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等待戈多》中的对立人物关系及深层含义
摘
要
p>
:
《等待戈多》
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品,
其文本没有设置激烈的戏剧
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情节,
没有塑造任何具有具有魅力的舞台角色,
而是通过流浪
汉之间的琐碎对话表现中心思想,
这种成对人物关系设置并不是偶然现象,
本文
通过对
《等待戈多》
中的两对流浪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揭示这部作品的深刻
内
涵。
关键词
:贝克特;等待戈多;对立
Analysis of Opposing Characters in
Waiting for Godot and Its Deeper Meaning
Abstract
:
Waiting
for Godot is a masterpiece of Theatre of the
Absurd. The text does not have
fierce
dramatic conflicts, fascinating scenarios and live
characters, expressing the central theme by
the dialogues between
tramps
,
but it is not a
coincidence. This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expose
the
deeper meaning of this work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of two pairs of tramps.
Key word
:
Beckett,
Waiting for Godot, opposition
在《等
待戈多》这部作品中,没有设置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情节,
没有塑造任何具有具
有魅力的舞台角色,
而是通过流浪汉之间的琐碎对话表现全
局,
但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就是剧中的人物并不是孤单出现,<
/p>
而是每一个角
色都有一个相对的角色相伴出现,
< br>构成不可分离的一对。
贝克特的多部作品中人
物形象都不
是单独出现而是成对出现,如《终局》中,又瞎又瘫的汉姆和只能站
不能坐的克洛夫构成
相互憎恶但又缺一不可的一对;
《美好的日子》中的温妮和
威力
虽然在感情上总是得不到共鸣,
但是他们的出场也是典型的形影不离。
< br>由此
可以看出贝克特的作品在上并不仅仅是偶然现象,
本
文将对
《等待戈多》
中的弗
拉季米尔和
爱斯特拉冈,
波卓和幸运儿这两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从而解读
作者
设置对立人物关系背后的深层含义。
一、灵与肉的对立统一——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
p>
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是一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从表面上来看,
< br>这对人物形象没有显著的性格特征,
没有稳定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没有明确的自
我认知,
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模糊不清。
其实仔细的阅读文本,
总结一下这对人
物相对稳定的性格特征就会发现,
他们不仅仅有个性而且还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
体,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二元理论中灵魂和肉体的对立。
在作品中,
弗拉季米尔基本上可以说是代表头脑、
精神和灵魂,
是与肉体对
立的一面,
而爱斯特拉冈则是与他相反,
代表肉体及与肉身相关的物质层面的事
p>
物。
这种代表性在剧中多次被作者暗示出来,
例如在剧中,
弗拉季米尔总是在试
图思考,在等待的过程中基
本保持着比较积极的心态,他克制自己大笑的欲望,
负责记忆并且负责反省和维持道德感
,
就像在救助波卓的问题上他所说的
“确实,
< br>当咱们交叉着双臂衡量着得失的时候,
咱们真不愧是咱们同类的光荣。
老虎会一
下子跳过去援助它们的同类,
决不会动一
下脑子;
要不然它就会溜进丛林深处。
”
[1]
(
p101
)
但是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弗拉季米尔在性格上也是具有矛盾性的,他有
时很有责
任感但有时又拒绝和爱斯特拉冈彼此支撑,
承担责任。
如爱斯特
拉冈从
噩梦中惊醒时想要向他倾诉时,他的选择是捂紧了双耳。
爱斯特拉冈是作为弗拉季米尔的对立面出现的,
他健忘、
言语猥亵、
态度消
极,
对任何事情都是不确定的。
他对弗拉季米尔的思考和对等待戈多的希冀总是
进行言语攻击,
表现的极为蔑视,
但是同时自己又
不能确立任何可以驳斥弗拉季
米尔的理论。
爱斯特拉冈经常遭受
殴打,
但是当二人面对新的情况时首当其冲的
往往是爱斯特拉冈
,
例如在第一次遇到波卓和波卓搭讪时,
是爱斯特拉冈首先和<
/p>
波卓进行沟通的,
这也暗示了人一般并不具有大无畏的精神,
p>
在胆怯的灵魂面前,
肉身承担着更多的罪责和痛苦,
另外在作品中,
当波卓的肉骨头和求救时的以金
钱为酬
劳的诱惑出现时,
爱斯特拉冈突然就变得异常谄媚卑下,
这样的
行为使弗
拉季米尔产生了强烈的耻辱感,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苏格
拉底的肉体欲望总是使灵
魂陷入泥沼的说法是相似的,
当然不可
否然的是作品中象征着灵魂的弗拉季米尔
并非十分高明的灵魂。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是对立的一对人物形象,
< br>但是
在对立的同时,
他们又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p>
在第一幕和第二幕的结尾,
爱斯
特拉冈都曾
经提出要和弗拉季米尔分手,
但都是无疾而终,
这就暗示了灵魂
和肉
体的不可分割,一旦肉身消亡,灵魂也就失去了载体,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因
p>
此这两个人物只能是彼此形影不离。
在作品中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
冈的分手总
是爱斯特拉冈首先提出的,
这就意味着在灵与肉相统
一的人中,
灵魂和肉体往往
是不能和谐的,灵魂要受到肉体的牵
制,甚至有时要为肉体的欲望而感到羞耻;
而在肉体的需求面前,
灵魂的单独飞升显得荒唐无力,
从而灵魂受到肉体的鄙夷,
这
也就是作者设置代表肉体的爱斯特拉冈总是鄙视代表灵魂的弗拉季米尔的原
因之一。
p>
在贝克特看来,
灵魂和肉体的不能兼容正是人类在面对外界时首先应
该
解决的内在矛盾,
这个矛盾并不是人人都能处理好的。
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
会之中,
往往在矛盾
出现之前,
人们就率先肢解了自己,
许多人都对这种人们自
p>
身内部的矛盾感同身受并身为其所苦。
贝克特在剧中将这种根植于人
性中的矛盾
外化为两个对立统一的个体,
从而以一种极端的表现
方式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
效果。
二、施虐与受虐的对立统一——波卓和幸运儿
波卓和
幸运儿的依存和对立与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依存与对立有着相
似之处。
在剧中,
波卓刚出场时给人的感觉是傲慢而不可一世,
实际上他是外强
中干。
例如在剧中波卓说
< br>“我很想坐一会儿,
可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安然坐
下
。
”
“我能帮什么忙吗?”
“要是你请
求我坐下。
”??“那就试试吧。请坐,老
爷,我请求您。
p>
”
“不,不,我不想坐。再请求一次。
”<
/p>
[1](p41)
波卓需要爱斯特拉冈
多
次请求自己坐下然后才能安然坐下,
这种怪癖实际上正是源于他对自身存在的
视而不见,是对自我的一种可悲的放弃。
“我遇见的人越多,心里也就越高
兴。
[1](p31)
跟最卑下的人分手之后,
你也会觉得更聪明、
更富足、
更意识到自己的幸福”<
/p>
他需要用他人的卑下来彰显自己的存在,
以暴露他人的弱点为乐。
他毫无怜悯之
心的对幸运儿施虐,
正是
为了凸显自己的存在。
他的聒噪、
狂傲和不可捉摸的情
绪波动正是为了炫耀自己从而来引起他人的关注,
进而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
然而
一旦要他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
波卓只有死路一条。
在他的世界中,
根本就不存
在自我,
他的自我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在第二幕中贝克
特让波卓失明,
笔者认为
这正是作者对波卓的一种惩罚,
只能依靠他人来确定自身的存在的人,
最终的命
运只能是匍匐在地,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幸运儿是作为波
卓的对立面出现的。他是波卓的奴隶,是波卓的施虐对象,
是波卓确定自身存在的对立面
。
在剧中可以看到,
幸运儿对于波卓的施虐没有任
何的反抗,
相反的当爱斯特拉冈对其表示怜悯和同情时,
他表现出的却是强烈的
反击性。
即使是在波卓失明的情况下
,
他依然忠心耿耿的甘愿被波卓虐待受其驱
-
-
-
-
-
-
-
-
-
上一篇:英语招聘广告范文篇
下一篇:全球排名前五十国际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