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龟中国文化中的意蕴
1
摘要
龟
作为四灵之一,在中国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龟的文化意蕴在中国
五千年文明中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由深受人们信仰崇拜的地位,变为受人嘲
笑甚至所不齿的对象。乌龟、王八
也成了骂人的词汇,龟背负了几千年受人
辱骂的罪名实属冤枉。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和
文献阅读两种方式收集资
料、分析材料并综合手头材料得出个人观点,并通过实地调查得
出龟文化意
蕴演变的各个时代的不同。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发现,近年来龟文化的文章相<
/p>
对较少,而研究龟文化意蕴的文章更加少。本文在前人基础上不仅研究其文
化意蕴的演变,而且还研究龟的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对龟的崇拜,以及龟在饮
食和
影视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从中证实龟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完全被贬
< br>低成遭众人唾骂的地步,相反在现代人们的心中龟依然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关键词
:中国文化,龟,意蕴
2
Abstract
The
tortoise occupi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s efficacious four.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of the tortoise
has changed enormously in China's 5,000
civilization, the status
worshipped by
people's faith, turn it into targets despised even
laughing at. The tortoise, cuckold have
become scolding people's
vocabulary
too, it is not worthwhile that the tortoise has
born the
charge abused in several
thousand years. This text not only studies
its
connotation
of
culture'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forefathers
but also study
the worship to the tortoise of each field of
current
society of the tortoise, and
tortois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diet
and
movie
and
TV
culture.
Verify
tortoise's
image
has
not
been
totally
belittled into the stage spat on and
cursed in Chinese culture by
everybody
from
it,
opposite
in
the
minds
of
modern
people
the
tortoise
still has a quite high position.
This
text
mainly
reads
two
ways
and
collects
the
materials,
analyzes
materials and comprehensive material on hand
obtain the
personal
view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earch
and
literature,
and
through the difference
for each eras that connotation of tortoise's
culture
developed
happens
i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Find,
there
are
relatively
less
articles
of
tortoise's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ourse of
collecting materials, it is fewer and study
tortoise's
articles of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This text not only studies
its
connotation
of
culture'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forefathers
but also study
the worship to the tortoise of each field of
current
society of the tortoise, and
tortois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diet
3
and
movie
and
TV
culture.
Verify
tortoise's
image
has
not
been
totally
belittled into the stage spat on and
cursed in Chinese culture by
everybody
from
it,
opposite
in
the
minds
of
modern
people
the
tortoise
still has a quite high position.
Keyword
:
Chinese c
ulture
,
tortoise
,<
/p>
Implication
目录
序论
.
..
..................................................
.......
4
一、龟在中国文化中的文化意蕴
.<
/p>
...................................
6
(一)龟——帝皇的象征
.
..............................
...........
7
(二)长寿的龟
.
< br>............................................... ..
7
(三)被当做谩骂对象的龟
.
...........................
............
8
三、文学领域中龟的意蕴
.
........................................
11
(一)诗词中意蕴高雅的龟
<
/p>
.
............................
..........
11
(二)龟字在人名、成语中的意蕴
.
................................
12
(三)小说及其它文学类型中龟的意蕴
.
............................
13
1
.小说龟的意蕴
< br>..............................................
13
4
2
.民间故事中的吉祥龟
........................................
14
3
.可笑的龟
.................................................
.
14
四、民间对龟的崇拜
p>
.
.............................
...............
16
(一)石塑与龟
.
< br>............................................... .
16
(二)将龟作为吉祥物收藏、饲养
.
................................
16
(三)药用及饮食文化中龟的一席之地
.
............................
17
五、中外文化中龟的意蕴对比
.
...........................
.........
18
总结
.
..
..................................................
......
19
致谢
.
..
..................................................
......
20
序论
龟作为四灵之一,在中国化史上
占有重要的地位。龟的文化意蕴在中国
五千年文明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深受人们信仰
崇拜的地位,变为受人嘲
笑甚至所不齿的对象。乌龟、王八也成了骂人的词汇,龟背负了
几千年受人
辱骂的罪名,实属冤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遭受这样的误解龟本身其实也<
/p>
要负一定的责任;但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谁的责任的问题,作者想去探讨造
成这种误会的原因,使人们重新认识龟这一文化意象,减少对它们的偏见;
让他
们笨笨可爱的形象重新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
取代其在人们心中龟极不
< br>好的印象。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两种方式
收集资料、
分析材料并综合
手头材料得出个人观点,
并通过实地调查得出龟文化意蕴演变的各个时代的
不同。在收集材料过程中
发现,近年来龟文化的文章相对较少,而研究龟文
化意蕴的文章更加少。本文在前人基础
上不仅研究其文化意蕴的演变,而且
还研究龟的当今社会各个领域对龟的崇拜,
以及龟在饮食和影视文化中的重
要地位。
从中证
实龟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完全被贬低成遭众人唾骂的地
5
步,相反在现代人们的心中龟依然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一、龟在中国文化中的文化意蕴
在中
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龟可谓一个大起大落的文化意象。首先,
从先秦文化到宋代龟的
地位一直高高在上,
是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并
受到顶礼膜
拜。首先,龟代表着长寿。因为人类敬畏死亡,所以对长寿的龟
不免产生崇拜之情。古人
之所以朝拜龟,是希望龟这一有灵性的神物能让自
己和亲朋好友能更加长寿。古代对追求
长寿的过程衍生出对道学的追求,对
道学的追求又使道教顺应而生。
道教徒希望通过与自然的细条在自然中脱离
世俗,最终悟道羽化而登仙达到长生不老
,长生不老正是人们崇龟所希望达
到的目的之一。第二是吉祥,作为“四灵”之一,同其
他三灵一样代表着吉
祥如意。
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其能带来祥瑞之
气,
龟被认为是先行先知的灵物,
认为家中若摆放龟饰品可以化
阴补阳,调节室内阴阳平衡和天然磁场,能补
运气旺财位,并带来平安、吉祥。第三象征
富贵。
龟出现于白垩纪时代,与恐龙同属史前动物;但与恐龙
不同之处是龟没
有因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等原因而绝迹,而是不断适应环境,顽强的生存
至
今
[1]
。因为龟在地球生存的年代
久远,所以龟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人
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四大古文明中
尤以中华文明与龟结缘最深。
我国古人皆认为龟性情温和、多性善,能水路两栖,不惧风
雨雷电;能忍耐
饥寒,亦少病灾,有强硬的甲壳护身,因而被认为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灵龟
。
在中国神话传说,龟属于“四灵”之一,被看做具有神性之
物。
《礼记?
?
礼运》说:
“麒麟、凤凰、龟、龙,谓之四灵。
”龟的神化是有其原因的,因
为龟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寿命长等各种特性。
由
于原始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
将不可解析的自然现象归咎为一种人类本身之外的一种力量
——神。
如同我
国侗族对其祖先来源认识神话:
“四个龟婆在坡脚,它们各孵蛋一个,三个
寡蛋丢去了,剩个好蛋孵出壳。孵出
一个男孩叫松恩,聪明又灵活。四个龟
婆在山脚,它们又孵蛋四个。三个寡蛋丢去了,剩
个好蛋孵出壳,付出一个
姑娘叫松桑,美丽如花朵。就从那时起,人才世上落,松恩、松
桑传后代,
[2]
世上人渐多。
”
p>
虽然这仅仅是一首民间歌谣,
但由此歌
谣可以看出侗族人
自己当做龟的传人,并把龟作为图腾而顶礼膜拜。也就是说龟在侗族人
的心
6
目中占据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可侵犯的神灵。
在元代开始,宋以后,龟成了众人唾骂的对象。此时龟的文化意义就成
吧一
个反面的形象,龟成了妻子有外遇男子的外号,还成了骂人的代名词:
龟孙子、龟儿子和
王八等。但一千多年对龟的崇拜依然存在并未完全消失,
在民间在文学界依然存在对龟崇
拜的影子。
(一)龟——帝皇的象征
不仅少数民族对龟有崇拜,汉族对龟的崇拜更为普遍。
“崇拜天
鼋,始
于轩辕。
”轩辕黄帝时期早期氏族部落将龟视为神物,认
为龟是自己的祖先
和保护神,对龟进行朝拜将龟图案作为族徽——图腾。
《史记》云:
“皇帝有
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
??。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於郊野,
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皇帝于寿丘。
”
[3]
是说皇帝
少典之子,
乃其母附宝在
郊野见雷雨之神天鼋巨灵绕北斗枢星就
感到自己怀孕;
二十四个月后于寿丘
生下轩辕。由此可见轩辕帝
本是龟神投胎或是龟的后代,皇帝其实就是龟的
化身。正所谓“崇拜天鼋,始于轩辕。<
/p>
”综上推出中华民族对龟的崇拜已历
史久远。
龟因为被视为帝王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用龟,
《礼
记》载:
“诸侯以龟为宝,以圭为瑞,家不宝龟,
不藏龟。
”唐孔颖达疏:
“卿
大夫也,
大夫卑轻,不得宝龟。
”
同样古神话
中炼石补天的女娲也曾借助龟的帮助,
才能顺利的完成不天
的美
丽神话。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
< br>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石以补苍
天,断
鳌足以立四极。
”
[4]
除此外关于龟的神话还有很多,如龟向伏羲先八
卦、向黄帝献策擒蚩尤、帮
禹治水、助仓颉造字、示汤伐夏,助周公作礼、
助秦筑城等。
龟
在为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文化表现先秦时期及之前我国先民就
已经对龟产生了崇拜之情,且
对于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寿的龟
龟在中国被视为长寿
之物。龟为什么会长寿?其奥妙在于龟的颈。龟伸
颈可以吞气,可以延生,缩颈于壳,可
以避险。龟缩在坚硬的甲壳里不动,
7
很少吃东西。龟的肺可贮大量的空气,呼吸缓慢,因而体能消耗极少。中国
道家在向
龟学习方面是最成功的。
“清静无为,修身养性”是道家崇尚的目
标,
而龟是这方面的典范。
一般动物都造饮食维持生命,
p>
而龟则能不吃不喝,
靠龟息之法。
“龟息”
,就是说练气功时,要象龟那样缓缓地呼气,这样才能
长寿。<
/p>
龟因为具有这些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尊崇。在我国众多古籍中就
有不少
关于记载龟之长寿的特点,如《史记·龟策列传》记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南方有老人,
用龟支床足,
行二十余岁,<
/p>
老人死,
移床,
龟尚生不死。
”
《宋
书·符瑞志》说“灵龟者,神灵也。王者德
泽湛清,渔猎山川,从时则出,
五色鲜明。
三百岁游于集叶之上
,
三干岁常游于卷耳之上。
”
《论衡》
说:
“龟
三百岁大如钱,游华叶上,三
千岁则青边有距。
”任昉《述异记》说:
“龟一
千岁生毛,
五千岁谓之神龟,
寿万年曰灵龟。
”
曹操的名诗也说:
“神龟虽寿。
”
都盛赞龟为长寿之物。
《气庄子·
逍遥游》
“楚之南有冥灵者,
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
”
“冥灵”者即大龟也,一度春秋
就达千岁,可见寿命之长。
1930
年有人在长江内发现一只洪武七年放生的龟,已
600
多岁。<
/p>
1773
年,伦敦动物园在印度洋的埃格孟塔岛捕获的一只象龟(
爬行纲,龟科)
,
经科学家鉴定,当时有
100
岁左右,本世纪
20
年代还活
着
,已有
600
余岁
了
,据说现在可能还活着。
[5]
而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并确认龟的寿命可长达
300
岁以上,人的寿命与其相比可谓相差甚大矣。其一,龟的寿命较长。在
鸟兽的世界里,龟在古代先民心目中,寿命是最长的一种。诸多材料都在证
明着龟长寿的事实,而正是这一事实让龟的长寿受到人们的羡慕。
(三)被当做谩骂对象的龟
龟自从在
人类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位其享受了长久的尊贵地位。
因其在
古
代中国先人的眼中,龟象征着灵性、象征着吉祥与长寿,代表着天与地,
并能够知吉凶—
—种种好事都跟它有关。汉代时龟成为皇权的象征,
《后汉
书?
舆服上》
:
“龟四游,四仞齐首,以象营室。
< br>”又《后汉书?舆服下》
:
“太
子及诸候王,金印龟钮。
”汉皇帝绶予王子及诸候的金印都带亦龟形钮,以
此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在汉代五品以上官印无论金银铜均铸有龟钮,因此
后
人把印章均称为龟。
8
崇龟的鼎盛时期在唐代,唐代不仅继承了历代崇龟的习俗,而且将龟的
地
位推向了更高贵的地位,在统治阶级内部可以随处看到龟的身影,可谓龟
与官场息息相关
。在皇权曾把传统用于调兵遣将用的军令虎符改为龟符,龟
符与圣旨一样代表着帝皇的旨
意,龟代表着皇帝。皇帝也曾把自己当做龟的
化身,这一观念由龟帝一说而得。可见唐代
帝皇也想建功立业,力争功盖五
帝,亦或者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把自己也当成了龟帝的
后人。不仅军令符
改成与龟有关的龟符,连北方边陲都护府同罗的名称亦与龟有关,名为
“龟
林府”
。在皇权里崇龟的现象最为明显的莫过于官服及其佩
戴。
“大唐贞观五
年七月,敕七品以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
绿。
”
《旧唐书?舆服》
:
“天授
元年九月,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久视元年十月,职事三品以上龟袋
宜用金
饰,四品用银鉓,五品用铜鉓,上守下行,皆以官给。
”
也就是说唐代五品
以上官员不仅要穿印有龟图的官的官服,还要佩戴龟袋。但佩戴龟袋这
一规
定在唐中宗时被改回鱼袋。
《新唐书?舆服志》
:
“中宗初,罢龟袋
,
复给以
鱼。
”隋时高官死后葬皆立趺,
《隋书》
:
“在京师葬者去城七野外。三品以上
立碑螭首龟趺,趺上高不得过九尺。
”龟趺即用龟驮的碑,因为在中国九为
p>
至阳代表着九五至尊,
即至高无上的皇权,
因而趺向上的高度不能超过九尺,
超过九尺是欺君犯上的罪行。
宋代崇龟这一习俗在民间盛行,因为当时人们信息封闭落后,而官场服
< br>鉓成为百姓潮流时尚的导向,所以民间亦崇龟,宋代是全民崇龟的时代。
崇龟的扭曲应从龟的本身特性及先人对龟认识的偏差说起。许慎光在
《
说文解字》中说:
“龟旧也,外骨内肉也,从它(蛇)
,龟头与
它(蛇)同,
天地之性,广肩无雄,龟鳖之类以它(蛇)为雄。
”是说龟的头部与蛇相同,
且没有雄性欲生产只能与蛇交配方能产子,无论龟鳖都是以蛇
为雄。又西晋
张华撰的《博折志》卷十一中说:
“龟类无雄,与
蛇通气则孕皆卵生。
”可见
古人对龟的这一古老第一生物的认识
是错误的。
而龟形象扭曲起始于元代,元代龟崇拜的扭曲又始
于朝庭,从一品高官
至九品芝麻官,
前朝官印上的龟钮均以三台
直钮取代。
元颁布新的规章制度:
“凡娼妓皆穿着紫皂衫子,戴
角中儿。家长及亲属男子,裹青头巾。
”因为
青与绿相似,后来
也有以“绿巾”代“青巾”的,而世人称之为“绿头巾”
,
即现
在说的“绿帽子”
。元代诗人骂妻子在外偷人者为“缩头龟”
。
“宅眷皆
为撑目兔,舍人总作缩头龟。
”
(
陶宗义《败家子孙诗》
)
可见在元朝龟崇拜
9
演变为龟形象的扭曲,龟神从灵般的高尚地位跌入污秽之泥实属必然,因为
在
“四灵”中,起初以龟为最高尚,龙也比不上。原因在于人们对龟认识不
全面,一但人们
对龟的了解加深,龟的本身缺点也就原形毕露了。龟在遇到
危险时极少反抗,
总是把四肢和头部缩入坚硬的龟壳当中;
这样表现为胆小、
无勇的特性、在死生面前只顾自保,完全不顾他人的死活。在中华民族几千
年沉
淀的爱国情操及侠仪情结中所不耻的。大丈夫大敌当前应挺
身
而出,
有勇有谋;利用智慧去战胜敌人。退一步说“缩头龟”
,
即妻子与野汉私通,
亦不敢吭声甘戴绿头巾之类,此类人之懦弱性与龟缩头之性质是一样
的。龟
缩头之特性将其长寿、具天地之性、通神灵等掩盖住了。龟为“四灵”中唯
一真实存在的生物,其余皆为古人通过想象,集多种动物特点于一身,并赋
予它们强大而神奇的力量,可谓趋于完美。而龟则不同,它是真真实实存在
的。随着
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的延长,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就越全面真
实,自然科学知识也不
断发展,龟这一远古生物真实特性就会完完全全地展
现在人类的面前。先前的神性荡然无
存,而趋于完美的虚构的麒麟、凤凰和
龙人们无法真正去认识它们,所以它们依然保持着
神秘,在人们心目中也依
然完美无缺高高在上;而龟则只能做一只普通的缩头龟了。
p>
元朝时贬龟的开始,明朝则沿着元朝旧制。明太祖朱元璋顺应了当
时的
社会思潮,在铸造官印时同样也把龟钮变成了直钮,沿袭了元朝旧的制度。
《明史》
:
“洪武初设铸印局,为百官铸印信。
一二品以上银印,三品至九品
俱为铜印,俱直钮,在官为条记。
”由于官场没有恢复对龟的崇拜,因而从
官场至民间形成了贬龟的风气。到清朝贬龟之风
盛行,男子被称为乌龟起于
明朝,在清朝则被广泛使用。明朝谢肇淛在《五杂俎》写到:
“今,以妻之
外淫者,其夫为龟。
”清
小说《九尾龟》
:
“龟不能交,那雌龟与蛇交;雄不
能禁,因此,大凡妇女不端,其夫便有乌龟之号。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
第二十八回行酒令时,薛蟠道:
“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
”此酒令虽然
粗俗,但可以从中看出乌龟是对男子无能的极大侮
辱。清朝还有就谚语“半
夜回家不点灯——乌龟”含有男女有不正当行为,因害怕被发觉
半夜回家也
不敢点灯的意思。此谚语是对妇女有不轨行为的嘲讽,但因龟的地位下滑也<
/p>
被冤枉而成了“替罪羊”
,被当做谩骂的对象。
< br>
10
-
-
-
-
-
-
-
-
-
上一篇:口袋妖怪特性表中英文对照
下一篇:unit 4教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