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 01 -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自己所处的境遇不好的时候,更要多看看自己身上的原因。
有一句话说,你现在在哪儿是你过
去两年来的选择决定的;你两年后在哪儿是你接下去两年中的选择决定的。我非常认
可。
优秀需
要努力,而努力是辛苦的事情;长期持续做辛苦的事情,一定要有足够的动力;这种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
/p>
对于现状的不满足。
这种不满足人人都有,但是能够「化不满足为力量」的人是少
数。
连
接「对现实的不满足」和「努力」的桥梁,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 02 -
认真、投入
什么叫投入?我的理解就是全身心地做事。
「活在当下」,不论在做什么,专
心致志把眼前的事做好,再去想别的。不投入的时候,连玩都没有幸福感。
- 03 -
被人逼着进步
当然有超级优秀的人从小就自己管理自己,但是多数人,特别
是小的时候,还是要被逼一下的。毕竟,进步是个辛苦活
儿,有几个人天生能够喜欢呢?
当然,逼你的人也要有水平。
- 04 -
目标明确
进步往往是痛苦的。为什么?因为进步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往往不舒服。
怎样克服这种不舒服?对于另外一个事物或者状态的追求。
目标越明确,这种渴求的痛苦,或
者说怕得不到的痛苦,就越能驱动人们克服那种努力的痛苦。
- 05 -
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有时候你真的只需要比别人多付出一点,就会有很不同的效果。
-
06 -
兴趣和坚持
把这两条放在一起,因为我觉得没
有兴趣很难坚持,而且没有兴趣时的坚持意义不大。为什么?坚持的意义不在于简单
的重
复。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万小时理论,可这理论有个前提:
练习的难度和强度需要不断提高,
换句话说练习的人需要不断突破自己。如果仅仅是无脑的重复
1
万小时就可以成为专
家,那么我们每个人在
20
岁之前岂不都应该成为语言专家?事实上简单的重复可以提高熟练度,但是无法真正提高技
能。
在长达一万小时的历程里(以每天
3
小时计算大概是十
年),每时每刻都想着如何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如果没有兴趣,
根本坚持不下来。或者坚
持下来了,也仅仅是把那些个动作做出来,而心思根本不在里边。
有了兴趣,就可以坚持,而且是不
断钻研地坚持,全身心全方位全时段地琢磨一个事情
……
这不就
是著名的
1.01
的
365
次方的道理吗?
1.01^365 = 37.8;
1.02^365 =1377.4;
1.01^730 =
1427.6
;
……
这样下去,想不优秀都难。
- 07 -
功利心不要太强
功利心太强的时候,难免短视。短视的结果是稍微付出,发现
没有回报,就想改变方向。很多人对于努力的态度是,除
非我能明确看到回报,要不干嘛
费心思?问题是凡是能立竿见影的事,多半价值有限。
如果真有一个机会付出一块钱,能够保证收回两块钱,难道不
是会吸引所有的人去做?而当所有的人都去追求同一个机
会的时候,那个机会就不再是机
会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事没有捷径。但凡想做出点事情来,还是要花笨功夫。
笨的意思不是不动脑
子,而是不总是朝三暮四地想哪条路可以更省力。
有人会说这和第四条目标明确不矛盾吗?
我的理解,目标明确是从长远的战
略上;功利心是指每天的心态。其实这也是优秀的重要素质之一,能够把看似矛盾的
两种
事物统一起来。
- 08 -
光靠蛮力不够
大一时是我有生以来学
习最「用力」的时候,然而学习成绩却几乎是最差的时候。其实即使在当时,我也觉得有些不对,
但是却懒于改变,或者说没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
一方面那么刻苦,另一方面却懒惰?这怎么可能?这非常可能。
懒惰其实和勇气是直接关联的。每
天起早贪黑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儿,然而更辛苦的,其实是直面自己的弱点。
我当时的问题,出在学习方法上。
而我不敢面对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对我学习方法的疑问,基本上是在质疑我的整个
人,
整个人生。
我把累,分成三个类型:体累,脑累,心累。
对于我来说,最容易克服的,就是
体累;而在大一的时候,我的努力其实仅仅是体现在这个层级上的。而这个层级上的
努力
,往往价值极低。
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勉,去弥补思维上的懒惰。我觉得讲得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优秀,仅仅靠努力是不够的。那还要靠什么呢?
- 09 -
主动找方向、持续努力
什么方向都行。可以不努力学习,但总要有个愿意为之付出辛
苦的兴趣爱好吧?
可以不努力工作,但总要在某个方向有个一技之长吧,写毛笔字、吹口琴都行啊。
不愿意在被这个社会广泛认
可的事情上努力,总要有个自己认可的方向吧?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有很多解。
其中一个是说,其实通过大量的努力去优秀地掌握一项技能,
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换句话说,成为优秀的京剧表演艺
术家,
和成为优秀的跨栏运动员,和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这里边有很多相似的东西。
如果你真觉得自己优秀,就找一片
天地证明一下,不要找借口。而你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积累的这种优秀的习惯,在其它
方向
上往往会对你大有裨益。
在过去六年中,我面试过接近
1000
个人,
录用过其中的上百个人。我几乎每次必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你坚持了多
少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p>
因为我坚信,
一个人一旦在一件事情上有过坚持多年不断进步的体会
,
TA
很容易把这种体会带到其它事情上来
。
因为
这是优秀的重要特质。
想要变得更优秀吗?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先把时间和精力花进去再说。
不要一步没有走,
已经
再想这样是否最优,
这样是否投资回报最大化,这样是否一定有最好的结果
……
这些想法多数时候是没用的,或者说这些想法是对那些已经把功夫下进去的人才有意义。边走边想,边试
验边琢磨,用
事实、实际行动和时间证明一切吧。
- 10
-
没有精气神不行
仅仅是做出动作,而没有精气神,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改变自己,我去了美国留学。
来美国了,真的有了生存压力。迫于压力,不得不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儿;勉强做出
来的
东西,最多只是二流三流,根本称不上优秀。
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呢?我觉得是兴趣是激情。做自己有兴趣和
有激情的事情是什么样的呢?
当时我在印第安纳找了一份新工作,但也有很多不顺心。
想来想去,只想到读
MBA
。然后我就开始了准备过程,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给斯坦福商学院最著名的申请文章
What matters to you most, and why
,我足足写了
8
个月。推倒重来的改动不下
20
次。在基本定稿之后,我逐字逐句地改了不知道多少遍。
3000
字的文章,每一句话,每一个短语,每一个单词都推敲
过。
文章写到最后,我几乎是释然和平静的感觉。
因为我觉得我真的第一次可以不夸
张地说,我使出了我的全部本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斯坦福不录取我,那么应该是
命运
之神对我有其它安排。当然也不光是因为这篇文章。
在长达一年半的准备过程里,我几乎做到了把全部业余时间都
用来申请
MBA
。这不仅是我第一次这样努力,而且是我第
p>
一次努力了这样久,而且是我第一次在并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努力了这样久。
也因为这段努力,我心里有种暗暗的自信。因为我
知道,即使申请不到
MBA
,只要把这种努力程度用到别的地方
,我也
一定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当时最喜欢的一句话:
Grab
life by the horns
(抓住生命的犄角)。
我觉得特别形象。
很多时候,命运就是那样可怕,那样不可控。但是害怕并没有
什么用。
与其抱着脑袋被牛角戳屁股,不如迎头而上,跟它斗个你死我活
。
准备了一年半,终于提交了
申请。在斯坦福结果揭晓的那几天,说不紧张是假的。太多期待,太多付出,太多感慨。
话筒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当我
听到「
congratulations
,你被斯坦福商学院录
取了」的时候,我的手都麻了。从来没
有那么兴奋过。
真想大喊两声,告诉全世界的人。
那一刻的自豪、满足、欣慰、激动,似乎再也没有经历过。
大概没有什么比苦苦付出之后收获的果实更甜了吧。
- 11 -
敢折腾,
Dream 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