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期末试卷
姓名
得分
p>
一、请你仔细地听老师读两遍小短文,然后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完成下面的
习题。
5%
1
.哪个国家的
船先到维多利亚州?最终这块土地属于哪个国家?原因是
什么?
2
.你读了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什么?
二、默读拼音,然后写出词语。
6%
á
o
xiá
ng
?
y
ù
n
z
?
ng
s
?
ng
(
)
(
)
(
)
ju
?
bi
?
hu
ā
n
ch
à
ng
ji
?
sh
à
o
(
)
(
)
(
)
三、请
你读读下面一段繁体字写的话,写出相对应的简体字。
4%
那位
华
侨从海外
归来
了,他站在
广场
上,看着
欢乐
的人群,用一
口
标准
的
乡
音说道:
“梦里我常回到这里!
”
p>
四、请你把下面的几个成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下面的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5%
(
)
(
)不(
)
(
)
(
)不(
)
不(
)
(
)
(
)
不(
)
(
)
(
)
自(
)
(
)
(
)
自(
)
(
)
(
)
p>
五、给下面的字找部首,然后写出有这个部首的其他的字(至少
4<
/p>
个)
。
4%
鲜(
)
(
)
(
)
(
)
找(
)
(
)
(
)
(
)
郭(
)
(
)
(
)
(
)
轩(
)
(
)
(
)
(
)
六、句子的知识你也学了不少吧?下面就来考考你。
1
.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下面这句句子。
2
%
通过柏耀平的努力,使
542
舰全
体官兵大部分战士的技术水平都有所
提高与增加了。
2
< br>.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适合的关联词。
3%
(
)伯诺德夫人家里闯进了三个德国
鬼子,
(
)他们藏在蜡烛里的情
报就十分危险
。
(
)夫人和大儿子都想了巧妙的办法,
(
)都没能成
功。最后,小女儿杰奎琳
打动了鬼子,她(
)使全家化险为夷,
(
)
保住了那份绝密情报。
3
、给下面的句子换两种说法,并使原来的意思不变。
2%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
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
1
)
(
2
)
4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带点的字,
然后依照例句,写一句句子。
2%
(
1
)例:我悄悄捧
起书来读
了起来。<
/p>
.
p>
.
(
2
)例:小芳
(大方)大大方方
地上台表演。
....
七、你在本学期也背诵了不
少的课文,读了不少的课外书吧。看看你的实力。
17%
1<
/p>
.写出本册书上学到的名人名言一则:
。这个名人是
。你在课外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有:
。
2
.请你
选择本册课本上你印象最深的一段文字,默写出来:
你印象深的原因是
。
3
p>
.默写《过故人庄》
:
,
。
,
。
,
。
,
。
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
p>
这首诗描
绘了
的景色,给人以
的感觉。请
你默写出他的另外一首诗
八、下面考考你的阅读综合能力,
你可要仔细地轻声读几遍再做哦。
20%
伞
花
p>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
不息的车辆稀少了。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
“伞花”
。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出了一朵朵伞花,
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
的伞流。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了许多支流,流向工厂、商店
、学校??
这伞流是一条条美丽的小河。这伞花,是一朵朵奇特的花。瞧,那位姑娘
p>
的伞真美啊!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这“花”配着她那
时髦的(装扮
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那
边,三位女学
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她们(饶有兴趣
津津有味)地
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她们<
/p>
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伞上,一颗
< br>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伞花
随着姑娘
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动
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
们那悦耳的笑声。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老人
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
身在无边的荷塘里,
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
我沉思了
是
谁绘就这雨中奇景
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
是滋润人们心田的
春雨
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1
、把短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划去。
(
3%
)
2
、
“饶”字是
_______
结构。
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______
,
用部首查字法先
查“
_____
_
”部,再查
______
画。
“饶”字第三笔的笔划名称是
_________
。
“饶”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丰富;多
②另外添
③饶恕;宽容
④姓。
“饶有兴趣”中的“饶”应选解释(
)
。
(
3%
)
3
、
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文章第一自然段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2%)
⑴车来车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
)
⑵色彩鲜艳,繁多凌乱。
(
)
p>
4
、归纳文章第一自然段段意。
(
3%
)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
、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填空。
(
5%
)
在这个自然段里,作者一共写了四种人的伞。他们是
__________
的伞,
___________
的
p>
伞
,
__________
的
伞
,
__________
的
伞
,
其
p>
中
详
写
了
__________
的伞。
6
、给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无标点符号的句子打上标点符号。
(2%)
7
、用直线划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学好语文的目的是会读会写,你会读
了,那你会写吗?好,考考你!
30%
(一)用简单的话(<
/p>
100
字左右)说说你本学期学习语文后最大的收获是
什么?
5%
(二)回想一下,本学期开展了哪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选
择一个印象
最深的活动,把活动过程写具体,特别要注意对人物表情、动作、神态、
p>
心理活动的描写。语句通顺连贯,少写错别字。
25%
p>
五
年
级
语
文
期
末
综
合
练
习
班
级
姓
名
成
绩
一
p>
、
看
拼
音
写
词
语
9
%
(
每
个
< br>1
%
)
q
ī
p>
n
g
h
u
ī
m
?
s
h
ù
h
á
i
t
á
n
g
s
ā
p>
n
g
m
á
k
u
í
w
ú
(
)
(
)
(
)
(
)
(
)
p
ā
d
ē
n
p>
g
c
n
á
n
s
h
í
q
ì
c
h
u
ǎ
n
g
x
ū
x
ū
y
à
o
w
ú
y
á
n
g
w
ē
i
(
)
(
)
(
)
(
)
二
p>
、
写
成
语
1
1
%
(
每
个
0
.
< br>5
%
)
1
、
p>
写
出
意
思
相
近
的
成
语
2
、
p>
写
出
意
思
相
反
的
成
语
肝
胆
< br>相
照
(
)
持
之
以
p>
恒
(
)
差
强
p>
人
意
(
)
冷
酷
无
p>
情
(
)
见
异
p>
思
迁
(
)
p>
不
期
而
遇
(
)
3
、
p>
写
出
带
“
笑
”
的
成
语
(
至
少
< br>4
个
)
4
、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
5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6
、反映人生哲理的成语
7
、表现人物说话的成语
三
、
判
p>
断
3
%
(
每
个
1
%
)
1
、
< br>《
只
拣
儿
童
多
处
行
》
这
篇
文
章
p>
是
著
名
作
家
冰
心
奶
奶
写
的
。
< br>(
)
2
、
p>
《
音
乐
之
都
维
也
纳
》
一
文
介
< br>绍
了
奥
地
利
首
都
维
也
纳
获
得
“
p>
音
乐
之
都
”
此
称
号
的
渊
源
。
< br>
(
)
3
、
p>
“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
和
“
这
< br>条
新
闻
轰
动
了
全
世
界
”
中
的
“
p>
闻
”
的
意
思
是
不
一
样
的
。
(
< br>
)
四、根据背诵的内容填空。
28%
1
、名人名言(
6%
)
< br>
老舍:
爱迪生:
课外读到的名人名言:
(
)
p>
2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4.5
)
3
、
《游园不值》
(
4.5
)
代
代
3
、在本册课文中,你认为哪些句子(或段落)写得非常精彩,
请你选择
5
个写
下来。
5
4
、在本册课文所描写的人物中
,你对哪个印象最深?为什么?
3
5
、
你在课余时间爱背古诗词吗?如果
喜欢,
说说背古诗词的好处;
如果不喜欢,
也说说你的理由。请把你印象深的二首古诗或词写下来。
5
五、修改短文。
4%
在实践活动课上,老师请张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巧斗财主”的故事。因
为张
小华嗓子有些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精神,教室里雅雀无
声。他正讲完,
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六、根据情境写句子。
4%
(
1
)
小
华
很
不
珍
惜
时
间
学
习
,
可
用
这两句谚语劝他。
(
2
)
面
对
困
难
,
我
们
应
该
七、阅读文。
41%
(一)
(
10%
)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席地!女孩子、男孩子,
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
地,也不知
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
太阳的香气息。
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
看小
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
里哗哗地响着。
我们站了一会,沿着湖边的
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
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
“对不起”
,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
亭
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
的淡红
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
的飞泉??
1
、照样子写词语。
3%
密密
层层:
..
匆匆
地跑:
地走
地打
地拍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
突然(
)
喷发(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2
归去(
)
大概(
)
3
、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这处用比喻后的妙处。
3
(二)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
鄱阳湖就像一面
大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妆打扮吗?微风吹过湖
面的
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
风大作时,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
< br>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
让人兴奋不已。<
/p>
1
、
用“
”出文中所有打比方的句子。
2%
2
、
这
段
话
p>
分
别
描
写
了
(
)
、
(
)
和
(
)
时的不
同景色。
你最喜欢
时的景色,
是因
为
5%
3
、
哪句话最能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抄在下面。
2%
(三)你要读书
22%
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你要读书。
读
书是为了获得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自然的
奥秘,
以文字做下了永久的记录,
便有了科学书;
他们研
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探求规律,便有了历史书;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是关系,
便有了哲学
书;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文学书。
< br>
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
p>
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既然要读书,就要读好书。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少儿读
物可谓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
只要有阅读兴趣,
又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口味,
都可以找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地看热
闹,也决不能贪多而走马观花、囫囵吞
枣,这些都是读书的大忌。既然看了,就一定要有
自己的想法——哪些地方看
懂了,
什么问题还不明白,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等等,
这些都是读后必须面对、
必须思考的。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并
乐此不
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试想,在暖春
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
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
智慧老人的谆谆教诲;在凉秋的灯光下,万籁俱
寂,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
到你面前,与你对话,与你交谈??
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
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
大智慧的老人;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
,使人生更加美丽。
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
、
看到短文的题目后,
你有哪些疑
问?通过仔细阅读短文,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吗?请把你的疑问和
相应的答案写下来。
(至少写
2
个)<
/p>
4%
问题
1
:
答:
问题
2
:
答:
2
、你是不是觉得读课外书是很
“惬意
”
的事,如果你的家长担心你读课外书会
影响学习,你怎样和他
们沟通?
3%
3
、名人对读书有许多的看法。你还记得吗?请你选择其中两条
写下来。
4%
4
、
你平时爱看哪些书?说说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
/p>
(或一篇文章)
的大概内容及
作者。再说
说你为什么对它印象最深。
4%
5
、你读了短文后,觉得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提出来与同学、老师讨论探究。
2
%
6
、请在短文第四自然段“与你交往”后用“在隆冬暖暖的书房
里,
”开头,续
写一段文字。
4%
九、作文:
50%
和平,可以说是人人向往的,但现在的世界战争不断。
要求:
1
、
请你以“人类需要和平”为话题,写一篇
350
字以上的作文。
2
、用自己喜欢的体裁来写作,语句
通顺连贯,没有错别字。
-
-
-
-
-
-
-
-
-
上一篇:一个已婚女人每天和你聊微信,原因大概有这几种
下一篇:文言文中常见的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