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问题还在让品质部背锅?那是管理混乱!
到底什么是品质问题?每一个公司都几乎在讨论这样一个命题。
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品质部。但对于一位质量经理,又有什么苦衷呢?
一位质量总监发飙:“什么是品质问题?研发部将图纸弄错了,那叫研发问题;工艺
部
将作业指导书写错了,那叫工艺问题;生产线将一个产品做错了,那叫生产问题……而
现在,
所有这些问题公司都叫品质问题,老板一听是品质问题,就来骂质管部。”
品质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管理混乱
1.
客户水平提高了,我们却没有变;
2.
集团军的规模,游击队的打法,不出问题才怪;
3.
组织分工与权力分配存在很大问题,高级管理者的职权与
角色错位;
4.
公司想做的事情太多,自身能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当;
5.
缺乏先进的品质文化和对自己工作结果负责任的意识。
好的产品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品质的关键在于管理
一、质量是由客户决定的
产品到客户
手中,无论标榜的是多么豪华的配备、性能是多么卓越、
外观是多么的精美,
但是,并不是客户所需要的,结果是淘汰一途。因此,制造商的立场与观念:用“最适质量”
取代“最佳质量”;而“最适质量”即是让客户感到“最满意的质量”。
1.
满足客户现在的需求:
符合特定的规格
功能好、使用方便、外观精美
2.
保障客户未来的需求:
经久耐用,不易发生故障
安全可靠
外在环境影响小
为客户设想周到
二、质量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可以降低成本
人们对质量认识的错误观念:提高质量就是要提高成本。
对于制造业而言,不良率下降,成本就会下降:
不需要花费检验、修正不良品的成本;
没有不良品,节省材料更换、机器调整的费用;
因不良品的减少而有更多生产机会;
在不良率减少的情形下,可以改善生产的持续生产能力。
三、品质管理
品质管理就是将产品质
量的不稳定减到最低,甚至剔除。品质管理是管理者为了达到部
门的目标,所进行的一切
活动。
1.
从不稳定的产品质量抓起
不稳定的因素来源于:
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
2.
品质管理基础
(
1
)标准化
标准化是管理不稳定质量出现不可或缺的准则,野蛮制造的“克星”。
< br>
统一化、通用化、系列化、简便化
(
2
)信息化
数据化可以说对偶发不稳定的管理最有效的办法。
所谓数据化,
就是尽量将事情用数值表示。
(
p>
3
)质量教育
持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让员工第一次做对。
(
4
)质量成本分析
< br>
预防成本
鉴定成本
故障成本
(
5
)质量缺陷分析
轻微缺陷
一般缺陷
严重缺陷
致命缺陷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
6
)设备管理
设备优化
设备保养
3.
“三按”、“三检”
(
1
)“三按”
要求员工按
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操作(上岗前培训及现场指导);
要求检验员按工艺、按图纸、按标准检验;
要求技术部编制工艺、绘制图纸、制定标准。
(
2
)“三检”
员工自主检验
巡回检验
员工之间互检
四、品质三大控制
1.
进料控制与库存品质管理
进料控制的
5R
原则,
5R
原则是指适时、适质、适量、适价、适地的采购物料。实现了
5R
,就可以确保需求、成本、品质等各方面对物料供应的要求。
1
)适时
Right
Time
,在需用的时候,及时地供应材料,不断料。
2
)适质
RightQuality
,购进的材料和仓库发出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3
)适量
RightQuantity
,采购数量与存量控制适当,防
止呆料和过多地占用资金用合理的成
本取得所需材料。
4
)适价
Right Price
,用合理的成本取得所需材料。
5
)适地
Right Place
,从距离最近或供应最方便的供料商那里进货,确保随时可以进
料。
2.
过程控制与
SPC
—统计过程控制
过程品质管理计划的拟定
设备点检与仪器校验
首件检查
操作人员自主检查
过程巡回检查
品质异常处理
检验记录
不良统计分析
不良品的区隔与标示
控制图的应用
限度样品的应用
看板管理的实施
3.
终端控制与顾客满意
-
-
-
-
-
-
-
-
-
上一篇:扩频通信系统的MATLAB仿真
下一篇:2011辽宁卷语文现代文阅读-怪人详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