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在社会活动日中将各民族、各国的朋友请进幼儿园,与儿童一起联欢,共同
进行分享
和体验活动属于
(D)
A
、自我教育活动
B
、社会环境与规范认知活动
C
、人际交往教育活动
D
、多元文化教育活动
2
、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即主体对自己和自己心理的认识,这一概念是指:
(C)
A
、个性
B
、社会性
C
、自我意识
D
、社会化
3
、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
师幼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幼儿进行
教育的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问题,
也可以解答幼儿的
问题,
不受时间、
地点和人物的限
制。
在课内、课外、个人或集体都可以采用,这一方法是
(B)
A
、讲解法
B
、谈话法
< br>
C
、讨论法
D
、观察演示法
4
、评价者应
当主要考虑;教师所选择的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需
要,
< br>是否符合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幼儿来说,
教育
内容是否为幼儿必
须的,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幼儿是否愿意接受
< br>,
属于
(B)
A
、评价活动的目标
B
、评价活动的内容
C
、评价活动的准备
D
、评价活动的过程
5
、关于排队公平等待规则、轮流规则、集体服务规则等内容属于
(D)
A
、基本道德规范认知
B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
C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认知
D
、群体活动规范的认知
6
、个人试着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景中不属于自己角色的行动
过程,从而形成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和行为习惯,这一方法是
(A)
A
、角色扮演法
B
、移情
训练法
C
、价值澄清法
D
、强化评价法
7
、教师事先拟定一系列儿童关心的问题,让全体儿童一起来表示自己意见的一
< br>种方法。
(A)
A
、价值表决法
B
、谈话法
C
、观察法
D
、问卷法
8
、评价时考虑活动目标是否完整、是否分解到位、是否以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
等因素为
依据、
是否落实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中、
是否适当地确定了本
次活动
的重难点、是否明确有层次、是否易于操作和是否可以检验,这属于
(A)
A
、评价活动的目标
B
、评价活动的内容
C
、评价活动的准备
D
、评价活动的过程
9
、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依据社会教
育目标,向幼儿出示的实物、图
片、
直观教具、
录像等可以是他们被感知的材料,
使幼儿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
会知识、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D)
A
、讲解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观察演示法
10
、关于文明的言谈举止、使用礼
貌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集中注意倾
听他人讲话等内容属于
(B)
A
、基本道德规范认知
B
、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
C
、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认知
D
、群体活动规范的认知
二、多选题
1
、教师在精神环境的创设方面尤其注意:
(ABCDE)
A
、教师应以亲切的语言、赞赏的目光、友善的态度、平等的身份与儿童交往
B
、理解儿童的各种需要
C
、允许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D
、教师还应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
E
、引导儿童的人际交往
2
、运用谈话法应该注意
(ABCD)
A
、教师要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重点核心内容处采用谈话法
B
、谈话的问题是幼儿熟知的
C
、在大多数幼儿都积极思考以后,再指名回答
D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难易适度
3
、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途径之一,
主要有
(ABCDE)
A
、游戏区<
/p>
B
、积木区
C
、
语言区
D
、音乐区
E
< br>、
“饲养角
4
、家长的教养方式分为
(ABCD)
A
、民主型
B
、专制型
C
、溺爱型
D
、忽视型
5
、讨论的具体方式
(ABC)
p>
A
、成对交换意见
B
、分小组讨论
C
、全班讨论
6
、让幼儿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教师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BCD)
A
、角色扮演法
B
、讨论法
C
、移情训练法
D
、行为训练法
7<
/p>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程序一般包括
(ABCD)
A
、确立活动目标
B
、选择活动内容
C
、设计活动过程
D<
/p>
、拟定教育活动方案
8
、幼儿园社会教育从
20
世纪开始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
是:
(ABC)
A
、第一阶段:
p>
20
世纪初——
20
世纪中叶
B
、第二阶段:
20
世纪中叶——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br>C
、第三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现今
D
、
2008
年到现在
三、判断题
1
、
1981
年颁布《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
案)
》
,这是德育作为独立课程内容的
开端,当时叫常识课。
(√)
2
p>
、幼儿园社会教育总目标是社会教育活动所期望的最终结果,是学前阶段社会
教育任务和要求的总和,
是对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最为概括的陈述,
是其他层次目
标的依据和基础(√)
3
、社会现实中存在的已有相关知识体系不应该成为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
/p>
(×)
4
、强
化评价多种多样,一般常用的是正强化和负强化。
(√)
p>
5
、幼儿园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认识自我,逐步
形成自我概
念,如小小的我或我长大了等主题。
(√)
6
、在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不允许幼儿
违背大人的意愿,不容忍幼儿有自
己的想法,给予幼儿的温暖、同情较少,幼儿容易变得
顺从、压抑、自卑、
(√)
7
、行为练习法是指教师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幼儿按正确的社会
< br>行为规范自己,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锻炼,
以形成幼儿良好的社会
行为习惯的方法。
(√)
8
、幼儿园教育评价主要就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
/p>
(√)
9
、<
/p>
世界文化主要通过民族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们感受文化的丰富性,
培植民族文化尊严。
(×)
10
、教师要注意从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和文化背景出发,不仅围绕着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