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RNA
转录
(RNA
transcription)
3.1.
Basic
concept
3.2.
Trancription survey
3.3.
Promoter in
Eukaryotes and Prokaryotes
3.4.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3.5.
Pre-RNA processing in Eukaryotes
3.1.
基本概念(
P64
)
Basic concept
●
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
以
D. S.
DNA
中的一条单链作为转录的模板
某一基因只以一条单链
DNA
为模板进行转录(不对称转录)
●
在依赖
D
NA
的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
●
按
A
U
,
C
G
配对
的原则,合成
RNA
分子
●
模板单链
DNA
的极性方向为
3’
→
5’,
而非模板单链
DNA
的
极性方向与
RNA
链相同,均为
5’
→
3’.
DNA
5’
---ATGAGTA----
3
’
Non-template
(sense strand)
3’
----TACTCAT
----
5’
template
(antisense strand)
RNA
5’
--
--AUGAGUA----
3’
●
p>
RNA
的转录包括
promotion,
elongation, termination
三个阶段
●
p>
从启动子(
promoter
)到终止子(
terminator
)的
DNA
序列称为转录单位
(
transcriptional
unit
)
●
原核生物中的转录单位多为
polycistron in operon
真核生物中的转录单位多为
monocistron,
No operon
●
转录原
点记为
+1
,其上游记为负值,下游记为正值
< br>
●
RNA
的主要种类及功能:
mRNA
——
携带编码多肽的遗传信息
p>
tRNA
——
将核苷酸信息转化为
aa
信息
转运<
/p>
aa
进入核糖体
rRN
A
——
参与多肽合成
转录概况
3.2.1
转录的基本过程
1.
模板识别:
RNApol
与启动子相互识别并结合的过程
(形成封闭的二元复合物)
?
启动子
(
promoter
)
:
DNA
分子上结合
RNApol
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区域,
通常也包括促进这一过程的调节蛋白结合位点
rich
A/T
,易发生
DNA
呼吸现象形成单链区
2
转录起始:启动子区解链,转录起始
(封闭的二元复合物
开放的二元复合物
三元复合物)
通常在这一过程中
RNApol
移动较慢,且易发生脱落<
/p>
——
流产式起始
——
决定启动子的强弱
3
延伸:
延伸过程中的延宕现象(
Eukaryotes
)
:
Euk genome
G/C
分布不均匀
σ
脱离全酶(
Pro
)
/RNApol
脱离转录起始复合物(
Euk
)
4
终止:
在终止子(
terminator
)处停止转录
3.2.2 RNApolymerase
1
RNA polymerase in Prokaryotes
(以
< br>
为例)
1
)构成
?
核心酶
(core enzyme)
:
2
α
β
β
p>
’
?
全酶(
holoenzyme)2
α
β
β
’
σ
?
α
:
核心酶组建因子
/
启动子识别
?
β
:
RNA
合成的活性中心
?
β
’
p>
:与
β
共同构成活性中心
< br>
?
σ
:识别启动子,增加酶与
DNA
的亲和力
σ<
/p>
因子可减少
RNApol
与非启动子
p>
DNA
序列的亲和力,而增加
RNApol
与启动子的亲和力,一旦转录起始,
σ
因子将脱离
RNApol
再次引导新
的
RNApol
进行转录
?
ρ
:参与转录终止
2
)
Rif
amycin
(利福霉素)及
Streptolydigin<
/p>
(利链菌素)对
Pro
转录的影响
Rif
可结合
β<
/p>
,阻止
NTP
的进入
I
位点(
Initiation
site
)
(一旦形成三元复合物<
/p>
Rif
不再起抑制作用)
;利链菌素结合
β
的延伸位点
(Elongation
site)
,抑制延伸。
——<
/p>
β
包含两个活性中心:
I
位点(起始位点
Initiation
site
)
专性结
合
A
TP
或
G
TP
E
位点(延伸位点
Elongation site
)
2 RNA polymerase in Eukaryotes
?
RNApol
的种类:
酶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对
p>
α
-
鹅膏蕈碱的敏感性
RNApol
Ⅰ
核仁
rRNA
resistant
RNApol
Ⅱ
核质
mRNA /snRNA
sensitive
RNApol
Ⅲ
核质
tRNA/snRNA(U6)
species specificity
Alu/5sRNA
p>
注意: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
RNApol
类
似于
Prokaryotes
?
-amanitin(
α
-
鹅膏蕈碱
)
?
RNA polII
最大亚基含有特有的羧基末端结构域
(
carbo
xy-terminal domain CTD
)
,
是以
7 amino
acids
(
Tyr-Ser-Pro-Thr-Ser-
Pro-Ser)
的一致序列为单元重复序列。
CTD
Rich serine or threonine
,易发生磷酸化而激活
RNA polII
3.3.
启动子(
promoter
)
(
p>
P71
,
255
)
3.3.1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
promoter in
Prokaryotes
)
现代基因
的定义:合成一种蛋白质或
RNA
分子所需的全部
DNA
序列。
——
调控序列
+
编码序列!
Promoter is a region of DNA
involved in binding of RNA polymerase to initiate
transcription.
——
cis-action
site
A
cis
-acting
site controls the adjacent DNA but does not
influence the other allele.
(顺式作用位点只控制邻近
DNA
而不作用于其它等位
序列)
p>
?
启动子的信息是由其本身的序列提供的,
这类通过本身结构调节同一
p>
DNA
分子上相邻基因表达的
DNA
序列即
cis-acting site
(顺
式作用位点)
。
?
trans-acting fa
ctor
(反式作用因子)
:通过产生相应的
< br>RNA
或蛋白质产物调控基因的表达
——
eg
σ
因子。
1
基本结构:
?
Consensus
sequence is an idealized sequence in which each
position represents the base most often found when
many actual sequences are
compared.
1
)
Sextama box
(
-35
区)
:
RNApol
识别位点(
R
位点)
T85 T83 G81 A61 C69 A52
2
)
Pribnow box
(
-10
区)
:
RNApol
结合位点(
B
位点)
T89 A89 T50 A65 A100T96
3
)转录起始位点(
initiator
p>
、
I
位点)
CA
T
转录起
始的第一个核苷酸
90%
是
Pu
(
A/G
)
,
G
﹥
A
+1
的
CA
p>
T
法则
2
影响转录起始的因素
1
)
Sextama
box
与
Pribnow box
的距
离:
17bp
最适
2
)
Sextama
box
与
Pribnow
box
的序列
eg: Pribnow
box
——
TATAA
T
发生突变成为
TACAA
T
启动效率下降(
down mutation
下降突变)
3.3.2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promoter in
Eukaryotes
)
——是许多
相应得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元件结合后再使
RNApol
与启动
子结合起始转录的。
Ⅰ
:
启动子分为两部分
——
远
启动子区(决定转录频率)
;近启动子区(决定转录的精确起点)
2 . RNApol
Ⅲ
:
内部启动子(位于编码序列内部)
,
eg
p>
:
Alu
序列
3 . RNApol
Ⅱ
:
核基因的转录
1
)转录
起点:
PyAPy
(
cap
site
)
——
Py2CAPy5
+1
2
)
TATA
box
:
Hogness box
TATA(A/T)A
类似于
pribnow box
-20~-30
< br>区(决定转录起点)少数基因没有
TATA box
3
)远上游启动元件(
UPE/UAS
)
——
决定转录频率,其走向不影响其功能
?
CAAT
box
:
CCAA
T -70~
-80
(类似于
sextama
box
)
?
GC box
:
GGGCGG
-80~-110
?
Enhancer
(增强子)
:Enhancer element
is
a
cis-acting
sequence
that
increases
the
utilization of
(some)
eukaryotic
promoters,
and
can
function
in either orientation and in any location
(upstream or downstream) relative to the promoter.
(
真核生物中可提高邻近启动子利用率
的顺式作用序列,其功能不受位置(上游或下游)和距离的影响)
Enhancer
通过结合的蛋白质与
Promoter<
/p>
相互靠近而增强启动效率;
Enhancer
< br>和
Promoter
处于不同
D
NA
分子时也可以通过蛋白质
的相互作用而增强转录效率。
p>
Enhancer
的作用特点:
?
可增强转录起始效率(
10~200
倍甚至更高)
?
增强作用与其所处位置和与靶位点
(
promoter
)的距离无关
?
其序列构成为
DR
,核心序列(
G
)
TGGA/TA/TA/T
(
G
< br>)
?
其增强作用有组织特异性(需要特定的蛋白质因子才能起作用)
?
其增强作用无基因专一性
3.4.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3.4.1
终止子的种类
——
很难判断所得到的是否为
RNA
终止转录区(研究终止子的难题之一)
1
Terminator is a sequence of DNA, re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e transcript, that causes RNA
polymerase to terminate transcription.
(终止子是为
RNApol
提供转录终止信号的一段
DNA
序列,需要经过转录后形成茎环结构起作用)
2
种类:
intrinsic
terminators/Rho-dependent terminators
(
不依赖
ρ
因子的终止子
/
依赖
< br>ρ
因子的终止子)
1
)
intrinsic terminators
IR
(茎环结构)区
rich
G/C
3’
紧接着
< br>poly(U)
结构
——
RNA
pol
在
terminator
处停顿
ter
minator
与模板的结合力下降
2
)
Rho-dependent terminators
IR
(茎环结构)区
G/C%
减少
3’<
/p>
紧接着
poly(U)
结构减少或缺失<
/p>
具有
NTPase
活性
3
readthrough
(通读)与
Polarity
effect
(极性效应)
?
通读:
R
NApol
在终止子处不停止转录
(
ρ
因子在
RNApol
停顿时无法及时赶
上或其它抗终止因子的作用)
的现象即
readthrough
——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越过
UGA/
UAG/UAA
继续翻译的现象也叫
通读
?
极性效应:
the effect of a
mutation in one gene in influencing the expression
(at transcription or translation) of subsequent
genes in the
same transcription unit.
——
基因
突变对同一转录单元的下游基因表达所产生的效应。
?
极性效应发生的基础
——
无义突变:编码
aa
的密码子突变形成终止密码。
——
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的同步进行
?
极性效应的基本过程
ρ
因子:
R
NApol
释放因子,结合
mRNA
5’
并向
3’
移动,当
RNApol
在
terminator
处停顿时,
ρ
因子赶上并终止转录。
-
-
-
-
-
-
-
-
-
上一篇:详细解说英国保诚 特级隽升Ⅱ储蓄保障计划
下一篇: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