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文写作训练(十
九
)
串
词
串词,又叫串连词、串联词,顾名
思义,就是起串联作用的语句。其作用是在
晚会、联欢会、电视节目等中承上启下,上串
下联。往往寥寥数语就能穿针引线,
承接自然。
一、写作构思
一般来说,节目单总是在串词写作之前编排出来了的。所以,
串词通常是以节
目为基础进行编撰的。当节目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编排的,串词就容易围
绕主题进
行;如果节目是拼凑的
(
即不
是围绕主题编排的
)
,那么串词就无法以节目为蓝本来
进行。这个时候,串词作者就只能把握住主题,从大局着手进行串词创作,而不能
去照顾个别与主题无关的节目。在照顾整体的情况下,与主题无关的则另行考虑。
乡镇、
街道组织的文艺节目,
往往不能按主题编排节目,
p>
这样的节目就可以采用
“随
波逐流”的方法
来进行串词创作。即在整体上不考虑文艺节目的宣传主题,只在个
别与主题有关的节目串
词才考虑主题宣传,串词更多的是只考虑上下节目之间的联
系,或者承上,或者启下。串
词是单点聚焦,就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单点聚集
是最次的一种方法,即串词只针对每
个节目进行考虑。显然,这会使一台节目难以
形成一个整体,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p>
二、使用形式
单人。单人使用的串词只需考虑一个人,写作起来比较容易,但要注意性别。
双人。通常是一男一女配对,这种形式是目前共认的比较理想的主持人搭配。
< br>一男一女,可考虑声音的特征,一柔美,一阳刚,在语言的设置可将柔美的词让女
主持使用,阳刚的词拿给男主持使用。有时候,也有使用两个女性主持的;这样,
阴阳搭
配的特征便不复存在,也不作考虑。
三人。这种形式不常用,
只在一些大型的演出上才使用。这种搭配,其优点在
于两人诵一人总结,或者一人问两人
答,形式多样。在群众性的节目主持中,使用
三个节目主持人是很少见的,但是随着群众
文艺演出的发展,正在逐渐增多。三人
主持,可以是一人为主,两人配合;也可以是两人
为主一人配合,或者是一人综合,
即这一个人的语言总是在总评的位置上。三人主持,最
好不要平均分配串词,不然
不能突出中心主持人。
三人以上。多见于大型专题晚会,如春节联欢晚会、海峡两岸中秋晚会等。具
体形式以双人主持为基础,再兼及多人形式。
串词的主要形式分问答式、呼应式和聊天式。
三、构成要素
1
、思想的深刻性
2
、知识的广泛性
3
、宣传的主题性
4
、语言的抒情性
四、语言特征
1
、抒情重于叙述
2
、多用修辞手法
3
、注重语言优美
4
、语义浅白易懂
五、串词风格
庄重的文艺演出,其辞典雅大方,语言规范优美。
娱乐性的演出,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串词不必太严肃。
纯商业性的演出,可以以诙谐幽默为主,兼及广告宣传,串词不必太正式。
六、要求要求:
1
、要简明扼要。无论是新闻播报还是文艺演出,串词都具有极强的现场感,要
求语言精辟有力、使观众听的清楚,易于接受。
2
、要衔接自然。写串词的目的是为了节目之间的前后过渡自然。我们要善于从
< br>内容或形式上发现其中的衔接点,达到自然巧妙之功效,且不可生拉硬扯,牵强附
会。
3
、要和谐得体。写串词要根据
场合、语境的需要来写。联欢晚会要轻松愉快,
串词可以充满活力,以便活跃气氛;快餐
式的现场新闻,串词可以幽默诙谐,以便
吸引观众。总之,串词运用得体,会增加节目的
趣味性和人文性。
七、举例说明
1
、新闻类串词
新闻节目正在转变,更加注重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除了增加相关节目内
容,还
主要通过不同新闻之间的衔接词体现出来。
例
1
、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新闻时,在各
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
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
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
样的话。
三亚(海南)
晴
24
~
32
℃
漠河(黑龙江)小雪
-22
~
4
℃
大理(云南)
多云转小雨
12
~
24
℃
【写作分析】题目要求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新闻。主题词是“天气预报”,倾听
的对象是“旅游者”。因此要从游人的角度来串联。要充满人文关怀,要突出该地
< br>的地方特点。
【参考答案】
①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
更加惬意,因为三亚的
最高温度为
32
℃。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
方的朋友欣喜不已。
但请您一定不要忘了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是黑龙
江漠河,小雪,
-22
~
4
℃。
②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而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
小雨期
待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一定会流连
忘返。不过提醒您别忘了带上雨伞。大理今天的天气情况是多云转小雨,
12
~
24
℃。
例
2
、
< br>为了使新闻播报更加平易自然,
编辑准备在每条新闻之间加上一些承上启
下的话。请你帮助他们在下面三条新闻之间,设计两条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
转换巧妙。
(
1
)沈阳人要不了多久将有第二个“身份证”
,因为沈阳市公安局将把市民的
指掌纹集中起来,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
(
< br>《华商晨报》
)
(
2
)
上海市灾害性天气预报信号发布制下月开始实
施,
凡遇台风、
暴雨、
高温、
低温等灾害性天气,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将统一发布预警信号,以便市民及时调整衣
食住行等活动计划。
(
《解放日报》
< br>)
(
3
)发生在广东揭东县、湖南武冈市、安徽马鞍山市雨山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
/p>
团农
12
所的四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
被扑灭,昨天疫区封锁被解除。
(新华社)
【写作分析】串联点(衔接点)的寻找:
A
、找出新闻
类别上的共同点:体育类、
文娱类、时政类。
B
、找出新闻性质上的共同点:表扬性、批评性、反思性。或者简
而言之:好新闻
、坏新闻。
通过分析可知,三个消息都是好消息:沈阳市公安局建立全民指掌纹数据库为
-
-
-
-
-
-
-
-
-
上一篇:写作文的好词好句
下一篇:中考作文之中考满分作文日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