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A/0
ZQN/JS-01-2012
安
徽
中
p>
启
能
电
力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企
业
< br>标
准
JZ-14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2012-3-10
发布
2012-3-10
实施
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
目
次
1
范围
.........................
..................................................
.. 2
2
施工准备
.....
..................................................
.............. 3
3
施工工艺
.......................
.............................................. 5
4
质量标准
..........
..................................................
......... 9
5
成品保护
.......................
............................................ 14
6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 14
7
质量记录
.......................
............................................ 16
1
灰土地基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
/p>
本标准规定了灰土地基施工的准备事项、工艺流
程、施工工艺标准
、质量标准、成品保护措施、职业
健康安全和环境措施及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
2
基槽、
室内地评、
< br>管沟、
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
< br>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
素填土、杂填土及暗塘、暗沟等的
浅层处理。常用于
轻型建筑地坪、堆料场地和道路工程等地基处理。
2
施工准备
作业人员
电工、
普工
。
各工种具体人数由工程量大小、
工
2
.1
期长短、施工环境确定。
2.2
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场地条件、
工程勘察资料、
地质条件等,
2.2.1
p>
结合实际编制完整的施工施工作业指导书并进行技
术交底。
2.2.2
p>
根据技术方案、施工范围、工程量大小和机具多
针对在施工过程中,
遇到意外情况下(渗水、管
少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2.2.3
涌、雨天等)
,制定出详细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2.3
材料准备
土料:宜优先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
2.3.1
p>
大于
4
的粉土,
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植
土;
土料使用前应先应过筛,
其颗粒不应大于
15mm
,
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3.2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或生石灰粉,含
3
氧化钙、氧化镁愈高愈好,使用前
1
~2d
应充分消解
并过筛,不得含有颗粒粒径大于
5mm
的生石灰块,
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
及其他杂质,也不
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4
主要机具
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
油打夯机、进口打夯
机、手推车、压路机、石夯、筛子(孔径
6
~
10mm
和
16
~
20mm
两种)
、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
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5
作业条件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先行
钎探验槽,并按设计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
2.5.1
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5.2
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
,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
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5.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
)底时,施工前应采取
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
在施工面以下
0.5m
左右,在
3d
内不得受水浸泡。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
,土料种类、
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
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
4
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5.4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
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
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
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
净。
2.5.5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
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
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
3m
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
在室
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
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
控制的标准木桩。
3
施工工艺
灰土地基处理设计
灰土地基处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为广泛,
3.1
3.1.1
这是一种以土治土的处理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传统方
法
,
使用于处
理厚度一般为
1~4m
的软弱土层
.<
/p>
通过处
理基底下的部分湿陷性土层,可达到减少地基的总
湿陷量,并控制未处理土层湿陷量的处理效果。
3.1.2
灰土地基处理可分为局部
垫层和整片垫层
.
当仅
要求消除基底下
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素土
垫层
;
除上述要求外,并要求提高土的承载力或水稳
性时,宜采用灰土垫层。
3.1.3
局部垫层一般
设置在矩形(方形)基础或条形基
础底面下,主要用于消除基础的部分湿陷量,并可
p>
5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工程实践经
验,局部垫层
的平面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底边的宽度不应小
于其厚度的
40%
,并不得小于
0.5
m
,即使地基处理
后,地面水仍可从垫层侧向渗入下部未经处理
的湿
陷性土层而引起湿陷,故对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不
得采用。
3.1.4
整片垫层一般设置在整个建筑物(跨度大的工业
厂房除外)的平面范围内,每边超出建
筑物外墙基
础外缘的宽度不应小于垫层厚度,并不得小于
2m<
/p>
,
整片垫层的作用是消除被处理土层的湿陷量,保持
下部未经处理的湿陷性土层不致受水浸湿。
3.2
施工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
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
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3
施工工艺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
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
3.3.1
否符
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
制的熟石灰,要用
6
~
10mm
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
/p>
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
16
~
20mm
筛子过筛,均
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p>
3.3.2
灰
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
特殊要求外,
一般
为
2
∶
8
或<
/p>
3
∶
7
。
基础垫层灰土必
6
-
-
-
-
-
-
-
-
-
上一篇:毛石挡土墙及护坡专项施工方案
下一篇:各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