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主板图文详解
认识主机板
「主机板」
(
Motherboard
)
不算电脑里最先进的零组件,
但绝对是塞最多东西的零组件
。
事实上,现在新的主机板简直像怪物,上面可能有数十个长长短短、大大小小、圆的方
的、
各式各样的插槽。
即使我已经见过不下百张的主机板,
p>
仍然会惊讶于一张板子怎么能塞这么
多东西,更可怕的是,东西还一
年比一年多。
平台的概念
在电脑零件组中,主机板扮演的是一个「平台」
(
Platf
orm
)的角色,它把所有其他零
组件串连起来,
变成一个整体。
我们常说
CPU
像大脑一样,负责所有运算的工作,
而主机板
就有点像脊椎
,连接扩充卡、硬盘、网络、音效、键盘、鼠标器、打印机等等所有的周边,
让
CPU
可以掌控。所以玩电脑的人,
常会在意<
/p>
「板子稳不稳」
,因为主机板连接的周边太多,
< br>若稳定性不够就容易出现各种灵异现象。
CPU
不够快,
顶多人笨一点算得慢,但脊椎出毛病
就不良于行了。当然,
CP
U
还是最重要的零件,
CPU
挂了,就
像本草纲目所记载的:
「脑残没
药医」
。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主机板厂通通都在台湾
(生产线当然在大陆
)
,
所以一定要好好认
识一下台湾之光
,
但就像最前面说的,
现在主机板上实在塞太多东西,
每个插槽都是一种规
格,有自己的历史和技术。这篇主要是讲一个「综观
」
,各插槽的技术会在对应零组件里详
细说明,出现一堆英文缩
写请别在意。废话不多说,我们挑一张目前最新的主机板做介绍,
大家一起感谢微星提供
两张
P35 Platinum
供小弟任意解体,幸好,在本专
题中没有一张主
机板死亡。
主机板外观
这是目前新的主机板的模样,
看起来
密密麻麻跟鬼一样。
你电脑里装的可能没这么高级,
花样也不一
定这么多,但某些东西是每一张主机板都会有的。
先把一定会有的东西框出来标号,依序做介绍。
插槽(
CPU
Socket
)
:
首先,主机板一定有个插槽放
CPU
,不同的主机板通常会有不同的
CPU
插槽造型,以支
持不同的
CPU
,而即
使插槽造型一样,主机板也不一定都能支持,这跟
CPU
或主机
板的世代
交替,或是厂商自己划分产品定位有关。而在照片左端有一个八个洞白色插槽,
那是给
CPU
供电用的。
这是插上电源插头之后的样子,
在<
/p>
CPU
的章节有提到,
现在高阶
CPU
的耗电
TDP
非
常高,
所以要有专门的电源模组,特别给
CPU
用。另外,
CPU
是很精密的电子零件,它有固定范围
的工作电压,过高过低都会伤到
CPU
,所以
CPU
插槽旁边都会布满一颗颗的小圆柱(照片中
银色紫色交错的东西)
。这些「电容」
的作用
像小型的电池,当输入电压较高时就存贮电力,
输入电压较低时就释放电力,
而快速的存贮和释放,
会让供电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环境,
而
不是上上下下的暴风雨。
喜欢超频的玩家会很在意这
些电容,
因为这是稳定电压的零件之一,
可提高电源的纯净度,
玩家会讲究电容的造型(固态或电解)
、厂牌(日系或台系)
,
甚至是
安装(插件式或
SMD
式)的方
法,为的就是给
CPU
最稳定的环境,达到超频的爽度。
※但要
注意,稳压不是只有电容在做,而是要搭配其他零件(如电容旁
边的
R25
方块,电感)和整
体线路,
不一定用上高级电容就保证有高级电源,
最重要的还是主机板的
线路设计方式。
而
现在主机板常常标榜的
「分相」
,
就是把供电的电流和电压分开成数个,
比如原本输入
120W
,
可拆成四相各
30W
,由于每一相的负载较低,比较容易保持供
电的稳定度。一般说来分相愈
多,电源的环境就愈好,但这并非绝对,设计功力还是最重
要的。而要看分几相,可以数一
下电容或电感的个数,电容数除二或电感个数通常就是相
数,但这只是「通常」
,依然不是
绝对,照片中的主机板是四相
电源。
2.
存贮器插槽(
DRAM
Slot
)
:
在第
0
篇的
总论就有提到了,这长条状的插槽就是插存贮器用的,一般主机板会有
2
~
4
条,或更多,紧邻着
CP
U
和北桥芯片。
3.
北桥芯片(
Northbridge
)
:
北桥是主机板上最重要
的芯片,负责连接
CPU
、存贮器和显示卡,通常中阶以上的主
机
板都会在北桥上装散热片或风扇,
因为它就像
CPU
一样会发热。
照片中是拆下散热器后的模
样,紫色的东西可能是散热用的贴纸,我不敢硬抠下来,
不过北桥就和
CPU
一样,
都是一颗
芯片。
4.
南桥芯片(
p>
Southbridge
)
:
南桥是主机板上的老二,
和北桥互连并连接其他周边,我们熟知的主机板「功能」
大多
来自南桥,
比如
USB
、
网络、
音效、
SATA/IDE
硬盘,
都是从南桥连出来的。
它也是一颗芯片,
照片中看起来好像比北桥还大,那只是芯片制程和封装的造型不同。
现在主机板为了差异化,有时南北桥都会做散热片,甚至还兼
做造型,让南北桥与
CPU
旁的稳压线路全部连在一起做散热。
当然,
通常只有高阶产品才会这样做,
入门主机板黏个
散热片就算很有义气了。
5.
扩充卡插槽(
Expansion
Card Slot
)
:
虽然某些主机板已经内建了「所有」必要的东西,比如网络、
音效、甚至显示芯片,但
还是有扩充的需求,
这些插槽就是拿来
装别的卡,
比如插上电视卡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天下第
一味,或是
插无线网卡,让桌上型电脑也能无线化。而最常见的,就是插一张显示卡。
这是显示卡插上
PCI-Expre
ss
插槽,网络卡插上
PCI
插槽的样
子。
PCI-Express
或
PCI
都是扩充卡的插槽造型,从名字也看得出来,
PCI-
Express
比较先进。
6.
p>
硬盘
/
光驱插槽(
IDE
、
SATA
)
< br>:
蓝色小插槽和黄色长一堆
针的,都是连接硬盘或光驱用的,蓝色的是
SATA
、黄色的是
IDE
(或叫
PATA
)
,现在
IDE
通常只有光盘
在用了,硬盘几乎快全面转换到
SATA
了。左边那
堆黄绿红的小针脚是连接机壳用的,比如机壳上的
USB
< br>、电源键、灯号等等,这部分的安装
通常要参考主机板说明书,每一张主机板的针
脚并不固定。
SATA
和
IDE
的排线,很明显看的出来
SATA
的插拔方便多了。
7.
整合周边(
Integrated
Peripherals
)
:
这些主机板本身功能的输出输入口。
USB
和网络插孔应该认得出来,右边六个洞是音讯
输出和输入
,
左边两个圆的是
PS/2
,
插旧型的键盘和鼠标器,
其他光纤输出
(音讯)
、
eSATA
(外接硬盘)
、
IEEE
1394
(周边)的位置如图所示。
:
那个看起来像水银电池的东西,嗯
.
...
就是电池。用来供电给
BIOS
,存贮主机板的设
置和时间,
就算电源拔掉,资料也可以保留很
长一段时间。至于
BIOS
(
Basi
c
Input/Output
System
)
,有点像是主机板内建的「软件」
,用来辨识主机板
上的各式装置,调整各种设置,
再交给操作系统启动,
BIOS
是开机过程中的第一步,
BIOS
辨识
完毕之后再给操作系统接手。
BIOS
软件通常放在一个很小的
Flash ROM
存贮装置(可以刷
BIOS
更新内容)
,照片中贴着
绿色
贴纸的就是,和旁边的插槽相比真的超小。
电脑开机时可能会秀这样的图形或文字,
通常一闪而过,
但一定会显示按什么键可以进
入
BIOS
设置,一般是按
DEL
< br>或
F1
。早期的
BIOS
可以用一个方法「定住」
,就是把键盘线拔
掉
,
BIOS
就会停在一个错误信息,可以仔细看清楚,但现在不
一定管用了,只能用各位高
超的动态视觉,或是按「
Pause
」键停住。哈!突然想到一个关于
BIOS
的冷笑话,很久很久
以前,随插即用的
USB
键盘还没那么普及时,
BIOS
预设若没抓到
PS/2
键盘就会停住,然后
出现「
keyboard not present , please press F1 key
to continue
」
,请按
F1
键继续。
[b][size=3]
这是最常见的
BIOS
画面,现在
BIOS
不止拿来做基本的硬件设置,最重
要
功能已经变成是超频了,
BIOS
也
是各家主机板厂差异化的主要部分,之后我们会有完整一
个章节来介绍
< br>BIOS
。
9.
电源输入(
ATX Power
Connector
)
:
-
-
-
-
-
-
-
-
-
上一篇:电脑BIOS设置大全
下一篇:机械行业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