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文档
人教版物理选修
3-5
导学案
实用文档
【课
题】
§
16
.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导学案
【
学
习
目
标
】<
/p>
备课人:赵炳东
(
< br>1
)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
2
)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
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
3
)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自
主
探
究
】
< br>
1.
光滑桌面上有
1
、
2
两个小球。
1
p>
球的质量为
0.3Kg
,以
8m/s
的速度跟质量为
0.1kg
< br>的
静止的
2
球碰撞,碰撞后
p>
2
球的速度变为
9m/s
< br>,
1
球的速度变为
5m/s
p>
,方向与原来相同。
根据这些数据,以上两项猜想是否成立:
(
1
)通过计算说
明,碰撞后是否是
1
球把速度传给了
2
球?
(
2<
/p>
)通过计算说明,碰撞后是否是
1
球把动
能传给了
2
球?
(
3
)请根据实验数据猜想在这次碰撞中什么物理量不变,
通过计算加以验证。
6
.
水平光滑桌面上有
A
、
B
两个小车,
质量分别是
0
.
6k g
和
0
.
2kg
.
A
车的车尾拉着纸带,
A
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
p>
B
车发生一维碰撞,
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
向前运动.
碰撞前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
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请猜想:
把两小车加在一起计算,
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碰撞前后是相
等的
?
< br>【
典
型
例
题
】
A
、
B
两滑块在同一光滑的水平直导轨上相向运动发生碰撞
(
碰撞时间极短
)
。<
/p>
用闪光照相,
闪光
4
次摄得的闪光照片如下图所示。已知闪光的时间间隔为Δ
t
,而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
短,在这
4
次
闪光的瞬间,
A
、
B
< br>两滑块均在
0-80cm
刻度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
滑块
A
恰好通过
x=55cm
处,滑块
B
恰好通过
x
=70cm
处,问:
(1)
碰撞发生在何处
?
(2)
碰撞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多长
时间
?
(3)
设两滑块的质量之比为
m
A
:
m
B
=2
:
3
,试分
实用文档
析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
【
问
题
思
考
】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
量时,你认为在计算时怎样对待速度的方向?
【针
对
训
练
】
1
.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为了顺利
地完成实验,入射球质量为
m
1
,被<
/p>
碰球质量为
m
2
,二者关系应是
(
)
A
.<
/p>
m
1
>m
2
p>
B
.
p>
m
1
=m
2
C
.
m
p>
1
2
D
.以上三个关系都可以
2
两球相向运动,发生正碰,碰撞后两球均静止,于是可以断定,在碰撞以
前
(
)
A
.两球的质量相等
B
.两球的速度大小相同
C
.两球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的大小相等
D
.以上都不能断定,
3
.在“探究验证”的实验一中,若绳长
L
,球
1
、
2
分别由偏角α和β静止释放,则在最
低点碰撞前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________
、
_________
。若碰撞后向同一方向运动最大偏角分别
为α,和β,,则碰撞后两球
的瞬时速度大小分别为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
程中不
变量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
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
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
,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
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
,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
力.
(1)
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
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
A
点是运动起始
p>
的第一点,则应选
________
段来计
算
A
的碰前速度,应选
_______
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
同速度
(
< br>以上两格填“
AB
’’或“
BC
或“
CD
或
<
/p>
”
)
.
(2)
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
1
=0
.
40kg
,
小车
< br>B
的质量
m
2
< br>=0
.
20kg
,由以上测量结
果可得:碰
实用文档
前
m
A
v
A
+m
B
v
B
=__
___kg
·
m
/
s
;
碰后
m
A
v
A
’
+
m
B
v
B
’<
/p>
=______kg
·
m
/
s
.
并比较碰撞前后两
p>
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5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
< br>、
B
两球的碰撞来寻找碰撞中的不变量,图
中
PQ
是斜槽,
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
位置
C
由静止开始滚下,
落到位于水平
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
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
让
A
球仍从位
置
C
< br>由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
A
、
B
球分别在
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
p>
图中
O
是水平槽末端口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
影点,
P
,
为未放被碰小球
B
时
A
球的平均落点,<
/p>
M
为与
B
球碰后
A
球的平均落点,
N
< br>为被碰球
B
的平均落点.若
B<
/p>
球落点痕迹如图乙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OP
,,米尺的零
点与
O
点对齐.
(
注意
M
A
>M
B
)
(1)
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为
_______cm
(2)
在以下选
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
答:
< br>_________ (
填选项号
)
.
A
.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
置到
O
点的距离
B
.
A
p>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
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
C
.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
D
.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
E
p>
.测量
G
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6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
< br>置如图
(a)
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
弹射架等组成。在空腔导轨的两个工
作面上均匀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小孔,
向导轨
空腔内不断通人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会从小
p>
孔中喷出,
使滑块稳定地漂浮在导轨上,
如
实用文档
图
(b)
所示,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因滑
块和导轨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误差。
(1)
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
②向气垫导轨通人压缩
空气;③把打
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
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越过
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
1
的左端,调节打点计时器的
高度,直至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
始终在水平方向;④滑块
1
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⑤把滑块
2
放在气垫导轨的
中间;
⑥先
_
___
,
然后
_______
,
让滑块
1
带动纸带一
起运动;
⑦取下纸带,
重复步骤④⑤⑥,
选出较理想的纸带如下图所示:⑧测得滑块
1(
包括撞针
p>
)
的质量为
310g
,滑块
2(
包括橡皮
泥
)
的质量为
205g
;试完
善实验步骤⑥的内容。
(2)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
0
< br>.
02
s
打一个点,计算可知
,两滑块相互作用前质量与速度
的乘积之和为
kg<
/p>
·
m
/
s
;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______kg
p>
·
m
/
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3)
试说明
(2)
问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典
型
例
题
】
.
答案:
(
1
)
60cm
(
< br>2
)Δ
t/2
(
3
)碰撞前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相等
. <
/p>
【针
对
训
练
p>
】
1.D
2.C3.
[2gl(1-cos
α
)]
1/2
[2gl(1-cos
β
)]
1/2
[2gl(1-cos
α
/
)]
1/2
、
[2g
l(1-cos
β
/
)]
1/2
4.
[
解析
]
(1)
小车
A
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纸带上的点应该是间距均匀的,故计算小
车碰前速度应选
p>
BC
段;
CD
段上
所打的点由稀变密;
可见在
CD
段
p>
A
、
B
两小车相互
碰撞.
A
、
B
撞后一起做匀速运动,所打出的点又应是间距均匀的.故应选
DE
段计算碰后速度.
实用文档
(2)
碰
前
m
A
v
A<
/p>
十
m
B
V
B
==0.420kg
·
m/s
.
碰后
m<
/p>
A
v
A
/
十
m
B
v
B
’
=(m
A
十
m
B
)v=0
.
417kg
·
m
p>
/
s
.
其中,
v
A
=BC/
Δ
t=1
.
05m
/
s
。
v
A
’
=v<
/p>
B
’
=
DE/
Δ
t = 0
.
695m
/
s
.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
mv
之和是相等的.<
/p>
[
答案
]
(1)BC
DE
(2)0
.
420
0
.
417
[
点评
]
此题是根据
1998
年上海高考题改编的,原题为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这
里结合所学内容将说
法稍作变动.此题的关键是选择纸带上的有效段,
”理解为杆么要选择
< br>这样的有效段
(
匀速运动,打点应均匀
< br>)
.
5.
[
解析
]
(1)
将
l0
个点圈在圆内的最小圆的圆心作为平均落点,可由刻度尺测得碰撞后
B
< br>球的水平射程约为
64
.
7cm
.
(2)
从
同一高度做平抛运动飞行的时间
t
相同,而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
,故水平位移
s=vt
,所以只要测出小球飞行的水平位移,就
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平抛初速度,亦即碰撞
前后的速度,
通过计
算
m
A
·
OP
,
与
m
A
p>
·
OM+m
B
·<
/p>
ON
是否相等,
即可以说明两个物体碰撞
前
后各自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故必须测量的是
两球的质量和水平射程,
即选
项
A
p>
、
B
、
D
是必须进行的测量。
[
答案
]
(1)64
.
7cm(64
.
2-65
.
2cm
p>
均可
)
;
(2)A
、
B
、
D
[
点评
]
本题是
2000
年全国高考题,该题中
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巧妙地提供了一种
测量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方法,既方便又实用。<
/p>
6.
先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然后
放开滑块
1
0.620
0.618
纸带与
打点计时器的限位空有摩擦
实用文档
【课
题】§
16.2
动量守恒定律(一)导学案
【学
p>
习
目
标
】
备课人:赵炳东
(
< br>1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p>
(2)
在理解
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的
基础上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
(3)
理解动量的定义,区分动量
与
动能。
【自
主
学
习
】
一、动量:
1
、定义:物体的
______
和
__
____
的乘积。
2
、定义式:
p=______
。
3
、单位:
______
。
4
、方
向:动量是矢量,方向与
______
p>
的方向相同,因此动量的运算服从
____________
法则。
5
、动量的
变化量:(
1
)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
______
与
______
的矢量
差(也是矢量)。
(
2
)公式:?
p>
P=____________
(矢量式)。(
3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
)
同一直线上动量变化的计算:
选定一个正方向,
p>
与正方向同向的动量取正值,
与正方向反向
的动量取负值,从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计算结果中的正负号仅代表
_____
_
,不代
表
______
。
二、系统
内力和外力
1
、系统:
____________
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一
个系统。
2
、内力:系统
______
物体间的相
互作用力叫做内力。
3
p>
、外力:系统
____________
物
体对系统
______
物体的作用力叫做外力。
三、动量守恒定律
1
p>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
_________
,或者
__________
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
保持
不变。
2
、
动量守恒的条件:
(
1
)
系统
______
外力作用;
(
2
)
系统受外力作用,
合外力
______
。
【
典
型
例
p>
题
】
在光滑水平
面上两小车中间有一弹簧,用手抓住小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
态,将两小车
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实用文档
A.
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
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
,动量不守恒
C.
先入开左手,后放
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D.
无论何时放手,两手放开后,在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总动量都保持不变,但
系统的总动量不一定为零
【
问
题
思
考
】
1
、区别比较动量与速度、动量变化
量、动能。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
、你认为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有哪些表达式?
3
、动量守恒定律有哪些特点?
4
、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解题步
骤。
【
针
对
训
练
】<
/p>
1
.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
A
.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
.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
/p>
D
.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
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2.
关于动量守恒
的条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
,
动量不可能守恒
B.<
/p>
只要系统受外力做的功为零
,
动量守恒<
/p>
C.
只要系统所受到合外力的冲量为零
,
动量守恒
D.
系统加速度为零
,
动量不一定守恒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用文档
A
.物体的动量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B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
改变;
p>
C
.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其动能一定发
生改变
D
.物体的动能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
变。
< br>4
.木块
a
和
< br>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紧靠在墙壁上,在
b
上施加
< br>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
p>
尚未离开墙壁前,
a
和
b
系统的动量守恒
B
.
a
尚未离开墙壁前,
a
与
b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C
.
a
离开墙后,
a
、
b
系统动量守恒
D
.
a
离开墙后,
a
p>
、
b
系统动量不守恒
5
.下列运动中,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完全
相同的是
(
)
.
p>
A
.竖直上抛运动
(
不计空气阻力
)
B
.平抛运动
(
不计空气阻力
)
C
.匀速圆周运动
D
.简谐运动
6
.质量分别为
m
1
、
m
2
的小球在一直线上相碰
,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
间图像如图所示,若
m
1
?
1
kg
,则
m
2
等于(
)
A
.
1kg
B
.
2kg
C
.
3kg
D
.
4kg
7
.如图所示,
p
、
< br>p
’分别表示物体前、后的动量,短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
15kg
·
m/s
,长
线表示的动量大小为
30kg
·
m
/
s
,箭
头表示动量的方向.在下列所给的四
种情况下,物体动量改变量相同的是
(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8
.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整个系统原来
静止,则当两人同时相向走动时
(
)
.
实用文档
A
.要使小车静止不动,甲乙速率必
相等
B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速率必须比乙的大
C
.要使
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须比乙的大
D
.要使小车向左运动,甲的动量必
须比乙的小
9
.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
a
、
b
、
p>
c
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运动,它们分别与原来静止
的三个球
A
、
B
、
C
相碰
(a
与
A
碰,
b
与
B
碰,
c
与
C
碰
)
.碰后,
a
球继续沿原方向运动,
b
球静止不动,
c
球被弹回而向反
方向运动.这时,
A
、
B
、
C
三球中动量最大的是
(
)
.
A
p>
.
A
球
B
p>
.
B
球
C
p>
.
C
球
D
.由于
A
、
B
、
C
p>
三球质量未知,无法判定
10
.一质量为
m=0
.
2k
g
的皮球
10
。从高
< br>H=0
.
8m
处自由落下,与地
面相碰后反弹的
最大高度为
h=0
.<
/p>
45m
,则球与地面接触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为多少
?
【
典
p>
型
例
题
】
A
、
C
、
D
【针
对
训
练
】
1
.
D
2
、
C
3
、
AC
4
、
BC
5
.
AB
6
、
C
7
.
C
8
.
C
9
.
C
10<
/p>
.
[
解析
]
本题考查动量的变化量,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初末状态的动量及
方向。
实用文档
[
答案
)
取向下的方向为正,则由
H
处下落,与
地面接触前瞬间的速度
v
1
=4m
p>
/
s
,这时
的动量
p
l
=mv
1
= 0
.
8kg
·
m
/
s
。
与地面接触后离开地面前瞬间的速度
v
2
=3 m
/
s
,这时的
动量
p
2
=mv
2
=0
.
6 kg
·
m
/
s
。则Δ
p=
—
1
.
4kg
·
m
/
s
。动量的变化方向为负,说明动量
的变化方向向上
.
【学
习
目
标
】
题】§
16.3
动量守恒定律(二)导学案
备课人:赵炳东
【课
实用文档
(
1
)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
定律分析碰撞,导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2)
了解动量
守恒定律的普遍适用性和牛顿运动定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3)
p>
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进一步练习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生产、
生活中的问题。(
4
)知道求初、末动量不在一条直
线上的动量变化的方法。
【自
< br>主
学
习
】
一、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
1
、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在研究碰撞问题时结论相同,以水平光滑桌面上两个
小球
的碰撞为例:动量守恒定律认为:两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
< br>______
,这个系统的总动
量
______
。牛顿运动定律认为:碰撞中的每个时刻都有
F
1
=-F
2
,
所以,
m
1
a
1
=-m
2
a
2
,所以
m
1
(v
1
’
-v
1
)/
?
t=-m
2
(v
2
’
-v
2
)
?
t,
即
m
1
v
1
+m
2
v
2
=____________.2
、
动量守恒定律和牛顿运
动定律两种解题方法的对比: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解决问题要涉及<
/p>
______
过程中的力,当力的
形式很
复杂,甚至是变化的时候,解起来很复杂,
甚至不能求解。
动量
守恒定律只涉及过程
______
两个状态,与过程中受力的细
节
______
。问题往往能大大简化。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1<
/p>
、动量守恒定律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
______
运动,既适用于宏观物体,也适用于
_____
。
2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
止物理学研究的
______
领
域。<
/p>
【
典
型
例
题
】
1
、两只小船平行逆向航行,船和船上的麻袋总质量分别为
m
甲
=500kg
,
m
乙
=1000kg
,
当它们头尾相齐时,由每只船上各投质量
m=50kg
的麻袋到另一只船上去,结果甲船停下
来,
乙船
以
v=8.5m/s
的速度沿原方向继续航行,
求交换麻袋前两只船的速率各为多少?
(水
的阻力不计
)
实用文档
2
、带有半径为
R
的
< br>1/4
光滑圆弧的小车其质量为
M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
m
的
小球从圆弧的最顶端由静止释放,则球离开小车时,球和车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
问
题
p>
思
考
】
1
、动量守恒定律运用的条件是什么?如果物体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就
一定不能运用动量
守恒定律吗?如果能用应该符合什么条件?。
2
、举例说明如何动量守恒中的相互
作用?
【针
对
训
练
】
1.
某一物体从高
h
< br>处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又跳起高
h
′,不计其他星球
对地球的作用,
以地球和物体作为一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物体下落过程中,系统动量
不守恒
B
.在物体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C
.在物体上升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D
.上述全过程中系统动量都守恒
<
/p>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
O
点的正上方竖直自由下落一个物体
m
,中
途炸成
a
,
b
两块,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分别落在
A
点和
p>
B
点,且
OA
><
/p>
OB
,若爆炸时间
极短,空气阻力不计,
则(
)
p>
A
.落地时
a
的速
率大于
b
的速率
B
.落地时在数值上
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
C
.爆炸时
a
的动量增加量数值大于
p>
b
的增加量数值
D
.爆炸过程中
a
增加的动能大于
p>
b
增加的动能
3
.
质量为
M
的
木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
v
1
向右
运动,
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度
v
2
水平
向左射入木块
(子弹留在木块内),要使木块停下来,必须发射子弹的数目为(
)
实用文档
A
.
(
M
p>
?
m
)
v
2
Mv
1
Mv
mv
B
.
C
.
1
D
.
1
(
M
?
p>
m
)
v
2
Mv
2
mv
2
mv
1
4
、如图所示,
小球
A
和小球
B
质量相同,球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球
A
从
高为
h
处由静止摆下,到达最低点恰好与
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
摆动,它
们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
.
h
B
.
h/2
C
.
h/4
D
.
h/8
5.
静止在水面上的船长为
L
、质量为
M
,一个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船头,当此人由船头走到
船尾时,不计水的阻力,船移动的距离是
:
(
)
/M
/
(
M+m
)
/
(
p>
M
—
m
)
D.
(
M
—
m
)
L/
(
M+m
)
6
、
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
平冰面上
.
现在,
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
抛
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
.
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
)
A.<
/p>
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
v
甲
>
v
乙
B.
若乙
最后接球,则一定是
v
甲
>
v
乙
C.
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
v
甲
>
v
乙
D.
无论
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
v
甲
>
v
乙
7
、满载砂子的总质量为
M
的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
匀速运动,速度为
v
0
。在行驶途中<
/p>
有质量为
m
的砂子从车上漏掉,则砂子漏
掉后小车的速度应为:(
)
p>
A
.
v
0
B
.
Mv<
/p>
0
mv
0
(
p>
M
?
m
)
v
0
C
.
D
.
p>
M
?
m
M
?
m
M
8.
如图所示将一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槽的左侧有一固定在水
p>
平面上的物块。今让一小球自左侧槽口
A
的
正上方从静止开始落下,与
圆弧槽相切自
A
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 <
/p>
A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
B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
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C
.小球
自半圆槽的最低点
B
向
C
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小球离开
C
点以后,将做竖直上
抛运动
9.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p>
m
A
=0.5 kg
、
m
B
=0.4 kg
的长板紧挨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质量为
m
C
=0.1
kg
< br>的木块
C
以初速
v
C
0
=10
m/s
滑上
A
板左端,最后
C
木块和
B
板
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
v
CB
=1.5
m/s.
求:
实用文档
(
1
)
A
板最
后的速度
v
A
;
(
2
)
C
木块刚离开
A
板时的速度
v
C
.
【
p>
典
型
例
题
】
1
、
1m/s
9m/s
【针
对
训
练
】
1
、
BCD
2
、
AD
3
、
C
4
、
C
5
、
B
6
、
B
7
、
A
8.C
16.
解:
< br>C
在
A
上滑动的过程中,
A
、
B
、
C
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则
m
C
v
C
0
=
m
C
v<
/p>
C
+
(
m
A
+
m
B
)
v
A
C
在
B
上滑动时,
B
、
C
组成系统的动量守
恒,则
m
C
v
C
+
m
B<
/p>
v
A
=
(
m
C
+
m
B
)
v
CB
解得
v
A
=0.5 m/s
,
v
C
p>
=5.5 m/s.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课
题】§
16.4
碰撞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备课人:赵炳东
(
< br>1
)了解弹性碰撞
非弹性碰撞和
完全非弹性碰撞,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
会应用动量、
能量的观点综合分析、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2)
了解散射和中子的发现过程,体会理论对实
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了解动量守恒定律
的普适性;
(3)
加深对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
定律的理解,能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自
主
学
习
】
一、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1
、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______
的碰撞
。
2
、非弹性碰撞过程中机械能
___
___
的碰撞。
3
、
< br>在光滑水平面上,
质量为
m 1
的小球以速度
v1
与质量为
m2
的静止小球发生弹性正碰,
根
据动量守恒和机
械能守恒:
m
1
v
1
=_________,(m
1
v
1
2
)/2=_________.
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
为:
v
’
1
=________v
< br>’
2
=________
。
p>
(1)
若
m
1
p>
>m
2
,
v
’
1
和
v
’
2
都是正值,表示
v<
/p>
’
1
和
v
’
2
都与
v
1
方向
______
。
(若
m
1
》<
/p>
m
2
,
v
’
1
=v
1
,
v
’
2
=2v
1
,表示
m
1
的速度不变,
m
2<
/p>
以
2v
1
的速度
被撞出去)
(2)
若
m
1
<
br>v
<
br>与 ______ <
br>表示
2
,
’
1
为负值,
表示
v
’
1
v
1
方向
,
m
1
被弹回。
(若
m
1
《
m
2
,
v
’
v
’
m
1
被反向以原速率弹回,
而
m
2
仍静止
)
(2)
若
m
1
=m
2
,
1
=-v
1
,
2
=0
,
则有
v
’
1
=0
,
v
’
2
=v<
/p>
1
,即碰撞后两球速度互换
二、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实用文档
1
、对心碰撞前后,物体的运动方向
____________
,也叫正碰。
2
、非对心碰撞前后,物
体的
运动方向
____________
,也叫斜碰。高中阶段只研究正碰的情况。
三、散射
1
、微观粒子碰撞时,微观粒子相互接近时并不发生
__________
。
2
、由于粒子与物质微粒发
生对心碰撞的概率
______
所以
_
_____
粒子碰撞后飞向四面八方。
【
典
型
例
题
】
半径相等的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
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
的质量,碰撞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
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
A
p>
.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
B
.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
C
.两球的速度均不为零
D
.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 br>
【
问
题
思
考
】
1
、比较正碰与完全弹性碰撞的区别。
2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
碰撞,应满足哪些条件?
【针
p>
对
训
练
】
1
、质量相等的
A<
/p>
、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
同一方向运动
,
A
球的动量为
7
kg
·
m/s,
B
球的动量为
5
kg
·
m/s,
当
< br>A
球追上
B
球发生碰撞后
, A
、
B
两球的动
量不可能为
(
)
A.
p
A
=6
kg
·
m/s
p
B
=6
kg
·
m/s
B.
p
A
=3
kg
·
m/s
p
B
=9
kg
·
m/s
C.
p
A
=
-
2
kg
·
m/s
p
B
=14
kg
·
m/s
D.
p
A
=
-
4
kg
·
m/s
p
B
=17
kg
·
m/s
实用文档
2
.一质量为
M
的平板车以速度
v
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质量为
m
的烂泥团从离车
h
高处
自
由下落,恰好落到车面上,则小车的速度大小是
(
)
m<
/p>
2
gh
Mv
?<
/p>
m
2
gh
Mv<
/p>
A
.仍是
v
B
.
C
.
D
.
m
p>
?
M
m
?
M
m
?
M
3
、如图所示,
A
、
B
两物体的质量比
m
A
∶
m
B
=3
∶
2
,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
C
上,
A
、
B
间有一根被压缩了的弹簧,
A
< br>、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
地
面光滑
.
当弹簧突然释放后
,则有(
)
A.A
、
B
系统动量守恒
B.A
、
B
、
C
p>
系统动量守恒
C.
小车向左运动
D.
小车向右运动
V
0
1
2
3 <
/p>
4
、如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条直线
。
2
、
3
小球
静止,
并靠拢在一起,
1
球以速度
p>
v
0
射向它们,
设
碰撞中不损失机
械能,则碰后三个小球的速度可能值是
(
)
A.v
1
=v
2
=v
3
=v
0
/3
B. v
1
=0,v
2
=v
3
=v
0
/2
C. v
1
=v
0
/2,v
2
=v
3
=0
D. v
1
=v
2
=0,v
3
=v
0
5
、质量相同的
A
、
B
两木块从同一高
度自由下落,当
A
木块落至某一位置时被水平飞来的
子弹很快的击中
(设子弹未穿出)
,
则
A
、
B
< br>两木块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t
a
、
t
b
的关系是
(
)
A.
t
a
=t
b
B.
t
a
>t
b
C.
t
a
<
br>一定的距离,开始时,后面的九个小球是静止的,第一个小球以初速度 习 <
br>( <
br>学
b
D.
无法比较
6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依次有质量为
M
,
2M
………
10M
的
10
个球,排成一条线,彼此间有
v
0
向着第二个球碰
去,
结果它们先后全部粘合在一起向前运动,
由于连续地碰撞,
系统
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p>
7
、质量为
m1=1000g
的鸟在空中水平飞行,离地高
h=20m
,速度
p>
v1=6m/s,
突然被一颗
质量为
m2=20g
、沿水平方向以速度
v2=30
0m/s
同向飞行的子弹击中,假定子弹留在鸟
体内,鸟立即死
去,取
g=10m/s2,
问:
p>
(
1
)鸟被击中后,经多少时间落地;
p>
(
p>
2
)鸟落地处离被击中处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实用文档
【
典
型
p>
例
题
】
A
、
C
【针
对
训
练
】
1
.
A
2
、
B
3
、
BC
4
、
D
5
.
B
6
、
27M
v
0
2
/55
7
.
p>
(
1
)
2s
(
2
)
p>
23.52m
【课
题】
§
16.5
反冲运动
火箭导学案
【学
目
标
】
备课人:赵炳东
1
)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
动的实例;
(2)
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
反冲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p>
知道火
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世
巨大成就。
【自
主
习
】
一、反冲
1
、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
____________
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一部
分
向某个方向运动,而另一部
_______________
运动,我们称为反冲。此时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
式可表示为:<
/p>
_______________
。
<
/p>
2
、反冲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灌溉喷水器、反击式
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
箭等,但我们也要
____
反冲现象存在着弊端,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由于反冲现象枪
身会<
/p>
________
,从而影响射击的
__
______
。
二、火箭
实用文档
1
、工作原理:火箭的飞行应用了
_____
的原理,火箭的燃料
点燃后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以很
大的速度
______
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而向前运动。
2
、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因素:(
1
)
____________
;(
2
)质量比(火箭
______
的质量与
火箭
____________
质量之比);(<
/p>
3
)
______
越大,
______
越大,火箭最终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p>
3
、现代火箭主要用来发射探测仪器、常
规弹头或核弹头、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即利用火
箭作为运载工具。
【
典
型
例
题
】
一个
连同装备总质量为
M=100kg
的宇航员在距离飞船
x=45m
处相对飞船处于静止状态。
他带有一
个装有
m
0
=0.5kg
氧气的贮气筒,
贮气筒上有一个可以使氧气以
v=5
0m/s
的速度
喷出的喷嘴,
宇航员必
须向着飞船相反方向放出氧气,
才能回到飞船。
同时还要保留一
部分
氧气供途中呼吸用,
宇航员的耗氧率为
Q=2.5
×
10
-4
kg/s
。
不考虑喷出的氧气对设备及宇航
员总质量的影响,如果在开始返回时瞬时喷出
0.1kg
氧气,宇航员能否安全返回飞船?
p>
【
问
题
思
考
】
1
、总结反冲运动的特点有哪些?
2
、反冲运动中如果给的速度是相对
速度应如何处理?
【针
对
训
练
】
实用文档
1
、一质量为
M
同学在几乎光滑的冰面上向外推出一个质量为
p>
m
箱子(
v
为箱子
的速度),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同学后退的速度为:
v
p>
?
?
_____
v
,显然
_____
越大,
_____
越大,
该同学
所获得的速度也就
_____
。火箭就是利用此反冲原理制造的
,但火箭的
_____
比一般都
会小于
_____
,否则火箭结构的强度就成了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
采用了
_____
火箭的形式。
p>
2
.一人静止于完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欲离开冰面,下列可行的
方祛是
(
)
.
A
.向后踢腿
B
.手臂向前甩
C
.在冰面上滚动
D
.脱下外衣水平抛出
3
.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有
(
)
A
.喷气式飞机的运动
B
.火箭的远动
C
.直升机的运动
D
.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
4
、一只青蛙,蹲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一端,并沿板的方向朝另一端
跳,在下列情况
下,青蛙一定不能跳过长木板的是
(
)
A
.木板的上表面光滑而底面粗糙
B
.木板的上表面粗糙而底面光滑
C
.木板的上下表面都粗糙
D
.木板的上下表面都光滑
5
、一个质量为
M
的平
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平板车的车头与车尾站着甲、乙两
人,质量分别为
m
1
和
m
2
,当两人相向而行时
(
)
A.
当<
/p>
m
1
>
m
2
时,车子与甲运动方向一致
B.
当
v
1
>
v
2
时,车子与甲运动方向一致
C.
当
m
1
v
1
=m
2<
/p>
v
2
时,车子静止不动
< br>
D.
当
m
1
v
p>
1
>m
2
v
2
时,车子运动方向与乙运动
方向一致
6
.甲、乙两个溜冰者,两人质量分别为<
/p>
48kg
和
50kg
.甲手里拿着质量为
2kg
的球,两
人均以
2m
/
s
的速率在冰面上相向滑行,冰面光滑.甲将球传给乙,乙再将球抛给甲,这
样抛接若
干次后,乙的速率为零,则甲的速率为多少?
实用文档
7
、在水平轨道上放置一门质量为
M<
/p>
的炮车,发射炮弹的质量为
m
,炮车与地
面间摩擦不
计,当炮身与水平方向成θ角发射炮弹时,炮弹相对炮身的出口速度为
v
0
,试求炮车后退的
速度多大?
8
、一质量为
m
的人站在停靠岸边的小船上、小船质量为
M
,现在:
(
1
)人以对地的水平速度
v
跳上岸;
< br>
(
2
)人以对地的速度斜向上
跳上岸,
v
和水平方向成θ角;
p>
(
3
)人以对船的速度
u
斜向上跳上岸,
u
与水平方向成
φ角;
求上述三种情况下,人跳起后,小船后退的速度各是多
大(不计水的阻力)?
p>
【自
主
学
习
】
1
、某种内力
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
0
?
m
p>
1
v
1
?
m
2
(
?
v
2
)
2
、防止
向后反冲
准确性。
【
典
型
例
题
】<
/p>
能安全返回飞船
【针
对
训
练
】
实用文档
1.
m
m
越大
v
质量
10
多级
2
.
D
3
、
ABD
4
、
AD
5
、
CD
6
.
0
M
M
p>
7
、
mv
0
cos
θ
/(M+m)
8
(
1
p>
)
mv/M
(2)mv cos
θ
/M
(3)mucos
φ
/(M+m)
实用文档
【课
题】§
16.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备课人:赵炳东
(
< br>1
)理解冲量概念。
(2)
理解
动量定理及其表达式。
(3)
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
解决实际问题。(
4
)理解动量与动能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区别。
【自
主
学
习
】
一、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
表
达式:
F=_________
。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力等于
物体动量的
_________
,这是牛顿第二
定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由于动量和力都是
___
p>
量,
所以上表达式是个
______
式,
它不仅表示
实用文档
了
______
与
______
的大小关
系,也表示了它们之间的
______
关系。
< br>
二、动量定理
1
、
冲量:
定义:
____
__
与
______________
的乘积叫冲量。
公式:
I=_________
。
单位:
_________
方向: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
______
。
2
、动量定理:内容:物体在一个
过程始末的
____________
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
力的
______
。
公式:
Ft=_________
或
< br>___________=I
【
典
型
例
题
】
如图所示,质量为
M=4kg
的木板长
L=1.4m
,静止在
光滑的水平地面
上,其上端右侧静置一个质量为
m=1kg
M
< br>
L
m
F
p>
的小滑块,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4.
今用一水平力
F=28N
向右拉木板,要使
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求此力至少作用多长时间?
(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p>
2
)
p>
【
问
题
思
考
】
1
、比较冲量与功的区别与联系。
2
、如何计算恒力的冲量、变力的冲
量各合力的冲量。
3
、举例说明人们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动量定理减小冲力的?
【针
对
训<
/p>
练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用文档
A
.动量的方向一定跟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且动量大的物体其
速度一定大
B
.冲量的方向一定跟对
应的作用力方向相同,且冲量大对应的作用力一定大
C
.物体受到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D
.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则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均为零
2
、关于物体所受冲量跟其受力情况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
p>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变化一定越快
< br>B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变化一定越大
p>
C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
D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
/p>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根据
F=
?
P/
?
t
可把牛顿第二定律表述为: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力
B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反映了力的作用
对单间的累积效应,是一个
标量
C<
/p>
.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是相同的,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
D
.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悬挂旧轮胎
,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
用为
4.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p>
A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它的动量的方向
B
.如果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可以肯定它受到的合外力的冲
量不为零
C
.如果合外力对物体的冲
量不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使物体的动能增大
D
.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冲量不一定能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 br>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沿同一高度、倾角不同的两光滑斜面顶端
p>
从静止自由下滑,
到达斜面底端,
两个物体
具有的不同物理量是
(
)
A.
下滑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B.
下滑的过程中弹力的冲量
C.
下滑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
D.
刚到达底端时的动量大小
6.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
.
设兔子的头部受
到大小等于自身体重的打击力即可致死,并
设兔子与树桩作用时间为
0.2s
,
则被撞死的兔子其奔跑的速度可能为
(
g
取
10
m
/
s
)
< br>(
)
A.1m/s
B.1.5m/s
C.2m/s
D.2.5m/s
7.
如图所示,<
/p>
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
质量为
m
p>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从斜面
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
t
.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
O
p>
B
.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mg
cos
?
?
t
C
.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
为
mgt
D
.动量
的变化量大小为
mg
sin
?
?
t
2
?
1
p>
?
2
实用文档
<
/p>
8.
质量为
1kg
的物体从离地面
5m
高处自由下落。
与地面碰撞后。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3.2m
,
设球与地面作用时间为
0.2s
,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为
(g=10m/s
2
)
(
)
A
.
90N
B
.
80N
C
.
110N
D
.
100N
9
、如图所示
,
小球
m
用长为
L
< br>的细绳系着做匀速圆周运动
,
速度是
< br>v
。
A
、
B
是直径上的两
点。小球由
A
点摆至
B
点的过程中
,
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
动量守恒
B.
动量不守恒
,
且?
mv=mv
C.
动量不守恒
,
且?
mv=0
D.
动量不守恒
,
且?
mv=2mv
10.
质量为
m
的小球,从沙
坑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
t
1
到达沙
坑表面,
又经过时间
t
2
停在沙坑里。求:
⑴沙对小球的平均阻力
F
;
⑵小球在沙坑里下落过程所受的总
冲量
I
。
11
、蹦
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
一个质
量为
60
kg
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
3.2
m
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
平网面
5.0
m
高处
.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2
p>
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
用力
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
.
(
g=
10 m/s
2
)
【
典
型
p>
例
题
】
实用文档
解:以地面为参考系,整个过程中,小滑块向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撤去拉力
F
前,木板向
右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拉力
F
后,木板向右做匀
减速直线运动
.
要使小滑块从木板上掉下来,
< br>拉力
F
作用的最短时间对应的过程是:
< br>小滑块滑到木板左端时
恰好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即与木板达到共同的速度)
p>
.
设拉力
F
作用
的最短时间为
t
,撤去拉力前木板的位移为
s
0
,小滑块滑到木板左端并恰好与
木板达到的共同速度为
v
.
整个过
程对系统由动量定理得:
Ft
?
(
p>
M
?
m
)
v
(3
分
)
1
F
?
?
p>
mg
2
t
(3
分
)
2
M
1
2
整个过
程对系统由功能关系得:
Fs
0
?
p>
?
mgL
?
(
p>
M
?
m
)
v
(4
分
)
2
撤去拉力
F
前木板的位移为:
s
0
?
联立以上各式,
代入已知数据求得:
t
=1s.
p>
【针
对
训
练
】
1
、
C
2
、
B
3
、
ACD
4
、
ABD
5
.ABC
8.D
9.D
10.
解
:设刚开始下落的位置为
A
,刚好接触沙的位置为
B
,在沙中到达的最低点为
C
。
⑴在下落的全过程对小球用动量定理:重力作用时间为
t<
/p>
1
+
t
2
,而阻力作用时间仅为
t
2
< br>,以
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
m
p>
g
(
t
1
+
t
2
)
-
F
t
2
< br>=
0
,
解得:
F
?
mg
< br>?
t
1
?
t
2
?
t
2
⑵仍然在下落的全过程对小球用动
量定理:在
t
1
时间内只有重力的冲量
,在
t
2
时间内
只有总冲量(已包括重力冲量在内)
,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
m
g
t
1
p>
-
I
=
0
,
∴
I
=
m
g
t
1
< br>
11
、
【解析】
由下落高度、上升高度可求运动员触网前后的速度,这正是运动员与网接触
过程的初末速度,据此可利用动量定理求解力的大小
.
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
m
的质点,
从
h
1
高处下落,
刚接触网时速度的大小
v
1
=
2
gh
1
实用文档
(
向下
)
弹跳后到达的高度为
h
2
,
刚离网时速度的大小
v
2
=
2
gh
2<
/p>
(向上)
接触过程中运动
员受到向上的弹
力
F
和向下的重力
mg
,
若选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定理,得:
p>
(
F
-
mg
)Δ
t
=
mv
2
-(-
mv
1
p>
)
由以上三式解得
F=mg+m
p>
2
gh
2
?
2
gh
1
.
代入数值得,
F=1.5
×
10
3
N.
?
t
【课
题】§
17.1
、
2
能量量子化
光的粒子性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 br>
(
p>
1
)了解黑体辐射,能量子的的概念及提出的科学过程。
(2)
通过观察辐射图象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
p>
了解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
人们对于物质
世界的认识。
(3)
了解
光电效应及其实验规律、康普顿效应及其意义,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
应方程及其意义。<
/p>
【自
主
学
p>
习
】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实用文档
1
、热辐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
________
,这种辐射与物体的
______
有关,因此叫做热
辐射。
2
、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
的各种
________
而不发生
__
____
物体叫做黑体。
3
、黑体辐射:
(1)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
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
________
有关。
(2)
随温
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都
有
______
;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
____
的方向
移动。
二、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说
1
p>
、能量量子化:黑体的空腔壁由大量振子(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组成,其能量只能是某一
p>
最小能量值ε的
______
,并以这个最
小能量值为单位
________
地辐射或吸收能量。
2
、能量子:(
1<
/p>
)定义: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
2
)关系式:ε
=h
ν,ν是
_____
___
;
h
是
__________
常数,
h=________
。
三、光电效应现象及实验规律
1
p>
、光电效应现象:在光的照射下物体
________
的现象,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
__________
。
2
、
光电
效应的实验规律:
(
1
)
存在
____
电流。
在一定
的光照条件下,
随着所加电压的
____
,
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
____<
/p>
,即入射光越强时,单位时间内发射的
光电子数目
______
。(
2
)存在着
______
电压和
______
p>
频率。只有施加
______
电压且达到某
一
值时才会使光电流为零,这一电压称为
____
电压,
______
电压的存在说明光电子具有一定
的
____
。(
3
)效应具有
______
。当入射光频率超过截止频率ν<
/p>
0
时,无论光怎样微弱,产生电
流的时间
不超过
______
,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的。
3
、使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做功的
______
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不同金属的逸出功
____
。
四、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
p>
、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
p>
的
________
组成的,这些能量子被
称为
____
,频率为ν的光的能量子为
h
ν。
实用文档
2
、光电效应方程:表达式:
________
或
________
。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
< br>量是
h
ν,这些能量一部分用于克服金属的
_________
,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
_
_______
。
五、康普顿效应
1
< br>、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作用,使光的传播方向
_______
_
的现象。
2
、康普顿效应:在光的散射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
0
____
的成分外,还有波长
____
λ
0
的成分,
这个现象叫做康普顿效应。
3
、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
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
光的
_____
_
性的一面。光子的动量:
p=________
。
【
典
< br>型
例
题
】
一台激光器发光功率为
p
,发出的
激光在折射率为
n
的介质中波长为
?<
/p>
,若真空中的光
速为
c
< br>,普朗克恒星为
h
,则该激光器在
t
秒内辐射的光子数是
________
.
【
问
题
思
考
】
到目前为止你认为光具有哪些特性?哪些现象可以证明。
p>
【针
对
训
练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子与光电子是同一种粒子。
<
/p>
B
.光子与物质微粒发生相互作用时,不仅遵循能量守恒,还遵循
动量守恒。
C
.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
波动性,这种波是概率波,不是电磁波。
D
< br>.宏观物体也有波动性,这种波就是机械波。
2
.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表面发生了光电效应,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B
如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C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D
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实用文档
3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应用的原理图,电路中产生了光电流,下
列说法正
确的是
(
)
A
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就越大
B
入射光的强度越大,产生光电流越快
C
光电管两端的电压越高,光电流就越大
D
如果把图中电池的正负极交换,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4
、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反映光的粒子性
B
.光子的能量由光的强度所决定
C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
/p>
D
.光在空间传播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光叫做
一个光子
5
、下列关于光电效应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
p>
.若某材料的逸出功是
W
,它的极限频率为
h/W
B
.光电子的初速度和照射
光的频率成
正比
C
< br>.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 br>6
、一金属表面,受绿光照射时发射出电子,受黄光照射时无电子发射.下列有色
光照射到
这金属表面上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的是(
)
A
.紫光
B
.橙光
C
.蓝光
D
.红光
7
、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p>
(
)
A
.改用红光照射
B
.增大绿光的强度
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
p>
.改用紫光
照射
实用文档
8
、
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
能产生光
电效应,
现在把人射光的条件改变,
再照射这种金属.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A
.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可能不产生光电效应
< br>
B
.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子数将减少<
/p>
C
.若改用一束红光照射,则可能不产
生光电效应
D
.若改用一束蓝光照射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9
、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
(
)
A
p>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
.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C
.逸出的光电子数木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D
.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选
出了
10
、某金属受到频率为
?
1
=7.0
×
p>
10
14
Hz<
/p>
的紫光照射时,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
0.69 eV<
/p>
,
当受到频率为
?
2
=11.8
×
10
14
Hz
的紫外线照射时,
释放出来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是
2.69 eV.
求:(
1
)普朗克常量;
(
2
)该金属的逸出功和极限频率
p>
.
【
p>
典
型
例
题
】
ptn
?
/ch
实用文档
【针
对
训
练<
/p>
】
1
、
B
2
、
C
3
、
A
7.D
9.A
10. 6.67
×
10
-19
J.S,
3.6
×
10
-19
J,
.37
×
10
14
HZ
实用文档
【课
题】
§
17.3
、
4
、
5
粒子的波动性
概率波
不确定性关系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
p>
1
)通过实验分析,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内容。
< br>(2)
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领会对称
性的研究方法
。(
3
)通过对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内容的学习,感受实验研究这
一重要的研究
方法。
(
4
)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的内容,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
5
)了解经
典粒子和波的模型,
了解概率波的内容,
通过分析实验,
体会微观
粒子波粒二象性模型的建
立过程。
【
自
主
学
习
】<
/p>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本性:光既具有
________
性,又具有
______
性,即光具有
____________
。
< br>2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光子能量ε
=________
,光子动量:
p=h/
λ
,
能量ε和动量
p
是描述物
质的
______
性的重要物理量;波
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
______
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
ε
=h
实用文档
ν和
p=h/
λ揭示了光的
______
性和
______
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假说:实物粒子也具有
_____
_
性,。任何一个
______
的物体
,
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这种波叫做
______
波,也称为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
λ
=______
,ν
=______
三、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1927
年戴
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
____________
的实
验,
得
到了电子的
_________
___
,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四、经典的粒子和经典的波
1
、经典的粒子:粒子有一定的
____________
,有一定的
______
,有的还具有电荷,运动的
基
本特征是在任意时刻有确定的
______
< br>和
______
,在时空中有确定的
______
。。
2
、经典的波:经典的波在空间中是弥散开来的,基本特征是具有
_____
_
和
______
,即具有时
空的
____________
。
五、概率波
1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是光子
________
的性质,
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可以通过
p>
____________
确定,所以,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2
、物质波也是概率波:对于电子和其他微
观粒子,单个粒子的位置是
______
,但在某点出
现的概率的大小可以由
____________
确定,而且,对于大量粒子,这种概率分布导致确定的
宏观结果,所以物质波也是
p>
______
波。
六、不确定性关系: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特征:不再遵守
_______
定律,不可能同时准确地
知道粒子的
______<
/p>
和
______
,不可能用“
______
”来描述粒子的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 br>只能通过
______
做统计性的描述。以?
x
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以?
p
表示粒子在
x
方向
上的动量
的不确定量,那么。?
x
?
p
≥
h/4
π,式中
h<
/p>
是
______
常量。
< br>
【
典
型
例
题
】
实用文档
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使光
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
B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会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
C
.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
< br>
D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
,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
情况呈现出规律性
【
问
题
思
考
】
1
、你认为普朗克常量在粒子性与波动性之间起到什么作用。
2
、怎样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针
对
训<
/p>
练
】
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p>
.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 br>
B
.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
子
C
.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p>
D
.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
子性显著
2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波粒
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
.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
.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
.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显示波动性。
E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
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
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实用文档
3
、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子
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B
.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C
.任一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D
.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他们不具
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4
.在中子衍
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
中原子间距
相近.已知中子质量
m=1
.
67x1
0
—
27
kg
,普朗克常量
h=6
.
63x10
p>
—
34
J
·
s
,可
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
=1
.
82x10
-10
p>
m
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 <
/p>
A
.
10
—
p>
17
J
B
.
10<
/p>
—
19
J
C
.
10<
/p>
—
21
J
D
.
10<
/p>
—
24
J
5
.
1924
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
出物质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
大到行星、恒星都有一种波与之对
应,波长为λ
=h/p
,
p
为物体运动的动量,
h
是普朗克常
数。同样光也具有粒子性,光子的动量为:
p=h/
λ。根据上述观点可以证明一个静止的自
由电子如果完全吸收一
个γ光子,会发生下列情况:设光子频率为ν,则
E
=
h
ν
,
p
=
p>
h/
λ
=h
ν
p>
/c
,被电子吸收后有
h
< br>ν=
m
e
v
2
/2
,
h
ν
/c
=
m
e
v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
v
=
2c
,
电子
的速度为两倍光速,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关于上述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因为
在微观世界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
子
p>
B
.因为在微观世界能量守恒定律不适用
,上述论证错误,所以电子可能完全吸收一个γ光
子
C
.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规律,所以唯一结
论是电子不可能完
全吸收一个γ光子
D
.若γ光子与一个静止的自由电子发生作用,则γ光子被电子散射后频率不变
6
.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有
(
)
p>
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的热辐射问题中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
.一束光照射到某
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是因为该束光的波长太短
p>
C
.在光的单缝衍射实验中,狭缝越窄,光子动量的不确定量变大<
/p>
实用文档
D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E
.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相同
速度的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率低
【
典
p>
型
例
题
】
AD
【针
对
训
练
】
2.C
4
、
C
5
、
C
6
、
ACD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课
题】
§
18
.
1
电子的发现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 br>
(
p>
1
)知道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
2
)知道电荷是
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
e
的整数倍。
(
3
)领会电子的发现对揭示原
子结构的重大意义。
【自
主
学
习
】
一、阴极射线
1
、电离:
(
1
)条件:在
_______
中,气体能够被电离而导电。
(
2
)实质:气体分子中的正、
负电荷被
_______
,气体中出现了
___
____
电荷。
2
< br>、气体放电:(
1
)通常大气中分子的
< br>_____
很大,电离后的自由电荷运动时会与空气分子
碰撞,正负电荷重新
______
,所以难以形成稳定的气体<
/p>
_____
电流。(
2
< br>)阴极射线:稀薄气
体导电可以看到
______
放电现象。将玻璃管内的气体压强降到约
0.1Pa
< br>以下,也就是管内成
为通常所说的
_______
,这时虽看不到辉光,但在阳极上钻一个小孔后,在孔外的玻璃管壁
上
可看到
______
,
其实质是由于玻
璃受到
_______
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
这种射线叫
做
_______
二、电子的发现
1
< br>、汤姆孙的探究方法:(
1
)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
磁场,根据
_______
现象,证明它
是
_______
的粒子流并求现了其比荷。
(
2
)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
< br>_______
做实验,所
得粒子的
_______
相同。(
3
)粒子
带负电,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说明阴极射线粒
实用文档
子的质量远小于氢离子的质
量。(
4
)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
_
______
。
2
< br>、结论:(
1
)研究的新现象:光电效应、
_______
、β射线。它们都包含电子。(
2<
/p>
)结论:
强电场电离、正离子轰击、紫外光照射、金属受灼热、入
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
_______
的带电粒子—电
子。电子是原子的
_______
,是比原子更
_______
的物质单元。
3
、
电子电荷的量子化:
(
1
)
电子电荷可根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
p>
数值为:
e=______________
(
2
)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具有
__
_____
的特点,即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只能是电子电荷的
_
_____
。
【
典
型
例
题
】
如图所示,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
的正下
方,放一通电直导线
AB
时,发
现射线径迹向下偏,则(
)
p>
A
.导线中的电流由
A
流向
B
B
.导线中的电流由
p>
B
流向
A
C
p>
.电子束的径迹与
AB
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p>
D
.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
通过改变
AB
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
<
/p>
【
问
题
思
考
】
1
、你认为我们平时在空气中看到的放电火花是什么原因?
2
、你认为电子的发现,对人类探索
物质微观世界有什么重大意义?
A
A
B
B
【针
对
训
练
】
p>
1.
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测得了电子的
__
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br>。
2.
电荷是
_________
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
e
的
________
。
3.
电子质量的数量级为
_________kg
。
4.
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
这些微观粒子是
。
若在如图所示的
< br>阴极射线管中都加上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
(填“向下”“向上”
实用文档
“向外”)偏转。
5.
(
2007
广东)带电粒子的荷质比
+
电极板
—
—
荧屏
M
1
M
2
/
q/
m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某中学
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
探究
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电子束
+
以求得电子的荷质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他们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p>
.
首先在两极板
M
1
M
2
之间不加任何电场、磁场,开启
阴极射线管电源,
发射的电子从两
极板中央通过,在荧幕的正中
心处观察到一个亮点;
B
.在
M
1
M
2
两极板间加合适的电场:加极性如图所示的电压,并逐步调节增大,使荧幕上
的亮点逐渐向荧幕下方偏移,直到荧幕上恰好看不见亮点为止,记下此时外加电压为
U
。
请问本步骤目的是什么?
C
.保持
步骤
B
中的电压
U
不变,对
M
1
M
< br>2
区域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磁场
B
< br>,使荧幕
正中心重现亮点,试问外加磁场的方向如何?
②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同学们正确
推算处电子的荷质比与外加电场、磁场及其他相关量的
关系为
q
?
U
。一位同学说,这表明电子的荷质
比将由外加电压决定,外加电压越大则
m
B
2
d
2
实用文档
电子的荷质比越大,你认为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6.
如图
18-1-5
所示,有一电子(电荷量为
e
)经电压为
U0
的电场
加速后,进入两块间距为
d
,电压为
U
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电子从
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
向射入,
且正好能穿过电场,
求:
金属
板
AB
的长度。
【
典
型
p>
例
题
】
U
0
A
-
v
0
+
+
+
+
-
B
-
-
BD
实用文档
【针
对
训
练
】
1.
电量
质量
2.
量子化
整数倍
3.
10
-31
4.
电子
向下
5.
①
B.
使电子刚好落在
正极板的近荧光屏端边缘,并利用已知量表
达荷质比(
q/m
)
。
C.
垂直电场方向向外
(
垂直
纸
面向外
)
②说法不正确
,
电子的荷质比是电子的固有参数,是其本身的性质。
6.
答案:
设电子经过加速电场
后的速度为
v
0
,
由动能定理
eU
0
?
2
eU
0
1
2
得
v
0
?
。
mv
0
,
m
2
电子进入垂直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设金属板
AB
的长度为
L
,则水平方向
L
?
v
0
p>
t
,
由于恰好穿
过电场,故电子在竖直上的距离为
故解得
L
?
d
d
1
p>
2
Ee
eU
d
p>
,则
?
at
,
p>
a
?
。
?
2
2
m
md
2
2
U
0
U
实用文档
【课
<
/p>
题】§
18
.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导学案
【学
习
目
标
】
(
p>
1
)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
构的主要内容。
(
2
)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原子核的电荷数,领会原子核式结构提出的思维过
< br>程。
【自
主
< br>学
习
】
一、α粒子散射实验
1
、实验方法:用从放射源发射的α粒子束轰击
_______
,利用荧光接收,探测通过金箔后的
实用文档
α粒子
_______
情况。
2
、实验目的:α粒子通过金箔时,由于金原子中的带电粒子对α粒子有
_______
作用,一些α
粒子的
_
______
改变,也就是发生了α粒子散射,统计散射到各个方向的α粒子
_______
,即可
推知原子中
_______
的分布情况
3
、实验结果:实验发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
_______
α
粒子(约占八千分之一)发
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
_______90
0
,也就是说它们几
乎被
__________
____
。
二、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1
、原子内的电荷关系: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电荷数与含有的
______
_
相等,非常接近于它们
的
_____
__
。
2
、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
_____
_
和
______
组成的,
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中的
______
数。
p>
3
、原子核的大小:实验确定的原子核半
径
R
的数量级为
______m
,而整个原子半径的数量
级是
10
-10
m
,可见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p>
【
典
型
例
题
】
例
1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
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
/p>
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
/p>
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
的
C.
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
原子
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例
2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
内容有
(
)
A
.原子的中心有个核,叫原子核
p>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
【
问
题
思
p>
考
】
1
、比较两种原子结构模型。它们各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
2
、你认为卢瑟福为什么选用α粒子
和金箔作为散射实验的“炮弹”和“靶子”?
-
-
-
-
-
-
-
-
-
上一篇:音乐教室器材配备清单
下一篇:《邯郸弘济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