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考英语导游证的经验分享
我的英语导游证终
于考过了,
这是我第二次考英导了,
心中的压力自然很大。
p>
打电话查询,放下电话,松了一口气,便想把自己对考试的小小经验写下,希望
能够帮助那些准备考英导的朋友。
考试之前,<
/p>
我也无数次的在网上查询资料。
发现大家有共同一个问题,
就是
——“我可以考英导吗?”英导的门槛其实很低,
任何专业的本科生,
英语专业
的专科生
(包括在读的学生)
都可以考。
还有很多的疑问就是—
—“我不是英语
专业的学生,
我的英文够好吗?”好不好,
p>
自己应该最清楚。
英导最注重的是口
语,<
/p>
如果口语没问题,
相对来说对笔头工夫的要求也更少一些。
我也还是新闻专
业大三的学生,
也没有过六级
,
但是我两年的英语口试都考了不错的成绩。
上次
是
73
,这次是
85
,所以我想问题的关键就是口语。
成为一名
英语导游一直是我的心愿,
所以我大二时年龄一够
(英导要求年
满
十八岁)就义无返顾的去旅游局报了名。当时一点头绪都没有,什么都不了解。
听着报名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笔试和中文导游一样,考的是《导游基础知识》,
《台湾问题》,
《导游业务》,以及《政策与法规》。
《导游基础知识》和《台
湾问题》
作为
一科考试,
而剩下的两门另合为一科的考试。
口试的内容包括模
拟
景点讲解,
知识问答,
英汉互译以及
口语问答。
那模拟景点讲解以及知识问答是
现成给的,考试时抽
取题目作答。不过问题是中文的,答案要自己翻译成英文。
英汉互译和口语问答是现场发
挥的,题目很广,基本上没办法准备。
先说说失败的笔试。<
/p>
那个时候我大二,
报了名以后就规规矩矩地去听培训课。
说是培训,
但那么多内容在短短的时间内哪有办法细讲,
就是拿着笔不停地画重
点。我就开始懒散地不去上培训课,借别人的笔记来抄。
然后感叹:不就几本书
吗,
我高考背了多少东西都不知道,
p>
这些难不倒我。
也就是这种狂妄自大的心态
使得我到最后几天才来读笔试的内容,
但那个时候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 br>成绩出来
了以后我后悔死了,面试和导基我都过了,政法和业务我就差五分。
p>
转眼就到大三了,
我继续义无返顾地去
旅游局报名。
一去就得到一个晴天霹
雳,
这次口试的内容和原来完全不同,
去年准备的口试导游词资料今年一篇都用
不了。笔试的内容也做了修改。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啊!我只
能埋怨自己,后悔当初。可懒散的性格是改不了的,我貌似很努力的在读书,心
却飞
到十万八千里以外了。加上我还报了
11
月的商务英语考试,所
以忙完商务
英语,离导游考试只有不到十天了。我忽然醒悟,想起去年的教训。我开始废
寝
忘食,
真的是废寝忘食。
我连续逃了
一个星期的正课,
一大早就起床在宿舍读书,
到十点半去吃午饭
,
然后带上干粮和水趁大家吃午饭的时候去图书馆占位子。
接<
/p>
着就在图书馆里奋发图强,
直到晚上图书馆熄灯才回宿舍,
洗洗漱漱以后继续读
书,
一直到凌晨两点左右
。
第二天一大早继续一样的生活。
我把笔记本放在男朋
友那,为了控制自己不上网,每天都在读书。那个时候连洗脸、刷牙等都是莫大
< br>的享受。
我并不是一个爱读书,
会读书的人,
所以到了考试的前两天我几乎要崩
溃。在这里要衷心感谢我的舍友,我的家
人,还有我最好的男朋友。是他们在我
快崩溃的时候,
给了我最
大的支持和鼓励。
虽然只有不到十天的时间,
但却给了
我很深的印象。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可见我是多么懒的学生啊!
< br>大家如果不想和我一样读书读到崩溃,
就一定准备充足的读书时间啊,
至少要一
个月。这样才能保证效果。
后来的考试进行的还算顺利,
导基那科很简单,
我
不到半小时就做完了。
读
书的好在这个时候也就体现出来了。政
法和业务那科,我准备的不是特别充分,
考完了心里也忐忑不安,所以担心了好久。后来
成绩出来了,我居然还考了
71
分。真是惊喜啊!
两次的口试我都进行的还算顺利,
可能因为我胆
子比较大吧。
第一年有五篇
导游词的翻译我是自己翻,
然后我男朋友帮我修改的。
第二年,
导游词加到
了九
篇,
和原来的没有一篇相同。
所以
我和其他考英导的考生分工合作,
一人翻译两
篇。所以说嘛,团
结就是力量。
以上只是我考试的经历,罗嗦了一大堆,希望大家不要嫌烦。
不过下面的
就是重点了,
这可是我两次
考试总结的亲身经验。
我是福州的,
当然可能由于地
域不同,
大家的考试内容不同,
不过只要能给大家
带来一点点帮助,
我就开心了。
一
《导游基础知识》,这是我准备了最久的科目。内容多,范围广,最重要
的就是死记硬背
。
考试的内容很偏,
边边角角都会考到,
所以大家一定要读的泛,
细。
培训课没有画到的内容也有可能
会考,
因为培训和出卷的老师不是同一个人,
培训是按照大纲来
教,
出卷则是按大纲以及出卷老师的心情。
往年的考题出现的<
/p>
频率很高。
像“斗拱”、
“五行”都连续
考了好几年。
所以不要以为原来考的今
年就不考,
每年的出卷老师不一定是一样的。
这种错误我就犯过,
希望大家引以
为戒。考的东西都很表面,不需要太深的理解。不过光是记忆就已经很难
了。
二《台湾问题》,这本书的比例好象是占十分左右(我不
知道是不是每个省
都考,不过福建有)。但是这十分是有窍门的。台湾问题的这本书不薄
,更讨厌
的是问题都很枯燥,
如果都记下肯定要花很多时间。<
/p>
这科一般都会考一题问答题,
4
分到
p>
6
分左右,这个的问答题一般都在口试知识问答的时事问题里(当然
不排
除意外情况,
这里只是我的经验)
,
所以在笔试之前一定要把口试知识问答中的
时事问题的内容看
清楚。没人说过口试内容笔试就不考。
三《导游业务》,这本
书的内容我觉得相对简单,理解的东西比较多。重点
都是些什么什么的职责,
任务,
规范。
其中的什么什么代表着全陪,
地陪,
领队,
景点导游。这个东西比较容易记
混了,如果考试时,实在想不起来都可以编,不
-
-
-
-
-
-
-
-
-
上一篇:颐和园的英文导游词
下一篇:离职证明因公司原因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