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介
(
中英文<
/p>
)
版本
0
滨州学院简介
滨州学院坐落在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乡、
富饶美丽的黄河三角洲腹
地现代生态园林型城市——滨州。学校
的前身是创建于
1958
年的北镇师范专科学校,
2004
年经
国家教
育部批准成为一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已有
50
余年的办学历
史。
学校现占地
2380
亩;校舍建筑面积
54
万平方米,资产总值
11
亿;设有
2
0
个实验中心(室)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 br>7700
万元;图书馆藏书
160
万册。面向全国
22
个省(市、区)招生,
< br>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
35000
余人,
< br>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
17000
人,成人教育、
远程教育在校生
18000
余人。
<
/p>
学校以“服务于滨州和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应用
型人
才培养”为使命;核心价值包括“自强不息
守正出奇”的学<
/p>
校精神,
“明德
砺学
日新
致远”的校训,
“求实
严谨
团结
奋
进”的校风,“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以质
量求
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以服务促发展,以人才为根本,以和谐保持续”
的办学理念;学校愿景是“按照合格、强校、名校‘三步走’的战
略部署,逐
步发展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普通
本科院校,
让更多的孩子有上大学的机会,
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成为
优秀
人才,
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努力把学
校建成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地、四个中心’
(人才培养
基地和
决策咨询、技术研发、公务员培训、资格认证中心)
”<
/p>
。
2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引进、培养、提高,
“多管
齐下”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
工
1254
人,其中专任教师
905<
/p>
人,高级职称人员
300
人,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人员
580
人;有
5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3
人为山东省中青年学
术骨干,
1
人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
5
人为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
2
个
省级教学团队。聘有
8
名院士担任学校的名誉院长、顾问或客<
/p>
座教授,面向“
985
”
、
“
211
”工程大学和国家
重点科研院所聘请
客座教授、
兼职教授
60
余名,
打造了一支业务素质高、
教
学科研
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教师队伍。
学校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
校生命线的意识,
不断完善系科布局,
优化专
< br>业结构。设有
21
个系(院)
,
36
个本科专业、
38
个专科专业,
涵盖文、理、工、经、管、法、教育、历史、农等
9
大学科门类;
拥有应用数学、民间艺术、安全文化
、生态文化等
4
个省级重点
学科,数学
教育、物理教育、园艺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态学
等
5
个省级特色专业,电子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数学分析、分
子生物化学
、基础生物化学、遗传学、化工原理、概率与数理统
计等
8
p>
门省级精品课程、初步形成了文、理、工、经、管等学科
协调发展、
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
案,搭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
质拓展“三大平台”
,健全教
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学生基础理
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加强,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
p>
90%
;
3
2006
级考研录取率达到
43%
;参加学科竞赛和师生基本功、技
能大赛
,获国家一等奖
19
项、二等奖
17<
/p>
项、三等奖
14
项,省
< br>级奖项
200
余项,
获
2009
美国世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2008
中国机器人大赛
“中型组机器人足球赛”亚军;
电工电子实
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坚持对外开放的办学方针,
与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等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
合作关
系,开展了
6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先后有
30
余位外国专家学
者来校
讲学、交流,外国文教专家
50
余人次来校任教。
学校实施“特色兴校”战略。依托滨州人文环境资源、高新
技术和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了飞行技术、孙子研究、安全文化、
黄河三角洲生态
、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航空
信息技术研发七大特色品牌。
2006
年组建了飞行学院,
成为全国
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填补了省内专业设置的
空白。学校
被正式纳入民航系统统一招生,并获取了民用航空飞
行员执照考试资质和
ATPL
理论培训资质。现有飞行技术(飞行
驾驶方向
、飞行安全方向)
、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方向)两个
本科专
业养成生
450
余人;与山航、深航、海航、中国邮政航空
p>
公司和扬子江航空公司分别签订了飞行学员训练和就业合同,与
山航
签订了航空安全员就业合同,实现了飞行技术专业招生、培
养、就业一条龙的办学模式;
与美国泛亚、加拿大卡盖尔等国外
航校建立了稳固的飞行培养基地,
2006
级学员已圆满完成了在美
国泛亚(
Transpac
)和加拿大卡盖尔(
Cargair
Ltee
)航校的飞
4
行训练,到航空公司工作;先后与山东航空公司、海南航空公
司
联合培养“大改驾”飞行员
300
余
人。建有全国高校第一个中国
孙子研究院,全国高校第一个安全文化研究中心,全国高校
第一
家李大钊研究所;拥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安全文化研究基地、山
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
发基地、
山东孙子文化产业研发基地、
山东省
< br>工业污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7
个省级科研机构和
食品安全、
材料化学
2
个市级重点实验
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
建在我校。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
12
项、省部级课题
87
项、市厅级课题
117
项,争取科研经费
1800
万元;出版专著、
教材等
160
多部,
发表论文
3000
余篇,
其中被
SCI
、
EI
收录
120
多篇;获国家专利
8
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1
项、省部级科研
成果奖
4
1
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
585
项。<
/p>
学校实施“服务活校”战略。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
p>
求关心、以作为求地位”
,组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
/p>
究院,是在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全面服
务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目
的,以提供科技服务、咨询服
务、培训服务和社区服务为手段,
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而搭建的综合性、区域性高级创新
平台。研
究院下设“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
、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
究中心”
、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等
11
个科研机构,
重点围绕
黄河三角洲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
文化产业开发,湿地生态保
5
<
/p>
护与修复,高效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油盐化工技术研发,新能源、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航空信息技术研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装
置研发,安全科技与培训
等领域,聚集一批优势学科和研发人才,
加快建设成为支撑引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
发展的高技术研
发平台和交流平台。
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以
“十大工程”
及
18
个标
志性项目为重点的
《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
(
2006-2010
)
》
,
搭建起校地合作、互利双赢平台,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培训
服务、
咨询服务、社区服务、合作共建,为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
< br>支撑和智力支持。目前,共有
240
余个项目达成合作意
向,包括
与齐星集团联合研发
“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
等
40
余个项目已合
作
完成,为地方培养培训急需实用型人才超过
10000
人。
p>
学校实行“合力治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
主治校,致力于文明、平安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
先后
被授予
“国家绿化模范单位”
、
“全国
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
、
“山
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优秀单位”、“山
东省高
校宿舍管理工作示范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
《中国经济
p>
导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媒体均对我校办学情况进
行了报道。
6
-
-
-
-
-
-
-
-
-
上一篇:Thomas_Hardy的英文简介
下一篇:中英文简历全套word简历模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