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以此篇,献给喜欢中国成语大会和各位选手的朋友们!
中国成语大会成语收集及解释(决赛第一场)
【万象更新】宇宙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卧薪尝胆】
春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
为吴所执,
既放还,
欲报吴仇,
苦身焦思,
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
践世家》
、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
强,不敢安逸之典。
【听天由命】同“听天任命”
。谓听任事态自然发
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
【引以为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无可厚非】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情意深长。
【业精于勤】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以卵击石】用蛋去打石头,比喻自不量力,必然失败。
【心惊肉跳】形容心神恐惧不安。
【
完璧归赵】
战国时,
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遗赵王书,
愿以十五城换璧。
蔺相如自愿奉璧出使秦
国,
并表示:
“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
入,
臣请完璧归赵。
”
相如入秦献璧后
,见秦王无意偿赵城,乃设法复取璧,派从者送回赵国。见《史
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p>
。后遂用“完璧归赵”比喻将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容易解决。
【无计可施】想不出对策;没有对付的办法。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罪过,形容群起而严厉斥责对方的过失。
【一言九鼎】
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
赵
使平原君赴楚求救,
毛遂自愿同往。
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
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
九鼎大吕。
”见《史记·平原君列传》
。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
以为典
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 br>【坐井观天】亦作“坐井窥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p>
【似是而非】
《孟子·尽心下》
:
“孔子曰:
‘恶似而非者。
< br>’
”后以“似是而非”指
事物似真而实假,或似正确而实
错误。汉王充《论衡·死伪》
:
“世多似是而非,
虚伪类真,故杜伯、庄子义之语,往往而存。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
p>
:
“或难
曰:神仙方书,似是而非。
”
【有口无心】①谓嘴上说说而已,并不准
备实行。②谓说话心不在焉。③心直口
快。
【应运而生】指顺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p>
【言不由衷】谓说话不是出于内心,心口不一。语本《左传·隐公三年》
:
“信不
由中,质无益也。
”杨伯
峻注:
“人言为信,中同衷。
”
【心如铁石】形容意志坚定,忠贞不渝。
【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各种东西的功用。
【远见卓识】远大的目光和卓越的见识。
【虚张声势】假装出盛大的气势。
【
叶落归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归故里。
【一纸空文】一张空头文书。指只是写在纸面上而不能兑现的条约、规定、计划
等。
【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亦作“咬文齧字”
。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
容掉书袋或
卖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徇私舞弊】为了私情而弄虚作假。
【秀色可餐】形容秀美异常。
【胸有
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
“故画竹,必先得成
竹於胸中,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
”
宋晁补之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诗:
“与可
画竹时,
胸中有成竹。
”后以“胸有成竹”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
算在胸。
【众口难调】
原意难以做出
符合众人口味的菜。
比喻做事很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宋·欧阳
修《归田录》卷一:
“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
< br>调于众口。
”
【血气方刚】犹气血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玩世不恭】对现实社会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好逸恶劳。
【因循守旧】沿袭旧规,不思革新。语本《汉书·循吏传序》
:
“光(霍光)因循
守职,无所改作。
”
【异曲同工】曲调不同,却同样美妙。喻不同时代、不同人的文章、言论一样精
彩,或不同的事情产生同样的效果。
【先声夺
人】谓先张扬声威以挫敌士气。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
“军志有
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自强不息】亦作“自彊不息”
。谓自己努力向上
,永不停息。
【专横跋扈】语本《后汉书·梁冀传》
:
“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
冀曰
:
‘此跋扈将军也。
’
”后以“专横跋
扈”谓专断强暴。
【用心良苦】为某事用心很深。
【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亦形容彼此相隔极远。
【志同道合】谓志趣思想一致或事业相同。
< br>【张皇失措】亦作“张惶失措”
。亦作“张徨失措”
。慌
乱失常,不知所措。
【优柔寡断】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逐鹿中原】比喻争夺天下。
【一石
二鸟】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振振有词】认为道理很足,说个没完。
【先发制人】先下手取得主动权,可以制服对手。
【物以类聚】亦作“物以群分”
。谓同类的东西或人常集聚在一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措施。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藏身。多以形容羞愧至极或处境窘迫。
【悬崖勒马】
行至陡崖,
将马勒住,<
/p>
不继续前进。
比喻面临危险,
及时醒悟回
头。
【相得益彰】谓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
【
因材施教】
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
采用相应的内容和方法施
行教育。
语本
《论语·为政》
“子游问
孝”
、
“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
“子游能养而失
於敬,
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
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
故不同也。
”
【振臂一呼】挥动手臂呼喊,大声号召。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后因“桃”
、
“逃”同
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 br>
【无奇不有】什么希奇的事物都有。
【微不足道】藐小得不值得一谈。
【
螳臂当车】
《庄子·人间世》
:
“汝不
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
胜任也。
”
《韩诗外传》卷八:
“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
p>
‘此何蟲也?’
御曰:
‘此螳螂也。
其为蟲,
知进而不知退,
不量力而轻就敌。<
/p>
’
”
后以“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招
致失败。
【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
【脱胎
换骨】道教谓修炼得道,脱去凡胎而成圣胎,换易凡骨而为仙骨。后指诗
文等取法前人而
化为己出,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天衣无缝】
《太平广记》卷六八引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
:
“稍闻香气渐氵
农,翰甚怪之,仰视空中,见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
?徐视其衣
并无缝。翰问之,谓翰曰:
‘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p>
’
”后因以“天衣无缝”喻诗文
自然浑成
,或事物周密完美,泯然无迹。
【养精蓄锐】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脱颖而出】比喻有才能者的才能终能显露出来。
【望而却步】见到危险、困难或力所不及的事就往后退缩。
<
/p>
【针锋相对】①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对等。②比喻双方策略、言论、行动等尖
锐地对立。
【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
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
【喜从天降】形容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感到极度高兴。
p>
【易如反掌】语本《孟子·公孙丑上》
:
“
以齐王,由反手也。
”赵岐注:
“以齐国
之大,而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耳。
”谓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形容成事极易。
【徒有虚名】空有其名声。谓名不符实。
【英姿飒爽】姿态英武,神采飞动。
【有勇无谋】只有勇气而无谋略。
【
相依为命】
互相依靠着度日。
语本晋李密
《陈情表》
:
“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
。
”
【自投罗网】亦作“自投网罗”
。罗网,捕鸟捉鱼用的器具。比喻自蹈绝路。
【瞻前顾后】
同
“前瞻后顾”
。
看看前再看看后。
有时形容顾虑过多,
犹豫不决。
【责无旁贷】谓自己应尽的责任,无法向旁人推卸。
【趾高气昂】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十分神气。
【推波助澜】比喻助长声势。
【置之
度外】搁在忖度之外。即不放在心上。语出《后汉书·隗嚣传》
:
“帝积苦
兵间,
以嚣子内侍,
公孙述
远据边陲,
乃谓诸将曰:
‘且当置此两子於度外耳。
’
”
【一掷千金】原指
赌博时一注就投下千金。后用以形容挥霍无度。
【引狼入室】比喻自己把坏人引入内部。
【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循序渐进】顺着次序逐步深入或提高。
【羞愧难当】羞愧得难以承受,形容十分羞愧。
【直截了当】形容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
【袖手旁观】犹束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以身试法】谓明知法律禁止,仍然亲自去做犯法的事,以图侥幸。
【无以复加】
不能再增加。
谓已至极限
。
语本
《左传·
文公十七年》
:
“敝邑有亡,
无以加焉。
”
-
-
-
-
-
-
-
-
-
上一篇:赞美会主持词的
下一篇:英语作文翻译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