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收集整理
-ZQ
.
翻译活动地范围很广
.
就其翻译方式来说,有汉语译成外
语(简称
“
汉译
外
”
)和外语译成汉语(简称
“<
/p>
外译汉
”
)
两种
.
就其工作方式来说,有口头翻
p>
译(简称
“
口译
”
,
)和笔头翻译(简称
“
笔译
”
,
)之分
.
口译包括交替传译
(
简称
“
交传
”
,
)
和同声传译
(简称
“
同传
”
< br>,
或
)
两种<
/p>
.
就其程度而言,
可分为全文翻译(
p>
)和部分翻译(
)
,如摘译
.
上述各种翻译既
有共同之处,又各有其特
点
.
外事翻译地内容主要是在各种外交
、
外事场合上口头和局面地讲话和文件
.
在外事场合,
口、
笔译往往同时使用
.
如建交谈判、关于国际公约地谈判,都要
求译员既能口译,又能将所谈
地内容和结果落实到文字上,成为公报、公约、条
约备忘录、协议等
.
有时是先口译,然后
产生文件
.
有时则在讲话、演讲前将稿
件译好,再到现场作口译
.
外事翻译地内容决定了它具有别于其他领域翻译地特点:首先
,外事翻译政
治性和政策性
强
.
无论是口译,
还是笔译,外事翻译地内容多
是国家地立场、
政
策
.
稍有差错,就可能影响
到一个国家地政治、经济利益
、形象、声誉、地位及
其国际关系等,就可能给国家和人民<
/p>
造成无可挽回地损失
.
其次,
外事翻译地时
效性强
.
口译工作地最大特点是时间紧,
要求译员
当场完成翻译过程
.
笔译也往
p>
往有时限要求
.
有时前台在与某国谈判建交
问题,
后台同时在翻
译建交公报,随
时根据前台地谈判情况进行修改,随时打出清样交前台使用
.<
/p>
很多时候在领
导人
出访前不久,才把出访时要用地讲话稿交译员去翻,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定
<
/p>
稿、
打字、校对等多道程序
.
有时我国家领导人参加国际性首脑会议,在开会现
场根据会议进程
和情况亲自手写即席发言稿或修改事先草拟地发言稿,写完立即
从会场传出来由在场外地
笔译同志译成外语
后,交会场上地同声传译译员手中,
以保证翻译,经常要翻译
尚未正式
发表地讲话稿及其他文件,决不应该向外界透
露文件内容
.
、外事笔译
笔译是指书面翻译
.
外事笔译地内容主要是各种外交、
外事场合地讲话稿,
如在国际会议上地讲话稿,
在宴会、
招待会上地祝酒词,以及外交上交涉用地说
贴、声明,国家
间地照会、信函、公报、协议、
条约等正式外交文件
.
笔译地工
具过去用手动和电动打字机,后来改
用文字处理机,现在已
经是
“
鸟枪换大
炮
”
使用电脑了
.
< br>笔译地成果是书面译文
.
它是供对外提供、
公开发表、
长期保
存
p>
地,必须经得起审查、琢磨和推敲
.
政府或
外交部声明、领导人讲话稿、祝酒词
等政策
< br>性很强
.
公报、协议、条约、议定书、国际会议文件等则
具有国际法律性
质
.
所以,对笔译要
求很高,不仅要求译文正确、准确、完整、严谨,而且要求
p>
译文通顺、优美
.
译出地中文就
是地地道道地中文,而不是
“
< br>欧化中文
”
;译出
地外文应是地道貌岸然地外文,而不是
“
中式
p>
外文
”.
这就要求笔译人员具有较
高地语言修养
.
外事
翻译地时限性要求笔译人员除了能够熟
练地掌握翻译技巧以
<
/p>
外,
还应该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
快速打
字
.
笔译人员是默默无闻地
“
无
名英
雄
”
,不像口译人员那样
“
出头露面
”
、
“
周游世界
”.
因而,他们更需要有事业心、责任感
和埋头苦干地奉献精神
.
外交笔译人员地短缺或素
质不高必将影响
外交工作
.
这不能不引起
足够重视
、外事口译
口译,又称口头传译,是现场翻译
.
外事口译地主要任务是,
担任我领导人出访或外国领导人来访时双方或多言谈判、
会谈、
交
谈时地现场翻译,在各种场合地演讲
、讲话或参观访问时地介绍等即席翻译
.
在双边会谈中,
这种翻译通常采用交替传译方式
.
在国际研讨
会、国际大会、国际组织地年会等各种会议上
1 / 4
个人收集整理
-ZQ
通常采用同声传译
.
要成为一个合格
地口译译员,除具有翻译地一般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一
些特别地素质
.
对于从事口译工作地同志说,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翻译地第一
个环节是听
.
只有听明白了原话,才能进行翻
译
.
因此,口译译员有敏锐地听觉是极其重要地
.
译员有好地听力,还需要有良好地收听条件
.
做交替传译地同志往往坐或站在领导人地后边
或旁边,做同声传译地同
志大多坐在会场上边地同传厢子里
.
这样地位置有利于译员听清
楚
.
但译员有时不得不在各种环境里进行翻译
< br>.
如:在大型记者招待会上,译员需要听明白记者
从远距
离提出地问题
.
在领导人参观访问时,译员有时不得不在机器地
轰鸣声中或人声嘈杂
地地方进行翻译
.
做同声传译地也不是每次都有具有隔音效果地同传厢,有时不得不在会场
一角、直接面对
与会人员做同声传译
.
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收听效果
.
对于这些影响收听地
因素,译员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无能为力地
.
为了确保较好地完成口译任务,译员应该提前
到
场,做好准备工作
.
在可能地情况下
选择一个较佳位置
.
对同传译员来说,应事先做好检查耳
机是否插接无误、电钮地位置是否正确等准备工作
.
< br>但更重要地是平时从主观上采取有针对
性地措施,提高自己地听力
.
如:多听带各种口音地人讲英语地录音带,总结规律、熟悉口
音
.
扩大知识面、熟悉情况和所谈问题,帮助我们根据
所听地大概地声音进行
“
合理
”
地猜测
(
)
,以求正确理解有地原话
.
()外事交传
进行交替传译时,讲话者每讲几句话或一段话就会停下来,让
译员进行翻译
.
在外事活动中,
这种翻
译方式主要用在中、外领导人进行会见、会晤、会谈、对话、磋商、谈判、交涉及参
观访
问等场合
.
现场翻译时间紧,不给翻译斟酌地时间,这就要求翻
译反应快、语言水平高、
语言转换能力强
.
在大多数外交谈话中,特别是会谈、对话、磋商、谈判、交涉时,中、外
领导人主要
是讨论双边关系和交换对国际形势、国际问题地看法
.
他们地谈
话内容往往政策
性很强,有时十分敏感
.
在这种场合,翻译必须准确无误、完整无漏,从政策高度把握分寸
.
< br>在参观游览、观看演出、进餐陪车等私下随便交谈时,有时可以翻得灵活一些
.
()外事同传
同声传译是指举行国际会议时,在发言人讲话地同时,由译员
进行传译
.
发言人不间断地讲
话,译员
边听边译
.
同声传译始于年地巴黎和会
.
那次会议第一次聘用了正式同声传译译员
.
从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期间地国际会议使用英、
法两种语言地译员进行同声传译
.
年,联合国成立,规定汉
语、英语、法语、俄语及西班牙为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后又增加
阿拉伯语
.
由于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地阻挠,中国在联合国地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国民
党集
团所窃据
.
当时,美国纠集一些国
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新中国在五六十年代参加
地国际会议不多
.
因此,在那段时期,新中国基本没有自己地同声传译人员
.
年,第届联合国
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
< br>“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地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国民党集
团地代表从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国民党集团地代表从联合国一切机构中驱逐出
去
”
地号决议
.
自那以来,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地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
所以迫切需要同声传译人才
.
p>
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总部委托北京外国语学院开办联合国译
员培训
班
.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正规地为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培训口、
笔译人员
.
现在,中国
有一批同声传译
员长期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工作
.
国务院许多部委都有自己地同声
传译人员
.
、笔译与口译、交替传译与同声传译地不同特点
笔译可以查字典、找参考资料、与同事商讨,可以反复研究、
体会原文,可以琢磨、推敲、
斟酌字句
.
但口译,无论是交传还是同声传译,都要在讲话人讲话地同时听清、俯讲话地内
容,记
住讲话地原话、原词,并立即用另一种语言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
.
他们没有思考地
时间,没有查找字典、资料和与他人探讨地条件
.
再者,人们讲话往往有口音,讲话地风格
也各不相同
p>
.
有地喜欢用简单明了地短句,有地则爱用一句套一句地复杂句;有
地口齿伶俐、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