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红色故事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6 06:01
tags:

-

2021年2月26日发(作者:9277)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


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

< br>里里


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



7


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

< p>
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


回事?她问小儿子:


“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


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 鼓似的,说:


“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

< p>
“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


”代耕 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


“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


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


“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


笑笑说 :


“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


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


杨大娘擦桌


子、洗衣服,不到 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


双鞋底,坐在门 口,


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 纳好鞋底又


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 。但是等了半


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


杨大 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


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


碰撞的声音。 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


“这回捉到了!


说着站起


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


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 的人撞个满怀。


她抬头一看,


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

< p>
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她觉得很 面熟,


但是又记


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 /p>


“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


“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


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 呀!





毛 主席喝着茶,


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


问她们:

< p>
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


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 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


毛主席


又要去挑水,非 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刘胡兰



刘 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



10< /p>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 庭。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


10


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



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


女干部 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



5


月,刘胡


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6


月,刘胡兰被吸 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


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 队坚持斗争,大


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


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 ,


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 击敌


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为阎锡 山军派粮派款、


递送情报,


成为当地一害。

1946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 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


行动。

1947



1


< br>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


奶奶给的银戒指、


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 件宝贵的纪念品交


给继母后,


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


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

< br>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 然躺在刀


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刘胡兰


是 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


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 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


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红小丫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


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


她加入


红军的时候才


9

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



3



30


日晚上,

不满


11


岁的王新兰,


由宣传队的 大哥哥们搀扶着,


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


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 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 ,


没完没了地走。


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

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


千万不能掉队,


掉队就是


死亡。




王新兰在宣 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


路崎岖难走,十几个 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


们一边艰难的行走 ,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


人小,抬不动担 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 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


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 了重伤寒。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


她留下。


同志们都说:


“那可不行,


等你好了,


还要看你跳舞,


听你唱歌呢!




奇迹发生了。


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


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


死神与王


新 兰擦身而过,


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 到了雪山脚下。


每人发了一块布,


把脚裹上,

< br>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


队长说山上冷,


让大家把所有能 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


山脚 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宣传队员们在


寒 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


准”

< p>
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山??







这时的王新兰小脸蛋冻得通红的,


她还是坚


持,打着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


界奇迹,

< p>
10


岁的王新兰走完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 上的红


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黄显声虎入笼中威不倒





1931



9



18


日夜里


10



20


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 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此时,一


位将军拍案而起,


率部投入对日军 的抵抗。


可是


18


年后,


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


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 声中。


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西安 事变”


后,


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石假抗日有了 更进一步的认识。


l937


年在武汉,他


积极策划营救张学良将军;


还主动与周恩来同志联系,


将一批 武器弹药秘密送往延安。


1938



2



2


日,


正准 备去延安的黄显声不幸在武汉被捕。


在息烽监狱,


黄显声将军极 度忧愤


“报


国欲死无战场”


!他以“虎 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


点:

“我现在虽然坐牢,但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


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1946< /p>


年,黄显声将军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黄显声被


关在 二楼二室,一个人住在里面,有一张写字桌,可以看报纸。近


10


年的囚禁,使他已不


习惯多讲话。


在白公馆看守所,


黄显声将军有时可以在特务的看管下走出去转转,


难友曾经


劝他找机会跑掉,但是将军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


!


白公馆


大屠杀开始后,


黄显声第 一个被带了出去,在步云桥刑场,罪恶的子弹射向他的后背,


鲜血


浸透了他身下的那片土地。黄显声将军在白公馆牢房的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


1949



11


< br>27


日这一天。




盛超群智斗特务头子






1948



3


月的一天,国民党重庆行辕二处的审讯室里,侦防科课长陆 坚如领着一


帮五大三粗的打手,


正在拷问一个叫盛超群的青年。


据报,


盛超群是中共云阳县地下党的负


责人。当时,二处少将处长徐远举正为重庆地下党刊物《挺进报》一案忙得不可开交,忽听


特务报告抓获共产党要犯盛超群,真是欣喜若狂。


可是,


经过 两天的酷刑,


盛超群却什么也


不承认,


徐远举命令陆坚如加重刑罚。


到第三天,


盛超群终于承认了自己 是云阳县地下党负


责人,还写出了一份“地下党组织”的名单。一看名单,徐远举吃惊不 小:原来名单上的人


物全是云阳县的头面人物:


警察局长周璞、


督察长高倚明、


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杨发乙和


周世禄等


l2


人。事不宜迟!徐远举立即派保密局重庆 站副站长吕世琨率特务,会同万县专


署专员李鸿焘一起行动。


一 到云阳就将云阳县政府机关团团包围,


只准进不准出,


按图索骥 ,


将盛超群名单上的


12


人一网打尽, 全部押往万县专署连夜审讯。折腾了一个多月,徐远举


才发现上了当,

< br>被抓来的都是反动党团分子及云阳县地主豪绅,


是反动统治的支柱,


不得不


将他们全部释放。


国民党内有名的反共专家就 这样被一个进步青年狠狠地耍弄了一回,


徐远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6 06:0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1248.html

红色故事则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