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青年英语教师谈如何说好课
说课是
2
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教改深入而产
生的带有教育科研性质的教
研活动,其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宋斌华,
2007
)。它是教师依据课程标
准、教育教学理
念,口头表述自己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
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
性设计的一种教研形式(崔小春,
2005
)。通俗地说,
p>
就是阐述
“
教什么内容、为什么教这些、怎
么教和为什么这么教
”
的问题。由于说
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创新过程,能凸显出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
学生的理
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的能力
由于时间短、易操作、见效快,说课深受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和基层学校的
青睐,常
被应用在教师招聘、基本功竞赛、教学研究等活动中。
2008
年
10
月张
家港市教育局在张家港外国
语学校举行了全市高中英语教师说课比赛。
说课内容
是《牛津高
中英语》
(江苏版)第
11
模块第
p>
2
单元
Project
中的一篇阅读材料,
是本单元话题(
getting a
job
)的延伸和拓展。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笔者就
以此次活
动为案例,结合
17
位参赛教师的具体表现和主要问题,跟英语
教师谈
一谈如何说好课。
问题一:说
课,是背长篇累牍的教育理论,还是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在这次活动中,
有不少教师事先作了大量准备,
收集了许多时尚
的英语教学
理论和教学方法,
把一大半时间用来谈理论,
说方法,
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却轻
描淡写,一
带而过。给评委们的印象是,说课变成了教学理论的演讲,内容雷同
现象严重,而且自己
所倡导的理论和方法并没有在教学设计中得到体现。
说道理,
讲方法,是说课的一个显著特征,但绝不是说课的主体。成功的说
课,应该把教学设计和
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且要略侧重于说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是说课的两
个重心。
教师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两个重心,
精心
设计教学活动或任务,
以此来展示自己对教育教学理论理解的深度,
展示自己对
学生学情把握的准确度,展示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独到之处。“
说”是形式,
“课”及“课理”是内容,
只有做到形式与内容辩
证统一,
才能达到预期的说课
目的。
换
句话说,
说课不是长篇大论地演讲教学理论,
而是要谈自己任何
运用教
学理论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次说课材料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篇幅长,全文长达
688
< br>个词;二是,话
题新,“休学实践年(
a
gap
year
)”,对绝大部分中
国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事物。
于是,如何合理使用教学理论突破这两个难点就成了本次说课
的重点和亮点所
在。
朱俊爽老师大胆创新,
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叙述了自己的独特思考,
令评委有
耳目一
新的感觉,
其主要亮点是:
⑴把阅读材料分解为主要事实和评价
两个部分,
即三个学生参加休学实践年的经历体会,
和英语政府
、
雇主、
大学对这种做法的
评价,
p>
便于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事实和观点;
⑵调整部分段落的处理顺序,
把第
4
、
5<
/p>
、
6
自然段这三段视为一个整体,当做听
力材料,放在阅读之前就处理掉,
缓解学生的阅读心理负担;⑶分析篇章结构,让学生体
会到,尽管第
2
、
3
< br>自然
段和第
7
、
8
自然段的表述方式迥异,但内容大致相同,并设计了相应的任务
(
similar
sentences
)。
问题二:说课,是纸上谈兵,还是上课前的模拟预演?
通过这次说课比赛,
有
8
名教师胜出,
参加了接下来的评优课比赛。
这其中
发生了一个奇怪现象:
有个别教师在说课时显得理念时尚、
手段新颖,
什么三维
目标、任务型教学、小组合作探
究、多媒体运用等比比皆是,而在后来的评优课
中却显得举步维艰,
缺乏管理和调控课堂的实践智慧和教学艺术。
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说得好,
不一定上得好”的窘境呢?在说课之前,
组织者
就告知说课教师,
此次活动的优胜者将在一个普通高中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
按道理说,
说课教师
已经事先已经了解学生的情况
。
但是,
有的说课教师为了赶时髦盲目跟风,
< br>或迎
合评委的口味,
而不顾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
p>
不顾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味
地去挖空心
思设计奇异新颖的任务或活动。
说课本身的不足之处是,
p>
说课的全过程缺少了学生的参与。
为了避免不切实
< br>际的随意发挥,说课活动组织者一定要事先告知说课教师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
说
课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和教材,围绕这两个重心设计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
内容的分析
、
问题的设置、
练习的安排及教学方法的运用,
都必须以学生的实际
情况为参照物。否则,再漂亮的说课也是空中楼阁。要说好
课、上好课,取得预
想效果,教师就必须对教材、课程标准有充分的认识,理解教材内容
,掌握教材
各个知识点之间相互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实际。
说课不是说给自己一个人听,
也不是自编、
自导、
自演,
而是一场实弹演习。
说课教师要在同行或评委面前,
说自己对教材、
对课准的认
识,
说自己对知识点
的讲解,
说自己采
取什么样的方法给学生上课,
说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学生会存在
问
题,
当问题出现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
针对不同的问题和
学生,
选择什
么样的教学方法等等。
在
这样的一个过程中,
同行或评委就会对说课者的说课情
况加以分
析研究,
看看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说课
者提高。
应该说,
说课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
< br>解决问题的过程,
是说课者和评课者共同提
高的过程。尽
量做到在还没有上课之前就多发现一些问题,而且把问题解决掉,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p>
问题三:说课,该采用哪一种语言和叙述方式?
在这次说课活动中,
全部参赛教师都采用英语说课,
在展示自己教学设计的
同时,
也充分凸显了娴熟的英语表达能力
。
能用流利的英语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
和设计,是我们英语教师
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英语毕竟是一门外语,会
对说课的预期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
损伤。因此,至于说课是采用英语还是汉语,
说课活动的组织者,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要
因时、因地、因人而定,不能盲目跟
风。
此外,在本次说课活动中,还有部分教师在肢体语言、叙述方式、能否脱稿
说课三方
面上还存在缺憾。
有的说课教师身姿僵硬,
表情呆板;
有的采用不适当
的叙述方式,
在整个说课过程中
把评委都当成学生,
使用了过多的课堂用语;
有
的说课教师不能做到脱稿,而是把备课稿从头到尾朗读了一遍。
在实际教学中,
教学的肢体语言、
手势、
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对教学目标的达
成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因此,
说课教师要适当借助于适当的肢体语言、
手势
来表述自己的设计和意图,
注意和评委做好眼神交流,
不媚不冷,
在平等中温情
交流。
说课教师要尽量做到脱稿,
必要时再参照说课提纲,
恰
当地运用好肢体语
言、
手势、
和眼神,
声情并茂地说课,
把评委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预设情景中去,<
/p>
使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说课教师
面对的是同行或者教学研究者,
宜采用陈述性语言,
有条理地说
明
自己的设计意图及具体的操作策略。
偶尔,
< br>说课教师要预演课堂中将会出现的教
学场景时,
可以暂时
把自己的身份切换成教师,
仿佛置身于课堂上,
面对着学生,<
/p>
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课堂语言把预设的教学内容或环境展示在评委眼前。
< br>
问题四:在英语说课中,还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
/p>
细节决定成败。
一些细节问题处理不好,
也会影响说课的效果。
在本次活动
中,我们发现以下一些普遍存
在的细节问题:
1
.
不知道如何说教材。
有的说课教师忽略这一环节,
有的
教师则长篇大论。
其实,说教材就是说明如何依据某一课在全册或单元中的地位,确定教
学目标、
教学的重难点,
主要是介绍该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和前后课文的知识联
系,
还要进行简单的教材分析,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说明自己对教材的处
理以及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
说教材时要点到
为止,
不要过多的
展开。
2
.教学设计缺乏创新。说课是上课的预演,强调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
来设计教学任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
说
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固步自封,
不求创新。
这次说课的课型是阅
读教学,
不少说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就缺少新意,
雷同现
p>
象严重,教学步骤一般都分为读前、读中、读后,教学活动局限于回答问题、课
文填空、
判读正误、
复述等常规活动。
朱俊爽老师紧紧抓住学生和阅读材料实际,
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例如:她设
计了任务
Similar
Sentences
,让学生在文章
第
2
、
3
、
7
、
8
自然段中找出意思相近而表达不同的句子,增加了学生的可理解
性输入,为后面口头和书面表达做好铺垫。
3
.主线不突出,语言表述混乱。在此次活动中,占相当比例的教师在说课
时没有选准角度或分清层次,
东一锤子西一棒,
想到那
里说到那里,
以至于评委
听得一头雾水,
根本弄不清楚说课教师的教学步骤。
其原因之一,
说课教师没
有
凸显出一个主线索,
把多个教学活动串联起来,
从而导致表述杂乱无章;
另外一
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出
在项目编号格式上。
在书面语中,
类似于“I、
II
、
III…”,
“1、<
/p>
2
、3…”,“⑴、⑵、⑶…”的项目编号可以很清楚地表明叙述
内容的层
次,但在口头语就不行了,因为它们听上去都是一样。因此,说课教师要善于用
“Step1,
Step 2,
Step 3 …”,“Pre
-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
reading”等手段来加以区分或甄别。
4
.忽视板书的辅助作用。或许由于受说课
时间的限制,有些老师在说课时
没有板书。其实,适当的板书可以对说课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在说课前,教师
可以用粉笔把黑板一分为二,
一半用作为
列举说课内容的主要步骤和关键词。
另
外一半黑板可用来展示虚
拟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
或可以帮助评委或同行在听完
后重构教
学设计,
或可以帮助说明难以言尽的步骤和设计;
或可凸显自己
设计的
独特之处。
结束语
总而言之,
< br>说课,
是英语教师对自己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实践智慧的一次集中
< br>展示。说课讲究的是教材把握准确,教法选择恰当,学法指导有效,板书提纲挈
领
,
过程清晰明朗。
本文只讨论了说课当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p>
而说课的成败取决
于说课前的平时积累。
英
语教师要说好课,
就要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
多学习教
学理论,
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锻炼好自己的英语
表达能力,
培养自己的教学基本
功。
本文已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小
学外语教学》
2009
年第
3
期,欢迎斧正
和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________________
参考书目:
⑵
小春
.200
5. “说课”断想
p>
[J].
人民教育
,(2).
⑵宋斌华
.2007.
说课: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的有效途径
[J].
教育实践与研
究<
/p>
,(12A).
附件一:说课稿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an.
Today,
I
feel
honored
to
have
the
chance
to
share my ideas about how to teach reading.
In the reading process, I will focus on
students’ lon
g-term development
and enable them to use proper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other words,
students are guided to read efficiently
and independently.
My teaching plan
will include 3 secti. They’re analysis of the
reading
material, identifying the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procedures.
Section 1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e
selected
teaching
material
is
a
magazine
article
taken
from
the
Project
section
of
Module
11,
Unit
2
of
Advance
with
English
.
The
article
is
about
British
students
who
take
a
gap
year,
which
is
intended
to
develop
the
theme
of
the
unit,
that is,
Getting a
job
. After analyzing it carefully, I
find the article has
two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irst, it’s a long passage with
688 words, much
more than the usual
texts. Second, it deals with a new topic, that is,
a gap
year. The topic is unfamiliar to
most students.
Section 2 Indentifying
the teaching ai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I
have
chosen
the
following
as the teaching
aims of my lesson:
The
1
st
aim: Students learn the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read a prolonged
text.
The
2
nd
aim: Student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at a gap year is.
The 3
rd
aim: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figure out the implied
meaning.
The 4
th
aim: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various expressi
or approaches to
express the same thing
or idea.
Section 3 Teaching proced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aims
mentioned above, I decide to choose
guided reading and Task-Based Teaching
as the
main teaching
approach. With the
teaching methods, I
can guide students to use effective reading
strategies to
comprehend
the
text, solve problems and complete
different
tasks.
The
teaching
procedures
include
four parts.
They’re
getting ready,
focusing
on
main
facts,
reading between the lines and
responding the text.
Part 1. Getting
ready
Reading begins before a book is
opened. It’s important to activate
students’
existing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draw their attention
to the
topic
of the text. In this
part, I will use the pre-reading activities to
increase
-
-
-
-
-
-
-
-
-
上一篇:商务英语阅读课文翻译第3 课
下一篇:新标准大学英语unit1-6课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