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
会扔出许多垃圾,
您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它
们通常
是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高昂的,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
200
元至
300
元人民
币。
而仅北京市日产垃圾就有
12000
吨,
目前面积在
36
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
北京五环路以内有
700
多处,占地
500
多万平方米,每年在
3-5%
< br>的速度增加。
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
弃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
1979
年全
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
2500
多万吨,
1996
年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
1.16
p>
一吨,
是
1979
年的
4
倍。
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变成填埋场?占地
60
公顷,日处理量为
2000
吨的阿苏卫填埋场仅
能处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
且在第
11
个年头
就会
被填满。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
< br>
目前,
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
的另一种垃圾处理方法就是焚烧。
经过高温焚化后的
垃圾虽然不
会占用大量的土地,
但它不仅投资惊人,
并且会增加二次污染的
风险。
二恶英这令人谈
恶
色变的剧毒致癌物质,就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主要气体成分
< br>之一。
此外,
无论填埋还是焚烧,
都是对资源无谓的浪费,
我们不
断地把有限的地
球资源变成垃圾,又把他们埋掉或烧掉,我们将来的子孙在哪里生存?<
/p>
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其
实,
办法是有的,
这就是垃圾分类。
垃
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
源。
垃圾分类的好处
是显而易见的。
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
既省
p>
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对于一向勤俭持家的中国人并不陌生。
也许你还记得五六十年代回
收废品的情景:牙膏皮攒起来回收,橘子皮用来制
药,生物垃圾用来做堆肥,废
布头,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类后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为工农
业提供了原料。<
/p>
被称为垃圾生产大国的美国,
垃圾分类也逐渐深入公民的生活,
走在大街上,
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
政府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
除了在街道两旁设立分类垃圾桶以<
/p>
外,每个社区都定期派专人负责清运各户分类出的垃圾。
居民对政府的垃圾分类工作也表示了极大的支持。
这不仅表现在他们每个人
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耳熟能详;
而且,
在这里为垃圾分类处理出钱,
就像为能饮用
到洁净的自来水付费一样天经地义。
垃圾回收作为一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许多发达国家,
回收产业正在全
国产业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以美国
3
个城市巴尔的摩、
华盛顿
和里奇
蒙为例,过去回收垃圾每处理
1
吨需要花
40
美圆,分类处理以后,这些回收的
垃圾在
1995
年就创造了
5
100
个就业机会。在美国这
3
个城市
只是很小的一个
地区,其垃圾回收不仅节约了处理垃圾的费用,而且创造了
5
亿美圆的财富。
p>
垃圾分类不仅是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的时尚,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 br>在巴西,
许多社区都实行的垃圾分类,
这位市长把市政大
厅正门口的分类垃圾箱
作为该市的荣耀。
而附近的二十多个海滩
,
分类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
-
-
-
-
-
-
-
上一篇:为什么“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这句话是错的!
下一篇:自我客体化的三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