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十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惨绿少年
< br>“惨绿少年”里的“惨”,通“黪”,指色彩暗淡。惨绿,浅绿,指服色,并不悲惨,
如同现在的很酷,也并无残酷之意。“惨绿少年”本意是指穿着淡绿衣服的少年,后也指
衣着讲究的少年。
“惨
绿少年”出自张固《幽闲鼓吹》,它还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代宰相刘晏的女儿嫁给了礼部侍郎潘炎,他们的儿子潘孟阳出任户部侍郎。母亲不
p>
太看得起儿子,说他才干不够,无能这个高位,总有一天要惹事。儿子不服气,说同僚都
p>
跟自己差不多的料,谁也不比谁强。
母亲不信,于是叫儿子请了他的同僚回家吃饭,并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看这些少年。看
p>
完了,放下心来,说果然都不是特别出色之人,独独又问,
末座惨绿少年何人
?
原来是
补阙杜黄裳。潘夫人感叹,
此人器宇不凡,将来必然成为一
代名相。
< br>这个惨绿少年杜黄裳果然争气,后来荣登宰甫,一反过去朝廷对藩镇的软弱姑息,力
主
以法度整顿诸侯
< br>,在不长时间内即讨平西川、夏绥诸处叛乱,令唐之威令,几于复振,
这就是著名
的元和中兴,而唐宪宗都说全是杜相的功劳。杜相虽然在政治上态度强硬,但
在生活上却
雅澹宽仁,修养极好。
所以惨绿少年一词用来指风度翩翩、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蹇人上天
蹇人,不是指一个寨子的人,它是跛足的意思。一个跛
足的人心心念念想上天,不就
跟“夸父逐日”一样,充满美好的浪漫主义色彩吗
?
其实不是,这个成语出自《后汉
书·五行志一
》,故事是这样的:
西汉王
莽末年,天下大乱,有个叫隗嚣的人,少年时因为生病而脚跛了,但他的野心
并不小。他
在天水起兵反莽想称帝,后来屯据陕甘一带,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军歼灭。
在他称帝前
,天水一带流传着一首童谣:“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
;
令天
可上,地上安得民!”这首童谣讽刺隗嚣,你一个跛脚汉,口口声声“要上
天”,如果你
都能上天去,地上早就走光没有人了。
此后,“蹇人上天”被人们用来比喻不可能之事。没想
到,“蹇人上天”还真的和
“你咋不上天”这句流行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
博士买驴
< br>博士,是古时官名,博士确实去买驴了,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要表达的意思。
<
/p>
这个
成语出自大名鼎鼎的《颜氏家训》:
说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
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
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就到市场
上去买一头。双方讲好价后,
博士要卖驴的写一份凭据。卖驴的表示自己不识字,请博士
代写,博士马上答应。卖驴的
当即借来笔墨纸砚,博士马上书写起来。他写得非常认真,
过了好长时间,三张纸上都是
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写成。卖驴的请博士念给他听,博士干
咳了一声,就摇头晃脑地念了
起来,过路人都围上来听。
过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凭据。卖驴的听后,不理解地
问他说
:
先生写了满满三张纸,
怎么连
个驴字也没有呀
?
其实,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子,
收了你多少钱,也
就完了,为什么唠唠叨叨地写这么多呢
?
p>
在旁观看的人听了,都哄笑起来
。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几句讽刺性的谚语
:
博士
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后来人们便用“博士买驴”来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
领,虽然写了一大篇,说了一
大堆,却都离题很远,这就叫
p>
博士买驴
,或叫
<
/p>
三纸无驴
,也就是所谓
< br>
下笔千言,离
题万里
。
冬日可爱
< br>冬日才可爱
?
春日、夏日、秋日表示不服…其实,之所以
“冬日可爱”那是有来历的,
据《左传》记载:
晋襄公死后,公子雍即位,太子夷皋是婴儿,他母亲就
找大臣赵盾论理。赵盾担心秦
国会出兵干预,结果还是引发两国战争。赵盾独断专行引起
大夫贾季的不满。狄国侵犯鲁
国,赵盾便叫贾季去责问酆舒。
酆舒便吐槽赵盾道:“赵盾的爹是冬日之日,这小子是
夏日之日。”
由于这个槽吐
得比较含蓄,后来杜预注解《左传》时在此处补充道:“冬日可爱,夏
日可畏”,让赵盾
受到了二次伤害。
后来,“
冬日可爱”渐渐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余桃啖君
余桃啖君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讲的是卫灵公和弥
子瑕的故事:
说当时卫国有
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那时,
弥
子瑕还
很受卫灵公宠爱。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弥
子瑕跑
-
-
-
-
-
-
-
-
-
上一篇:家居用品英文名
下一篇:含读的成语18个,带解释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