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硅光伏组件监造技术标准
目
录
1
,
目的
2
,
适用范围
3
,
上游和参考文件
4
,
定义
5
,
职责
6
,
晶硅光伏组件监造技术标准
6.1
一般规定与规范
6.2
标准及规范
6.3
组件质量控制和检验要求
6.4
监造约束及连带责任
6.5
组件出厂前的相关报告及其提交进度
6.6
组件发货后的现场服务
6.7
售后服务
7
,
附件
8
,
附录
1
.目的
为了规
范公司自建项目设备采购、
EPC
招标中的设备采购及
BT/
收购项目中对设备技术标
的使用需求,特制定本标准
/
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
/
规范适用于
**
*
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建项目设备采购、
E
PC
招标中的设备采购及
BT/
收购
项目中对设备技术的约束工作
/
业务。
3
.上游和参考文件
序号
文件类别
无
文件编码
文件名称
4
.定义
4.1
设备技术标准
设备技术标准是规定设备技术指标、性能和服务满足技术要求的一般性文件,是企业关于
设备技术要求的标准性文件。
4.2
设备技术规范
设备技术规范是针对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对设备技术标准进行适应性修改后的文件,一般
用于设备招标过程,是招标设备技术指标、性能和技术服务满足要求的专用性
文件。
5.
职责
5.1
总经理部
(
1
)为本标准的运行提供组织保障、资源保障;
(
2
)协调解决本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p>
(
3
)批准本技
术规范;
5.2
工程管理中心
(
1
)负责编写、更新组件监造技术规范;
(
2
p>
)负责解释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
p>
3
)负责批准本标准的变更;
(
4
)负责审核、批准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间的偏
差项;
(
5
)执行本标准组件出厂前监造部分的工作。
5.3
合同商务部
(
1
)负责按照本技术标准进行采购;
5.4
项目开发部
(
1
)负责将本标准提供给
B
T
方或出售项目方(主要涉及收购项目未建部分);
5.5
各分公司
< br>(
1
)负责按照本标准编制采购技术规范;
(
2
)执行组件出厂后本
技术标准规定的工作。
6
.晶硅光伏组件监造技术标准
6.1
一般规定与规范
6.1.1
总则
< br>(
1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检验和验收标准的基本准则
,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全
面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
条文。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详细的监造与验收方案,并保证符
合相关的最新工业标准。
(
2
)投标方应根据该技术要求责任范围和监造验收方案,对组件的生产进
行全面的监造和验
收,提供详细的过程文件资料。
(<
/p>
3
)投标方应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经理,专职负责招标方在监造
工程中的人员调配、工作
执行及问题处理,同时提供参与本项
目的技术人员名单和监造验收计划。
(
4
)双方如对本技术规范书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明确提出,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
可对
有关条文进行修改。
(
5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投标方所
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
6
)在合同签订之后,招标方保留对本规范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投标
方应允诺予
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双方商定。
(
7
)本技术规范书经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
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
8
)本技
术规范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与组件厂家共同协商解决,招标方在质量监造方案和计
划确定后即通知召开协调会。
(
9
)企业
的资质,投标方提供组件生产监造检验与验收和光伏电站测试的业绩,相关资质证
明、技术优势以及第三方试验室的检验机构资质文件。
(
10<
/p>
)投标方应提供工厂检查报告格式、工厂监造
(
< br>材料、工艺
)
报告和日志格式、组件出货检
验报告格式、现场组件抽检、阵列测试机培训报告格式。
6.1.2
监造范围
本技术
规范书适用于
***
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及其分公司并网光伏电
站的工程光伏组
:
件的质量监造。工作内容为组件制造的全程质量控制、组件成品检验和验收,主要内容包括
、
组件供应商工厂检查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质量控制与检验、组件生产关键工艺监控、成品检验
第三方实验室抽样试验及组件到厂之后的现场服务共
6
大项。
监造的依据和要求是组件技术协
议
和相关的标准规范。
6.1.3
监造实施进度
投标方根据组件交货进度,制定具体的质量监造计划,监造进度可根据工程实际进度进行
适当调整,详细供货计划见组件技术协议书。
6.1.4
标书质量
投标方提供完整的标书文件,监造检验与验收方案描写应清晰、全面、准确、逻辑性强。技
术偏差提交要明确、完整,技术偏差表应以汇总的形式放置在投标书正文
的首页,技术偏差表
的详细原因可以以附件的形式详细说明。
投标书要以响应招标文件为核心,不能出现无关项目。投标书中不应出现模糊不清的论述
和承诺,如果投标书中模糊不清的技术描述太多,需要大量繁杂的技术澄清工作,
致使技术评
标工作难以合理推进的,招标方可以
=
废止投标方的本次投标活动。
6.2
标准及规范
本技术规范所使用的标准
如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
按照较高标准执行。
投标方
案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以及相关的
IEC
标准。
在上述标准中,
优先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及电力行业标准。
在国内标准缺项时,
p>
参
考选用相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标准
,选用的标准是在合同签订之前已颁布的最新版本。如
组件厂
家采用标准文件列举以外的其他标准时,投标方应对标准进行评估,且经招标方同意方
能使用。所有螺纹、螺母、螺栓、螺杆应采用
GB
标准的公制规定。
主要引用标准如下:
IEC61730-1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第
1
部分:结构要求
IEC61730-2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第
2
部分:试验要求
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总则
GB/T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U
:引出端及整体安装强度
IEC 60068-2-78: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
Cab
: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2828-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749.1-1984
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
温度与湿度
GB/T6495.4-1996
晶体硅光伏器件
I-V
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
GB/T6495.1-1996
光伏器件
第
1
部分:光伏电流
-
电压特性的测量
GB/T6495.2-1996
光伏器件
第
2
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GB/T6495.3-1996
光伏器件
第
3
部分:地面用太阳光伏器件的测试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
据
SJ/T11209-1999
光伏器件
第
6
部分
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技术要求
IEC60904-7:1998
光伏器件
第
7
部分:光伏器件测试中引入的光谱失配计算
IEC60904-9:1995
光伏器件
第
9
部分:太阳模拟器性能要求
p>
IEC61853
:地
面光伏组件的性能试
验和能量分级
IEC
82/685/NP:
voltage
durability
test
for
crystalline
silicon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IEC61701: Salt mist corrosion
testing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IEC60068-2-52: Environment testing
–
Part 2: Tests
–
Test Kb: Salt mist,
cyclic(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IEC 61701 Ed. 2.0: Salt mist corrosion
testing of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19394-2003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GB
15763.2-2005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
2
部分:钢化玻璃
GB/T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91-2008
包装运输图示标志
6.3
组件质量控制及检验要求
6.3.1
一般要求
(
1
)投标方保证供货组件原材料、生
产和检验满足组件技术协议和相关规范要求。满足组件生
产过程中,组件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工艺过程参数记录并予以确
认。
(
2
)投标方保证组件的图纸设计和材料选择应准确无误,加工工
艺无任何缺陷和差错。技术文
件及图纸要清晰、正确、完整,能满足正常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
3
p>
)投标方保证所有外协、外购件的质量和服务,应符合组件技术协议的要求。
(
4
)
投标方应依据招标文件和相关规范的要求,针对必要的
检验项目制定详细的检验方案与标
准、投标方案和测试方案,并提供监造和验收投入的人员计划和主要测试设备。
(
5
)投标方针对不同的监造项目提供详细的检测、检查和监造报告,投标方应
在投标文件中提
供报告的格式。
(
6
)投标
方应对各个检测项目中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情形提供相应处理建议和解决方案。
投标方针对项目组件安装容量在<
/p>
10MW
及以下的驻厂监造时间应不少于
25
人天,项目组
件
安装容
量在
10MW-15MW
驻厂监造时间应不少于
30
人天,
15MW-20MW
驻厂监造时间应不
少于
35
人天,
20MW-25MW
驻厂监造时
间应不少于
40
人天,
25MW-30
MW
的驻厂监造时间应不
少于
45
人天,项目组件安装容量在
50MW
及
以下的驻厂监造时间应不少于
65
人天。
6.3.2
监造机构的要求
投标方应为开展光伏产品认证的第三方专业认证机构,具备依据
IEC
标准或国家标准对光
伏组件的性能和安全进行测试认证
的能力,并且具有光伏电池组件工厂检查和出厂检验的经验
和业绩。
投标方应拥有
10
人以上核心技术团队组成的技术保障工作组,
团队光伏专家成员应有
10
家或以上的分公司、分中心、代
光伏企业、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五年以上从业经验。在国内有
表处或分包实验室,能够及时响应、就近提供监造服务。
实验室应为
CNAS
认可的权威实验室或具有
CBTL
实验室资质,并具有
CMA
资质和
IEC
61215
:
2005
和
IEC61730-2
:
2004
全项测试能力,在光伏组件
检测方面具有
3
年以上检测经
,
验
光伏组件的检
测工程师人数应在
10
人以上。
6.3.3
人员要求
(
1
)验厂
审核人员要求
生产前光伏组件工厂检查审核为全
过程监造中很重要的环节,此环节可对工厂质量管理体
系的健
全程度有全面的认识,可有效披露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确认工厂是否具
备生产满足招标方要求组件的能力。因此验厂审核人员需有丰富的光伏从业经验及过硬的
专业
水平和责任心。验厂审核人员需具满足如下资格要求:
?
满足国家
CCAA
注册审查员资质
?
具有五年及以上光伏产品行业从业
经验,对光伏组件有深度了解,精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
?
具有两年以上光伏组件工厂检查经验,并担任
10
家以上光伏组件企业工厂检查的任务
?
具有很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
2
)监造工程师要求
组件生产过程监造对保证出厂产品质量满足招标方要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过程可及时
发现每天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对责令厂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有
效避免组
件出现批量性严重质量问题。因此监造工程师需具备
很强责任心,对监造工作认真细心,且具
备一定的专业水平。监造工程师应满足如下要求:
?
具有两年以上光伏组件工厂检查及工厂监造经验,并负责完成
10
家以上光伏组件企业工厂
监造的任务
?
近
3
年光伏监造项目不少于
10
个,负责组件监造项目容量不少于
200MW
熟悉并掌握光伏组件
IE
C61215
和
IEC61730
测试
标准,有参与全序列测试项目经验
(
3
)监造项目经理要求
监造项目经理除以上资质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
具有担任
3
家客户及以上项目监造经理的经验
?
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具有
p>
5
年以上光伏认证行业从业经验
6.3.4
质量监控要求
投标方应派监造人员对生产供货厂家进行监督、检查、记录归档,并要求生产厂定期或按
生产工序各阶段报送有关资料。
(
1
)质量
保证相关文件的见证检查
?
质量保证文件的见证检查
?
各类技术人员上岗资质证书、复检情况的见证检查
?
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与条件的见证与监督检查
(
2
p>
)技术及设计文件的见证检查
?
制造厂家证书及其附件的见证检查
?
设计图纸的见证检查
?
生产、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的见证检查
(
3
p>
)进度、计划文件的见证与监督检查
?
原材料
、零部件进厂检验进度计划、产品质量计划进度的见证检查
?
生产进度计划的见证检查
(
4
)售后
服务计划的见证检查
检查制造方按合同编写详细可行的售后服务计划,是否满足工程的要求:制造方在合同签< p>
、
订后,是否指定负责本工程的项目
负责人,负责制造方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
、
设计制造、图纸文件、包装运输、
现场安装、验收、人员培训等。光伏电池组件在安装过程中
制
造方是否派出工地服务代表,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问题,如发现质量不能满足合
同要求,制造方是否进行修正或更换,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
5
)光伏电池组件原材料来料检验与
质量监督
投标方应根据供需双方合同要求核对用于该批组件原
材料的厂家、规格、型号、保质期及
存放环境,来确保组件材料符合要求。
对于批次生产组件的采购原材料,采用该批组件的生产工艺进行组件和试验配片的样品制
作,检验原材料性能的适用性及相应材料的匹配性。
p>
检查制造厂家对来料检验的实施情况,包括抽样标准、检验方法、判定依据、人员操作能
p>
力、检验记录、判定结果等,必要时监造公司可按照三方协定的抽
样比例、抽样方式进行抽样
复检。
投标方应对对包括硅片,电池片,
EVA
,背板,接线盒,涂锡焊带,铝型材,密封胶及辅
材等原材
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满足组件生产技术要求。关注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
人员管理要求
?
检测设备要求
?
质量技术要求
?
环境管理要求
?
样品管理要求
①硅片
硅片检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序号
性能
单位
参数
多晶
单晶
1
硅片等级
-
2
TTV
?m
2
翘曲度
?m
3
少子寿命
?s
4
氧含量
-
5
碳含量
-
②电池片
电池片检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序号
性能
单位
要求
多晶
单晶
1
电池片效率
%
2
电池等级及外观
——
3
电池片厂家
——
4
银浆品牌
——
5
并联电阻
Ω
6
反向漏电(施加反向
12V
电压时,反向漏电)
A
③接线盒
序号
性能
单位
要求
1
机械
线缆与壳体连接强度
强度
连接器插拔力
N
引线与盒体连接强度
2
防护等级
——
3
防火等级
——
4
线缆长度
mm
5
连接器厂家
-
6
接线盒厂家
-
接线盒检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7
8
二极管厂家型号
二极管结温
-
④
EVA
EVA
检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序号
1
密度
2
交联度
3
4
5
6
7
性能
剥离强度
体积电阻率
与背板的剥离强度
与玻璃的剥离强度
横向
纵向
黄变指数(
DH1000h
)
(
测试方法为双面玻璃测试
)
EVA
厂家
收缩率
单位
g/cm?
%
2
N/cm
Ω*cm
%
_
-
要求
⑤背板
序号
1
2
性能
结构要求
水
汽
透
过
率
红
p>
外
传
感
器
法
(38℃,
100%RH
)
单位
——
要求
单层涂覆型结构
双层复合型结构
(
EVA
接触面)
g/(
㎡
*d)
电
解
传
感
器
法
(3
8℃,
100%RH
)
3
4
5
6
7
8
9
10
11
层间剥离强度
N/cm
涂层附着力
(GB/T31034)
级
击穿电压(油中测试)
KV
局部放电
V
拉伸强度
MPa
空气接触面
氟膜厚
(复合结构)
mm
度
EVA
接触面
PET
厚度
mm
背板
PCT
试验
——
背板厂家
——
⑥钢化玻璃
序号
1
2
性能
钢化性能
透光率
非镀膜玻璃
单位
——
%
要求
镀膜玻璃
3
4
弯曲度
亲疏水性
整体
局部
%
_
p>
⑦密封硅胶
/
灌封胶
序号
1
2
3
4
5
性能
固化速度
拉伸强度
断裂伸长率
剪切强度
硅胶品牌
单位
mm/24h
Mpa
%
Mpa
-
要求
边框密封胶
接线盒粘接胶
⑧铝型材
序号
1
2
3
4
5
6
性能
氧化膜厚度(执行
AA15
标准)
表面韦氏硬度
弯曲度
安装孔(短)
安装孔(长)
铝材牌号
单位
μm
HW
——
mm
mm
——
要求
(
6
)光伏
电池组件制作各工序的检验与质量监督
投标方应对组件厂家的
生产工艺进行检验和控制,保证组件质量的稳定性,投标方对组件生
产关键工艺控制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电池片的分选工序
?
组件的的焊接工序
?
组件的层压工序
?
组件的
EL
测试工序
?
组件的装框和封胶工序
?
组件的测试工序
?
组件的包装存储和运输
序号
1
制造工
监控内容
序
电池片分选仪:用于分选电池片,根据电池片功率、电流的不同,进行分类,
分选
保证同块组件的电池片电性能一致性,降低组合损失。
要求:
①制造及检测设备的检验与过程质量监督
1.
光谱匹配度: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2.
辐照强度:
100mw/cm2
,
符合标准
IEC 60904-1
的要求;
3.
辐照不均匀度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4.
测试重复性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5.
有效测试面积:
20.041mm*20.041mm
;
p>
6.
有效测试范围:电压
5V(max)
,电流
10A(max)
;
7.
电性能测试误差:
≤±1%
;
8.
测试参数:
Isc
、
Voc
、
Pmax
、
Vm
、
Im
、
FF
、
EFF
、
Temp
、
Rs
、
Rs
h
;
9.
其
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
等要求。
1.
焊接机:将电池片按照要求进行焊接。
a.
焊接速度符合制造进度要求;
b.
焊接质量
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c.
破片率
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2
单焊
2.
电
烙铁:焊接互连条用,根据不同材料要求进行温度调节,提高焊接质量。
a.
焊接用电烙铁为恒温电烙铁,温控精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b.
电烙铁使用范围符合技术、质量
、工艺文件要求。
3.
加热板:减少
电池片
与电烙铁之间的温差从而降低破片率。
加热板使用范围符合技术、质量、工
艺文件要求。
<
/p>
4.
其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1.
焊接机:将电池片按照要求进行焊接。
a.
焊接速度符合生产进度要求;
b.
焊接质量
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c.
破片率
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2.
电烙铁:将单焊好的电池片进行
串联焊接,根据不同材料要求进行温度调节,
提高焊接质量。
< br>a.
焊接用电烙铁为恒温电烙铁,温控精度符合技术、质量、工
< br>3
串焊
艺文件要求;
b.
< br>电烙铁使用范围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3.
加热
板:减少电池片与电烙铁之间的温差从而降低破片率。
p>
a.
加热板使用范围符合
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b.
< br>加热板温控精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
求。
p>
4.
焊接模板:固定各间距,确保串距和片距均匀一致。
定位条尺寸误差
满足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
5.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
、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p>
1.
玻璃清洗机:清洗玻璃,使玻璃表面保持干净,从而提高透光率
。
a.
清洗要求:表面清洁,无污染;
b.
干燥要求:无残留水。
2.
叠层台:进行玻璃、
EVA
、电池片、背板的辐
4
层叠
射,从而实现初步检查功能。
a
.
光强能满足技术、质量、工艺文
件要
求;
b.
设备拥有测试电压和电流的功能。
3
.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5
EL
测试仪:对组件通一定电流、电压,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图像,判断组件是否
存在隐裂、破片、断栅等问题。
1<
/p>
.灵敏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80V
,最大加载电流
10A
;
EL
检
2
.设备电流提供最大加载电压
p>
3
.像素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测
4
.所测
组件的大小在有效测试面积之内;
5
.测试速度满足生产进度;
6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层压机:对敷设好的半成品进行封装。
1.
定期对真空表进行校准;
2.
计量校准证书保证在有效期内;
6
层压
3
.
温控精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4.
可控工作温度:符合光伏组件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5.
温度均匀性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p>
6.
常规日常保养(油、气、橡胶毯等
);
7.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
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
/p>
1.
装框机:对层压后的半成品进行组框。
a.
组框精度:对边尺寸之差符合组件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
求;
b.
对角线尺寸之差符合组件技
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c.
四角
7
装框
角度偏差:符合组件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d.
装框极拼装
精度、速度、压力、平稳度符合组
件生产技术规范。
2.
打胶机:
p>
将硅胶按照要求注入型材槽内,更好的密封。
3.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1
.
组件生产企业需依据
IEC
或
UL
绝缘耐压测试要求进行
100%
的绝缘耐
压
绝缘耐
8
压测试
测试,绝缘耐压测试设备需具
备经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在有效期内的校准报
告,及有效的确认检验规程。
2.<
/p>
组件生产企业人员现场操作应与相应程序文
件和操作手册规定相符。
电性能测试
仪:对组件进行电性能测试,以确定组件的性能,从而更准确的进
行分档。
1.
光谱匹配度: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2.
辐照强度:
100mw/cm2<
/p>
,符合标准
IEC 60904-1
要求;
3.
辐照不均匀度: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9
IV
测
4.
测试重复性符合标准
IEC 60904-9 A
级要求;
试
5.
所测组件的大小在有效测试范围(有效面积依据计量证书确
定)之内;
6.
有效测试范围:
p>
0~100V(
分辨率
< br>1mV)
;
0~20A(
分辨率
1mA)
;
7.
电性能测试误差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8.
测试参数:
Is
c
、
Voc
、
Pmax
、
Vm
、
Im
、
FF
、
EFF
、
Temp
、
Rs
、
Rsh
;
9
.
计量证书保证在<
/p>
有效期内;
10.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EL
测试仪:对组件通一定电流、
电压,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图像,判断组件是否
存在隐裂、破片、断栅等问题。
<
/p>
1.
灵敏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10
EL
检
2.
设备电流提供最大加载电压
80V
,最大加载电流
10A
;
测
3.
像素
满足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4.
所测组件的大小在有效测试面积之内;
5.
测试速度满足生产进度;
6.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1.
包装质量能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11
包装
2.
包装速度能够满足制造进度;
<
/p>
3.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p>
传动部分:
使产品能够自动传输,减少人工搬运,提高生产效率。
12
传动
1.
平稳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2.
速度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要求;
3.
其他设备或项目均需符合技术、质量、工艺文件等要求。
②人员管理的检验与过程质量监督
序号
1
2
3
4
5
6
7
制
造
监控内容
工序
1.
经
过分选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分选工序上岗资质;
分选
3.
对
于分选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技术、检验规范要求;
4.
每日组件制造车间不定时多次见证分选工序使用电池片是否符合要求。
p>
1.
经过单焊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
2.
经过考核并取得单焊工序上岗资质;
单焊
3.
对
于单焊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技术、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分选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做出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p>
5.
每日组件制造车间不定时多次见证单
焊工序使用电池片、互联条是否符合要求。
1.
经过串焊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单焊工序上岗资质;
3.
对于串焊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
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串焊
4.
对
于单焊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5.
每日组件制造车间不定时多次见证串焊工序使用的汇流条、
EVA
、玻璃是否符合要
求。
1.
经
过叠层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叠层工序上岗资
质;
层叠
3.
对于叠层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 br>
4.
对于串焊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
检验规范要求;
5.
每日组件制造车
间不定时多次见证层叠工序使用的
EVA
、背板是否符合要求。
1.
经过
EL
测试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EL
2.
经过考核并取得
EL
测试工序上岗资质;
检测
3.
对于
EL
测试后的组件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叠层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p>
1.
经过层压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
2.
经
过考核并取得层压工序上岗资质;
层压
3.
对
于层压前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层压后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
/p>
1.
经过装框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装框工序上
岗资质;
装框
3.
对
于装框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层压后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 br>
5.
每日组件制造车间不定时多次见证装框工序使用的
铝型材、密封胶是否符合要求。
1.
经过安装接线盒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安装接线盒工序上岗资质;
安
装
3.<
/p>
对于安装接线盒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 br>
接
线
4.
对于装框后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 br>
5.
每日组件制造车间不定时多次见证安装接线盒工序
使用的接线盒体、二极管、电缆、
盒
8
密封胶是否符合要求。
9
清洗
1
.
经过清洗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2.
经过考核并取得清洗工序上岗资质;
3.<
/p>
对于清洗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装框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
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绝
缘
1.<
/p>
经过绝缘耐压测试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10
耐
压
2.
经过考核并取得绝缘耐压测试工序上岗资质;
测试
3.
对于绝缘耐压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p>
4.
对于绝缘耐压测试后的组件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技术要求。
p>
1.
经过电性能测试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11
IV
测
2.
经过
考核并取得电性能测试工序上岗资质;
试
3.
对于
装框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4.
对于电性能测试后的组件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技术要求。
12
EL
1.
经过
EL
测试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检测
2.
经过考核并取得
EL
测试工序上岗资质;
3.
对于
EL
测试后的图片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1.
经过
包装工序的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13
包装
2.
经
过考核并取得包装工序上岗资质;
3.
对于包装工序出现的质量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并满足检验规范要求。
14
运输
叉车驾驶员经过培训并取得叉车驾驶上岗证
p>
(
7
)组件成品检验
投标方应该根据组件技术协议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对组件进行抽样检验,检
验的项目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检验项目
采用抽样标准
GB/T2828 <
/p>
中的单次正常抽样计划。除特殊测试之外,对于通常的产品外观结
构及功能电气参数按一般检验Ⅱ级检验水准执行,以
4MW
为基数进行抽取。主要的检验项目应
包括组件的外观、电性能、绝缘耐压、接地连续性等。
组件的电性能标准详见技术规范协议,绝缘耐压、接地连续性等应满足规范要求,投标方应
p>
在组件发货后三个自然日内将该批组件的功率统计信息和结果组件
的外观检验项目如下所列,
未提及项目依据
IEC61215
和
IEC61730
标准执行。
一般外观及视觉缺陷分类
:
(
测试条
件
:>=1000
勒克斯照度下
)
?
缺陷分类:
缺陷主要分为致命缺陷<
/p>
/
重要缺
陷
/<
/p>
轻微缺陷三类
?
缺陷定义:
致命缺陷
:
此类缺陷将导致整个组件不能工作或影响系统安装或寿命
(
例如:组件破裂
,
无
功率输出等
)
或者电气安全风险
(
例如
:
电缆破皮带电体外露
,
耐压测试失败
)
或者将非认
证的物料用在组件上可能导致组件使用寿命缩短
.
重要缺陷
:
此类缺陷将导致组件部分次要功能不能工作或严重的外观缺陷或部分电气参数偏
离技术参数要求
.
轻微缺陷
:
此类缺陷通常为不影响功能电气特性和使用寿命的
轻微外观或
机械缺陷。
附件
A
一般外观及视觉缺陷分类
(
测试条件
:>=1000
勒克斯照度下
)
1)
开裂、弯曲、不规整或损伤的外表面;(致命缺陷)
2)
组件弯曲
(
重要缺陷
)
3)
某个电池有明显可见裂纹,其延伸可能导致该电池面积减少
10
%以上;(致命缺陷)
4)
破碎的单体电池;(致命缺陷)
5)
在组件的边缘和任何一部分电路之间形成连续的气泡或脱层通道;
(
致命缺陷
)
6)
组件内存在两个以上的明显气泡(重要缺陷)
7)
单个气泡
(
直径
>2mm,
重要缺陷
)
8)
单个气泡
(
直径
<2mm,
轻微缺陷
)
9)
< br>丧失机械完整性,导致组件的安装和
/
或工作都受到影响
;
(
致命缺陷
)
10)
互联线或接头有可视的缺陷,引线端失效,带电部件外
露;
(
致命缺陷
)
11)
电池互相接触或与边框接触;
(
致命缺陷
)
12)
背板划伤;
(
致命缺陷
)
13)
组件背板皱痕
(
重要
/
轻微缺陷,根据严重程度确定
)
背板少量皱痕,
表面干净,0.5mm≤拱起点高
度≤2mm.
(重要缺陷)
背板少量皱
痕,表面干净,拱起点高度≤0.5mm
< br>
(轻微缺陷)
14)
p>
密封材料失效或者铝合金边框嵌入的密封硅胶明显缺少;
(
致命缺陷
)
15)
层压件电池片、
EVA
和玻璃之间有明显的脏物,异物杂质混入组件电池表面;
?
异物杂质混入组件电池表面
(
面积≤2mm
2
,
轻微缺陷
)
?
异物杂质混入组件电池表面
(
面积<
/p>
>2mm
2
,
重要缺陷
)
?
异物杂质混入组件电池但不在电池表面
(5mm
2
>
面积
>2mm
2
,
轻微缺陷
)
?
异物杂质混入组件电池但不在电池
表面
(
面积
>5mm
< br>2
,重要缺陷
)
16)
边框表面阳极氧化镀层不良
(
重要
/
轻微缺陷,根据严重程度确定
)
序
号
1
检验项目
尺寸与重量
试验方法
测量
检验水平
Ⅱ级
抽检不合格率容忍度
<2%
致命缺陷
0
重要缺陷
<
br>( <
br>允许
轻微缺陷
0
0
0
0
2
3
4
5
6
外观检查
绝缘
/
耐压
/
湿漏电
接地连续性
电性能测试
EL
测试
不低于
1000
勒克斯照
度下目测
Ⅱ级
IEC61215
IEC61215/ IEC61730
IEC61215/
IEC61730
IEC61215
测试
Ⅱ级
Ⅱ级
Ⅱ级
Ⅱ级
?
组件边框正面刮伤
(50mm>
长度
>10mm,
轻微缺陷
)
?
组件边框正面刮伤
(
长度
>50mm,
重要缺陷
)
?
组件边框侧面刮伤
(
长度
>50mm,
轻微缺陷
)
17)
组件边框角部或边上有可致人受伤的锋利边缘
(
致命缺陷
)
18)
同一组件上电池片之间存在明显色差
轻微缺陷
)
19)
铝合金边框联接处有明显的错位;或接口处有明显的间隙。(重要缺陷)
20)
粘接接线盒的密封硅胶明显缺少,可能引起接线盒
漏水或者渗水;
(
致命缺陷
)
21)
组件电池表面有发白或褪色斑点(重要缺陷)
22)
额定铭牌印刷错误或不完整或不可读或印字易脱落
p>
(
重要缺陷
)
23)
包装或额定贴纸轻微印刷不良
(
轻微缺陷
)
24)
不安全,不可靠的包装方式
(
致命缺陷
)
25)
不完整,破损的包装(重要缺陷)
26)
其他次要包装不良
(
轻微缺陷
)
27
)易碎的栈板
(
重要缺陷
)
②检验标准
1
)产品接受
/
拒收标准
外观及电性能抽检标准
2
)不合格批次产品处理
质量工程师根据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对照适用的
AQL
标准进行判
断。如果发现的缺陷数在
AQL
的范围内,所检批次检验结果为合格可接受。可以
批准出
货。如果发现的缺陷数超出
AQL
允许的
-
-
-
-
-
-
-
-
-
上一篇:中科院高物高化名词解释
下一篇:流行种植体表面处理简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