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
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
< br>里里
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
年
7
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
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
回事?她问小儿子:
“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
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
鼓似的,说:
“我没挑。
”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
“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
”代耕
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
“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
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
“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
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
笑笑说
:
“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
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
杨大娘擦桌
子、洗衣服,不到
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
双鞋底,坐在门
口,
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
纳好鞋底又
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
。但是等了半
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
杨大
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
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
碰撞的声音。
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
“这回捉到了!
”
说着站起
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
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
的人撞个满怀。
她抬头一看,
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
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她觉得很
面熟,
但是又记
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
/p>
“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
“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
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
呀!
”
毛
主席喝着茶,
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
问她们:
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
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
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
毛主席
又要去挑水,非
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刘胡兰
刘
胡兰,原名刘富兰,
1932
年
10<
/p>
月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
庭。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
10
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
年
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
女干部
训练班”
。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
年
5
月,刘胡
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
6
月,刘胡兰被吸
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
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p>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
队坚持斗争,大
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
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
,
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
击敌
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为阎锡
山军派粮派款、
递送情报,
成为当地一害。
1946
年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
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
行动。
1947
年
1
月
< br>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
奶奶给的银戒指、
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
件宝贵的纪念品交
给继母后,
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
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
< br>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
“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
然躺在刀
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
刘胡兰
是
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
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
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
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红小丫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红小丫参加红军后改名王新兰。
她是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
p>
她加入
红军的时候才
9
岁,因为她人小,别人走一步,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队伍。
1935
年
3
月
30
日晚上,
不满
11
岁的王新兰,
由宣传队的
大哥哥们搀扶着,
在爆豆似的枪炮声中
登上木船渡过了嘉陵江,
开始了万里长征。
王新兰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夜地走
,
没完没了地走。
往哪走?那时她不知道,
只知道必须跟着队伍走,
千万不能掉队,
掉队就是
死亡。
王新兰在宣
传队,他们带着乐器,什么快板、笛子,洋鼓,边走边宣传鼓动。山
路崎岖难走,十几个
小战士用绳子把胳膊连到一起,一个人倒下了,其余的人就一起拉。他
们一边艰难的行走
,一边宣传鼓动。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王新兰
人小,抬不动担
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王新兰不仅会打快板、唱歌,还会
讲笑话,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可是,半个月
以后,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
了重伤寒。王新兰躺在担架上,心如刀割,一再要求把
她留下。
同志们都说:
“那可不行,
等你好了,
还要看你跳舞,
听你唱歌呢!
”
p>
奇迹发生了。
同志们抬着王新兰走了个把月,
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能坐起来了。
死神与王
新
兰擦身而过,
她的病好了。
部队来
到了雪山脚下。
每人发了一块布,
把脚裹上,
< br>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
队长说山上冷,
让大家把所有能
穿能戴的都套上。
来到
山脚
下,凉气袭人。爬上雪山,一会儿晴,一会儿阴,有时下雨,有时下雪。宣传队员们在
寒
风飞雪中刚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开始到来了。
王新兰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走,
赶快穿过大风口。莫歇劲,莫逗留,
“三不
准”
要求记心头。
累了不准地上坐,
坑洼积水不能喝。
不准打闹大步跑,
互相帮助都走好。
红军战士英雄汉,
定能征服大雪山??
p>
这时的王新兰小脸蛋冻得通红的,
她还是坚
持,打着小快板,等队伍差不多都过完了,才坐“冰飞机”滑下了山。
红军长征堪称世
界奇迹,
10
岁的王新兰走完长征是人生的奇迹。我们要纪念长征,也要学习长征路
上的红
小丫王新兰,向千万红军先辈致敬!
黄显声虎入笼中威不倒
1931
年
9
月
18
日夜里
10
时
20
分,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
阳北大营发动进攻。此时,一
位将军拍案而起,
率部投入对日军
的抵抗。
可是
18
年后,
这位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
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
声中。
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西安
事变”
后,
张学良将军被无理扣押,黄显声对蒋介石假抗日有了
更进一步的认识。
l937
年在武汉,他
积极策划营救张学良将军;
还主动与周恩来同志联系,
将一批
武器弹药秘密送往延安。
1938
年
2
月
2
日,
正准
备去延安的黄显声不幸在武汉被捕。
在息烽监狱,
黄显声将军极
度忧愤
“报
国欲死无战场”
!他以“虎
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在一封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
点:
“我现在虽然坐牢,但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
生死存亡在所不计”
。
1946<
/p>
年,黄显声将军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在白公馆,黄显声被
关在
二楼二室,一个人住在里面,有一张写字桌,可以看报纸。近
10
年的囚禁,使他已不
习惯多讲话。
在白公馆看守所,
黄显声将军有时可以在特务的看管下走出去转转,
难友曾经
劝他找机会跑掉,但是将军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
!
白公馆
大屠杀开始后,
黄显声第
一个被带了出去,在步云桥刑场,罪恶的子弹射向他的后背,
鲜血
浸透了他身下的那片土地。黄显声将军在白公馆牢房的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
1949
年
11
月
< br>27
日这一天。
盛超群智斗特务头子
1948
年
3
月的一天,国民党重庆行辕二处的审讯室里,侦防科课长陆
坚如领着一
帮五大三粗的打手,
正在拷问一个叫盛超群的青年。
据报,
盛超群是中共云阳县地下党的负
责人。当时,二处少将处长徐远举正为重庆地下党刊物《挺进报》一案忙得不可开交,忽听
特务报告抓获共产党要犯盛超群,真是欣喜若狂。
可是,
经过
两天的酷刑,
盛超群却什么也
不承认,
徐远举命令陆坚如加重刑罚。
到第三天,
盛超群终于承认了自己
是云阳县地下党负
责人,还写出了一份“地下党组织”的名单。一看名单,徐远举吃惊不
小:原来名单上的人
物全是云阳县的头面人物:
警察局长周璞、
督察长高倚明、
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杨发乙和
周世禄等
l2
人。事不宜迟!徐远举立即派保密局重庆
站副站长吕世琨率特务,会同万县专
署专员李鸿焘一起行动。
一
到云阳就将云阳县政府机关团团包围,
只准进不准出,
按图索骥
,
将盛超群名单上的
12
人一网打尽,
全部押往万县专署连夜审讯。折腾了一个多月,徐远举
才发现上了当,
< br>被抓来的都是反动党团分子及云阳县地主豪绅,
是反动统治的支柱,
不得不
将他们全部释放。
国民党内有名的反共专家就
这样被一个进步青年狠狠地耍弄了一回,
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