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
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
造性表述的
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
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积极向上
,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小学作文教学是整个
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语文老师
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写
作的兴趣,提高写作的水平。在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我们边行
走
边思考,在构建有效课堂方面积累了点滴的做法,我们从课前准
备、课堂指导、课后评改三方面入手,做了初步的探索。
一、课前准备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们传统的习作教学老师们大多只
< br>顾在作文课上下功夫
,
但却忽视了课前准备这一重要环节
。只有营
造自由、
开放的习作教学氛围
,
灵活巧妙地把习作指导延伸到课前
,
引导学生事先轻松获取习作之所需
,
这样才能为写作奠定良好的
基
础。
1.
提前示题,了解内容。
我们通常的作文教学往往是作文课
才开始告诉学生
要写什么,
面对突然而至的习作任务
,
学生往往会手忙脚乱
,
无从下
手。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材料准备和思想准备。每次作文课,提
< br>前一周告诉同学们下次作文课的题目,并给他们提出详细的要求,
让孩子们提前预
知习作任务和习作的基本要求。为了防止孩子们
遗忘,在这期间,不时地检查孩子们的习
作准备,及时了解孩子
们的习作动向。正是因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孩子们的作文就<
/p>
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不再是胡编乱造,而是根据自己的切身
体
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
引导观察。
生活是
写作的源泉,
而老师和家长是引领学生汲取
营养的引路人。为了
写好一篇文章,带领参与活动,或者布置家
长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
。例如春天来了,
从早春抽出的第一个小嫩芽开始,我就带领孩子们到校园去寻找
春天,并及时记录自己的观察。同时,利用周末让家长带领孩子
走进大
自然,感受初春的景象。正是因为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每时
每刻的引领,使孩子们对春天有
了感性的认识,因而孩子们的笔
下,春天是那样充满活力。孩子们在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中
观察父
母的表现,记录父母的言行。同时,表达完毕之后让家长也写写
< br>自己的感受。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共同参与,使孩子们深深地懂得
“爱,要大声说出
来,也要真心做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
感。
3.
情景创设,捕捉灵感。
p>
学生写作文最怕的是无话可写
,
言之无物。
小学生
现在生活单调,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素材
,创设
生活情景,让学生用心体验。
作文前对素材的有意搜集
十分重要。比如说明文、读后感等题材的文章都需要提前搜集材
料。比如
有一次让孩子们写潍坊博物馆,就布置孩子们提前去网
上搜集资料,甚至不少同学在家长
陪同下亲自观察。还有读后感、
观后感,都要提前阅读,并及时记录好词佳句,摘抄打动
心灵的
一个精彩瞬间或者一句话。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孩子们在写作
< br>时就会轻车熟路,抓住重点,并真实感人。
二、课堂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心。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
写作状态,并经过指导,培养学生的写
作个性和创新能力。如果课堂上给予学生太多的条
条框框,往往
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不敢放开手脚,因而说假话、胡乱
编造、套话就会一大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畅谈交流,相互启发。
叶圣陶
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话就是用口作
文。”所以,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表达。
因此在写作前我们都
是根据每次的写作要求,让学生之间相互畅谈写作意向,相互交
p>
流,相互启发。然后在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下,梳理习作素材,整
理习
作思路。学生喜欢交流,箫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
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
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
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个人就有两个以上的思
想。”的确这
样,每次的交流都看到孩子说得不亦乐乎,侃侃而谈。交流,让
孩子相互取长补短,从中受益。
2.
指导方法,编写提纲。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习作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
/p>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教师平日阅读课写作方法的
渗透已经无形地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自然地掌握了写作
的要领。首先要求孩子们
编写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如果说方法
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石,那么写作提纲也让孩子们
理清了写作的
思路,明确了文章的详略,避免了层次混乱重点不突出和流水账
式的作文。因为有了方法的指导,孩子们的作文中充满灵性,写
景与抒情的
巧妙结合让文章有了大师风范,耐人寻味,水到渠成。
3.
示范引领,抛砖引玉。
示范引领,抛砖引玉,能开阔学生
思维的大门,引出
学生的好词佳句。写作贵引,依引写文,文思如泉。
< br>
4.
尊重个性,完成试写。
课程标准给了小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
因为小学生的个
性差异,教师要避免给学生定下许多的条条框框,鼓励他们从自
身生活经验入手,“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老师要充分尊重学
生
的个性化体验,还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给予学生更多
选择的空间和自由。习作中
还要把写作的自主权还给学生,鼓励
学生大胆创新,避免千人一面。同样一件事无论是选
材还是布局,
语言表达上要独立思考,尽显个性。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作文,一气
呵成,不能拖拖
拉拉。教师在学生写作时最好巡视,对写作速度
-
-
-
-
-
-
-
-
-
上一篇:小学的语文作文结构
下一篇:血气分析常用参数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特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