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挽联选萃(王自成编著)
古今挽联选萃(王自成编著)
古今挽联选萃
王自成
编著
序
石
宏
希
p>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学形式,也是世界上最精短的文学
形式;同
时又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文学形式。它同诗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
形式一样,是中华文
化之瑰宝,
矗立于艺术殿堂之中,
光彩照人。
楹联源于魏晋,
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以其优雅的文体,代代传承,经久不
衰。由于具有雅俗共赏、广泛应用的特点,为世世
代代所推
崇。
楹联长
短不拘,句式不定,比起格律诗词的写作有较大的自
由。
但楹联
决非两行文字的随意排列,
它必须严格遵守联律,
注意平仄、对
仗、虚实、逻辑层次,做到用典恰当、言简意
骸、声律优美、给人启迪;楹联作者必须阅
历丰富、通古博
今、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捕捉灵感。所以写好一副对联,
并非易事。
王自成先生酷爱楹联。他从小读过
多年私塾、经馆,经名师
指教,有一定的国学基础,特别是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并
p>
有较深的造诣。
他为人诚恳谦和、
性格凝重
稳沉、
勤于思索、
不爱张扬、默默耕耘,成果颇丰。曾在《中华
诗词》
、
《中国
楹联报》
、
《华厦吟友》
、
《湖北诗
词》等十余家国家、省级刊
物以及数十种大型专集,先后发表作品已有一千二百余首
p>
(副)
,个人还出版有《路边吟草》
、
p>
《田野啸歌》
、
《桑榆别
< br>集》等多部专著,取得了同行和专家的赞许。
据我所
知,王自成先生编纂的《古今挽联选萃》
,是他多年
的宿愿。他
两岁失父,四岁丧母,赖叔父抚养。深感对几位
亲人,生未瞻养、病未医治、死未祭祀,
忠孝难全,甚为哀
痛。早在文革后期,刚过不惑之年的自成先生,凭着朴素的
感情,着手筹划准备,搜集古今挽联。三十多年来,他不分
寒暑,废寝忘食
,奔跑武汉各大书店、图书馆、大专院校,
并深入部分农村、社区,从几百种典籍、书刊
、报章和民间
族谱、传记中,先后共搜集积累挽联达两千一百余副。随着
时间推移,自成先生思想认识不断升华。在弘扬中华传统文
化、建设中华民族共
有精神家园的今天,社会上孝悌思想淡
薄,联作虽多,但难求一册系统完整的哀联专著。
对此,他
认为,编纂这样的专著,目的一是为了传承爱国孝悌教育,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二是为了给今人与后人留下宝贵挽联
史料,继承传统,发扬光
大,不断创新。作为一个非专业人
员,数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殚精竭虑,行此善举,
其精
神难能可贵!
《古今
挽联选萃》被挽对象,上至春秋,下迄当今,历时两
千余载,联作跨时一千余年,共选录
挽联一千三百零五副,
分为三十一个门类。历代作者以惆怅的心情和高超的笔墨,
贴切被挽者的身世、经历、年龄、特点等,对其予以赞、叹、
悲、
p>
慰,
充分体现出创新而不离传统,
重律而尤
见时代风徽。
全书集广泛性、系统性、实用性、欣赏性于一炉,读来不仅
妙趣横生,
回味无穷,
而且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不愧为
“选
萃”<
/p>
,当视为挽联善本。是一册进行爱国孝悌教育的好教材,
也是对楹
联事业的一份贡献。
总之,这本册子所搜集的古今挽联
,在立意、文采、用典、
逻辑、联律上可谓挽联的上品,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突出
p>
爱国孝悌主题,
门类齐全、
联律协调、
p>
词语动人、
雅俗共赏、
赞叹悲慰,体现多彩
的人文景观,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实
用价值、艺术价值,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探索新理念,实现新跨越。王自成先生虽已年过古稀,但至<
/p>
今仍然学习不懈,笔耕不辍。我热情地期待他在楹联这个百
花园中
,继续辛勤耕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更加令
人欣慰的新成就!
< br>
戊子年季春于温泉不晚斋
(
石宏希
: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原咸宁地区行暑副专员
)
目
录
序……………………………………………………………(
门类
○一、政治类………………………………………………(
○二、军事类…
零一、政治
1
)
1
p>
)
挽
刘
备
——胡术林
三结义,三顾庐,三让徐州,赢得三分天下;
半经文,半纬武,半生戎马,争来半壁江山。
挽诸葛亮
——佚
名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又
——佚
名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
定西蜀
,伏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内,卜金木五行爻卦,
水里偏能用火攻。
< br>
又
——佚
名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迹;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躬耕未遂老臣心。
-
-
-
-
-
-
-
-
-
上一篇: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下一篇:启功论书绝句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