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我国古代的历法的基本常识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07:41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磁单极)


我国古代的历法常识




一、



基本概念





(



).


日、 月、年、岁




古人经常的观察 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


所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


“日”



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


(现代叫做朔望月)





年的概念和农业有关,


《说文》



“年,


熟谷也”



谷物 的成熟周期意味着寒暑往来的周期,


也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称为太阳年。在远古 ,年和岁是有区别的。


“岁”表示今年


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 之间的这段时间,



“年”


指的是今年 正月初一至明年正月初一这


段时间。




(二)


.


阴阳合历



< br>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


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 br>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


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


12< /p>


个月,有


6


个大月


30


天和


6


个小月

< br>29


天。有大小月之分,


是因为月相的变化在

< p>
29-30


天之间


(精确数值是

< br>29.53


天)



每年


12


个月一共


354


天 ,


但这


个数还不够


1

< br>个太阳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是


365.242 2


日,


比阴历


12

个月的总和


还多出


11


天多。所以 阴历每过


3


年就和实际太阳年相差


1< /p>


个月的时间,所以每


3


年就要加


1


个月,称为闰月。这样是为了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约等于


1


个太阳年,并且和自然季节大致


符合。




置闰是古代历法中的大事。


《左传文公六年》



“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 生,生世


之道于是乎在矣”


。三年一闰还不够,还要五年闰两次 ,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


。五年


闰两次要多了些,后来规 定


19


年闰


7


个月。




关于闰月的安插问题 ,在殷周时代就有记载,闰月一般放在年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


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一年 两闰。


但到了春秋时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状况了。


汉初在九月之后 置闰,


称为


“后九月”



上古还有年中置闰,


如闰三月,


闰六月。

< p>
当闰而不闰叫


“失闰”



如何安插,


是古代历法的重要问题。




(三)


.


四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


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古书常把这些名称作为


月份的代名词。


《楚辞·哀郢》



“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这里的仲春指的就是夏


历二 月。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 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春秋就意味着一年。


《庄子·逍遥


游》



蟪蛄不知春秋,


意思是蟪蛄的生 命不到一年。


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


因为史料 都是记年体的。


后来历法日趋周密,


春秋二时再分冬夏二时,< /p>


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


顺序不是“春夏秋冬”


,而是“春秋冬夏”


。如《墨子·天志中》


“制为四时春秋冬 夏,以纪


纲之”



《管子·

< p>
幼官篇》



“修春秋冬夏之常祭”



《礼记·


孔子闲居》



“天有四时,


春秋冬夏”


等。




二、



节气





A.


节气名称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


把周岁太阳年


365



1/4


日分为立春、


雨水、



蛰等


24


个节气。


这些节气先 是平分的,


平均每个节日是


15.22




弱。


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


速度,有的规定为


14


日(如冬至前后)


,有的规定为


16


日多(夏至前后)



24


个节气的名


1



称和顺序如下: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这套节气名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天文训》


。惊蛰古名“启蛰”


,汉朝避景帝名讳改。


24


节气是和月份的搭配 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


因为节气跟着太阳年走,


和朔望月没 有关系。


上述说的是大致情况,古人最初还把


24


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


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 节,春分是二月中,余此类推。



节气的细分和置闰产生过一些关系。


由于


1


人节气加上


1


个中气的时间大约是

30.5


天,


要大于一个朔望月,


所以每月的节月加中气要经上月推迟


1



2


天,


推迟到某月就只有节气


没有中 气,


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


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


。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


上半年每月


6< /p>


日和


21


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


8


日和


23


日 是交节日期。




B.


节气的确立




节气的确立和天文有关。


古人 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等分为星纪、


玄枵等十二次,


太阳运行


到某次就交某节气,实际上


24


节气就是地球 围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


24


个不同的位置。



《汉书·历律志》提到过节气与星次的关系,如太 阳运行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星纪中


央就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 央就交大寒,


《律历志》所提到的星次


和节气对照如下:



1




星纪:大雪冬至


2


.玄枵:小寒大寒


3


.诹訾:立春惊蛰


4


.降娄:雨水春分



5


.大梁:谷雨清明


6


.实沈:立夏小满


7


.鹑首:芒种夏至


8


.鹑火:小暑大暑



9


.鹑尾:立秋处暑


10


.寿星:白露秋分


11


.大火:寒露霜降


12


.析木:立冬小雪




太阳运行到某星次初点,就是前一个节气,如果运行中央,就是后一个节气

< br>



这个对照表是《汉书》提到的,惊蛰在雨水之 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有所不同。


2000


多年前的天象和现 代不一样,


《律历志》中提到了交某节气时指太阳所在的星宿和度数,如


冬至点在牵牛初度,在今天摩羯座


β


星附近,现代的冬 至点在人马座。




C.


节气的演变



24

< p>
节气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

< br>《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宵中,国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


《吕氏 春秋》都


叫日夜分。


《尧典》把夏至叫日永,冬至叫日短,因为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


《吕氏


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 日短至。


《左传僖公五年》说: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


,这里的分


指春秋分,至指夏至夏冬,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


《吕氏春秋》里已经明确提到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4


个节气。到了《淮南子》就出现了和现代名称完全相同的

< p>
24



节气了。




三、



纪日法



古人用干支纪日,例如《左传隐公元年》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干是天干,即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是地支,< /p>


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形


成“六 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2




每个单位代表一天,


假设某日 为甲子日,


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是乙丑、


丙寅、


丁卯等。


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就有了。




古人纪日时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


《楚辞·


哀郢》



“出国门而轸怀兮,


甲之朝吾以行”



这种情况在甲骨文已经有了。有地支纪日比较后起,而且大多限定在特定的日子。




在一个月内的某行日子,在古代还有其它称谓,如每月 的第一日叫“朔”


,最后一天叫


“晦”


,所以《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


。初三叫朏


(fei3)< /p>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鲍


照诗“三五二八日,千里与君同”


,指的就是望日的明月说的。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苏


轼《前 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对朔晦两天,古人常常既称干支又称朔晦。如


《左传僖公五年》


“冬十二月丙子朔,


晋灭 虢,


虢公丑奔京师”



《左传襄公十八 年》


“十月??


丙寅晦,齐师夜遁”


。 其它日子只记干支。人们可以通月朔日的干支推算它是这个月的第几


天。例如前面提到的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根据后人推定,


“辛丑”这一天是 鲁隐公元


年五月二十三日。




有时候根据干支的顺序,甚至可以推断出古书中的错误来。


《春 秋襄公二十八年》说:


“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乙未,楚子昭卒”

。从甲寅到乙未共


42


天,不可能在同一月内,

< p>
因此这个记载肯定有错误。




四、



记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

< p>
日出时叫旦早朝晨,


日入时叫夕暮昏晚,



以古书上常常出现朝夕、旦暮、晨昏、昏旦并举。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


中,太阳西斜叫昃。



< p>
古人一日两餐,


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


这段 时间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


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黄昏,黄 昏以后是人定。


《孔雀东南飞》有“奄


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的诗句,就是对段时间的确切描绘。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诗经》上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 相继的两个时段名称。


昧旦是天将亮的时间,又叫“昧爽”


。古 书还常提到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


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恰好等于


现代的两小时。


小时的本 意就是小时辰。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和现代 对


照,夜半


12


点(

< br>24


点)就是子时(所以又称子夜)


,上午


2


点是丑时,


4


点是寅时,


6


点是


卯时,以此类推。近代又把每个 时辰细分为初、正式成立。晚上


11


点(

23


点)是为子初,


夜半


12


点为子正;上午


1


点为丑初,上午


2


点为丑正,等等。这就等于把一昼夜等分为


2 4


小时了。



对照表如下: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4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五、记月法



< br>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便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


zhen g1


)月。


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殊的名称。例如正月为“ 孟陬”


(楚辞)


、四月为“除”


(诗经 )



九月为“玄”


(国语)

< p>
、十月为“阳”


(诗经)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概念,


就是把十二地支和一年的十个月份相配。


以通常冬至所在的


月 份十一月


(夏历)


配子,


称为建子之月 ,


由此顺推。


十二月为建丑之月,


正月 为建寅之月,


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由此周而复始。




后世还有以天干配合着地支来纪月,这是后来的事。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7:41,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8843.html

我国古代的历法的基本常识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