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课
主课文译文
新长征
“
中国制
造
”
这个标记很久以前就不新鲜了,它贴在鞋子上、玩具上、服
装上,以及为跨国
公司制造的其他商品上,
< br>世界各地到处可见。
现在真正新鲜的是以中国品牌出售的中国制造
的商品。
目前中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拥有足够
的财力和管理知识来打造国际名牌;
其
余的绝大多数公司还在为在国内获得知名度而努力奋斗着。
但是正在海外市场上试水的
各大
先锋公司,很有可能把事情做大。
一些人认为,
在创业精神饱满的本地管理层的协助下,
或者在一些想在其产品系列里添加
新产品的外国公司的协助下,
中国商品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的基础上,<
/p>
若把卖点放在产品质
量和异国情调上,那末
10
年之内,中国品牌将一个一个地走向全球。总部在香港的广告公
司中国精信(
Grey
China
< br>)的执行董事陈一木丹(
Viveca
Chan
)说:
“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
国家具备创立全球品牌的潜力,那么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
短期之
内,
中国商品最有希望打入国际市场的当属中草药和特色食品,
当然也包括那些体
现中国浪漫并具有异国情调的产品,
例如化妆
品、
时装和音乐作品。
中国总部设在上海的泰
< br>
勒
·
娜尔森
< br>·
索福瑞(
Taylor Nelson
Sofres
)市场调研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
Kevin
Tan
说:
“
与
<
/p>
中国相联系的神秘色彩还有许多。
化妆品是种靠形象推销的产品,
假如你要做化妆品,
你会
一下子就发现,中国化妆品来头不小。
”
努力走向
世界的中国品牌还有一些领导时尚潮头的
饮料和啤酒品牌,<
/p>
也包括家用电器等具有品牌潜力的产品,
它们都能以竞争性的价格
提供高
品质的产品。
这些中国品牌中的一部分,
最终将会
通过合资、
兼并和收购的途径走向国际市场。
而对
于合资双方中的外国投资者来说,
这些品牌则将成为他们更快地进入中国消费
市场和销售渠
道的载体,
同时这些中国品牌也能进一步充实国外
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已经确立的优质品牌
的阵营。
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
“
中国品牌
”
这个概念一直在发育
着,
而目前在国内受到的重视更
大了。
虽然国内市场依然需求旺盛,
但是一批国有企业,
包括一些上市
公司,
现在都认为自
己的产品和管理已经有所提高,
因而都在力图树立自己的国际品牌。
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认为,
他们的产品被国外的消费者看作具有东方异域情
调,因而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质量上,
又可以在任何地方与国外品牌展开竞争。
品牌国
际化可以带来更多的收益,
同时可以提升公司在国内的形象,
从
而吸引那些注重品
牌与地位的国内消费者购买。
例如,
中国软饮料制造商健力宝公司的总裁韩为先
(音译)
说,
健力宝在海外开发自己的
市场,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在中国公众中
“
树立良好的形象
p>
”
,这
种国际化的形象反过来可以增加健力宝在中国国内的销售。
但是,
建立品牌需要时间、
资金和对市场的洞察力。
一些中国品牌依靠具有竞争力的定价打
入了国际市场,
但同时也运用了其他策略。<
/p>
健力宝强调它的饮料适合亚洲人口味,
定位为能
< br>
够补充水分的运动饮料,
是中国运动员的首选。
而空调制造商美的正努力获得更大的品牌认
同。
海尔是中国领先的家用电器生产商之一,
海尔等公司的战略
很明确,
不在价格上做文章,
p>
而是靠产品质量、
高效的分销和售后服务赢得市场。
再举个例子,
亚洲战略投资有限公司
(即
Asimco
)是由美国直接投资的公司,他们最
近收购了五星啤酒,并且把五星啤酒定位成高
档品牌。
当然,正如总部在香港的广告公司中国精信(
Grey
China
)的执行董事陈一木丹(
Vive
ca
Chan
)
< br>指出的,国际化营销并不等于国际化品牌。而且,对中国企业而言国际化品牌还处
于一个初级阶段。
设在青岛的中国青岛啤酒的海外部经理楚梁津
(音)
说,
首当其冲的是推
广国际化品
牌的投资资金很难到位。他解释说:
“
用于再投入促进品牌在海
外形象的资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