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6 23:05
tags:

-

2021年2月16日发(作者:beach是什么意思)


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



“中庸”< /p>


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


同时也是一种 思想方法。


作为


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的“中庸”由孔 子首创,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


一文的作者充实发挥而完成。但是作为思想方 法的“中庸”或用“中”的思想,则在孔子之


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正是从前人 有关用“中”的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字在先秦古籍 中的常见字义有三:一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指适宜、合适、恰


好、


合乎一定的标准,


用作动词,


也即

< br>“圆者中规、


方者中矩”



“中 ”



三指人心、


内心,


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前之所以有人会把“中庸”简单地理解为折衷主义或调和主义,就


是由于仅仅从第一种字义上来理解“中庸”的“中”。但笔者认为“中庸”的“中”与上述

< p>
三种含义都有关系,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意思贯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的含义。



先秦用“中”的思想一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代关于刑罚之“中”的观 念。《尚书·吕刑》里


说:“士制百姓于刑之中”,“故乃明于刑之中”,“惟良折狱, 罔非在中。”“明启刑书


相占,咸庶中正。”这里所说的“刑之中”、“在中”、“中正 ”,都是指的执行刑罚要准


确、合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也即严格地中于法律


(


刑书


)


所制定的标 准。这里的“中”


同无原则地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搞折中调和毫不相干。

< br>“中”


是有原则的,


既然要中于一定的

< br>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原则。求“中”、反对过与不及,反对偏与倚,都是以有一个原则为前


提的。如果不是先有一个“中”的标准、原则,过与不及、偏与倚也就根本不存在,更谈不


上在它们之间搞调和折中了。



正因为

< p>
“中”


有恰到好处地符合于一定的标准意思,


因而 这个标准本身有时也可称之为


“中”



《荀子·礼论》所谓先王“为之立中制节”,意思就是说先王为之制立标准。这里的“中”



“节”


是一个意思,


都是指标准、


法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中”



“极”


的含义相通。

先秦典籍里的“极”字常常可以训为“中”。如果我们从中于一定的标准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 br>用“中”,并知道这一标准本身亦可称之为“中”,那么,“中”与“极”的内在联系就不


难解释了,因为“极”也包含标准、准则的意思。《诗·卫风·氓》曰:“士也罔极”,所


谓“罔极”,就是反复无常,没有一定的准则。郑《笺》曰:“极,中也。”可见“中”与

< p>
“极”


一样,


都是指一定的标准、准则。


《尚书·


洪范》有“皇极”一畴,传云:


“皇,


大;


极,中也。”孔颖达《正义》也指出:

“极之为中,常训也。”所谓“皇极”就是“大中”,


也即大准则、大法度的意思。 正如蔡沈《书经集传》所说:“极”是“标准之名,中立而四


方之所取正焉者也。



一切政治道德行为皆需合于


“皇极”


的法则,


否则就是


“偏”


“陂”



而反对


“偏”



“陂”


也正是在


“皇建其有极”


的前提下进行的。


总之,< /p>



“极”


与有


“ 中”


意思是相通的,其基本含义都是说要公正地符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孔子将上述这种用“中”思想发挥运用到他的伦理道德理论中,从而发明了 儒家的“中庸”


说。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


民鲜久矣。”


(


《论语·雍也》


)


可见孔子是把“中


庸”


作 为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伦理准则而提出的。


儒家伦理学的


“中庸 ”


说同前人有关用


“中”


的思想的不同 ,


就在于儒家对


“中”


的标准赋予了新 的具体内容,


这个具体内容就是以


“仁”


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但“中”字的基本含义,即合宜,合

乎一定的标准或法则这一种意思,仍然保留在儒家的“中庸”说中。


< p>
“孔子曰:‘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


《孟子·尽心下》


)


这里所谓“中道”,

不能简单地只理解为中间道路。


“中道”的“中”也有适宜、符合的意思。孟子也提 到“中


道”



《孟子·


尽心上》


说:


“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中道而 立,能者从之。”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所谓“中道”,就是要象工匠做工要


中于绳墨,射 手调弓要合于彀率一样,符合“道”的要求。《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


道”,孔《 疏》解释为“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


道若性” 。王聘珍注云:“中,适也。”所有这些“中道”,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


和折中 调和、中间道路风马牛不相及。儒家反对过与不及,也正是相对于是否中于“道”这


一前 提而言的。



又如荀子曾说:


“凡事 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


益于理者为之,


无益于理者舍之,


夫是之谓中说。


事行失中 谓之奸事,


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 /p>


《荀子·


儒效》


)


荀子所说的


“中事”



“中说”



也决非折中之事,


调和之说。

< p>
这里的


“中”


也跟“中道”的“中”一样,应解释 为合宜,合乎一定的标准。“中事”、“中说”也即合


理之事,合宜之说。



具体来说,


儒家的


“中 ”


以什么为标准呢?按照孔子、


荀子等的说法,


这个标准就是


“礼”



< /p>


《礼记·仲尼燕居》篇记载了孔子与弟子们的一段对话:“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


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而对曰:

< br>‘敢问将何以为此中


者也


?


’子 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


的要求为 标准的。


后来荀子也说:


先王之道


“比 中而行。


曷谓中


?


曰:


礼义是也。



(


《荀子·



效》


)


儒家常用 射箭来比喻德行的“中”之与否。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这一点在《礼


记·


射义》


里讲得最具体:


“故射者,


进退周还必中礼。


内志正,


外体直,


然后持弓矢审固,


然后可以言中,


此可以观德行。



“为人父者,


以为父鹄;


为人子者,


以为子鹄;


为人君者,

以为君鹄;


为人臣者,


以为臣鹄。


故射者,


各射己之鹄。



从这里也可以 看出,


儒家所谓


“中”



就是要求人们符合“礼”的道德准则,中于礼对自己的要求。


< p>
但是孟子和《礼记·中庸》一文对“中庸”的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中庸》对


“中庸”


说的补充在于它增加了


“喜怒哀乐之未 发谓之中”


这样一层含义。


这样一来,


“中”


就与人所固有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状态联系了起来。


< /p>


本来,在先秦典籍里“中”字也常常用来指人的内心世界。如《礼记·乐记》所谓“情动于


中,


故形于声”


《左传》


所谓


“信不由中,


质无益 也”


都是。



《中庸》


用这样一个


“中”


来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有 其特定的用意的。它是要说明:


“中”的要求,也即礼


的道德准 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也即根植于人所固有的“善端”的。这样一个


“中”



实际上相当于孟子所说的


“良知良能 ”



进一步深入体味,


还可以发现,< /p>


这个


“中”


既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 左传》成公


13


年引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p>


所谓命也。”尧对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论语·尧曰》)这可理解为


“中”


乃天所授予。


由此可见这个


“中”


不仅是人心,


而且还是天地之心,< /p>


实际上也就是


《中


庸》“天命之谓性”的 那个“性”,或孟子所谓“本心”。



这样一个“中”字就把 儒家所谓“内外之道”贯通了起来:一方面,“中”是内在的,指人


内心的某种主观状态 ,也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


“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现

< br>于外部行为上的“中节”、合于礼。二者又是相统一的:内心之“中”正是行为“中节”的


前提,而行为的中于节,则是内心之“中”的外化,对象化。同时这个“中”也把天道与人


道贯通了:


因为它一方面是内在于人心中的,


另一方 面却又是受之于天,


是天所赋予的


“命”



其实也就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的和必然的要求。


< /p>


《中庸》一文的主要内容,正是在这样一种内与外、天与人的关系上,

反复阐明儒家的中庸


之道的。


《中庸》

说:


“忠恕违道不远。



认为


“忠恕”


的含义是和中庸之道差不多的。


“ 忠”


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发而为外在道德行为的“中节”,也 即用礼


的要求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庸》认为道德修养 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


做起,


“内省不疚,


无恶于志”



达到内心的


“诚”



这也是说的含而未发之


“中 ”


的修养。


由此出发,


就能“微之显”



“暗然而日章,


渐渐外化为行动中的


“时中”、


“中节”。


《中

< p>
庸》又提出要以“三达德”行“五达道”。“三达德”即“智、仁、勇”三个最基本的道德


萌芽,“五达道”是指“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之交”五种社会


道德伦常关系,也就是儒家所谓“礼”的主要内容。以“三达德”行“五达道”,同样也是


说的内心道德存养与外部行为中于礼之间的关系。


《中庸》也用了“ 射”的比喻来说明它的


中庸之道:


“射有似乎君子,

< p>
失诸正鹄,


反求诸其身。



射中射不中,


看起来是个外部行动,


但“中”之与否的根本, 却在于自己内心是否有这个“中”,在于自身是否达到了“中”的


水平。


内心之


“中”


的功夫不够,


发 而为外部行动,


则不是


“过”



就是


“不及”



不是


“偏”



就是“倚”。


所以射而不中,不能怨天尤人,


只应该“反求诸己”。


《礼记·大学》云:


“诚


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 ,不远矣。”《易传·文言》在论述坤卦“六五”这


一中爻的含义时也说:“美在其中, 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


”这都可以与《中


庸》所阐发的这种“中庸”之道互相发明。



内心之


“中”


与外部行为


“中节”


两者的圆满统一,


《中庸》


就称之为


“合内外之道”



“致


中和”。


“致中和”的结果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 地万


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因为“庸”字,就有“用 ”的意


思。



《中庸》



“一篇之体要”


的首章中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就完整地表述了作为伦理道德观的 儒家“中庸”说。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6 23:0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60280.html

从“中”字的三重含义看中庸思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