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偏光板技术介绍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4 02:29
tags:

-

2021年2月14日发(作者:巴戟)


偏光板技術介紹


()




賴劍書、鄭堯中、顏富祥



/


力特光電




隨著社會高度電子化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愈趨頻繁,在訊息的傳遞上講求即時、互動


功能的顯示器技術也愈受重視。由於液晶顯示器所具有的薄型、輕量、低耗電等優點,使其

廣泛被使用在個人及家庭用的電子商品上。



< p>
近年來又由於大型化及彩色化技術提高,液晶顯示器似乎已有取代陰極射線管


(CRT)


的趨


勢,在


2005


年時估計將有大於


1,000


億美金的市場 ,被喻為是


21


世紀明星產業之一。偏光


膜為液晶顯示器重要元件之一,伴隨著液晶顯示器的快速發展,偏光膜的市場也隨之擴大。

目前商品化的液晶顯示器均利用偏極光做為光源,而偏光膜的功能是將非偏極光轉為偏極

光。我們以


TN



LCD


為例加以說明。圖一


(a)


是當光線進入經配向 過的液晶槽


(liquid crystal


cell)


後,其偏極方向隨液晶的排列而旋轉


90


度 。圖一


(b)


則是在對液晶槽施加電壓後,所有


的液晶分子皆朝同一方向排列,入射光的偏極方向沒有改變。由此可知,在沒有偏光膜的情


況下,光線可自由進出液晶槽,不受外加電場的影響。圖二表示,當外加兩層偏光膜之後,

< p>
光線的透過就可用外加電場加以控制,使得視覺上可以感受到明暗的變化。




[


圖一


]




[


圖二


]





偏極光與偏光膜的基本原理



大多數的 人仍然對偏光膜這個名詞感到陌生而不很清楚,故在此先對偏極光的現象及基本原


理稍做 說明。




偏極光



人類對光的了解依序可分成以下四個重要階段:



1.


十七世紀中,牛頓首先開始對光做有系統的研究,他發現到所謂的白光< /p>


(White Light)


是由所


有的 色光


(Colored Light)


混合而成。為了要解釋這 個現象,就有許多不同的理論衍生出來。



2.


十九世紀初,楊氏


(Thomas Young)


利用波動理論成功的解釋了大部分的光學現象如反射、

折射和繞射等。



3.1873


年 ,馬克斯威爾發現光波是電磁波,其中它的電波和磁波是相依相存不能分開的,電



(E)


、磁場


(H)


與電磁波進行的方向


(k)


這三者是呈相互垂直的關係。




[


圖三


]




4.


二十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光的 能量要用粒子學說才能解釋,因而衍生出量子學。換言之,


光同時具有波動及粒子兩種特 性。



因為偏極光的理論是用波動學來解釋的,所以往後的討論 都將光視為電磁波,並且為了簡化


易懂,我們只考慮其電場向量


E


。非偏極光的


E


可以用圖四表示,圖 四中許多對稱等長的輻


射線表示


E


在< /p>


E



H


所組成的 平面上振動,並且在各方向振動的機會均等。當


E


的分佈不均< /p>


時就稱之為偏極化


(Polarization)


,如圖五所示為部份偏極光,當


E


只在一個方向振動時 則稱


之為線性偏極光


(


圖六

< p>
)


。從向量的觀點來看,當圖四中各方向的向量投影到

X



Y


兩個相互

< br>垂直的座標軸上後,非偏極光可以分解為兩條相垂直的線性偏極光


(


圖七


)





[


圖四:非偏極光

< br>]




[


圖五:部份偏極光


]



< p>
[


圖六:線性偏極光


]




[


圖七:相互垂直的線性偏極光


]




偏極光的製造



一般而言,製造偏極光的方法是由以下三個步驟:


< p>
1.


製造普通非偏極光


(


圖四


)




2 .


分解此非偏極光為兩個相互垂直的線性偏極光


(


圖七


)




3.


捨棄一條偏極光,應用另一條偏極光


(

< p>
圖六


)




能將非偏極光分解為兩條偏極光,而捨棄其一的儀器稱之為起偏器


(Pola rizer)


,起偏器可以


利用如吸收、反射、折射、繞射等光 學效應來產生偏極光。一般較常用的起偏器種類有以下


數種:



(1)


反射型


當光線斜射入玻璃表面時,其反射光將被部分偏極化。利用多層玻璃的連續反射效果即可將

< br>非偏極光轉為線性偏極光。



(2)


複屈折型



將兩片方解石晶體接合,入 射光線會被分解為兩道偏極光,稱為平常光與非常光。



(3)


二色性微晶型



將具有二色性的微小晶 體有規則地吸附排列在透明的薄片上,這是人工第一次做出偏光膜的


方法。



(4)


高分子二色性型



利用透光性良好的高分子薄膜,將膜內分子加以定向,再吸著具有二色性的物質,此為現 今


生產偏光膜最主要的方法。這類吸收式的起偏器都是以膜


(F ilm)


或是板


(Plate or Sheet)

< p>
的形


式存在,因此,通常又稱之為偏光膜


(Pol arizing Film)


或偏光板


(Polarizing Plate or Sheet)



英文上另外一個更通俗的稱 呼是


Polarizing Filter





偏光膜的起源



偏光膜是由美國拍立得 公司


(Polaroid)


創始人蘭特


(Edwin H. Land)



1938

< br>年所發明。六十年


後的今天,雖然偏光膜在生產技巧和設備上有了許多的改進,但 在製程的基本原理和使用的


材料上仍和六十年前完全一樣。因此,在說明偏光膜的製程原 理之前,先簡單的敘述一下蘭


特當時是在什麼情況下得到靈感,相信這有助於全面了解偏 光膜的製程。



蘭特於


1926


年在哈佛大學唸書時看了一篇由英國的一位醫生


Dr. Herapa th



1852


年發表


的論文,內容提到


Dr. Herapath


的一位學生


Mr. Phelps


曾不小心把碘掉入


the solution


disulfate of quinine


,他發現立即就有 許多小的綠色晶體產生,


Dr. Herapath


於是將這些 晶體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如下圖所示:當兩片晶體相重疊時,其光的透過度會隨晶體 相交的


角度而改變,當它們是相互垂直時,光則被完全吸收


(< /p>


圖八


)


;相互平行時,光可完全透過


(




)





[


圖八:光被完全吸收


]




[


圖九:光可完全透過


]




這些碘化合物的晶體非常小,所以在實際應用上 有了很大的限制,


Dr. Herapath


花了將近十


年的時間來研究如何才能做出較大的偏光晶體,可是他並沒有成功。因此,蘭特認為這條路


可能是不可行的,於是他採用了以下的方式:



●蘭特把大顆粒晶體研磨


(ball mill)


成微小晶體,並使這些小晶體懸浮在液體中。



●將一塑膠片放入上述的懸浮液中,然後再放入磁場或電場中定向。



●將此塑膠片從懸浮液中取出,偏光晶體就會附蓋在塑膠片的表面上。

< br>


●將此塑膠片留在磁場或電場中,乾燥後就成為偏光膜。



蘭特的方法是將許多小的偏光晶體,有規則的排列好,這就相當於一個大的偏光晶體。他應< /p>


用上述的方法,在


1928


年成功的做出 了最早問世的偏光膜、


J


片。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費時、


成本高和糢糊不透明。但蘭特已經發現了製造偏光膜的幾個重要因素:


( 1)




(2)


高分子



(3)


定向


(Orientation)

。經過不斷的研究改進,蘭特終於在


1938


年發明了到現 在還在沿用的製造


方法,其基本原理將於下節中討論。




偏光膜的工作原理



時下最通用的偏光膜是蘭特在


1938


年所發明的


H


片,其製法如下:首先把一張柔軟富化學


活性的透明塑膠板


(


通常用


PVA)< /p>


浸漬在


I2 / KI


的水溶液中,幾秒 之內許多碘離子擴散滲入內


層的


PVA


,微熱後用人工或機械拉伸,直到數倍長度,


PVA


板變長同時 也變得又窄又薄,


PVA


分子本來是任意角度無規則性分佈的, 受力拉伸後就逐漸一致地偏轉於作用力的方向,


附著在


PVA< /p>


上的碘離子也跟隨著有方向性,


形成了碘離子的長鏈


。因為碘離子有很好的起偏


性,它可以吸收平行於其排列方向的光束電場分量 ,只讓垂直方向的光束電場分量通過,利


用這樣的原理就可製造偏光膜

< br>(


如圖十


)


< br>



[


圖十


]




偏光率的計量


偏光膜的功能就是將非偏極光轉為偏極光,其偏光性能的好壞可用偏光率


(


或偏光度


)


來表


示。計 算方法如下:



1.


取一片偏光膜,將 吸收軸方向分別平行及垂直偏極光光源,測得透過率值


k1


及< /p>


k2


,單體


透過率


(Total Transmission)


則定義為︰



單體透過率



= ( k1? + k2? ) / 2




[

< p>
圖十一:偏光膜的單體透過率測得


]




2.


取兩片偏光膜,測得平行透過率


(T11)


及垂直透過率(T⊥)



T11 = (k1? + k2?) / 2 T⊥ = k1 ×k2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4 02: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54114.html

偏光板技术介绍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