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翻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24 15:25
tags:

-

2021年2月24日发(作者:zachary)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译文




按:此据热心网友整理,适当调整,仅供参考。




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

................................................ .................................................. ................................


3



齐桓公伐楚


................................................. .................................................. ....................................


3



宫之奇谏假道



.

................................................ .................................................. ................................


3



烛之武退秦师



.

................................................ .................................................. ................................


4



蹇叔哭师


.................................................. .................................................. .......................................


4



晋灵公不君


................................................. .................................................. ....................................


5



齐晋鞌之战


................................................. .................................................. ....................................


5



楚归晋知罃


................................................. .................................................. ....................................


6



祁奚荐贤


.................................................. .................................................. .......................................


6



子产不毁乡校



.

................................................ .................................................. ................................


7



冯谖客孟尝君



.

................................................ .................................................. ................................


7



赵威后问齐使



.

................................................ .................................................. ................................


8



江乙对荆宣王



.

................................................ .................................................. ................................


8



庄辛说楚襄王



.

................................................ .................................................. ................................


8



鲁仲连义不帝秦



.

< br>............................................... .................................................. .............................


9



触龙说赵太后



.

................................................ .................................................. ..............................


1


0


学而


.................................................. .................................................. ............................................


11


为政


........... .................................................. .................................................. .................................


11


里仁


......................... .................................................. .................................................. ...................


11


公冶长


........................ .................................................. .................................................. ................


11


雍也


......................... .................................................. .................................................. ...................


11


述而


......................... .................................................. .................................................. ...................


11


泰伯


......................... .................................................. .................................................. ...................


1


2


子罕


......................... .................................................. .................................................. ...................


1


2


先进


......................... .................................................. .................................................. ...................


1


2


颜渊


......................... .................................................. .................................................. ...................


1


2


子路


......................... .................................................. .................................................. ...................


1


3


宪问


......................... .................................................. .................................................. ...................


1


3


卫灵公


........................ .................................................. .................................................. ................


1


3


季氏


......................... .................................................. .................................................. ...................


1


4


阳货


......................... .................................................. .................................................. ...................


1


4


微子


......................... .................................................. .................................................. ...................


1


4


子张


......................... .................................................. .................................................. ...................


1


4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


.......................................... .................................................. ............


1


5


战于郎(檀弓下)



.


.............................................. .................................................. ........................


1


5


苛政猛于虎(檀弓下)



.

< p>
............................................ .................................................. ..................


1


5


大同(礼运)



.

................................................ .................................................. ..............................


1


5


教学相长(学记)



.


.............................................. .................................................. ........................


1


6


博学(中庸)



.

................................................ .................................................. ..............................


1


6



1



诚意(大学)


.


.................................... .................................................. ..........................................


1


6


寡人之于国也



.

................................................ .................................................. ..............................


1


6


齐桓晋文之事



.

................................................ .................................................. ..............................


1


6


文王之囿


................................................. .................................................. ......................................


1


8


所谓故国者

................................................ .................................................. ...................................


1


8


夫子当路于齐



.

................................................ .................................................. ..............................


1


8


许行


.................................................. .................................................. ............................................


1


9


攘鸡


.................................................. .................................................. ............................................


2


1


陈仲子


.................................................. .................................................. ........................................


2


1


弈秋


.................................................. .................................................. ............................................


2


1


舜发于畎亩之中



.

< br>............................................... .................................................. ...........................


2


1


非攻


.................................................. .................................................. ............................................


2


2


老子


.................................................. .................................................. ............................................


2


2


北冥有鱼(逍遥游)



.


............................................. .................................................. .....................


2


3


不龟手之药


.......................... .................................................. .................................................. .......


2


4


庖丁解牛


......................................... .................................................. ..............................................


2


5


胠箧


.................................................. .................................................. ............................................


2


5


百川灌河


................................................. .................................................. ......................................


2


7


庄子钓于璞水



.

................................................ .................................................. ..............................


2


7


惠子相梁


................................................. .................................................. ......................................


2


7


惠子相梁


................................................. .................................................. ......................................


2


7


运斤成风


................................................. .................................................. ......................................


2


8


曹商使秦


................................................. .................................................. ......................................


2


8


劝学


.................................................. .................................................. ............................................


2


8


察传


.................................................. .................................................. ............................................


3


0


五蠹


.................................................. .................................................. ............................................


3


1


淮阴侯列传

................................................ .................................................. ...................................


3


5


魏其武安侯列传



.

< br>............................................... .................................................. ...........................


3


8


艺文志诸子略



.

................................................ .................................................. ..............................


4


2


霍光传


.................................................. .................................................. ........................................


4


4


哀郢


.................................................. .................................................. ............................................


4


6
















2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 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


吓,因此给 他取名叫“寤生”


,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 武公都


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


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 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

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 仲说:


“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 大的城


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 之一。现在,京邑的城


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p>


”庄公说:


“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


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 ,一滋长蔓延就难办


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说:


“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


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




大叔修固城墙,聚集百姓,整修 铠甲和武器,准备好步兵和车兵,将要偷袭郑国。夫人将为他开城门。


庄公听到公叔段行 动的日期,说:“可以了。”命子封率领二百辆兵车前去讨伐京邑。京邑的百姓背叛了


公 叔段,


(而倒向郑庄公。


)公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到鄢地攻打 公叔段。五月辛丑这一天,大叔逃亡到共


国。



于是把姜氏放逐到城颍,并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路上就不要相见了。”不久又后悔这个话。



颍考叔是颍谷管理边界工作的官员。听说上述事情以后,对庄公有所进 献。庄公赏赐给颍考叔食物,


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搁在一边不吃。庄公问他这样做的原因 。颍考叔回答说:“小人上有老母,小人的饭


食她都吃过了,没有吃到过国君吃的肉,希 望允许我把肉带回去给我的母亲。”庄公说:“你有母亲可以


敬奉,唯独我没有!”颍考 叔说:“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庄公向他说了这件事情的


原委,


并且告诉他自己后悔了。


颍考叔回答说:“您对此事有什么发愁的呢 ?如果掘开地到有泉水的地方,


再挖隧道,在隧道里相见,谁说不是黄泉相见呢?”庄公 进入隧道并赋诗:“在宽大的隧道之中,那快乐


啊融融。”姜氏走出隧道,赋诗道:“在 隧道之外,那快乐啊没法说。”于是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


-也就是恢复了母子关 系。



齐桓公伐楚


< br>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


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


“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 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


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 p>


管仲回答说:


“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工说 :


‘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


监督它们 辅佐周朝王室。



(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 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


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

< br>(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


昭王南巡却 没有回去,


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



回 答说:


“贡品没有进贡,


是我国君的错误,

哪敢不进贡呢?


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


”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


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 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


“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

< p>
,和我们联盟吧,如何?”回


答说:


“您若以德安 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


马 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


”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宫之奇谏假道



晋侯又向虞国借路去攻 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


“虢国,是虞国的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



3



着灭亡。晋国 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一次借路已经过分了,怎么可


以有第二次呢?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寒冷’


,就如同 虞、虢两国互相依存


的关系啊。






虞公说:


“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


“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 和次


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 的执掌国政的大臣,


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藏在盟府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 ,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


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 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


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 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





虞公说:


“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必 然保祐我。


”宫子奇回答说:


“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 的,


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


‘上天对于人没 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保祐他。


’又


说:

< p>
‘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


’又说:


‘人 们拿来祭祀的东西都是相同的,但是只有有德行的人的


祭品,才是真正的祭品。


’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


德行了。如果晋国消灭虞国,崇尚德行,以芳香的祭品奉献给神灵,神灵难道会吐出来吗?”

< p>




虞公不听从宫之奇 的劝阻,答应了晋国使者借路的要求。宫之奇带着全族的人离开了虞国。他说:


“虞


国的灭亡,不要等到岁终祭祀的时候了。晋国只需这一次行动,不必再出兵了。




冬天十二月初一那天,晋灭掉虢囯,虢公醜逃到 东周的都城。晋军回师途中安营驻扎在虞国,乘机突


然发动进攻,灭掉了虞国。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 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


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水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


“国势危急了!倘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一定退

< p>
去。


”郑伯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道:


“我的 壮年,还不及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


“我< /p>


不能及早重用您;


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


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


对您也有不利!



烛之武答应去。




在夜里用绳子捆住身子从城上挂下去。见秦伯说:


“秦晋合兵围困郑 国,郑国已经知道要亡了!倘使灭掉郑


国对您有好处,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越过 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界,您知道它的困难;


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邻 国实力的加强,即您实力的削弱。倘使放弃进攻郑国,作为您东路上的


主人,您的外交使 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施恩了;


晋惠公应允把焦、瑕两城给您,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那里构筑防御工事,这是您所知道的。晋


国怎么会满足呢?已经要把郑国作为她东面的疆界,又要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倘使不来损害


*




秦国,还


会到哪儿去扩展呢?损害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

< br>只请您仔细考虑吧!





秦伯听了高兴,


跟郑国人结盟。


派杞子、逢 孙、扬孙在郑国驻防,才回去。子犯请求发兵攻打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不是这个人 的力量


我到不了今天。依靠人家的力量反过来伤害人家,不仁慈;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 不明智;用战乱来改变


出兵时的整肃,是不武,我还是应该回去。


”也离开了郑国。




蹇叔哭师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 月十二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


音。卜官郭 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



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 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


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

< br>以占领他们的国都。



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 。蹇叔说:



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

< p>
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 ,郑


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 谁不知道呢?



秦穆公


没有听从蹇叔的 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



蹇叔哭他们


说:



孟明 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


??


秦穆公派人对蹇 叔说:



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



4



了,


等到军队回


来,


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


?

< br>卞渴宓亩


?


右膊渭恿顺


?


征的队伍,


他哭着送儿子


说:



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


崤有

< br>


两座山头。


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


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




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



你的尸骨吧


?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 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 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


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


:


“您进谏,如果国


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 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


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


:


“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


它。


”士季叩头答道


:


“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 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


上说


:


‘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 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


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


《诗经》又说


:


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 ,只有仲


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 啦。





晋 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


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


:


“不忘记恭


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 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


有一种,都不如死 了。


”便撞死在槐树上。



秋季九月, 晋灵公请赵盾(进宫)饮酒,暗中埋伏下武士打算在宴席上杀害他。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觉


了这件事,快步走上殿堂说


:


做臣子的陪侍国君饮宴,酒过三 巡(还不告退)


,就不合礼节了。



于是 提弥明


扶着赵盾走下殿来。灵公忙唤猛犬追咬赵盾。提弥明徒手同猛犬搏斗了一阵把它打 死。赵盾(愤愤地)说


:


废弃忠良豢养恶犬,恶犬虽然凶猛有什 么用!



(提弥明保护着赵盾,


)一边打 一边往外走,结果提弥明为


伏兵所杀。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休息在桑树浓密的荫凉处。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得很,赵盾问他生了什

< p>
么病,灵辄答道


:


我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



赵盾送给他东西吃,灵辄却留一半不肯吃。问他这是为了什么,


灵辄说


:


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 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


她吃。



赵盾让他把食物全吃了,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一些肉,装在口袋里让灵辄带回去。 后来灵辄做


了灵公的武士,


(在这次事件中,

< br>)灵辄把兵器倒过头来挡住其他武士,掩护赵盾脱了险。赵盾问他为什么


要这样? 他回答说


:


我就是饿倒在桑林里的人。



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什么也没告诉就走了,于是


逃亡了 。



宣公二年九月二十七日,赵盾的同族赵穿在桃园地方杀掉了 晋灵公。赵盾往外国避难尚未走出晋国的


山界,听到灵公被杀就回来了。晋太史董狐记载 道


:


赵盾杀死了他的国君晋灵公。



把这一记载拿到朝廷上


公布。赵盾解释说


:


不是这样。



董狐说

:


你是晋国的正卿,逃亡而不过国境,回朝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

< br>的罪人,那么不是你杀的是谁杀的?



赵盾叹息说


:


唉!


'


我怀念祖国反 而自找忧患


'


,这两句诗大概说的是


我 啊!




孔子评论说

:


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 大夫,


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受到了弑君的恶名。太可惜了,赵盾如果走出国境,就会避免 弑君的罪名了。



齐晋鞌之战



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赶车,逢丑父当车右。 晋


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齐侯说


:


“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


”不给马披甲就

< br>冲向了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他说


:


“我受重伤了。


”解


张说


:



从一开始接战,


一 只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


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


我哪敢说受伤?


您忍着点吧!


”郑丘缓说

:


“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我必定(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推车,



5



您难 道了解这些吗?不过,您真是受重伤了。


”解张说


:

< p>
“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


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 这辆车上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为什么为了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


事呢? 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走向死亡,伤痛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尽力而为吧。


”一边说,


一边用左手把右手的缰绳攥在一起,用空出的右手抓过郤克手中的鼓棰就擂起 鼓来。


(由于一手控马,


)马


飞快奔跑 而不能停止,晋军队伍跟着指挥车冲上去,把齐军打得打败。晋军随即追赶齐军,三次围绕着华

< br>不注山奔跑。



韩厥梦见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

< p>
:


“明天早晨作战时要避开战车左边和右边的位置。


”因此韩厥就站在中


间担任赶车的来追赶齐侯的战车。邴夏说


:


“射那个赶车的,他是个君子。


”齐侯说

:


“称他为君子却又去射


他,这不合于礼。


”于是射车左,车左中箭掉下了车。又射右边的,车右也中箭倒在了车里。


(晋 军的)将


军綦毋张损坏了自己的战车,跟在韩厥的车后说


:


“请允许我搭乗你的战车。


”他上车后,无论是站在车的

< p>
左边,还是站在车的右边,韩厥都用肘推他,让他站在自己身后——战车的中间。韩厥又低下头安定 了一


下受伤倒在车中的那位自己的车右。


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乘韩厥低头之机)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骖马被树木绊住


而不能继续逃跑而停了下来。


(头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 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


打蛇,小臂受伤,但他(为了能当车右)隐瞒了这件 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


上了。


韩厥 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


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


捧着一杯酒 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



:


“ 我们国君派我们这些臣下为鲁、卫两国求情,他说


:


‘不要让军 队进入齐国的土地。


’我很不幸,恰巧


碰上了您的军队,没有地 方逃避和躲藏。而且我也害怕逃跑躲避而使两国国君受辱。下臣勉强充当一名战


士,谨向 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只好履行我应尽的义务——把你抓起

< br>来)




(假装是齐侯的)


逢丑父命令齐侯下车到华泉去取水


(来给自己喝)

< br>。


(华泉那里有齐军的另一只部队,


< br>郑周父驾着齐君的后备车,宛茷担任后备车的车右,见齐侯来了,装上齐侯就跑掉了,使他免於被俘。韩< /p>


厥献上逢丑父,郤克打算杀掉他,他喊叫说


: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有一个在这里,还


要被杀死吗?”郤克说


:


“这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於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 。赦免了他,用来勉


励事奉国君的人。


”於是就赦免了逢丑父。



楚归晋知罃



晋人把楚国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以此要求交换知罃。当时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

< p>
所以楚人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说:



您恐怕怨 恨我吧!



知罃回答说:


< p>
两国兴兵,下臣没有才能,不能


胜任,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 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诛戮,这是君王的恩惠啊。下


臣实在没有才能,又敢怨恨 谁?



楚王说:


那么感激我吗?



知罃回答说:



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


让百姓得到平安,各自抑止自己的 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


下臣不曾与谋,又 敢感激谁?



楚王说:



您回去,用什么报答我?



知罃回答说:

< p>


下臣无所怨恨,君王也


不受恩德,没有怨恨,没 有恩德,就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楚王说:


尽管这样,还是一定要把您的想法告


诉我。



知罃回答说:



以君王的 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到晋国,寡君如果加以诛戮,死而


不朽。如果由于 君王的恩惠而赦免下臣,把下臣赐给您的外臣首,首向寡君请求,而把下臣在自己宗庙中


诛戮,也死而不朽。如果得不道寡君杀我的命令,而让下臣继承宗子的地位,按次序承担晋国的政事,率


领一部分军队以治理边疆,虽然碰到君王的文武官员,我也不敢违背礼义,竭尽全力以至於死,没 有第二


个心念,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用来报答於君王的。



楚王说:



晋国是不能和它争夺的。



于是就对他


重加礼遇而放他回去。< /p>



祁奚荐贤



祁 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人选。他称道解狐,这是他的仇人。晋侯打算任命解狐,


他却死了。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


“午可以胜任。


”当时羊舌职死了,晋侯说:


“谁可以接替他?”祁


奚回答说 :


“赤可以胜任。


”由于这样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职为副 职。




6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 子而不是勾


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


《商书》说:


“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


,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


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 好人的缘


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


《诗》说:


“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祁奚就


是这样的。



子产不毁乡校



郑国人在乡校里游玩聚 会,以议论政事的得失。然明对子产说:


“毀了乡校,怎么样?”子产说:


“为


什么?人们早晚事情完了到那里游玩,来议论政事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 ,我就推行它;他们所讨厌的,


我就改掉他。这是我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我听说用 忠于为善来减少怨恨,没有听说用摆出权威来防


止怨恨。权威难道不能很快制止议论,但 是就像防止河水一样。洪水冲破大口子,伤人必然很多,我不能


挽救。不如把水小小地放 掉一点加以疏导,不如让我听到这些而作为药石。


”然明说:


“ 蔑从今以后知道您


确实是可以事奉的。小人实在没有才能。如果终于这样做下去,这确实 有利於郑国,岂独有利於二三位大


臣。


”孔子听到这些话,说:


“从这里来看,别人说子产不仁,我不相信。




冯谖客孟尝君



齐国有位名 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孟尝君问


:


“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


:


“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


:


“他有何才干?”回答说


:


“没什么才能。< /p>



孟尝君笑了笑,说道


:


“好吧。


”就收留了冯谖。




那些手下的人因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所以只给粗茶谈饭他吃。过了没多久,冯谖靠着柱 子,用手指


弹着他的佩剑唱道


:


“长铗 啊,咱们还是回去吧,这儿没有鱼吃啊!


”手下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孟尝君。孟尝


君说


:


“就照一般食客那样给他吃吧。


”又过了没多久,冯谖又靠着柱子,弹着剑唱道


:


“长铗啊,咱们还是


回去吧,这儿出门连车也没有!


”左右的 人都笑他,又把这话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说


:


“照别的门客那 样


给他备车吧。


”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 ,并且说道


:


“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

”后


来又过了些时,冯谖又弹起他的剑唱道


:


“长铗啊,咱们还是回去吧,在这儿无法养家。


”左右的人都很讨

< p>
厌他,认为这人贪心不足。孟尝君知道后就问


:


“ 冯先生有亲属吗?”回后来,孟尝君拿出记事的本子来询


问他的门客

:


“谁熟习会计的事?”冯谖在本上署了自己的名,并签上一个“能”字。孟尝君见 了名字感到


很惊奇,问


:


“这是谁呀? ”左右的人说


:


“就是唱那‘长铗归来’的人。


”孟尝君笑道


:


“这位客人果真有才

< br>能,我亏待了他,还没见过面呢!


”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


:


“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


忧虑搅得心烦 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而您却并不见怪,倒愿意


往薛地去为我收债,是吗?”冯谖回答道


:


“愿意去。


”于是套好车马,整治行装,载上契约票据动身了。


辞行的时候冯谖问


:


“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


:


“您就看我家里缺什么吧。





答说


:


“有 位老母。


”孟尝君就派人供给冯谩母亲的吃用,不使她感到缺乏。这样,冯谖就不再唱丁 。




冯谖赶着车到薛,派官吏把该还 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所有的


债款赏赐给欠债 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





冯谖赶着车,马不停蹄,直奔齐都,清晨就求见孟尝君。冯谖 回得如此迅速,孟尝君感到很奇怪,立


即穿好衣、戴好帽,去见他,问道


:


“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冯谖说


:


“都收了。



“买什么回来


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


:


“您曾说‘看我家缺什 么’


,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


的是猎狗、


骏马,


后庭多的是美女,


您家里所缺的 只不过是


‘仁义’


罢了,


所以我用债款 为您买了


‘仁义’




孟尝君道


:


“买仁义是怎么回事?”冯谖道

< p>
:


“现在您不过有块小小的薛地,如果不抚爱百姓,视民如子,而


用商贾之道向人民图利,这怎行呢?因此我擅自假造您的命令,把债款赏赐给百姓,顺便烧掉了契 据,以


至百姓欢呼‘万岁’


,这就是我用来为您买义的方式啊。


”孟尝君听后很不快地说


:


“嗯,先生 ,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湣王对孟尝君说


:


“我可不敢把先王的臣子当 作我的臣子。


”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还


差百里未到,薛 地的人民扶老携幼,都在路旁迎接孟尝君到来。孟尝君见此情景,回头看着冯谖道


:


“您为



7


< /p>


我买的‘义’


,今天才见到作用了。


”< /p>




冯谖说


:< /p>


“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请让我再 去


为您挖两个洞吧。


”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了五十辆车子,五百 斤黄金。冯谖往西到了魏国,他对惠王说


:


“现


在齐国把他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国外去,


哪位诸侯先迎住他,

< br>就可使自己的国家富庶强盛。



于是惠王把相

< p>
位空出来,把原来的相国调为上将军,并派使者带着千斤黄金,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 回去,


告诫孟尝君说


:


“黄金千斤,这 是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


吧。


”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魏国。




齐湣王果然听到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于是连忙派太 傅拿着千斤黄金,驾着两辆四匹马拉的


绘有文采的车子,带上一把佩剑,并向孟尝君致书 谢罪说


:


“由于我不好,遭到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身边


阿谀逢迎的臣下包围,所以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但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暂 且回国都


来治理国事吧。


”冯谖又告诫孟尝君道


:


“希望你向齐王请求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建立宗庙。


(齐王果


然照办。


)宗庙建成后 ,冯谖回报孟尝君


:


“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无忧 了。





孟 尝君在齐当了几十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计谋的结果啊!



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派 使者来聘问赵威后,


(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

:


“齐国的年成好吗?老百


姓好吗?齐王也好吗

< p>
?



(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

< p>
:


“我尊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


如何,


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


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 ?”


威后说


:


“不能这样说。


如果没有收成,


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 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




于是进一步又问齐国的使者说


:


“齐国有一个处 士叫钟离子,他还好吧


?


(我听说)这个人的为人,有


粮食的人有饭吃,没粮食的人,他也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的人有衣服穿,没衣服的人他给他们衣服 穿。这


是在帮助齐王抚养他的百姓,


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 呢?叶


(音


SHE


< br>阳子还好吧?这个人他的为人,


怜悯、抚恤鳏夫、寡妇、孤儿和没有子女的老人, 救济生活穷困、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齐王使百姓得


到生息繁衍,

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北宫家的女儿婴儿子还好吧?她除去耳环首饰


(不修 饰自己)



到老也不嫁人,为的是供养父母,这是引导百姓一起 去尽孝心的人,为什么至今不给她封号呢


?


这两个处士


不能成就功业,一个孝女不加封号,如何能统治齐国、做万民的父母呢


?


於(音


WU


)陵的子仲还在吗


?



个人的为人,对上不向君王称臣,对下不 管好自己的家,横向又不谋求与诸侯交好,这是引导百姓成为无


用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 杀他呢


?




江乙对荆宣王



楚宣王问群臣,说


:


“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 人回答,江乙回


答说


:


“老虎寻找各种 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


:


“您不敢吃我,上 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 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


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 ,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奔。老虎不


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 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


独揽大权。所以, 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 p>


庄辛说楚襄王



庄辛规 劝楚襄王说


:


“君王您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上又有鄢陵君和 寿陵君陪伴,您毫无节制地寻


欢作乐,奢侈浪费,不顾国家大事,这样下去,毁都必遭危 亡!


”襄王说


:


“您是老糊涂了呢?还 是用妖言


惑乱楚国人呢?”庄辛说


:


“ 我确实看到了必定会这样,不敢用妖言惑乱楚国人啊。如果君王还继续宠幸州


侯、夏侯、 鄢陵君、寿陵君这四个人,楚国必定灭亡,我请求避往赵国,待在那里,静观楚国的事变。




庄辛去到赵国,在那儿停了五个月,秦国果然逐步攻下了 鄢郢、巫、上庸等地,襄王流亡到城阳。在



8



这时,襄王命人派专车,到赵国去召请庄辛。庄辛说


:


“行”




庄辛回到楚国,襄王说


:


“我没有听先生的话, 现在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可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说


:


“俗话说 得好


:


‘见到兔子再放出猎犬,还不算晚;丢掉了羊再修补羊圈 ,还不算迟。


’我听说,从前商汤


和周武王最初只是百里小国的 诸侯,终于能昌盛起来;夏桀和殷纣虽然富有天下,却终遭灭亡。现在,楚


国虽小,如果 截长补短,也有方圆数千里,何止是百里之地呢?




“大王就不曾见过蜻蜓吗,它有六只脚,四个翅膀,飞翔在天空中,下俯可以吃蚊蝇,上仰可以饮


甘露,它自以为无优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那几岁的儿童用糖浆却粘捕它,蜻蜓正在 离地面四仞的空


中飞着,却被胶丝加在身上,粘住了它,结果掉了下来,被蝼蚁吃掉了。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象这样, 遭到与蜻蜓同样的命运。它在地上,啄食白米,飞往高处,栖息


在树上;鼓动翅膀,自由 飞翔,自以为无忧无虑,与人无争。没料到,公子王孙左手拿着弹弓,右手拿着


弹丸,当 黄雀在十仞的高空飞翔时,他们却把它的脖子当着活靶子。顷刻之间,就落在他们手里。白天黄

< br>雀还在树林中游荡,日暮却成了桌上的佳肴。




“黄雀还算小的,黄鹤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雀同样的命运。它在江海中游荡,在池沼边休息,吞 食


鲶鱼、鲤鱼,咀嚼菱角、水草,乘风而振翅高飞,翱翔于太空之上,自以为无忧无虑, 与人无争。没料到,


猎人准备好黑色的强弓,又拿上带绳的利箭,在百仞的高空,黄鹤被 利箭射中,便拖着细绳,随风从半空


中坠落。白天它还自由自在地在江河中邀游,晚上却 成了锅里的清炖美味。




“黄鹤还算 小的,蔡圣侯之事也象这样,遭到与黄鹤同样的命运。他南游于嵩陂,北登上巫山,马


饮 茹溪之水,人食湘江之鱼,左手抱着幼妾,右手搂住美女,和他们游逛于高蔡之中,而不管国家大事,

< p>
没料到,楚宣王命令子发进兵包围蔡国,蔡圣侯却成了阶下死囚。




“蔡圣侯之事还算小的,君王您的事也象这样,您左有宠臣州 侯,右有宠臣夏侯,鄢陵君与寿陵君


与您同车,吃的是得自采邑的粮食,载的是国库四方 之金,游乐于云、梦泽中,而不管天下,国家的大事。


不料,穰侯冉接受秦王的命令,大 将白起攻入楚都鄙郢,君王您被迫逃到陈地,做了逃亡国君。




襄王听了大惊失色,浑身发抖,于是授给庄辛执圭的爵禄,封他为阳陵君,赐给他淮北之 地。



鲁仲连义不帝秦



公元前


257


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邯郸城。魏王暗暗 派辛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劝赵玉尊崇秦昭王


称帝,说这样秦国就会退兵。平原君心 中很犹豫。这时鲁仲连游历到赵国,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见平原君,


要求见辛垣衍。鲁仲 连见到辛垣衍,辛垣衍已知鲁仲连的来意,就主动发起进攻,发问鲁仲连这样的高义


之士 到赵国有什么可求。鲁仲连反击说,象周朝隐士鲍焦那样抱木死去,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抗议


当时的社会。如果秦王称帝,暴虐地统治天下,那么我也会像鲍焦那样赴东海死去。我来这里的目的不 是


有所求,而是要帮助赵国。我将让燕国和魏国来帮助赵国,辛垣衍认为让燕国帮助赵国 倒有可能,但让魏


国帮助赵国就不可能了,自己是魏国的大臣,对这一点是有数的。鲁仲 连说,假使魏国看到秦王称帝的害


处,就必定帮助赵国了。接着鲁仲连又说齐威王侍奉周 王是很真诚的,周室贫困弱小,诸侯没有谁去朝拜,


而齐国却偏偏去朝拜。但周烈王死了 ,各国诸侯都去吊丧,齐使最后才到,周显王就要斩了齐使。鲁仲连


举这个例子是说,魏 国现在为秦国效力,如果秦王真的称了帝,说不准哪一天也会翻脸的。辛垣衍这时才


说, 魏国不过是秦国的奴仆,尊崇泰国称帝也是没法的。



鲁仲连说


:


“既然这样,那么我将要让秦主把梁王处以烹醢的刑法。


”辛垣衍听了很不高兴,嫌鲁仲连


说的太过分了。鲁仲连说


:


“等我慢慢地对您说


:


从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纣王的三个诸侯。鬼侯有个女儿


长得很美,进献给纣王。纣 王却认为她太丑,因此把鬼侯剁成了肉酱。鄂侯极力去说情,又被纣王晒成了


肉干。文王 听说后,只是喟然长叹一声,因此又把他拘禁一百天,想要把他杀死。为什么和人家同称帝王,

< br>终于落到肉干肉酱的地步呢?”鲁仲连的意思是说,讨好有野心的帝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如果魏王一味< /p>


讨好秦王,必然是鬼侯和鄂侯的下场。接着鲁仲连又说,齐闵王想称帝的时候,他到鲁国, 要鲁国以天子


的礼节接待他,鲁国关死大门,不让他进来。他到邹国想去吊唁刚死去的邹 国国君,声称要以天子的身份


出现,


邹国的群臣都不同意,


说如果那样他们将伏剑自杀。说到此处,


鲁件连正色说道

< p>
:


“邹鲁两国的大臣,



9



在君王活着的时候,没能力更好 地供养侍奉,在君王死后也没有预备在君王嘴里含饭含玉的能力,然而齐


闵王还想在邹鲁 的大臣面前实行天子之礼,因此都不接待。如今秦国是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梁国也是有一


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是万乘之国,相互间都有称王的名份。如果只看到一次战争秦国取得了胜利,就想从


此尊秦称帝,这是使三晋的大臣,连邹鲁的奴隶都不如。



再说秦王的野心没止境地膨胀,直到做成皇帝,他们将变换各诸侯的大臣,并且夺去他们听说的无才< /p>


者的位置,而安排他们所谓贤良的人;夺去他们所憎恨人的位置,而安排他们所喜爱的人。 他们又将要让


自己的子女和善说坏话的小妾成为诸侯的妃姬,居住在梁王宫中,梁王怎么 能平安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


靠什么保住原来的尊贵地位呢?”鲁仲连句句击中辛垣衍的 要害。辛垣衍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来,再三


拜谢说


:


“原先我认为先生是平常的人,我从今才知道先生是最高义的人。请允许我离去,我不敢再谈尊秦


为帝的事了。


”秦军将领听说这个消息,为此退兵


50


里。







鲁仲连 一番宏论说服了辛垣衍,阻止了秦王称帝的阴谋,此时魏公子无忌夺取晋鄙的军权来救赵国,

秦将只好率兵回国。赵围解除,平原君想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坚辞不受。又赠送千金,鲁仲连说


:


“对于天


下人来说,最可贵的品质,是为人排忧释 难解纷,然而却不索取什么。如果有所取,这是商人的勾当。仲


连我不愿干这等事。


”于是辞别平原君而去,一生再没来见平原君。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主持国政, 秦国就加紧攻赵。赵国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国说


:


“必须让长安 君来做人质,


我们才会出兵。


”赵太后不肯,大臣们都极力劝谏 。赵太后明确地告诫左右大臣们


:


“谁要是再提起叫长安


君做人质的事,我一定吐他一脸唾沫。



< /p>


左师触龙言说自己想拜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进宫后慢慢走上前去,走到 太后跟前


就向她谢罪,说


:


“老臣的脚 有毛病,一直无法正常行走,很久没有拜见太后您了。虽然自己原谅自己,但


仍然担心太 后您的身体欠安,所以希望能拜见一下太后。


”赵太后说


:


“我只能靠车子行动了。


”触龙问


:


“每


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

< br>”太后说


:


“靠喝点粥维持。


” 触龙说


:


“老臣最近很不想吃东西,就勉强散散步,每天


走上三四里,渐渐地喜欢吃东西了,身体也舒服了。


”太后说


:


“我可做不到这点啊。


”太后的脸色稍微缓和


了些。



左师触龙说

< br>:


“老臣我有个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没什么出息。我已经年老体衰了,私下里 很疼爱


他。我希望他能充当一名王宫卫士,来保卫王宫,因此我冒死来向太后提出这一请 求。


”太后说


:


“好吧。


他今年多大了


?


”触龙答道


:


“十五岁了。虽然年纪尚小,老臣还是想趁着自己没死之前把他托付给您。

< p>
”太


后说


:


“男子汉也疼 爱自己的小儿子吧


?


”触龙答道


:


“比妇人家还厉害。


”太后笑着说


:


“妇人家疼爱小儿子


才特别厉害呢。


”触龙说


:


“老臣私下里还认为您疼爱燕后要超过长安君呢。

< p>
”太后说


:


“你错了,我疼爱燕后


远不如疼爱长安君厉害。


”解龙说


:

< br>“为人父母的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在


车下握着她 的脚后跟,为她掉泪,因为您想到她要离家远嫁。这就是爱她啊


!


燕后走了以后,您并不是不想


念她,祭礼时总是要替她祷告说


:


‘千万别叫她回来。


‘这难道不是替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 子孙世代为


王吗


?


”太后说

< p>
:


“正是这样。




左师触龙问


:


“从现在起,上推到三代以前 ,甚至推到赵氏立国的时候,赵王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


后代还有在侯位的吗

< p>
?


”太后答道


:


“没有。


”触龙又问


:


“不只是赵国,就是其他 诸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代还


有在侯位的吗


?

”太后答道


:


“没有听说过。


”触 龙就说


:


“这些封君们,有些是自己取祸而亡;有些是祸患延< /p>


及子孙而亡。


难道说国君的子孙们都不会有好结果吗


?


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却无功于国,


俸禄丰厚但没 有


为国出力,只是拥有大量的金玉珍玩而已。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很尊贵,又封给他肥 沃的土地,给他很


贵重的金玉珍玩,却不让他趁现在为国立功。有朝一日太后您不幸去世 ,长安君将依仗什么在赵国安身立


命呢


?


老臣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得不够长远,所以说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


”太后说


:


“好吧,那就任凭


您怎样安排他吧


!


”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 这才出兵援救赵国。







子义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


:


“君主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 绩的


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呢


!





10



学而








孔子说:


“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 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


吗?”








曾子说:


“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 :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孔子说:


“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 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为政








孔子说 :


“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


“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孔子说:


“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里仁








孔子说 :


“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孔子说:


“曾参啊!


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



曾子说:< /p>


“是。



孔子走后,

其他学生问:


“什么意思?”曾子说:


“老师的思想,就是 忠恕。









孔子说 :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孔子说: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 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




公冶长








宰予白 天睡觉。孔子说:


“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 子又


说:


“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 他说,再



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子贡问:


“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 的称号?”孔子说:


“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


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 /p>


“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颜渊、


季路侍奉时。


孔子说:


“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子路说:< /p>


“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


坏了也不遗憾。

< br>”颜渊说:


“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


”子 路说:


“您的愿望呢?”孔子说:


“但


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雍也








哀公问 :


“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


“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对 人发怒,不重复犯错。不幸短命


死了,现在却没有,没听说过谁好学。

< br>”








孔子说 :


“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冉求说:


“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力不足。


”孔子说:


“如果是 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


现在你还没开始,就不想前进了。




述而








孔子说: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 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孔子说:


“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 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


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



11



上的浮云。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


“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


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 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孔子说 :


“三人走路,


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孔子说:


“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


可以这么说。


”公西华说:


“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泰伯








曾子说:


“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 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


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 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子罕








孔子在 河边说:


“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









孔子说:


“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 不可剥夺志向。









孔子说:


“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 /p>


“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先进








子贡问 :


“子张与子夏谁能干些?”孔子说:


“子张做事总是过头,子 夏总是差点火候。


”说:


“那么是


子张 强些喽?”孔子说:


“过头和差点一样。








季氏比周公还富,然而冉求还在帮他搜括钱财。孔子说:


“他不是我的学生,同学们可以敲锣打鼓地


声讨他。









子路问 :


“听到就做吗?”孔子说:


“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 冉有问:


“听到就做吗?”孔子


说:


“ 听到就做。


”公西华说:


“仲由问‘听到就做吗’


,您说‘有父兄在’


;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


,您 却


说‘听到就做’


。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 /p>


“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


以要约束他。









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孔子说


:


“不要顾及我年长


,


而不敢讲真话。你们经常说


,


没人理解你



,


如果有人理解 并重用你们


,


你们打算咋办


?


”子路急忙说


:


“较大国家

,


夹在大国之间


,


外有强敌入侵< /p>


,


内有饥


荒肆虐


,


我来管理


,


只要三年


,


可使人人有勇气


,


个个讲道 义。


”孔子微笑。


“冉求


,

< p>
你怎样


?


”答


:


“方圆几十里的


地方


,


我来治理


,


只要三年


,


可使百姓衣食充足


,


至于精神文明

,


要等能人来教化。


“公西赤


,< /p>


你怎样


?


”答


:


“我不


敢说能干好


,

< br>但愿意学习。祭祀的事


,


外交的事


,


我愿穿着礼服


,


做个助理。


“曾点


,


你怎样


?< /p>


”曾皙弹琴正接近尾



,


他铿地一声放下琴


,


站起来说


:



我与他们三位不同。


< p>
孔子说


:



说说有什么关 系


?


只是各谈各的志向而已。



曾点说


:


“暮春三月


,


穿上春天的衣服


,


约上五六人


,


带上六七个童子


,


在沂水边沐浴


,


在高坡上吹风


,


一路唱着歌


而回。


”夫子感叹说


:


“我欣赏曾点的情趣。


”其他三人走后

< p>
,


曾皙问


:


“他们三人的 话怎样


?


”孔子说


:

< br>“只是各


谈各的志向而已。


“您为何笑仲由呢

< p>
?


“治国要讲礼让


,


他的 话一点也不谦虚


,


所以笑他。


“冉求谈 的是治国吗


?


“怎么见得治理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就不是治国呢< /p>


?


“公西赤谈的是治国吗


?


“祭祀和外交


,


不是国家大事是什

< br>么


?


如果公西赤只能当助理


,< /p>


谁能当总理


?




颜渊








司马牛 问君子。


孔子说:


“君子不忧不惧。



问:


“不忧不惧,


就能叫做君子吗?”


孔子说:


“问心无愧,


何来忧惧?”< /p>








司马牛忧伤地说:


“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


“我听说过 :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


子敬业 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




12








子贡问政。孔子说:


“确保丰衣足食、军事强大、人民信任。


”子贡说:


“如果不能同时做到,以上三


项中 哪项可以去掉?“军事。


“如果还不行,剩下二项中哪项可以去掉?“衣食。自古皆有死 ,缺少人民的


信任,国家就要灭亡。









棘子成说:


“君子品质好就可以了, 何必要有文化?”子贡说:


“可惜啊,您这样理解君子,您应为说


这话而后悔。文化和品质同样重要。就象虎豹的皮革与犬羊的皮革难以分别一样。


”< /p>








哀公问有若:

“饥荒年,国库空,怎么办?”有若说:


“赋税减半。


“现 在我还嫌税少,怎么能减半?


“百姓富裕了,您还会不富裕?百姓贫穷了,您哪来富裕? ”








孔子说:


“审案,我跟别人一样。我想做的是:使案件消失!









季康子苦于盗贼,问孔子怎么办。孔子说:

< br>“如果您不贪婪,即使盗窃有赏,也没人去干。




子路








子路说 :


“如果卫国的君主等待您去执政,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孔子说:

< br>“一定是纠正名分呀!



子路说:


“是这样的吗?你太迂腐了,纠正名分有什么用?”孔子说:


“你太粗野了!君子对于 不懂的事情,


一般都采取保留意见。名分不正当,说话就不合理;说话不合理,事情就办 不成。事情办不成,法律就不


能深入人心;法律不能深入人心,刑罚就不会公正;刑罚不 公正,则百姓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所以


领导做事必须说得通、说话必须行得通。领 导说话,绝不随便、马虎。









孔子说:


“领导自己身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领 导自身不正,即使下达了命令,


群众也不会服从。


< p>







孔子去卫国,冉有驾车。孔子说:


“人真多啊!


”冉有说:


“人多了,又 该做什么?”孔子说:


“使他们


富起来。


“富了后,又该做什么?“使他们受教育。









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


“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


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









子贡问 :


“周围的人都喜欢的人,怎样?”孔子说:


“不好。


“周围的人都讨厌的人,怎样?“不好。


不如周围的好人喜欢、周围的坏 人讨厌的人。




宪问








孔子说 :


“郑国的法令,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审阅的,子羽修饰的,子产润色的。









子路说 :


“齐桓公杀公子纠时,召忽殉死,管仲却不去死。管仲不算仁人吧?”孔子说:


“齐桓公九合


诸侯,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仁,这就是仁 。









子贡说 :


“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公子纠时,管仲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


”孔


子说:


“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 称霸诸侯,一匡天下,人民现在还都享受到他的恩惠。没有管仲,恐怕我们


还要受愚昧人 的侵扰。岂能拘泥于匹夫匹妇的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渎而不为人知呢。









孔子说:


“说话大言不惭,做起来就难了。









孔子说:


“君子的三种品德我没做到:


仁者 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子贡说:


“老师是在说自己呢。









孔子说:


“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 自己没有能力。









子路在石门睡觉,看门的说:


“哪来?”子路答:

< br>“从孔子那里来。


”问: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 /p>


做的人吗?”



卫灵公



孔子说:

“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孔子说: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有眼前 的忧愁。




孔子说:


“君子不会因为某人说话动听而举荐他,不会因为某人品德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善意规劝。




子贡问:


“有一个字可以 终身奉行吗?”孔子说:


“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13



孔子说:


“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孔子说 :


“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孔子说:

< br>“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季氏



季氏要攻打颛臾,


冉有、


季路去见孔子说:


“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 /p>



孔子说:


“冉求,

这不是你的错吗?


颛臾曾做过先王的东蒙主,而且就在鲁国境内。是鲁国的一部分, 为何要打它?”冉有说:


“季氏要打的,


我二人都不想打。


”孔子说:


“冉求,有句老话说:


‘在其位 就要尽其责,不然就辞职’


,危险时不支持,跌


倒时不搀扶,要 你这个助手何用?而且,你还说错了,虎兕跑出笼子,龟玉毁在盒中,是谁的错?”冉有


说:


“现在颛臾城墙坚固,又离费城很近,现在不夺过来,将来会成为子孙的后患。


”孔子说:


“冉求,君子


痛恨那种不说自己 ‘想要’


,却要找理由辩解的人。我听说有国有家的人,不怕钱少而怕不平均,不怕贫穷


而怕不安定。因为,平均了就没有贫穷,大家和睦就感觉不到人少,安定了就没有危险。 这样,如果远方


的人不服,就用仁政招徕他们;来了之后,就要安抚他们。现在你二人辅 助季氏,远人不服却不能招徕他


们,


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


反而想着在国内使用武力,


我只怕季孙的危险不在颛臾,


而在自己的内部。




阳货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 送给孔一只熟乳猪,想让孔子去他家致谢。孔子乘他不在家时,去拜


谢。却在半路上碰到 了,他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说。


”孔子走过去,他说:< /p>


“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


混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


“不能。


“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能叫做明智吗?“不能。< /p>


“时光一


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


“好 吧,我准备做官。




孔子说:


“老好人是败坏道德的人。




微子



齐国人送来一些歌女,季桓子接 受了,三天不上朝。于是,孔子离开了鲁国。



楚国的狂人接舆 唱歌路过孔子车旁,说:


“凤啊!凤啊!你怎么这样倒霉?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 /p>


可以赶上。算了!算了!现在的执政者很危险!


”孔子下车,想同 他说话。他赶快避开了,孔子没能与他交


谈。



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


“驾车人是谁?” 子路说:


“是孔丘。


“是


鲁国孔丘吗?


“是。


“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


”子路再问桀溺。


桀溺说:


“你是谁?


“我是仲由。


“是


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


“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


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


“人不能和鸟兽


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 了。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 ,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


“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


老人说: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 。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


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 。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


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


“是隐士。


”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


“不做官


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 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


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 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子张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怎样交朋友, 子张反问:


“子夏怎说?”答:


“子夏说:可以交朋友的人就相 交,否


则就拒绝。


”子张说:


“我听到 的与这不同。君子尊重贤人,容纳众人;赞扬善人,同情弱者。如果我是个


大贤人,什么 人不能不容纳?如果我是个坏人?人人都会拒绝我,那我又怎么能拒绝人家呢?”




14



子 贡说:


“君子的缺点,像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


“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


“文王武王之道,并没失传, 还在人


间。贤人能了解其中的大道理,不贤的人只能了解其中的小道理。到处都有文武之 道。孔子处处都学,哪


有固定的老师?”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



有子问曾 子道


:


“向先生(孔子)问过丧(当官然后失去官职)方面的事 情吗?”


(曾子)说


:


“听他说


的是


:


‘希望丧后赶快贫穷,希望死后赶快腐 烂’



”有子说


:

“这不是君子说的话。


”曾子说


:


“我(的确是)


从先生(孔子)那听来的。


”有子又说


:


“这不是君子说的话。


”曾子说


:


“我是和子游一起听见这话的。


”有


子说


:


“的确(说过)


。但 先生是有针对(某事)而说这话的。


”曾子将这话告诉子游。子游说

:


“太神啦!有


子说话很象先生啊!


那时先生住在宋国,


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


三年还没完成 。


先生说


:


‘像这样奢靡,

< p>
(人)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啊。


’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 对桓司马而说的。南宫敬叔(他


原来失去官职,离开了鲁国)回国,必定带上宝物朝见国 王。先生说


:


‘像这样对待钱财(行贿)


,丧(以


后)不如赶紧贫穷越快越好啊。


’希望丧后迅速贫穷 ,是针对敬叔说的啊。


”曾子将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


子说


:


“是啊。我就说了不是先生的话吗。


”曾 子说


:


“您怎么知道的呢?”有子说


:


“先生给中都制定的礼法


中有


:


棺材(板)四寸,椁(板)五寸。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啊。从前先生 失去


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


,又让冉有去联系接洽。依据这知道(先生)不


希望(失去官职后)迅速贫穷。




战于郎(檀弓下)



鲁国人在“郎”这个地方与齐国的军队作战。


(参加这次战斗的 )公叔禺人碰到有的战士背着武器进


入堡垒休息,说


:


“让老百姓服役他们纵然劳累极了,叫老百姓缴赋税他们纵然负担繁重,


(但是,他们仍


在为保卫国土而战斗。


)当官的不能筹划计谋( 保卫国土)


,士人不能为国牺牲,这是不可以的!我既然是


这样 说的呀,


(那么,也就要这样去做。



(公叔禺人)与他邻居家的孩子汪踦奔赴前线投入战斗,都壮烈牺


牲了。


(战斗结束后)


鲁国人想不用安葬未成年人的礼节安葬汪踦,

< br>请教孔子


(能不能这样做)



孔 子说


:



(汪


踦)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


(而且为国献身,你们)即使想不用安葬未成年人的礼节安葬 汪踦,


(而把他与


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将士一起公葬,


)难道不可以吗?”



苛政猛于虎(檀弓下)



孔子经过泰山 旁,有个妇人在墓前痛苦地哭着。孔子扶着车上的横木听那哭声,叫学生子路问她说


:< /p>


“你这样哭啊,很像有深深愁苦的样子?”她回答说


:

< p>
“是的,从前我的公公死在虎口里,接着我的丈夫又


被老虎咬死了,


现在我的儿子还是这样死了!



孔子听了问道


:


“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 答说


:




里 没有暴政的统治。


”孔子教训他的学生道


:

“你们要记住这件事,暴政比老虎更凶恶啊!




大同(礼运)



“大道”实行的时候, 天下成为公共所有的


:


人们选拔有贤德的,推举有才能的,彼此 讲求诚信,和


睦相处。所以人们不仅仅奉养他的父母,也不仅仅抚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而 且使老年人能有所善终,壮年


人都能有事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丧妻丧夫无父无子和 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男人都有职分,女人


都有夫家。财物,恨它扔在地上,但不一定 藏在自己家里;力气,恨它不从自己身上发挥出来,但不一定


要为了自己。因而(各种) 阴谋奸邪之事闭塞而不出现,偷窃、作乱和害人的事也就不会发生,所以门户


大开而不须 关闭,这就叫做“大同”





15



教学相长(学记)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 ,但是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


;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但是不学,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 不透。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


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所欠缺,然后才能 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导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博学(中庸)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 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


问,问了没 有懂



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



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


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 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



力去做;别人


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



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


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诚意(大学)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就是说不要自欺。要像憎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爱好美好的容貌一样,这


就是说自己 不亏心。因此,君子对独居这事必须谨慎。小人独居,干不好的事,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看

见了君子,这才躲躲藏藏地把不好的掩盖起来,把好的显示出来。其实人们看他,正像看透他里面的肺肝


一样,躲藏掩盖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里面有什么样的实在东西,外面就必然会有什么 样的表现。


所以君子必须在独居时很谨慎。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说


:


“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 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


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 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


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 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


< p>
:


“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 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


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 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


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


:


“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


:


“ 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

< br>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 /p>


类吃不完,木材用也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遗憾。 老百姓养生送


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


了;鸡鸭猪狗等牲畜不失时机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 种百亩的


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饥荒了。谨慎的从事学校的教化,用 顺从奉养父母和敬爱兄长


的道理反复的强调,胡须头发半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背挑头顶, 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


丝绸、吃上鱼肉,广大的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 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


狗吃的是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积存储藏,路途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 道开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


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 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


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 百姓便会想到您这儿来了。




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问


:


“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 /p>


”孟子回答说


:


“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 齐桓



16



公晋文公霸业的,


所以后世不曾流传,


我没有听说过。


如果不能不说,


那么还是说说称王于天下的道理吧。

< br>”


齐宣王问


:


“具备怎样的品德 才能实行王道呢


?


”孟子答道


:


“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

< p>
: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

< p>
”孟子说


:


“可以。


”齐 宣王又问


:


“您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



孟子回答说


:


“我听您的近臣胡


HE


说,


‘有一次 大王坐在朝堂上,


有个人牵了一头牛走过堂下。


大王问


:


“牵


牛上哪儿去


?< /p>


”回答说


:


“要杀了它祭钟。

< p>
”大王说


:


“放了它


!< /p>


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好像没有罪


过的人却要平白的走 向杀场。


”那人回答


:


“既然如此那就 废除祭钟的仪式吧?”大王说


:


“怎么可以废除呢


?


用羊去换牛吧。


”?


不知 有没有这回事


?



齐宣王说

< p>
:


“有这回事。



孟子说


:


“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


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


”齐 宣王说


:


“的确有这样


(


对我误解


)


的百姓。齐


国虽 然不大,


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


?


就 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


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


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


:


“ 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



?


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


”齐宣王笑道


:


“这真是什么


想法呢


?


我并不是吝惜钱 财才拿羊去替换它


(



)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


:


“没有关系,这


正是行仁政的途径,


(


因为您只


)


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 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


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 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


宣王高 兴地说


:



《诗》里面讲过

< p>
:


‘别人有想法,我能揣测衡量它。


’这就是说的 你哪。我自己做了这件事,


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 ,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


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


”孟子说


:


“有人向大王禀告道


:


‘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


一根羽毛;


(


我的


)


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


’您 会同意


(


这种说法


)

< br>吗


?


”齐宣王说


:


“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对百 姓却没有功绩,


偏偏是什么原因呢


?


这 样看来,


一根羽毛拿不起来,


是因为不愿用力;


一车木柴看不见,


是因为不愿用视力;


百姓不被安抚, 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


:


“不肯


做和不能做的具体表现,

< p>
有什么不同呢


?



孟子说


:


“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


他 对人说


:


‘我不能做。



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


:

‘我不能做。


’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


王您不行 王道,


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


您不行王道, 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敬爱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护 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


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 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诗》里面说过


:


‘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


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


就能保有天下, 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


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对老百姓却没有什么功绩,


偏偏又是为什么呢


?


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 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


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 掂量吧


!


——还是大王您要发动战争,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 命的危险,和


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心里才快活吗


?


”齐宣王说


:


“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


?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


借此得到我很想得 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


:


“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


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



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


“是因为肥美的食品不够吃吗


:


?

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


?


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


?


琴瑟歌唱不够听吗


?


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


?


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 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


”齐宣王说


:


“不,我不


是为这些。


”孟子说

< p>
:


“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 朝见您,然


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 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


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 道


:


“事情有这样严重吗


?

< p>
”孟子说


:


“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 /p>


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 尽心竭力地去


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


:


“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


”孟子反问道


:


“假如邹国人跟楚国


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


?


”齐宣王回答道


:


“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


:


“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


抵挡大国,人数少的 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


里见 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


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


?


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


“现在大王



17



您如果发布 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

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


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


都愿向大王您诉说。

要是真能做到这样,


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



齐宣王说


:


“我

< p>
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


(


实现


)


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道


:


“没有可 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至于一般人,


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纵而行为


不端,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跟着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 于设下


网罗陷害老百姓。


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


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


?


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 老百姓的产


业,


一定要使他们在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在下足 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



假使一辈子都过丰年就可以


一辈子都吃饱,在荒年也不至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 。现在


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 困苦,遇上凶年饥岁,


更免不了要饿死。


这样就只怕连救自己的 性命还来不及,


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


?

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


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


?


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

< br>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 /p>


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 咛他们孝顺父


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 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


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 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道


:


“(听说)周文王有一个七十里见方的捕猎场,真的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


:


“史书上有


这样的记载。”(宣王) 问


:


“真有那么大吗?”(孟子)说


:


“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宣王)说


:


“我


的捕猎场才四十里见方,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 br>


(孟子)说


:


“文王的捕猎场 七十里见方,


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公 用猎物。百姓嫌它小,不是很


合理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 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四十


里见方的捕猎场,(如果有谁)杀死了场地 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等判刑,那么,这四十里见方的捕


猎场所,简直成了国家设置 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所谓故国者



孟子拜见齐宣王,对他说


:


“通常所说的故国,不是指那国家有高大的树木,而是指它有 累代的功勋之


臣。你眼下没有亲近的臣子了。过去使用提拔的人,如今已被罢免而不知去 向。”宣王问


:


“我怎样才能辨


识不称 职之臣而不用他呢?”



孟子说


:


“国君选拔贤臣,如果迫不得已(而选用新臣)将会使卑贱者超过


尊 贵者,使疏远者超过亲近者,怎能够不慎重对待呢?(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贤能,还不成;


大夫们也都说贤能,还不成;全国的人都说贤能,然后去考察他,证实他的确贤能,然后再任用他 。(如


果)左右亲信的人都说(某人)不行,不必听信;大夫们也都说不行,人国的人都 说不行。然后去考察他,


证实他的确不行,然后才罢免他。(如果)左右亲信的人都(某 人)该杀,不必理睬;大夫们都说该杀,


也不必理睬;全国的人都说该杀,然后去考察他 ,证明他的确该杀,然后才处死他。所以说,这是全国人


判他死刑。──做到这些,才称 得起是百姓的父母。”



夫子当路于齐



孟子说


:


“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有人问曾西说


:


‘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


西不安地说

< p>
:


‘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


:< /p>


‘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


地说


:


‘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


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


而功业却



18



是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 同这个人相比?’”(孟子接着)说


:


“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 愿做的,而你


以为我会愿意吗?”公孙丑说


:

< br>“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学生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


尚且没 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


天下,


似乎很容易的样子,


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 ?”


孟子说


:


“哪可以同文王相比呢。


从商汤到武丁,


贤圣的君主出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朝很久了, 久了就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


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样容易。商 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


的良好风气和仁 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


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的疆土,没有一个人


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在百里见方的地方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



“齐国人有俗谚说


:


‘虽然有智慧,不 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


是很容易的。夏、殷、周 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


狗叫互相 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

< br>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 /p>


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 挑拣。孔子说


:


‘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 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


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 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


现在这个时候才 能办到。”



许行





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 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滕国国君)说:



远方的人,听 说您


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廛(廛:一般百姓一户人家所住的地



方)而成为氓(由外地或别国迁来之民)



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许行)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着用粗麻毛或粗麻编成的衣服 (为当时贫苦人所穿)



靠编鞋织席



为生。



陈良(楚国人,是儒家学派 的)的门徒陈相,和他的弟弟陈辛(陈相的弟弟)


,背着耒耜(上古时的翻土工


具)从宋国到滕国,对膝文公说:



听说您实行 先代圣君所倡导和实行的治天下之道,这也算是圣人了,我


们愿意做圣人的移民。




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把他(原来 从陈良那儿)所学的(儒家那一套)全抛弃了,转而向许行学习。





相见到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说:



滕国国君,那确实是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还没懂得许行 所赞


许的治国之道。古代的贤君,和人民一起耕作养活自己;一面



自己做饭吃,一面治理天下(饔飱:早饭叫


饔,晚饭叫飱。 这里用作动词,泛指做饭)


;如今,滕国有仓廪府库,那么这就是坑害百姓来养活自己, 哪


能称得上贤明



呢?




孟 子问道:



许子一定要自己种粮食然后才吃饭吗?



陈相说:



对。



孟子说:



许子一定 要自己织布然后才


穿衣服吗?



陈相说 :



不,许子



穿未经纺织的麻或毛的粗劣布衣。



孟子说:



许子戴帽子吗?



陈相说:




帽子。



孟子说:



戴什么帽子?



陈相说:



戴生绢做的帽 子。



孟子说:


自己



织的吗?



陈相说:



不,用粮


食换它。



孟子说:



许子为什么不自己织呢?



陈相说:



对耕种有妨碍。



孟子说:

< p>


许子用釜、甑(蒸东西


的炊具)烧火做



饭,用铁制的农具耕种吗?



陈相说:



对。


< p>
孟子说:



自己制造的吗?



陈相说:



不,用粮


食换的。




孟子说:< /p>



用粮食换农具、炊具的做法,不



是坑害陶匠、铁匠;陶匠、铁匠也拿他们的农具、炊具换粮食,


这种 做法难道就是坑害农夫了吗?再说许子为什么不从事烧陶、炼铁之事,


(使)一切用具都 只从自



己家


中取用而使用它们(舍: 只)


(宫:室,住所)?为什么忙碌地和各种工匠进行交易?为什么许子这样不怕


麻烦?




(陈相 )说:



各种工匠的工



作,本来是不能一方面耕作,同时还兼做的。



孟子 说;



那么治理天下难道就


可以一面耕 作,同时还兼做得了的吗?为官的有为官所做的事,小民有小民应做的



事。再说,一个人自身


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样样都得具备,如果各种 东西一定要自己制造出来才使用它们,这是率领


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



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劳心的统治人,劳力的人被人统治; 被



19



人统治的人得养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要由人来养活,这是天下普遍的原则。






< p>
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指治理好)


。大水不顺水道乱流,到处泛滥 。草木无阻碍蔓延,禽兽大


量孽生(



畅、盛



二字表示草木和禽兽又快又多地蔓延、孽



生)


,庄稼没有收成,禽兽威胁人们。鸟兽所


走的道路,纵横交错于中原地带。唐尧个人为此担忧,选拨舜治理(敷:施行,也即治理的意 思)


。舜派益


(舜的臣)


< p>
管火,益放大火焚于山野沼泽地带而焚烧草木,野兽逃避躲藏。禹疏通九河(古代黄河下游河


道分为九条,叫九河)


,疏导济水、漯水,而使之流入大海;疏通汝< /p>



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水道的淤


泥 ,使之流入长江(按,上述四条水,只有汉水流入长江。这里可能是记述的错误)


;这样 一来,中原地带


可以耕种并收获粮食



以供食用。当这个时候,禹八年在外奔波,多次经过家门却没有进去,即使想亲身参


加耕 种,可能吗?





后稷(周的始祖,名弃)教导百姓农事(农业



上种叫





,收叫





,两字 连用,泛指农事)


,种植庄稼


(树、艺:意思都是种植)


,庄稼成熟了而百姓得以生存。关于做人的道理,


(单是)吃饱、穿暖 、



住得安


逸却没有教化,便接近似于 禽兽。唐尧又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官名,掌管教育等事)


,教之以古代社会


所规定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



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男女之别,长幼之


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 信之德。唐尧(放勳:尧的号)说:


?


使民勤劳,使民归附,拯 救百姓,使民



正直,帮助百姓(辅、翼:都是帮助的意思)< /p>


,使他们自得其善性,又接着救济、施恩惠于他们,对他们施


加恩 惠。


?


圣人是这样地为民忧虑,还能有闲暇耕作



吗?





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和皋陶(相传是舜的司法官)作 为自己的忧虑。把百亩田地


耕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



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把向善的道理教给别人叫做忠,替天下寻

< br>找到人才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容易,替天下得到人才却很困难。孔子说:


?


尧作为天子,



是何等


伟大啊!只有天是最伟大的,只有尧能效法天。尧的圣德是那么广大辽阔,百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称赞 !


舜,那才是人君的典范啊!舜的品格是那样崇高,身



为天下之主,但却不把天下视为私有(与焉:参与其


中)



?


尧舜治理天下,难道没有用他们心思的地方?只 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亦:副词,也是,只是)






我只听说过用华夏去改变夷狄这样的事, 没有听说被夷狄改变这样的事。陈良,是出生在楚地的人,喜欢


周公、孔子的思想学说, 游学于北方,到中原



学习;北方求学问的人,没有人能超过他 。他们真是所谓才


能出众的人。


你们兄弟


(指陈相及其弟陈辛)



师从于他


( 指陈良)


好几十年,


老师一死,


就背叛 他。




前,


孔自逝世了,守孝三年后,弟子们收拾行李回去,进屋向子贡作揖道别,面对面哭泣,都泣不成声,然后


返回。子贡返回,把房间设在墓前祭祀用的场地,独自



居住三年,然后回去。他日,子夏、子游认为有若


接近孔子,想以侍奉孔子的方 式来侍奉他,勉强曾子。曾子说:


?


不行。用长江和汉水的水洗 过它,用盛夏


的骄阳



晒过它,显得那 样光明洁白,什么东西都不能超过它(尚:通





,这里是超过的意思)


(已:语

< br>气词,表限止语气)



?


今天, 南方鴃舌之人,责怪先王的做



法;你们背叛自己的老师,而学 许行的邪说,


这同曾子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了。我只听说过从幽暗的山谷飞往高树的, 没有听说过从高树飞进幽暗的


山谷的。


《诗



·


鲁颂


·


闭宫》说


?


中原以外的民族需要攻 击,南方国家(舒:南方小国,从属于楚)因受打


击而知道戒止。


?


周公还将要打击他们,你们学他们的东西,难道不



是太善变了吗?







相说:



依照许行的,就能做到市场上的物价一致,都城中没有欺骗行 为;即使让身高五尺的孩子到市


集去,没有人欺骗他(或:语气副词,与





呼应构成





之或


……”


习惯格式,强调



没有 一个人这样做



的意思)


。丝织品的长 短相同(按,棉花传入中国是很晚以后的事,上古的布都是用麻织成的)


,价钱就相


同;



麻、线、丝、粗丝棉的轻重相同,价 钱就相同;五谷粮食,数量相同价钱就相同;用麻、葛等制成的


鞋的大小相同,价钱就相 同。




孟子说:

< br>“


事物的品



种、质量不等同, 这是由事物的本性所决定的。它们的价格有的相互是两倍五倍,有


的相互是十倍百倍,有 的相互是千倍万倍。您平列而等同看待它(之:指代用来



进行 交换的各种东西)



这种做法(是:指示代词,指



比而同之



这种做法)使 天下搞乱。假如大鞋小鞋同价,人们岂肯做大鞋出


卖(若不论精粗,使之同价,人



们又哪肯做精的出卖?)?按照许子的法则,


(相率:带领,引导)是引


导(大家)去作欺诈之事罢了



,怎么能治理国家?





20



攘鸡



宋国大夫戴盈之说


:


“农业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今年还办不到,先减轻一些 ,等到


下年然后实行,怎么样?”孟子说


:

“现在有个每天偷邻居一只鸡的人,有人告诉他说


:


‘这不 是君子的行


为。’他便说


:


‘预备减少 一些,先每个月偷一只,等到下年就完全不偷了。’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正当,


便应赶快 停止下来,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陈仲子



匡章说:


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住在於陵这



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


听觉,眼睛没有了视觉。井< /p>



上有个李子,金龟子的幼虫已经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拿过



来吃,吞了


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才恢复了视觉。








孟子说:



在齐国人中间,我一定把仲子看成大拇指。但是,



他么能叫做廉洁?要推广仲子的操守,


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

< p>


后能办到。蚯蚓,在地面上吃干土,在地面下喝泉水。可仲子



所住的房屋,是像


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建筑的呢?还是像盗跖那



样的强盗所建筑的呢?他所吃的粮食,


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


人所



种植的呢?还是像盗路那样的强盗所种植的呢?这个还是不知道



的。








匡章说 :



那有什么关系呢?他亲自编草鞋,他妻子绩麻练麻,



用这些去交换其它生活用品。








孟子说:



仲子是齐国的宗族世家,他的哥哥陈戴在盖邑的俸



禄便有几万 石之多。可他却认为他哥哥


的俸禄是不义之财而不去



吃,认为他哥哥的住房是不义之产而不去住,避开哥哥,离开母



亲,住在於陵


这个地方。有一天他回家里去,正好看到有人送给



他哥哥一只鹅,他皱着眉头说:


?< /p>


要这种呃呃叫的东西


做什么呢?


?


过了几天,他母亲把那只鹅杀了给他吃,他的哥哥恰好从外面回



来,看见后便说:


?


你吃的正


是那呃呃叫的东西的肉啊!


?


他连忙

< p>


跑出门去,


?



?


地一声便呕吐了出来。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


子的;


哥哥的房屋不住,


却住在 於陵,


这能够算是推广他的廉洁



的操 守吗?像他那样做,只有把人变成蚯蚓之后


才能够办到。


?



弈秋



弈秋是全 国的下棋圣手,假使让他教两个人下棋。一个人专心专意,只听奕秋的话。另一个呢,虽然


听着,但心里却想着有只天鹅快要飞来,要拿起弓箭去射它。这样,即使跟人家一道学习,他的成绩也一


定不如人家的。是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自然不是这样的。



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


里释放后 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


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 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


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 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


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 被人了解。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


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 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 使人生存,


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

< br>非攻


>>:


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 家听到就谴责他,上


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 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


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 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


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 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



21



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 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


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现今天下君


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非攻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 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


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 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


狗、 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


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 走


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对别人的损


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 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


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 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


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 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


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


现在 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


(


这件 事情


)


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


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 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


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 ,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


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 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


不知道不对了,反 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


如 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 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


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 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


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 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


而随着称赞它 ,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



由此 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


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天 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


;


都知道什么是善 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


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 由互相对立而体现,



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

< p>
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 发而


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 会离开功。



小国寡民国家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 倍的工具(指当时的机械)而不使用,使百姓看重


死(即不愿轻易死)而不远途迁徙。虽 然有船有车,却没有必要乘坐它



们;虽然有铠甲、兵器,没有 必要


陈列(指从武库中取出使用)它们。干脆取消文子,重新用结绳来记事。认为他们的 食物香甜,认为他们


的衣服好看,认为他们的



居住安适,认为他们的风俗满意。邻国相互遥望,鸡犬之声相互听闻,人民到老


死也不相互来往。



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

< br>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


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


——


车。


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 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


——


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 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 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

< p>
原文


]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


欲见贤。




22



天道运行就如我们拉弓射箭?目标高了便压低一点,


明标低了便升高一些 ;


多余的补向不足的,


不足


的则补向多 余的。天道,是减少多余的来供应不足的,但人类不自认的道切不是这样,他们减少不足来给

有多余的,谁能会有多余的来改造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道。因此圣人有大成就切不自恃,功勋卓


著也不争其位,不会去炫耀自己的贤能。




北冥有鱼(逍遥游)



北海有一条鱼, 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


背, 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奋起而飞时,它的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这只鸟,当海动风起时就飞往南海。


那南海,就是个天然的大地。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这本书上说:


“鹏鸟飞往南海时,激溅起来的水花达三千里,翼


拍旋风而直上九万里高 空。它飞了六个月才停歇下来。


”游气,尘埃,小生物,都是被风吹着在空气中游荡


的呀!天气苍苍茫茫,这是它的真正本色吗?还是高远无穷,不能看到它的至极深处呢?高飞 九万里的大


鹏往下看地面的景象,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情形。





水的聚积不深,那么它就没有力量 浮载大船。在屋里的洼地里倒一杯水,可以用小草当船,放在里面


飘浮着;放上一个大杯 子就要胶着在地上,这是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的强度不大,那末它就没有力量承


负巨大 的翅膀。所以,鹏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而无阻碍地飞往南


海。




< br>蝉和斑鸠讥笑大鹏说:


“我们什么时候愿意飞就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就 停落在上边;有时力


气不够、飞不到,落到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高飞九万里而到那遥远的 南海呢?”




去近郊旅行的,只带三餐饭,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作百里之远的旅行,就必须筹备三个月的粮


食。这两只小虫鸟又知道什么呢?





“小知”不知道“大知”



“小年”不知道“大年”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见了太阳就死的“朝菌 ”



不知道一天的时光;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蟪蛄”


,不知道一年的时光,这就是“小年”


。楚国的南边有


只灵龟,从五百年的一个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颗大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


年为一个秋季,这就是“大年”


。而只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却以 长寿之名流传人间;大家都羡慕他,这岂不


是太可怜了吗!





商汤问棘也有这样的话:





汤问:


“上下四方有极限吗?”





棘说:


“ 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个极荒远的北极地方的北边,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那是天池。

那里边有一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么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只鸟,它的名字叫


做鹏,鹏的背象泰山,翅膀象遮盖天空的云气,乘着旋风而直上九万里的高空,超绝云气,背 负青天,然


后向南飞翔,而往南海。生活在小水洼里的鴳雀讥笑它说:

< br>‘它想飞到哪里去呢?我飞腾起来,不过十几尺


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之间自由自在 的飞翔,这也是很愉快的啊!而它究竟是要飞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





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之职,行为可以联合一乡群众,德行合 于一君的要求而能取得一国信任的人,


他们自鸣得意,也和蝉、斑鸠、鴳雀一个样。而宋 荣子不禁嗤笑他们。宋荣子不因整个世界的人称誉他而


奋勉;也不因整个世界的人诽谤他 而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清楚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就


这样罢了!他对于 世俗的名誉,是未曾汲汲追求的。虽然这样,但他还有未曾树立的。





列子乘风游行,飘然自得,过了五 十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是未曾济济追求的。像他这样,


虽然可以免徒步之劳, 但毕竟有所依持。





若能顺着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的宇宙,他还有什么依持的呢!





所以说:

< p>
“至人无已”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23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


说:

< p>
“日月出来了,


而烛火还没熄灭,


它和日月比起光 亮来,


不是太没有意思了吗!


及时雨普遍降了,还要提灌溉,这 对于润泽禾苗,其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在位,定会把天下治理得很好,


可是我还占着这 个位子,自己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






许由说:


“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你,我为着名吗?名是实的影子,我要

做影子吗?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棵树枝;偃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你回去吧,算了


吧,我的君啊!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厨师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典的人也决不能 越位来代替


他的工作。






肩吾问连叔说:

< br>“我听了接舆的一番言论,大而无当,不着边际。我惊讶他那言论,就像天上的银河而

看不见它的首尾;真是怪诞背谬,不近人情啊!






连叔说:


“他说了些什么呢?”





肩吾说:


“他说:


‘遥远的姑射山中,有一神人居住在里边。那神人皮肤洁白,如同冰雪;姿态柔 婉,


如同处女;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喝露水;乘着云气,架着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 他的精神凝聚,使万


物不受灾害,年年五谷丰收。


’我认为这些 话是狂妄而不可信的。






连叔说:


“是呀!瞎子,无法让他领 会文彩的美观;聋子,无法让他知晓钟鼓的乐声。岂只是形骸有聋


有瞎,在智慧上也有啊 !听你刚才说的话,你还和往日一样,一点也没有进步。






“那个神人,他的德行,与万物和 为一体。世人期望他来治理天下,他哪里肯辛辛苦苦的管这种微不


足道的事情呢!这样的 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着他;大旱把金石溶化了,把土地


烧焦了 ,他也不觉得热。他的‘尘垢秕糠’


,也可以制造出尧、舜来。他哪里肯把治理天下当作 自己的事业


呢!






宋国有人贩运“章甫”到越国去卖 ;越国人,头发剃得精光,身上刺着花纹,这种帽子对于他们是无


用的。





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 海内政治清平;他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汾水的南边,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真人,


他不禁恍然 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





惠子对庄子说:


“魏王送我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在地里,成长 而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


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不能胜任;把它锯开来做瓢,却 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它不是不大,我


认为他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


“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不 龟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以漂


丝絮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 。于是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


‘我家世世代代以漂丝


絮为业,所 得不过数金;现今卖出这个药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还是卖了吧。


’这位客人得了这个 药方,


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正有困难,吴王就派他为将,率兵在冬天跟越国水战,因为 有不龟裂手的药,大败


越国;吴王就划分了土地封赏给他。同是一个不龟裂手的药方,有 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


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百石容 量的葫芦,为什么就不想到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


之上?只是愁它大得无处容纳,可 见你的心如茅塞一般没有开通啊!






惠子对庄子说:


“我有一棵大树,人 们把它叫做‘樗’


。庞大树身那么臃肿,不能合乎绳墨;它的小枝


那么卷曲,不能合乎规矩。生长在大路旁边;经过的匠人都不肯理睬它。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是大


家都不相信的。






庄子说:


“你不曾看见那野猫和黄鼠 狼吗?卑伏着身子,


等待出游的小动物;


东西跳跃掠夺,


不避高低,


往往踏中捕兽的机关,死于网罟之中。再看那嫠牛,庞大的 身子象遮盖天空的云气,有大的本领,但不能


捕鼠。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愁它无用, 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的乡土里,广大无边的旷野里;无所为


地在它旁边徘徊,逍遥自在 地在它下边躺着,不遭受斧头砍伐,也没有东西会来侵害它。虽然没有什么用


处,但又有 什么祸患呢!




不龟手之药



宋国有一个人善于配制不 皲手的药,祖祖辈辈以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


方。全家族的 人集中在一起商议说:



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 ,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就可以得



24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24 15: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70381.html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翻译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