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设计说明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3 06:00
tags:

-

2021年2月13日发(作者:官府菜)


临海市博物馆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


临海市新城市中心区中轴线城市设计


>>


2) <<


灵湖景区总体规划


>>


3) <<


湖滨公园规划


>>


4) <<< /p>


关于临海市博物馆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通知


>>

< br>及附图



5)


临海市文化广电 新闻出版局


<<


关于建设临海市博物馆


(


新馆


)


建设方案的请



>>(


临文广新


[2008 ]51



)


文件



6) <<


临海市博物馆设计功能要求


>>



二、总体布局



1


项目概况



临海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


,


东濒东海


,


南接台州市


,


西邻仙居县


,

< p>
北接天台县及


三门县。临海市是经济、旅游、文化综合发展的中等城市,是 以文化环境而闻名


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本项目基地处于临海市新区灵湖湖畔


,


北靠临海入城主干道——临海大道


,


东与


曹家肆水街


(


规 划商住小区


)


相邻


,

< br>西侧为湖滨公园


,


南侧为灵湖湖面


,


博物馆规划


选址在提供的用地范围内布置

< br>,


基地位于灵湖景区


,


地理位置 优越


,


交通方便。




2


选址确立



本命题是在


30


亩的范围内由设计者自由选定


10


亩,用来设计博物馆建筑体量。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构思都首先需要一个合理的选 址作为保证。




2.1


周边控制性因素分析



目前周边对选址结论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有五个,


分别是临海大道、


灵湖、


曹家


肆水街、沿湖广场景观带和周边 现有建筑,包括宾馆、居住建筑和体育馆等。临


海大道决定了建筑北立面将被作为一个城 市形象立面,


地块南面的灵湖决定建筑


南立面和沿湖的外部空间 必须开放和亲切,


东部的曹家肆水街是博物馆需要呼应


的建筑群 体,


西面的广场群会带来很多步行的人流,


而周边建筑体量和色 彩又是


博物馆必须融合的因素。



< /p>


此外对选址结论有影响的其他因素还有整个临海市的城市轴线和灵江的走势等。

< p>
临海的轴线收头于灵湖,


博物馆选址在这条轴线一侧作为点缀,

< p>
因此建筑的脉络


和走势需要和它发生联系;灵江作为临海城市的母亲河对于 城市的意义不言而


喻,


同时也是建立临海江南水乡格局的前提,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反映这种城


市和河流的关系。

< p>



2.2


选址总体思路和原则



从设计的全局出发,


把选址工作置于临海古城和灵湖这一景区的大背景下 ,


同时


考虑到博览建筑发展的世界性趋势,有以下原则在选址中 需要有所体现:



选址应考虑节能节地的原则。


在满足建筑自身使用需求的同时,


最好能兼顾到为


城市 贡献更多的环境和活动场所,


达到各方面效益的最佳优化。


建筑 物的朝向和


布局则要考虑绿色生态,


尽可能使用较少的能源就能 满足日常的需要,


营造一种


健康的生活方式。

< br>



选址应有助于在灵湖边形成场所。

< br>选址不应简单放下建筑即可,


而是要努力和周


边各建筑和 环境要素一起,或界定、或围合、或占据,把外部领域变成对城市具


有空间意义的场所, 形成公共记忆而最终达到公共建筑应有的可识别性。




选址应考虑城市大的交通系统运作。目前临海大道担负了城市交通这一重要角

< br>色,博物馆的选址应有利于城市整体的交通,合理安排出入口和停车等。



选址应有利于施工过程中一期和二期部分的分离和连接。


考虑到分期建 设,


在将


来施工二期的时候要尽可能少地触动现有的建筑物,< /p>


并且从形象上也不宜影响主


体建筑的整体感。



2.3


多方案的比较和取舍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列举了各种可能性并做了对比分析。




选址占据基地北部的情况。


方案优点 在于临湖区域会形成大量的沿湖环境,


室外


活动场所因为建筑对 城市喧闹的阻隔而相对安静;


建筑因为离主要道路近而形象


突出 。


缺点在于入口序列短,


无法形成观展的心理转换,

< p>
同时交通疏散因为距离


道路过近而不佳,对城市道路形成压力。

< p>



选址占据基地南部(对绿化路)的情况。方案 优点在于博物馆的入口形成序列,


从绿化路过来的角度看形成建筑实体对景。

< p>
缺点在于和曹家肆水街建筑群以及城


市广场群之间缺乏关系,场地和建筑都 成为线性的形态。




选址占据基地东 部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把尽可能多的用地归还给城市,


扩大了


现有的城市广场群,


博物馆建筑成为曹家肆水街在城市肌理上的 延续。


缺点在于


建筑自身用地过于局促,二期无法合理展开。< /p>




选址占据基地中心的情况。


方案优点在于建筑占据了基地的中心位置,


形象非常

突出从而很好体现了公共建筑的标志性。


缺点在于室外空间被分割的散碎无法很


好使用,


同时纪念性过强的位置又使得博物馆和周边城市环境要素无 法和谐与合


作。




2.4


选址的最终定案



最终本方案在大局观上做出取舍,并选择在基地的西面展开。理由如下:




经过合理的体量安排,


博物馆和曹家 肆水街的建筑群面对的格局,


可以使二者中


间让出的大片空地被 围合成大城市环境中的“城市客厅”


,符合博物馆建筑建筑


发展 的趋势。




从绿化路的角度看,


可以避免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对冲,


在临海大道和湖面之间


留出一条宽阔的视觉通廊。




从一二期的关系上看,


可以把二期建筑安排在地块的西侧边缘,


同时把二期对着


湖面的面宽收窄,这样从各个角度看无论建不建二期对于建筑形 象影响都很小,


且利于分期施工。


唯一有较大改变的是建筑西立 面,


在建设二期后建筑形象二层


及以下部分会改变。

< p>



3


基地交通组织



整个基地人车的主入口 采取和绿化路对位处安排,


引入基地后车辆就近在停车场


安排停 放,


人流则按照前来目的不同开始分流:


来游玩的人群从东侧和 湖岸建筑


的斜面处通过台阶上至建筑的侧面和顶部,


体验爬城墙 的趣味,


并在三层顶部有


屋顶草坪和灰空间作为室外休息的场所 ;


来观展的人群则通过角部的入口广场进


入博物馆开始参观。< /p>



另外一处人流是从西部广场群方向来,


这里基本都是步行人群,


有一部分顺着西


侧的斜面爬上城墙,另 外一些则通过博物馆南侧预留的沿湖道路穿过基地。




4


一二期分布



一期部分呈


L


形,


城市界面方而实,


自然界面曲而虚,


展览功能的休息空间具有

良好的景观视野,


辅助空间则安排在封闭的体量中;


二期部 分从形体上和一期脱


开而自成体系并通过错开的通廊联系一期,


一期和二期相对独立又在形式上强烈


呼应,符合一二期和谐和独立建设的设计要求。




三、建筑构思与设计



1


功能分区:



博物馆建筑分为三层,底 层部分包括门厅、服务空间、办公、设备、学术交流中


心和临时展厅,二层是临海发展史 馆、文物精品陈列馆、会议图书和贵宾接待,


三层是各种库房和休闲娱乐部分。楼顶和侧 面大台阶为观景平台。



二期有两层,


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书画展馆,


通过通廊和一期部分相连。



2


形体空间构思:



2.1


双城记



从临海博物馆这一建筑的定性 来看,


它同时具有现代和古代的双重特性:


博物馆


是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载体,


从而带有浓厚的文化传承性和古代的痕迹;


而作为


现代社会人们活动交流的场所,


博物 馆又不能被视为单纯静态的古董来欣赏,



更应该体现时代的精 神。


这种看上去内在的矛盾成为我们构思的主旨而出现这种


“双 城”





2 .1.1


造型上,需要一个古代的城市来体现临海古城的沧桑和历史凝重感,因此


倾斜而露出地面一角的古城墙就成为最显眼的建筑语言,并在设计中多处重复;


还需要一个现代的城市体现临海人现代取得的成就和日常的城市生活气息,


因此


端正的钢和玻璃的现代之城就和倾斜的石头古城穿插在一起。


反 过来的球体壳面


顶盖是融合二者的重要过渡:


从形象上它是古代 大屋顶的抽象符号,


从它是球壳


一部分和金属材料而言又是非常 现代的建筑语言。




2.1.2


流线上,


“古城”的流线是登临城墙的过程,从西侧广场方向和临湖 方向


都可以开始登临,同时综合美观和便利两方面的考虑在其东侧开一狭缝内置楼


梯,这样就可以从大草坪方向方便登临;


“现代城”的流线是从“古城 ”角部


45


度断裂处进入,通过内部垂直交通上下,贯穿这个垂 直体系的是圆形的中庭。




2.1.3


双城之间并非简单的并置,


在两个城的任何一个中行走,


都会看到另一个


城上人的活动,


人的行走和活动也作为展品被展示了出来。


这两个城,


一虚一实,


一柔一刚,并分别对应湖面水景和城市环境,赋予建筑复杂有 趣的个性。




2.2


墙和水



临海的历史,


概括起来是和墙与水两种元素分不开的,


因水患而立城墙,

竟然可


以形成当地的文化要素,


这一点非常可贵。


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并反复运用墙


和水的质感对比强化场所的特征,并 和环境取得既对比又和谐的微妙关系。



2.2.1


墙体被用来隔断城市道路的喧嚣,


同时因为象征古城而做成大实面,


呈现



L


”形围合 建筑空间;同时因为做成倾斜的古城遗址形态,对建筑实体的围合


感更加强烈。




2.2.2


西侧和 南侧立面因为面向景观而采用“


S


”形水体围合,一方面是护城 河


的再现,


一方面暗示了临海因水生墙的特性。


建筑的南立面为了和水取得最和谐


的关系做成一个整体的三重波浪退台,


不但可以形成多重观景平台还酷似水的波


浪,玻璃上的片板和玻璃轮廓 上有微差,因此光影上更显水波的趣味。




2.3


星空



根据对国内外大量优秀博物馆的调研得知,


现代博物馆已经从单纯的展览功能变


成具备大量公共空间的令人流连的场所,


博物馆自身的博览性质相对削 弱,


教育


群众的功能也从单方面说教为主转变为休闲体验为主。


来访者在体验建筑和亲自


的模拟操作中了解一个博物馆,了解一 个城市。




因此,

< br>一个优秀的博物馆首先应该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即使不来看展览的人也能


找到一个来玩的理由;


存在于展品和建筑物自身之间的界限也消解掉了,


建筑自


身也成为最大的展品和城市名片。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结合自己的 方案在设计中巧妙地引入


“星空”


这一浪漫而富


有永恒感的主题。


从入口处进入建筑,


在经过一层前厅 之后来到圆形的中庭,



头看去是反向的球面上密布的菱形洞口 透过的点点日光,


在白天的时候体验星空


这一我们亘古不变都在 追寻和幻想的景象。


白天和黑夜,


历史和现代,


永恒和短


暂之间的强烈对比产生了场所精神。




2.4


缝合沿湖景观的纽扣



目前的灵湖沿湖 建筑包括外观酷似贝壳的体育馆、


现代风格和高度色彩各异的宾


馆和住宅构成。


在现状中不能形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沿湖大的展开立面。


博物馆


得天独厚的选址正是赋予它这个重要的责任。




在这么多建筑构成的群体中,


无论从 建筑质量、


建筑类型的重要性美观程度和体


量独立性等各方面说 ,


最重要和突出的建筑无疑是体育馆。


在目前周边邻居联系


不够的现状中,


博物馆的体量、


造型和色彩 无法照顾到所有建筑,


因此我们做出


大手笔的取舍,抓住体育馆 不放,让博物馆和体育馆成为沿湖景观的“两极”



而让大量性 住宅和高层宾馆成为二者的背景。


为了体现中国的阴阳和天圆地方的

传统理念,


我们截取了体育馆球面的一部分并维持投影面的矩形,

< br>反过来放在


“星


空”


之上,


在博物馆和体育馆之间形成正负形的呼应,


至于由此引起的传统大屋


顶或者风帆的联想,则是博物馆作为文化符号方面的价值了。




四、环境规划与设计




在建筑入口处,我们用模拟城墙倾斜的建筑片段和建筑主体一 起围合出入口广


场,


从视觉上这个片段明显是建筑入口掏出来的 体量淹没于地下,


另一方面这样


的处理又扩大了建筑自身的领域 ,给角部入口以限定和缓冲。




从临 海大背景出发,


环境设计中用人工溪流环绕建筑一期部分,


在建 筑临水一侧


的水体采用灵江的抽象形式,


并且在水岸一些局部的 石头上做出文化符号和历史


故事片段,


这段水体我们称之为


“小灵江”



象征临海的历史和灵江的密切 关系。


在一期的时候水体环绕建筑,


有围城之感;


二期修建的过程中它又可以隔开一二


期的场地减少干扰;

在二期建好的时候小灵江又从建筑内部贯穿,


因此这样的处


理巧妙运用水这种柔性的界面一举多得地处理了许多矛盾。




其余场地的设计都做了简洁大方的处理,


采用高度不等的片墙穿 插不同植被,



样可以具有较强的几何性呼应主体,而且城墙片 段也暗示临海悠远的历史。




五、亮灯工程



1

< br>建筑亮化设计按照平时模式和节日模式分别处理、集中控制并单独计量内容。



2


照明的安排充分突出博物馆的轮廓线,并根据博物馆的冷灰 色调安排相近光


色。



3

< p>
建筑物以外的灯光会根据环境绿化和小品等要素显露或遮挡统一设计。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本院有关工种提供的设计资料



2


工程所在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


0.55KN/




基本雪压:


0.35KN/




3


设计要求



本地区为非抗震设防区。



根据使用要求,部分楼面荷载取值如下:





公:


2.0KN/






厅:


3.5KN




卫生间:


4.0KN/






廊:


2.5KN/






梯:


3.5KN/




上人屋面:


2.0KN/




非上人屋面:


0.5KN/




4


本工程所采用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GBJ3476-92


二、结构选型



1

< br>本用地范围建筑采用全现浇框架结构,主要柱网


7.0mx7.0m


,楼屋盖为全现浇


梁板结构,板厚


100~120m m


。局部大跨度屋面采用网架结构。



建筑物基础须根据地质资料最终确定。



2


主要结构材料





筋:采用


HPB235


级钢,


HRB335


级 钢,


HRB400


级钢。


< p>
混凝土:垫层采用


C15


,其余均采用

< p>
C30~C25


。局部地下室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P 6


级。





体:


外墙及楼梯间采用多孔页岩砖,


内 隔墙采用大孔页岩砖或砂加气混凝土


砌块。



3


本工程所采用的图集


< p>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国标


03G101 -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2002



G22


< br>


《钢筋混凝土圆桩承台》



2 004



G24



三、结构计算



本工程安全等级 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0




结构计算方法采用中国建科院所编的


PK



PM



SATWE


软件计算。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 br>《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年版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 /p>


2003




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4


《室外排水设计规 范》


GB50014-2006




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40-2005



2005


版)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


版)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8


建筑等各工种所提供的资料



9


有关的给排水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包临海市博物馆室内给排水和室外给排水设计。




三、给水设计



1


用水量



用水点








L/< /p>


人·


d




最大日用



水量(

M3/d




最大时用



水量(

M3/h




参观人员



5


5



0


1



0


工作人员



50


10


1



5


未预见水量



10%


1



5


0



3


合计




16



5


2



8



临海市博物馆最大日用水量为


16.5M3/d


,最大时用水量为


2.8M3/h


< br>


2


水源




本工程从临海大道的市政给水管分别引入


2



DN150


给水管供本 工程消防用


水,


并沿建筑周围形成环状给水管

< br> ,


从临海大道市政给水管引入


1


DN80


给水


管供本工程生活用 水。



3


给水系统




本工程室内给水不分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四、排水系统


室内雨、污、废分流排放,生活总排污水量为


14M


3


/d


,按给水的


85


%计,


排水分布同给水。室外雨、污分流排放,室内


5min


降雨强度按


135


< br>/h


计算,


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与废水合流排入北 面临海大道的市政污水管网。


雨水


暴雨强度参考临海市暴雨强度 公式,其中屋面的取


P



5

< p>
,室外场地取


P



2


,室


外经汇集排入基地西北面临海大道的市政雨水管道。

< p>



五、环保专篇



1


室内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与废水合流


,


分别排到市政已预留的市政污水管


道。



2


生活用水由市政直供,节能,避免二次污染。



3


消防水泵房设在地下,


尽量采用低 转速水泵,


以减轻噪音影响。


水泵进出口采

用软



接头避震喉,采用缓闭静声止回阀,减少噪音传动。



4


设计中采用低噪音节能高效节水设备。




六、



管道材料



< br>室内给水管道采用塑钢管,


消防采用无缝钢管和热镀锌钢管相结合,


室内排


水立管内螺旋


UPVC


排水管,


雨水管道采用


UPVC


排水 管,


室外排水管道采用加筋


UPVC


管 。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 br>《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116-98< /p>




2


《建筑 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


年版)



3


《民用建 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4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95




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 04




7


各有关专业所提供的资料及上级批文



二、设计范围



1


供配电系统设计



2


电力、照明设计



3


消防电气设计



4


建筑物的防雷及安全保护设计



三、供配电设计



1


负荷等级及负荷估算



根据规范本项目 的消防水泵、防排烟、消控室、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


等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其余照 明、空调为三级负荷。



本工程负荷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指标法进 行估算,


本工程按


100W/


㎡计,< /p>


本工


程设备容量为


950KW

< p>
,计算负荷为


Pjs=665KW



Sjs=738KVA




2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 p>
根据本项目负荷等级,用电性质,用电容量,在一层设一座变配电所,内设


二台


SG10-400KVA


干式变压器。


本工程拟采用两路


10KV


高压 进线,供电方式:双路常供。大楼供电电压为


380/220


伏 。



3


高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


10KV


采用单母线结线。


0.4KV


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母联常断。无功功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3 06: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8499.html

设计说明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