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摩托车市场车型年年出新,
各种车型让人
眼花缭乱,
但只要是有心人,
就会
注意
到,
其实许多车型无论叫什么名字,
其车型前面两个字母往往相
同,
最常见
的就是
CG
、
CB
、
GS
、
YB
等等,这其实标明的就是这个车型采用的哪种发
动机
技术,
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说一说这几种主流车型的由来及
其发展,
再简单点评
一下其优劣。一家之言,欢迎拍砖。
一、
CG
p>
发动机的发展及优劣
CG
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顶杆机,以其机构简单,造价不高,耐用,皮实的特
性
著称,来自
50
年代的日本本田技术,
1984
年被引进至国内。由于之前摩托车
对大多数人来说可望
不可及,其真正的兴盛,却是在
80
年代末至
< br>90
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CG125
这款车型,率先在我
国南方沿海城市普及,并随
即这股风潮向内陆城市普及,由于发动机的特点注重耐用为主
,质量表现可靠,
且当时国内无法自行生产,
加上法制的不健全
,
大批走私货的涌入,
在南方的沿
海城
市,放眼望去,一片
CG125
的海洋,既然大势所趋,生产<
/p>
CG125
款式的摩
托车和发动机,自然
成为国内摩托车企业的主打方向。
开始的时候是进口整车进行
组装,
与原装货相比质量差异不大,
随着国内消费人
群的激增和商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整车进口变成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的进口
,
在
国内自行组装,因此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异。
此时配套商家早已盯准了这块肥肉,
大量的仿制
p>
CG
发动机的国产件以低廉的价
格出现,一
万多的
CG125
,经国产配套件的使用,只卖
7
、
8
千甚至更低,顿时
p>
本来冲着
CG125
的优异质量去的消费者
,乍见相同款式的东西却只要一半的价
格,都会心动不已,买回来却往往是大失所望。<
/p>
其实顶杆机之所以皮实,
就是因为它在
凸轮和摇臂之间的传动零件、
以及配气机
构等主要零部件的耐用
和精密度,一旦失去这些,仿制
CG125
必然会在机器里
p>
面顶杆、气门摇臂、曲轴、凸轮轴的一片稀里哗啦声中进入修理店。
但普通消费者并不明白这点,于是,
CG
的质量必须下降,而此时正好赶上
GS
小链机的市场冲击,<
/p>
以
CG
为代表的顶杆机就只好在一片喊打
声中坠入抵挡发动
机的行列之内。
代
表品牌:五羊
-
本田、新大洲本田、钱江、宗申、豪爵、隆鑫等
,这些厂家将
之发挥到极致。
优点
:结构经典,以耐用为主,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尤其以两广最为流行。
缺点:
来自本田
50
年代初
的老机种,
开发年代久远,
进入中国市场
20
多年后已
经开始显示其落后性。
燃油做功效率不高,
压缩比低,
油耗高,
配气系统属于
“
硬
性
”
驱动,环节多,附件多且易润滑不良,气门浮动性大,不利于高速运转,噪<
/p>
声和震动大在所难免!
动力性能上比其他几款机种略差。
且无平衡轴,
舒适性低。
二、
CB
发
动机的发展及优劣
CB
机的技术来自
70
年代的本田,
CB
机作为
CG
顶杆机的更新
换代机种,科技
含量更高,
动力发挥更为出色并且兼具了省油,
被很多人给予厚望,
可惜的是在
国内一
直绩效不佳,而且在普及上,相较于它的前身
CG
机也差了太多
,包括摩
检所专家的数据分析都说
CB
机没有在国内卖起来,究竟是为什么?
< br>CB
机当年可是创造了一代经典款式五羊
-A
,也是被追捧了一些日子,可惜时过
境迁,同样变成了质量不过关的牺牲品
。因为
CB
机的制造成本过高,
CB<
/p>
机的
OHC
结构、
顶置凸轮轴、
时规链配气机构对机件的精密度比
CG
机的要求更高,
特别是当时配套商的廉价小链条大多数质量不过关,
p>
链条易被拉伸过长导致杂音。
CB
机的缸径和行程比较接近,本身就是为高速运转设计,而国人买车时大多数
都是简单试骑,只须起步够猛、有力就会让消费者有一个好的印象,
CB
机略绵
的起步表现不够冲劲;加上
CB
机上市时正是
CG
机非常普及的时候,包括很多<
/p>
厂家在推广
CG
机时都说
CB
机不好、质量不行等负面的东西。。。等等一系列
的因素凑到一起,导致了
CB
机种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