔叔
阿姨请教如何放风筝
的情节,把图画内容非常完美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想象合理,叙述
主次分明。
范文三:放风筝
今天星期六,阳光明
媚,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小丽、
明明和小华一起来到郊
外的一
片空地上放风筝。
小丽带来了
她心爱的“蝴蝶”风筝,明明和小华则带来了他们一起精心制作的“燕子”风筝。
p>
刚到达目的地,明明和小华就迫不及待地放起了风筝。小丽见状,假装生气地说:“你们也<
/p>
不等等我。”明明兴奋地说:“你不知道我们盼放风筝盼了多久,今天终于可以尽情地放风
筝
啦!”说完,明明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拉着线,向前跑去,小华则在后面将“燕子”风
筝高高举
起。一阵风吹来,小华放开了举着风筝的手,风筝迎着风飞起来了。明明越跑越
快,“燕子”
风筝越飞越高。看到他们玩得那么开心,小丽也急不可待地喊小华帮自己放
飞“蝴蝶”风筝。
再看看不远处,一个小男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也把风筝放得很高很远
……
不一会儿,天空中就满是各种各样的风筝了,有可爱的“
金鱼”,有长长的“蜈蚣”,还有凶猛
的“老鹰”……它们忽上忽下,好像在进行一场飞
行比赛!
放风筝的场面热闹极了,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点评:小作者不仅全面地描述了图画内容,而且分清了主次,详略得当,条理清晰,对画面
内容展开的想象也很合理,不失为一篇佳作。
习作三
中华传统节日
范文一:有意思的元宵节
听说今年的
元宵节,居委会将在小区活动室举办丰富的活动,大家还可以在那里做灯笼呢。
于是元宵
节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饭,就直奔活动室。
当我来到活
动室时,
这里已经很热闹了。
好多小朋友都在材料区取做灯笼的
材料,
我也迫不
及待地去取来了做灯笼的材料。
开始做灯笼了,
不少人拿着材料在互相请教怎么做灯笼。
还
好,我早有准备,在网上下了一个做灯笼的视频反复看了好几次。
< br>我回忆着视频内容,
很快
就拼出了灯笼的大体轮廓。然后
,我拿起红色的“福”字,小心翼翼地贴上去。最后,我在灯
笼的下面挂上了美丽的流苏
,再贴上一张写有灯谜的纸条,一个漂亮的灯笼就大功告成啦!
再看看周围,
有很多小朋友的灯笼也纷纷诞生了:
有憨态可掬的卡通灯笼,
有古色古香的宫
灯,有精致的荷花灯笼……
等大家的灯笼都做好后,
主持人让我们把灯笼挂了起来,
然后自由选择灯谜进行猜灯谜的活
动。没想到我居然被自己做的灯笼上面的灯
谜给难住了,惹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活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多么有意思的活动,多么有意思的元宵节啊!
点评:小作者主要写了元宵节做灯笼、猜灯谜的活动,写出了元宵节“有意思”的总体感受。
习作将“我”做灯笼的过程写得非常具体,而猜灯谜的活动则写得较简略。最后写“我”被自己
做的灯笼上面的灯谜给难住了也体现了元宵节“有意思”。
范文二:难忘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
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相传端午节赛龙
舟的习俗
,是由当初屈原投身汨罗江,人们争相划船捞救衍变而来的。
今天,我和家人要去东湖看龙舟赛,我兴奋极了。
来看龙舟赛的人真不少。“砰砰砰”,随着一束束礼花升天后,赛场顿时锣鼓喧天,比赛正式
开始啦!
一条条龙舟如飞箭般冲了出去。
每条
龙舟上的指挥员都站在船头卖力地击鼓,
节奏
鲜明的鼓声引领着
龙舟飞速前进。
划桨的健儿们一边“嗨嗨嗨”地呼喊着,
一边用
力划着船桨。
看!
一条条龙舟在湖面上急速飞驰着,
你追我赶,
谁也不甘心落后。
这场面真是激动人心
啊!
不过更令人兴奋的是,比赛结束后,还有体验划龙舟的活
动哟!我和爸爸妈妈报名参加了。
我们在指挥员和划手的指导下,
小心翼翼地划动着龙舟。
当龙舟被我们顺利划到对岸时,
我<
/p>
开心极了。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端午节啊
!
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龙舟赛,
而且还亲自划了龙舟,
那感觉真
是太特别了!
点评:
习作开头对端午节的习俗和赛龙舟的由来介绍得简洁明了。
主体部分从看龙舟赛和体
验划龙舟来写了过节的经过,
其中
龙舟赛的场面写得很精彩,
让人如临其境,
展现了节日热
闹的气氛。
范文三:给饺子“治病”
除夕夜吃饺
子是我们当地的传统习俗之一。
除夕这天,
妈妈把饺子馅做好,
就去做其他事了。
妈妈刚出门,姐姐
便提议说:“弟弟,不如咱俩帮妈妈包饺子吧。”我爽快地答应了。说干就
干,
我俩马上开始行动了。
我做饺子皮,
姐姐包饺子
。
没多久,
我俩就把饺子馅全部包完了。
看着包好的饺子,我心里美滋滋地想:今天总算干了一件大好事,
一会儿妈妈回来,准
会对
我俩大加赞赏。
谁知妈妈回来后
,看到我俩包好的饺子,惊叫起来:“哎呀,我还没往饺子馅里面放盐呢!”
一听这话,
我和姐姐都哭笑不得,辛辛苦苦包出的饺子全成了“病饺子”。怎么办?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
我终于想到一个妙招。
我让妈妈
帮我调好一碗盐水,
然后找来一个干净
的注射器,接着就像给病
人打针一样,将盐水注进一个个没有盐的饺子里。这些饺子“出院”
后很快就被煮熟了,
妈妈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嘿,跟平时的饺子一样美味!妈妈夸我脑袋
< br>瓜转得快,姐姐也说我聪明,把饺子都“治好”了。听着她们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 br>
这次除夕为饺子“治病”的事,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遇事要多动脑,多想办
法。
点评:习作有三大亮点:一是标题新颖,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二是选材独特,主要抓住了
除夕为饺子“治病”这一趣事来写,情节生动有趣。三
是详略得当,主题突出,小作者简要写
了包饺子的事,重点写了为饺子“治病”的过程。
习作四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范文一:神奇的苹果皮抹布
“悦悦,
今天你能帮妈妈洗一下碗吗?”妈妈对我说。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今天在书上看
到苹
果皮可以去油污,正好借机做个小实验。
我来到厨房,拿起一
个苹果,先用水果刀将苹果皮削了下来,
接着拿起一个油腻的盘子,然
< br>后用苹果皮将盘子的正反面来回擦了几遍,
最后将盘子放在水龙头下冲洗。
哇,
真是太神奇
了!随着水流的冲刷,盘子上
的油污都消失了。
我开心地捧着盘子奔进客厅,
向妈妈炫耀我的“苹果皮抹布”。
“苹果皮抹布?我还是第一次听
说呢!
”妈妈好奇地问我是怎么回事。
我告诉妈妈
这是我在
《百科全书》
上看到的,
书上
说苹
果皮里含有果酸,与油接触后就会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盘子上的油污就消失了。
p>
虽然我还不懂什么是化学反应,但我相信只要我好好学习,长大后
一定能解开这个谜团。
点评:习作选材独特,将实验的过程设
置在生活情景中,富有生活气息,让人如临其境。小
作者在最后揭示了实验原理,
并在结尾表明“好好学习,
长大后一定能解开这个谜团”的决心,
p>
主题积极向上。
范文二:鸡蛋浮起来了
老师让我们这个周末在家做一个小实验,
并写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
做什么实验呢?就做“让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吧!
周六一大早,
我就起床开始了我的小实验。
我在厨房里找了一个水杯、
一个生鸡蛋、
一包盐、<
/p>
一个勺子、
一根筷子。我先用水杯接了大半杯自来水,然后把鸡蛋
放入水中,只见鸡蛋一下
子就沉入杯底了。接着,我往水杯里加了一大勺盐,并用筷子搅
拌了几下。“咦?为什么鸡
蛋没有动静呢?”我盯着杯底的鸡蛋自言自语。
“你再往水杯里加两勺盐试试?”这时,
刚洗漱
完的
爸爸站在我身后提醒了我。
于是,我又往水杯里加了两大勺盐
,并用筷子充分搅拌。这时,奇迹出现了:鸡蛋慢慢浮出
了水面。我兴奋极了,又用手指
把鸡蛋按入水里,刚一松手,它又浮了起来。这样反复了几
次,
鸡蛋仿佛在我的手指下跳舞,
有趣极了。
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
么往水里加了足够的盐
后,鸡蛋就再也不肯乖乖地待在水底了呢?
我一个劲儿地追着爸爸问。爸爸说:“这是因为盐水的密
度比水的密度大,鸡蛋在盐水里受
到了足够的浮力,就会浮出水面了。”
听了爸爸的解释,
我才明白这有趣的实验中蕴含着很
多知识。
我们一定要多探索,
好好学习
科学知识啊!
点评:
小作者通过语言
和动作描写将实验过程写得很清楚,
而且写出了一点小波折,
具
有可
读性。
实验的观察过程写得很细致,
实验结束后还通过爸爸的话揭示了实验的原理。
结尾表
明“我
们一定要多探索,好好学习科学知识”,意义深刻。
范文三:花瓣变色的秘密
星期三下午的科学课上,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小实验:
将一朵带茎的白色兰花放在装有红
墨水的杯子里,第二天再去看看兰花有什么变
化。
放学后,
我一回到家就开始找实
验材料了。
我先在阳台上摘了一朵带茎的白兰花,
接着拿出
p>
一个塑料杯子放在茶几上,
然后往塑料杯子里倒入半杯红墨水,
p>
最后将白兰花放了进去。
我
目不转睛地盯着
白兰花,
希望它赶紧发生变化。
可我看得眼睛都酸了,
白兰花也没有任何变
化。难道是我的方法错了?还是红墨水放少了?我焦
急地拉着爸爸问个不停。
爸爸说:“做实验最重要的是要有耐
心,你这样怎么能行呢?要知道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爸爸说的话有道理,我要耐心一
点,等明天再看结果吧!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便来客厅观察
白兰花。
哇,
白兰花居然真的变成红色的了,
< br>真是太神
奇了!
后来,科学老师告诉我们:那是因为植物
的茎会将吸收的水分输送到花瓣,
茎吸收了
红墨水又输送到花瓣
后,花瓣也就变成红色的了。
发现了花瓣变色的秘密,
我不禁感叹:原来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定会
有更
多有趣的发现。
点评:
小作者先是非
常清晰地介绍了实验的步骤,
然后具体写了观察的过程,
把观察
过程中
“我”的神态、
心理都写得非常细致、
< br>形象,
结尾点明要“善于观察”这一主题。
习作详略得当
,
描写生动,主题突出。
习作五
奇妙的想象乐
范文一:文具盒里的故事
在一个漂亮
的文具盒里,住着铅笔、橡皮和尺子,它们每天都尽心尽力地帮助小主人学习。
有一天晚上,小主人躺在床上刚准备睡觉的时候,听见它们正在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