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
格式
--
< br>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期末检测卷(一)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号
得分
一、
选择题
(
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你所
在考场的温度约
50
℃
B
.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
3m
C
.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
1mi
n
D
.你答题用的
2B
铅笔的质量约为
8g
2
.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树
B
.地面
C
.旁边的楼房
D
.自行车
3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
50m
,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
4s
,通过后一
半路程用了
6s
,则
该物体在全程中的
平均速度为(
)
A
.
10m/s
B
.
6.25m/s
C
.
5m/s
D
.
4.17m/s
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C
.汽车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春天,河里的冰逐渐变成水
B
.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干
<
/p>
C
.夏天,剥开冰棒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D
.放在电冰箱冷冻室中的矿泉水结成了冰
6
< br>.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 br>是(
)
A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
80
℃<
/p>
C
.在第
5m
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
D
.第
10min
时物质处于液态
< br>
7
.如图所示,下列图片中的物理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
传播的是(
)
p>
8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
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p>
D
.人向平面镜靠近
0.2m
,像将远离平面镜
0.2m
9
.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
(
如图
)
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
p>
)
A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B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
-----WORD
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C
.二维码是光源
< br>D
.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10
.有一体积为
20cm
< br>3
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
16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
8
×
10
3
kg/m
p>
3
1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6<
/p>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
4
×
10
3
k
g/m
3
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共
30
分
)
11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
(1)
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
。
(2)
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
。
(3)
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
12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
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
的。猿声是通过
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13
.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
它们的成因可知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
和
引起的。
14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句中,“蝉”和“鸟”叫
声的区分依据的是声音的
不同;茂密的森林有吸声和消声的作用,是在
控制噪声。
15
.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
A
杯盖上杯盖,
B
杯敞开,
如图所示
。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
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更快所致。
16
.在高考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
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
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
表的一个
立、等大的虚像。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
透镜矫正视力。
三、作图题
(
共
3
分
)
17
.
(3
分
)
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
p>
(
共
20
分
)
18
.
(4
p>
分
)
小明家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
通过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
< br>(1)
称量质量时,当小明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
1
个
20g
和
1
个
10g
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标
尺的右边
(
如图甲所示
)
,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
(
p>
填选项前的字母
)
。
A
.向右移动游码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 <
/p>
-----WORD
格式
--
可编辑
--
专业资料
--
---
B
.取下
20g
的砝码,换上
5g
的砝码
C
.取下
10g
的砝码,换上
5g
的砝码
D
.再往
右盘添加
5g
的砝码
(2)
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
25g
,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小球的质量为
p>
p>
g
;把小球浸没在装有
20cm
3
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
p>
cm
3
,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
g/cm
3
。
19
.
(6
分
)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
/
℃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
(1)
图
甲中
A
、
B
、
C
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
(2)
根
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
填序号
)
。
①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减小实验误差
20
.
(10
分
)
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
8
99
(1)
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发现用前后可折的纸板
(<
/p>
如图甲
)
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
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
(2)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①他用较
(
选填“
薄”或“厚”
)
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②他在找准像的
位置后,画出了
A
、
B
、
C
三点做标记
(
如图乙所示
)
,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
出
p>
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多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是
的。
(3)
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
D
(
焦距
15cm
)
和
E
(
焦距
50cm)
,小明应选择
(
p>
选填
“
D
”
或
“
E
”)
。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
五、推导与计算题
(
共
17
分
< br>)
21
.
(4
分
)
如图,反射光线
BA
p>
和
DC
是从
S
p>
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小明根
据光的反射定律作
出
S
点的像
S
′
成因的光路图;请你根据相关的知识证明:
S
′
和
S
到镜面的距离相
等。
--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