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30讲(经典讲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22:57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颤粟)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


10


名同


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 /p>


下:




:选基 准数为


450


,则



- 1 -



累计差


=12



30



7



30



23



21



18



11



25



11





50






平均每块产量

=450



50


÷


10



455


(千克)。





答:平均每 块麦田的产量为


455


千克。





求一位数的平方,在乘法口诀的< /p>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


(四年级)





1




速算与巧算(一)





86


,< /p>


78



77


,< /p>


83



91


,< /p>


74



92


,< /p>



2




速算与巧算(二)



69



84



75





3




高斯求和





求这


10


名同学的总分。




4



4< /p>



8



9


整除的数的特征



分析 与解



通常的做法是将这


10


个数



5


< p>


弃九法



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



6




数的整除性(二)



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



7< /p>




找规律(一)




8




找规律(二)




9




数字谜(一)




10




数字谜(二)




11




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12




年龄问题




13




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14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15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16




数阵图(一)




17




数阵图(二)




18




数阵图(三)




19




乘法原理




20




加法原理(一)




21




加法原理(二)




22




还原问题(一)




23




还原问题(二)




24




页码问题




25




智取火柴




26




逻辑问题(一)




27




逻辑问题(二)




28




最不利原则




29




抽屉原理(一)




30




抽屉原理(二)





1




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


好数 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


准确、


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 技巧,


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


率、节省计算时间, 更可以锻炼记忆


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


和智力的发 展。





我 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


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


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


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



大。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



“基


准”,比如以“



80


”作基准,这


10



数与


80


的差如下:





6



-2



-3



3



11


,< /p>


-6



12


,< /p>


-11



4


,< /p>


-5


,其中“


-


”号表示这个数比


80


小。于是得到





总和


=8 0


×


10


+(


6-2-3



3


11-




< br>800



9


< br>809






实际计算时只需口算,将这些数


与< /p>


80


的差逐一累加。为了清楚起见,


将这 一过程表示如下:






通过口算,


得到差数累加为


9




加上

< p>
80


×


10


< p>
就可口算出结果为


809







1


所用的方法叫做加法的


基准


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加数较多,而


且所有的加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作为< /p>


“基准”的数(如例


1



80


)叫做



准数

< p>
,各数与基准数的差的和叫做



计差


。由例


1


得到:



总和数


=


基准数


×


加数的个数


+


累计





平均数


=


基准数


+


累计差

÷


加数的个



< br>




在使用基准数法时,应选 取与各


数的差较小的数作为基准数,这样才


容易计算累计差。同 时考虑到基准数


与加数个数的乘法能够方便地计算出


来,所以基 准数应尽量选取整十、整


百的数。




2


某农场有


10


块麦田,


每块的产量


如下(单位 :千克):




462



480



443



420


< p>
473



429



468



439


,< /p>


475



461


。求平均每块麦


田的产量。



九九表中 已经被同学们熟知,如


7


×


7



49


(七七四十九)。对于两位数的


平方,大多数同学只是背熟了


10


< p>
20


的平方,



21



99


的平方就不大熟悉

< br>了。有没有什么窍门,能够迅速算出


两位数的平方呢?这里向同学们介绍


一种方法——


凑整补零法


。所谓凑整

< p>
补零法,就是用所求数与最接近的整


十数的差,通过移多补少,将所求数< /p>


转化成一个整十数乘以另一数,再加


上零头的平方数。下面通过例 题来说


明这一方法。




3



29


2



82


2< /p>


的值。




:< /p>


29


2


=29


×


29




= (


29



1


) ×(


29-1


)+


12





30< /p>


×


28



1





840+1





841






82


2< /p>



82


×


82




=(


82



2


)×(


8 2



2


)+


2


2






80


×


84



4





6720+4





6724






由上例看出,因为


29



30



1



所以给


29


“补”


1


,这叫“补少”;因



82



80



2



所以从


82



“移走”


2

< br>,这叫“移多”。因为是两个相同数


相乘,所以对其中一个数

“移多补少”


后,还需要在另一个数上“找齐”。


本例中, 给一个


29



1


,就要给另一



29



1



给一个


82

< p>
减了


2



就要给


另一个


82


加上


2



最后,


还要加上


“移


多补少”的数的平方。





由凑整补零法计算


35


2


,得





35


×


35



40


×


30



5


2


=12 25


。这与


三年级学的个位数是


5


的数的平方的


速算方法结果相同。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求两位数的


平方 值,也适用于求三位数或更多位


数的平方值。




4




993


2



200 4


2


的值。





993


2


=993


×


993




=(


993



7


)×(


993-7



+7


2






100 0


×


986



49





986000



49





986049





2004


2


=2004


×


2004




=(


2004-4


)×(


2004+4

< p>
)+


42





2000


×


2008



16





4016000


< br>16




< br>4016016






下面,我们介绍一类特殊情况的


乘法 的速算方法。





请看下面的算式:





66


×


46



73


×


88



19


×


44






这几道算式具有一个共同特点,


两个因数都是两位数,一个因数的十


位数与个位数相同,另一因数的十位


数与个位数之和为


10


。这类算式有非


常简便的速算方法。




5


88


×


64


=?



分析与解


:由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


得到





88


×


64




=(


80



8


)×(


60



4






=(


80



8


)×


60


+ (


80



8


) ×


4





80


×


60



8


×


60


+< /p>


80


×


4



8


×


4





80


×< /p>


60



80


×< /p>


6



80


×


4



8


×


4




< p>
80


×(


60



6



4


)+

< p>
8


×


4





80


×(


60



10


) +


8


×


4





8


×(< /p>


6



1


)×


100+8


×


4






于是,我们得到下面的速算式:






由上式看出,积的末两位数是两< /p>


个因数的个位数之积,本例为


8


×


4



积中从百位起前面的数是“个位与十


位相同的因数”的十位数与“个位与


十位之和为

10


的因数”的十位数加


1


的乘积 ,本例为


8


×(


6


1


)。




6


77


×


91


=?



解 :


由例


3


的解法得到

< br>





由上式看出,当两个因数的个位


数之积是一位数时,应在十位上补一

< br>个


0


,本例为


7


×


1



07

< br>。





用这种速算法只需口算就可以方


便地解答出这类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 br>


练习


1





1.


求下 面


10


个数的总和:





165



152



168



171



148

< br>,


156



169



161



157



149






2.


农业 科研小组测定麦苗的生长


情况,


量出


1 2


株麦苗的高度分别为


(单


位:厘米) :





26



25



25



23



27



28



26



24



29



27



27



25


。求这批麦苗的


平均高度。




< p>
3.


某车间有


9


个工人加 工零件,


他们加工零件的个数分别为:





68


,< /p>


91



84


,< /p>


75



78


,< /p>


81



83


,< /p>


72



79


。< /p>





他们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4.


计算:





13


+< /p>


16



10+11



17



12



15



12



16



13



12






5.


计算下列各题:






1



37


2





2


< p>
53


2





3



91


2







4



68


2





5



108


2




< p>
6



397


2

< p>





6.


计算下列各题:




1



77

< br>×


28


;(


2

< br>)


66


×


55

< br>;




3



33


×


19


;(


4



82


×


44





5



37


×


33


;(


6



46


×


99





练习


1


答案





1.1596



2.26


厘米。





3.711


个。


4.147






5.



1< /p>



1369





2



280 9





3< /p>



8281








4



4624


;< /p>




5



11664




(< /p>


6



157609






6 .



1



21 56





2



3630





3



627








4



3608




(< /p>


5



1221





6



4554





2




速算与巧算(二)



- 2 -




上一讲我们介绍了一类两位数乘< /p>


法的速算方法,这一讲讨论乘法的


“同补”与“补同”速算法。< /p>





两个数之 和等于


10


,则称这两个


< p>
互补


。在整数乘法运算中,常会遇


到像

< p>
72


×


78


< p>
26


×


86


等被乘数与乘 数


的十位数字相同或互补,或被乘数与


乘数的个位数字相同或互 补的情况。


72


×


78


的被乘数与乘数的十位数字相


同、个位数字互补,这类式子我们称


为“头相同、尾互补”型;


26


×

< br>86



被乘数与乘数的十位数字互补、个位


数字相同,这类式子我们称为“头互


补、尾相同”型。计算这两类题目,


有非常简捷的速算方法,


分别称为


“同


补”速算法



“补同”速算法





1



1



76

< br>×


74


=?


< br>(


2



31

×


39


=?





分析与解:本例两题都是“头相< /p>


同、尾互补”类型。






1


)由乘 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得




76


×


74


=(


7



6


) ×(


70+4



=(


70



6

)×


70


+(


7

< br>+


6


)×


4


70


×


70


6


×


70



70


×


4



6


×


4



70


×(


70



6



4


)+


6


×


4


=< /p>


70


×(


70



10


)+


6


×


4



7


×(


7+1


)×


100


6


×


4




于是,我们得到下面的速算式:





2


)与(


1


)类似可得到下面的速算


式:





< p>
由例


1


看出,在“头相同、尾互

< br>补”的两个两位数乘法中,积的末两


位数是两个因数的个位数之积(不够


两位时前面补


0


,如


1


×


9



09< /p>


),积


中从百位起前面的数是被乘数(或乘


数)的十位数与十位数加


1


的乘积。


“同补”速算法简单地说就是: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积的末两位 是


“尾×尾”



前面是


“头


×(头


+1


)”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到的


15


×


15



25


×


25


,…,


95


×

< br>95


的速算,实际上


就是“同补”速算法。




2



1



78


×

< br>38


=?



< br>2



43


×

63


=?



分析与解


:本例两题都是“头互补、


尾相同”类型。




1


)由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得到





78


×


38


=(


70



8


)×(


30



8




=(


70



8


)×


30


+(


70



8


)×


8



70

×


30+8


×


30



70


×


8

< br>+


8


×


8


70


×


30


8


×(


30


70


)+


8

×


8



7


×


3


×


100



8


×


100



8


×


8


=(


7


×


3



8


)×


100



8


×


8


。< /p>



于是,我们得到下面的速算式:







2


)与(


1


)类似 可得到下面的


速算式:



< p>
由例


2


看出,在“头互补、尾相同”


的两个两位数乘法中,积的末两位数


是两个因数的个位数之积(不够两位


时前面补


0


,如


3


×


3



09< /p>


),积中从


百位起前面的数是两个因数的十位数

< br>之积加上被乘数


(或乘数)


的个位数。

< br>“补同”速算法简单地说就是:



积的末两位数是“尾× 尾”,前面是


“头×头


+


尾”





1


和例


2


介绍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

的“同补”或“补同”形式的速算法。


当被乘数和乘数多于两位时,情况会


发生什么变化呢?



我们先将互补的概念推广一 下。


当两


个数的和是


10



100



1000


,…时,


这两个数互为补数,简称互补


。如< /p>


43



57


互补 ,


99



1


互 补,


555



445

< br>互补。




< br>在一个乘法算式中,当被乘数与


乘数前面的几位数相同,后面的几位


数互补时,这个算式就是“同补”型,











< br>型







因为被乘数与乘


数的前两位数相 同,都是


70


,后两位


数互补,


77



23



100



所以是


“同 补”










等都是“同补”型。



当被乘数与乘数 前面的几位数互补,


后面的几位数相同时,这个乘法算式


就是“ 补同”型,即“头互补,尾相


同”型。


例如,

< br>







“补同”型。





在计算多位数的“同补”型乘法< /p>


时,例


1


的方法仍然适用。




3



1



702


×


708=





2



1708


×

< p>
1792


=?




:(


1








2








计算多位数的


“同补”型乘法时,


将“头× (头


+1


)”作为乘积的前几


位,将两 个互补数之积作为乘积的后


几位。



注 意:互补数如果是


n


位数,则应占


乘积 的后


2n


位,不足的位补“


0


”。




< p>
在计算多位数的“补同”型乘法


时,如果“补”与“同”,即“头”


与“尾”的位数相同,那么例


2


的方


法仍然适用(见例


4


);如果“补”与


“同”的位数不相同,那么例


2


的方

< p>
法不再适用,因为没有简捷实用的方


法,所以就不再讨论了。



- 3 -



4


2865


×


7265


=?








练习


2





计算下列各题:





1.68


×


62



2.93

< br>×


97






3.27


×


87



4.79

< br>×


39






5.42


×


62



6.603


×


607






7.693


×


607



8.4085


×


6085






3




高斯求和





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幼年时代聪


明过人,上学时,有一天老师出 了一


道题让同学们计算:





1



2



3



4


+…+


99



100< /p>


=?





老师出完题后,全班同学都在埋


头计算,小高斯却很快算出答案等于


5050


。高斯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呢?


原来小高斯通过细心观察发现:





1



100



2



99


=< /p>


3



98


=…=


49



52



50



51






1



100


正好可以分成这样的


50


对数,每对数的和都相等。于是,小


高斯把这道 题巧算为





1+100


)×


100


÷

< p>
2



5050






小高斯使用的这 种求和方法,真


是聪明极了,简单快捷,并且广泛地


适用于“等 差数列”的求和问题。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


数列


,数


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


项称为


首项


,最后一项称为


末项


。后

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


等差


数列

< br>,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


公差


。例


如:




1



1



2



3



4



5


,…,


100





2



1



3



5



7


< br>9


,…,


99


;(


3



8


< br>15



22


< br>29



36


,…,


71






其中



1< /p>



是首项为


1



末项为


100



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 p>
2


)是首项为


1


,末项为


99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3


)是首项为


8


,末项为


71


,公 差为


7


的等差数列。





由高斯的巧算方法,得到


等差数


列的求和公式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


(首项


+


末项)×项 数÷


2





1


1


+< /p>


2



3


+…+< /p>


1999


=?



分析与解



这串加数


1



2



3


…,


1999


是等差数列,


首项是


1



末项是


1999



共有


1999


个数。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可得





原 式


=



1


+< /p>


1999


)×


1999

< br>÷


2



1999000






注意: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之


前,一定要判断题目中的各个加数是


否构成等差数列。




2


11



12



13


+ …+


31


=?



分析与解



这串加数


11

< p>


12



13

< p>


…,


31


是等差数列,


首项是


11



末项是


31



共有

31-11



1



21


(项)。



原式


=



11+31


)×< /p>


21


÷


2=441




在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时项

数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时就需要先


求出项数。根据首项、末项、公差的

< p>
关系,可以得到



项数


=


(末项


-


首项)÷公差


+1




末项


=


首项


+


公差×(项数


-1






3


3


+< /p>


7



11


+…+


99


=?



分 析与解



3



7



11


,…,


99


是公差



4

的等差数列,



项数


=

< p>


99



3


)÷


4



1



25



< br>原式


=



3


99


)×


25

< br>÷


2



1275





4

< br>求首项是


25



公差是


3


的等差数


列的前


40


项的和。




:末项


=25



3

×(


40-1


)=


142





=



25



142

< p>
)×


40


÷


2

< p>


3340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求项数和末


项的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等差数列


求和有关的问题。




5


在下图中,每个最小的等边三角


形的面积是


12


厘米

< br>2


,边长是


1


根火


柴棍。问:(


1


)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



2



整个图形由多少


根火柴棍摆成?




分析:最大三角形共有


8

< p>
层,从上往


下摆时,每层的小三角形数目及所用


火 柴数目如下表:



由上表看出,各层的小三角形数成等


差数列,


各层的火柴数也成等差数列。




:(


1


)最大三角 形面积为





1



3



5


+…+


15


)×


12


=[(


1


< br>15


)×


8


÷

< br>2


]×


12



768


(厘米


2


)。




2


)火柴棍的数目为





3



6



9+



+24


=(


3


+< /p>


24


)×


8


÷< /p>


2=108


(根)。


< br>答:最大三角形的面积是


768


厘米

2



整个图形由


108

< p>
根火柴摆成。




6 < /p>


盒子里放有三只乒乓球,一位魔


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球, 将


它变成


3


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


又从盒子里拿出二只球,将每只球各


变成


3


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十次


从盒子里拿出十只球,将每只 球各变



3


只球后放回到盒子里。这时 盒子


里共有多少只乒乓球?



分析与解


:一只球变成


3


只球,实际

< p>
上多了


2


只球。第一次多了


2


只球,


第二次多了


2


×


2


只球……第十次多了


2


×


10


只球。因此拿了十次后,多了< /p>




2


×


1



2


×

< p>
2


+…+


2


×

< p>
10



2


×(


1



2


+…+


10




< p>
2


×


55



110


(只)。





加上原有的


3


只球,盒子里共有



110



3



113


(只)。





综合列式为:



3-1


)×(


1



2


+…+


10


)+

< p>
3



2


×[(


1



10


)×


10


÷


2


]+


3



113


(只)。< /p>




练习


3





1.


计算下列各题:






1



2



4



6


+…+


200






2



17


< p>
19



21


+…+


39





3



5



8



11



14


+…+


50


< p>



4



3



10


< br>17



24


+…+


101






2.


求首项是


5


,末项是


93


,公差



4


的等差数列的和。





3.


求首 项是


13


,公差是


5

< br>的等差


数列的前


30


项的和。< /p>



- 4 -




4.


时钟在每个整点敲打,敲打的< /p>


次数等于该钟点数,每半点钟也敲一


下。问:时钟一昼夜敲打多少 次?





5 .



100


以内除以

< br>3



2


的所有

< br>数的和。





6.


在所有的两位数中,十位数比


个位数大的数共有多 少个?



第四讲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能被


2



3



5


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讲我们将 讨论


整除的性质,并讲解能被


4



8



9



除的数的特征。





数的整除具有如下性质:



性质


1


如果甲数能被乙数整除,乙数


能被丙数整除,那么甲数一定能被丙


数整除

。例如,


48


能被


16

< p>
整除,


16


能被


8


整除,


那么


48


一定 能被


8


整除。



性质


2


如果两个数都能被一个自然数


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与差也一定


能被这个自然数整除



例如,


21



15


都能被


3


整除 ,那么


21



15


21-15


都能被


3

< p>
整除。



性质


3


如果一个数能分别被两个互质


的自然数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


这两个互质的自然数的乘积整除


。例


如,< /p>


126


能被


9


整 除,又能被


7


整除,



9



7


互质,那么

< p>
126


能被


9


×


7



63


整除。





利用上面关于 整除的性质,我们


可以解决许多与整除有关的问题。为


了进一步 学习数的整除性,我们把学


过的和将要学习的一些整除的数字特


征列出来:





1



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 /p>


0



2



4



6


< p>
8


中的一个,那么这个数就


能被

< br>2


整除。






2


)一个 数的个位数字如果是


0



5

< p>
,那么这个数就能被


5


整除。





3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


和如果 能被


3


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



3


整除。






4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如果能被


4


(或


25


)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


4


(或


25


)整除。






5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如果能被


8

< p>
(或


125


)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

< p>
8


(或


125


)整除。< /p>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6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


和如果能被< /p>


9


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



9


整除。





其中(


1


) (


2


)(


3


) 是三年级学


过的内容,(


4


)(


5


)(


6


)是本讲要


学习的内容。





因为


100


能被


4


(或


25


)整除,


所以由整除的性质


1


知,整 百的数都


能被


4


(或

< br>25


)整除。因为任何自然


数都能分成一个整百的数与这 个数的


后两位数之和,所以由整除的性质


2

知,


只要这个数的后两位数能被


4


(或


25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


4


(或


25



整除。 这就证明了(


4


)。





类似地可以证明(


5


)。






6


)的正 确性,我们用一个具体


的数来说明一般性的证明方法。





837



800



30



7



8


×


100



3


×


10



7



8


×(


99



1


)+


3


×(


9



1


)+< /p>


7



8


×


99



8



3


×


9


< p>
3



7


=(

< p>
8


×


99



3


×


9


)+(


8



3


< br>7


)。





因为


99



9


都能被


9


整 除,


所以


根据整除的性质


1

< p>
和性质


2


知,



8x99



3x9


)< /p>


能被


9


整除。


再 根据整除的性



2


,由(


8



3


< br>7


)能被


9


整除,就

< p>
能判断


837


能被


9


整除。




利用(


4


)(


5


)(


6


)还可以求出一


个数除以

< p>
4



8



9


的余数:




4


‘)一个数除以


4


的余数 ,与它的


末两位除以


4


的余数相同。< /p>




5


')一个 数除以


8


的余数,与它的


末三位除以< /p>


8


的余数相同。




6


')一个数除以


9


的余数,与它的


各位数字之和除以


9


的余数相同。




1



在下面 的数中,哪些能被


4



除?哪些能被< /p>


8


整除?哪些能被


9


除?



234

< br>,


789



7756

< p>


8865



3728. 8064





:能被


4


整除的数有


7756



3728



806 4





能被


8


整除的数有


3728



8064




能被


9


整除的数有


234< /p>



8865



8 064





2



在四位 数


56



2


中 ,被盖住的十


位数分别等于几时,这个四位数分别


能被


9



8



4


整除?



解:如果


56



2


能被


9


整除,那么





5



6


+□+


2



13< /p>


+□



应能被


9


整除,


所以当十位数是


5




四位数是


5652


时能被


9


整除;





如果


56



2


能被


8< /p>


整除,那么


6



2


应能被


8


整除,

所以当十位数是


3



7

< p>


即四位数是


5632



5672


时能被


8

整除;




如果


56



2

能被


4


整除,


那么□


2


应能被


4


整除,


所以当十位数是


1



3



5



7



9



即四位数是


5612



5632

< br>,


5652



5672



5692


时能被


4< /p>


整除。




< /p>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过能被


2



3



5



4



8



9


整除的数的特征。


根据整除的性质


3



我们可以把判断整


除的范 围进一步扩大。例如,判断一


个数能否被


6

整除,因为


6



2


×


3



2


3


互质,所以如果这个数既能被


2


整除又能被


3


整除,那么根据整除的


性质


3



可判 定这个数能被


6


整除。



理,


判断一个数能否被


12


整除,


只需


判断这个数能否同时被


3< /p>



4


整除;


判断 一个数能否被


72


整除,


只需判断


这个数能否同时被


8


9


整除;如此


等等。




3




0



2



5



7


四个数字中任选 三


个,组成能同时被


2



5



3


整除的数,


并将这些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 p>
:因为组成的三位数能同时被


2



5


整除,


所以个位数字为


0< /p>



根据三位数


能被


3


整除的特征,数字和


2



7



0



5



7


< br>0


都能被


3


整除,因此所求


的这些数为


270



570



720


< br>750





4



五位数


能被


72


整除,


问:


A



B


各代表什么数字?



分析与解


:已知< /p>


能被


72



除。


因为


72



8


×


9



8



9


是互质数,


所 以


既能被


8


整除,又能被


9


整除。根据能被


8


整除的 数的特征,


要求


能被


8


整除,由此可确定


B



6



再根据能被


9


整 除的数的特征,


的各位数字之和为





A



3



2



9



B



A



3



f

< br>-


2



9



6



A



20




- 5 -




因为

l



A



9



所以


21



A



20



29



在这个范围内只有


27


能被


9


整除,


所以


A



7

< p>




解答例

< p>
4


的关键是把


72


分解成


8


×


9



再分别根据能被


8



9


整除的数的


特征去讨论


B



A


所代表的数字。在


解题顺序上,应先确定


B


所代表的数


字 ,因为


B


代表的数字不受


A

< p>
的取值


大小的影响,一旦


B


代表的数字确定


下来,


A


所代表的数 字就容易确定了。




5

< p>
六位数



6


的倍数,


这样的六位数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


:因为


6



2


×


3


,且


2



3


互质,所以这个整数既能被


2


整除又


能被


3


整除。由六位数能被


2


整除,


推知


A


可取


0



2



4



6



8


这五个 值。


再由六位数能被


3


整除,推知



3



A



B



A



B



A

< br>=


3



3A


2B



能被


3


整除,故


2B


能被


3


整除。


B

< p>
可取


0



3



6



9

< br>这


4


个值。由于


B


可以取


4


个值,


A


可以取


5


个值,


题目< /p>


没有要求


A



B


,所以符合条件的六位


数共有


5


×


4



20


(个)。




6



要使六 位数


能被


36



除,而且所得的商最小,问


A



B< /p>



C


各代表什么数字?

< br>




分析与解:因为


36



4


×

< p>
9


,且


4



9


互质,


所以这个六位数应既能被

< br>4


整除又能被


9


整除。


六位数


能被


4


整除,就 要


能被


4


整除,


因此


C


可取


1



3



5



7



9







使








< br>就



使


这个六位数尽可能小。< /p>


因此


首先是


A


尽 量小,其次是


B


尽量小,


最后是


C


尽量小。


先试取


A =0



六位数


的各位数字之和为


12



B



C


。它应能被


9


整除, 因此


B



C



6



B



C



15



因为


B



C


应尽量小,




B



C



6


,而


C


只能取


1



3



5

< p>


7



9


,所以要使


尽可能小,应



B



1



C



5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A=0



B=1



C



5


时,六位数能


36


整除,而且所得商最小,为


150156


÷


36



4171




练习


4





1



653 9724


能被


4


8



9



24



36



72


中的哪几个数整除?





2


.个位数是


5


,且能被


9


整除的


三位数共有多少个?




< /p>


3



一些四位数,


百位上的数字都



3


,十位上的数字 都是


6



并且它们

既能被


2


整除又能被


3

< p>
整除。在这样


的四位数中,最大的和最小的各是多


少?





4



五位数


能被


12


整除,


求这个五位数。





5


.有一 个能被


24


整除的四位数


< p>
23


□,这个四位数最大是几?最小


是几?





6

< p>
.从


0



2



3



6

< br>,


7


这五个数码


中选出四个,< /p>


可以组成多少个可以被


8


整除的没有重复 数字的四位数?





7


.在


123


的左右各添一个 数码,


使得到的五位数能被


72


整除。





8


.学校买了


72


只小足球,发票

< p>
上的总价有两个数字已经辨认不清,


只看到是□


6 7.9


□元,你知道每只小


足球多少钱吗?



5




弃九法





从第


4


讲知道,如果一个数的各


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


9


整除,那


么这个数能被


9


整除;如果一个数各

< p>
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被


9


除余数是几,

< p>
那么这个数被


9


除的余数也一定是几。

< p>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迅速地判断一个数


能否被


9


整除或者求出被


9


除的余数


是几。





例如,


3645732


这个数,


各个数位


上的数字之和为





3



6



4



5



7



3



2



30





30



9


除余

3


,所以


3645732



个数不能被


9


整除,且被

9


除后余数



3

< br>。





但是,当一个数的数位较多时,


这种计算麻烦且易错。有没有更简便

< br>的方法呢?





因为我们只是判断这个式子被


9


除的余数,


所以凡是若干个数的和是


9


时,就把这些数划掉 ,如


3



6



9



4



5



9



7



2



9


,把这些数划掉后,


最多只剩下一个


3


(如下图)



所以这


个数除以


9


的余数是


3







这种


将和为


9



9


的倍数的数字

< br>划掉,用剩下的数字和求除以


9


的余

数的方法,叫做弃九法






一个数被


9


除的余数叫做这个数



九余数


。利用弃 九法可以计算一个


数的九余数,还可以检验四则运算的


正确性。




1


求多 位数


76458215


除以


9


的余数。



分析与解


: 利用弃九法,将和为


9



数依次划掉。





只剩下


7



6



1



5


四个数,这 时


口算一下即可。


口算知,


7



6



5


的和



9


的倍数,


又可划掉,


只剩下


1




以这个多位数除以


9



1





2


将自然数


1



2



3


,…依次无间











11 213


…如果一直写到自


然数


100< /p>



那么所得的数除以


9

< br>的余数


是多少?



分析与解


:因为这个数太大,全部写


出来很麻烦,在使用弃九法时不能逐


个划掉和为


9



9


的倍数的数,所以


要配合适当的分析。我们已经熟知

< p>




1



2



3

+…+


9



45

< br>,






45



9


的倍数,


所以每一组


1



2



3


,…,


9


都可以划掉。在


1



99


这九十九个数中,


个位数有十组


1



2


< p>
3


,…,


9


,都可划掉; 十位数也有十



1


< br>2



3


,…,

< br>9


,也都划掉。这样


在这个大数中,除了


0


以外,只剩下


最后的


100


中的数字


1



所以这个数除



9


< br>1






在上面的解法中,并没有计算出


这个 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而是利


用弃九法分析求解。本题还有其它简

捷的解法。因为一个数与它的各个数


- 6 -


位上的数 字之和除以


9


的余数相同,


所以题中这 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


和,与


1


+< /p>


2


+…+


100


除以


9


的余数


相同。

< br>




利用高斯求和法,


知此和是


5050



因为


5050


的数字和为


5

< p>


0



5



0=10


,利用弃九法,弃去一个

< br>9



1




5050


除以


9

< br>余


1


。因此题中的数除



9



1


< p>



3



检验下面的加法算式是否正确:





2638457


< br>3521983



6745785



12907225



< p>
分析与解



若干个加数的九余数相加,

< p>
所得和的九余数应当等于这些加数的


和的九余数。如果不等,那么这个加< /p>


法算式肯定不正确。上式中,三个加


数的九余数依次为

< p>
8



4



6



8+4+6


< p>
九余数为


0


;和的九余数为


1


。因为


0



1


,所以这个算式不正确。




4



检验下面的减法算式是否正确:



< /p>


7832145-2167953



56 64192




分析与解


:被减数的九余数减去减数


的九余数(若不够减,可在被减数的


九余数上加


9



然后再减)


应当等于差


的九余数。如果不等,那么这个减法


计算肯定不正确。上式中被减数的九


余数是


3



减数的九余数是


6





9+3



-6



6


知,


原题等号左边的九余数是


6



等号右边的九余数也是


6


因为


6



6



所以这个减法运算可能正确。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我们用的是


“可 能正确”。


利用弃九法检验加法、


减法、


乘法


(见例


5


运算的结果是否


正确时,如果等号两边的九余数不相


等,那 么这个算式肯定不正确;如果


等号两边的九余数相等,那么还不能


确定算式是否正确,因为九余数只有


0


1



2


,…,

8


九种情况,不同的数


可能有相同的九余数。所以用弃九法


检验运算的正确性,只是一种粗略的


检验。



5



检验下面的乘法算式是否正确:





46876


×


9537



447156412


。< /p>



分析与解


:两个因数的九余数相乘,< /p>


所得的数的九余数应当等于两个因数


的乘积的九余数。如果不等, 那么这


个乘法计算肯定不正确。上式中,被


乘数的九余数是


4



乘数的九余数是


6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4


×


6



24

< p>


24


的九余数是


6


。乘积的


九余数是


7



6



7



所以这个算式不正


确。





说明:


因 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被除数


=


除数 ×商


+


余数,所以当余数


为零时,利用 弃九法验算除法可化为


用弃九法去验算乘法。例如,检验


383 801


÷


253=1517


的正确性, 只需检



1517


×

< br>253=383801


的正确性。



练习


5



< /p>


1


.求下列各数除以


9

< br>的余数:






1



7468251





2

< p>


36298745







3



2657348





4



6 678254193




< p>
2


.求下列各式除以


9


的 余数:






1



67235


82564





2



97256-4782 3





< /p>



3



2783


×


6451





4



347 7+265


×


841






3


用弃九法检验下列各题计算的


正确性:

< br>





1



228


×


222



50616






< br>2



334


×

< br>336



112224






3

< p>


23372428


÷


6 236



3748


< br>




4



12345


÷


6789

< p>


83810105






4


.有一 个


2000


位的数


A

< br>能被


9


整除,数


A


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B




B


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p>


C




C


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D




D





6




数的整除性(二)





这一讲主要讲能被


11


整除的数的


特征。





一个数从右边数起,



1



3


< br>5




位称为奇数位,



2



4



6



…位称为

< p>
偶数位。也就是说,个位、百位、万


位……是奇数位,十位、千位、十万< /p>









< p>



9




768325419


中,


奇 数位与偶数位如下图


所示:



能被


11


整除的数的特征:


一个数的奇


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


之和的差(大数减小数)如果能被< /p>


11


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


11


整除





1



判断七 位数


1839673


能否被


11


整除。



分析与解


: 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为


1



3



6



3=13


,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8

< br>+


9



7=24


,因为


24-13=11


能被


11


整除,所以


1839673


能被< /p>


11


整除。





根据能被


11


整除的数的特征,



能求出一个数除以


11


的余数。





一个数除以


11

的余数,


与它的奇


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减去偶数位上的数


字之和所得的差除以


11


的余数相同。


如果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小于偶数位


上的数字之和,那么应在奇数位 上的


数字之和上再增加


11


的整数倍,


使其


大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2


求下列各数除以


11


的余数:






1



41873





2



296738185




分析与解


:(


1



[



4



8


< br>3


)-(


1


< br>7



]


÷


11




=7

÷


11



0


……


7






所以


41873

除以


11


的余数是


7





2

< br>)奇数位之和为


2



6



3



1



5=17



偶数位之和为


9



7



8



8



32



因为


17



32


,所以应给


1 7


增加


11



整数倍,使其大于


32







17+ 11


×


2



- 32



7




所以


296738185


除以


11


的余数是


7






需要说明的 是,当奇数位数字之


和远远小于偶数位数字之和时,为了


计算方 便,也可以用偶数位数字之和


减去奇数位数字之和,再除以


11


,所


得余数与


11

的差即为所求。


如上题



2



中,(


32-17


)÷


11



1


……


4


,所求余


数是

< br>11-4=7





3




除以


11


的余


数。



分析与解



奇数位是


101



1

< br>,


偶数位



100



9







9


×


100-1


×


1 01


)÷


11




=799


÷


11=72


……


7


< br>




11-7=4

< p>
,所求余数是


4







3


还有其它简捷解法,例如每


个“


19


”奇偶数位上的数字相差


9-1


< p>
8




奇数位上的数字


- 7 -


和与偶数 位上的数字和相差


8


×


99=8


×


9


×


11


,能被


11


整除。所以例


3



当于求最后三位数


191


除以


11


的余


数。< /p>




4




3



3

< p>


7



7


四个数码能排出哪


些能被


11


整除的四位数?





只要奇数位和偶数位上各有一个


3


和一个


7


即可。



3377



3773



733 7



7733





5




1



9


九个数 码组成能被


11



除的没有重复数字的 最大九位数。



分析与解


:最大的没有 重复数字的九


位数是


987654321


,由






9



7


+< /p>


5



3



1



-


< p>
8



6



4



2


)=

< br>5




知,

< br>987654321


不能被


11


整除。


为了保证这个数尽可能大,我们尽量


调整低位数字,只要 使奇数位的数字


和增加


3


< p>
偶数位的数字和自然就减少


3


< br>,奇数位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的数


字之和的差就变为


5< /p>



3


×


2=11


,这个


数就能被


11

< br>整除。调整“


4321


”,只



4


调到奇数位,


1

调到偶数位,


奇数


位就比原来增大


3



就可达到目的。



时,


4



3

< br>在奇数位,


2



1


在偶数位,








2413





< p>


987652413





6


六位数


能被


99



除,求

A



B




分析与解


:由


99=9


×


11


,且


9



11


互质,所以六位数既能被


9


整除又能



11

< br>整除。因为六位数能被


9


整除,


所以





A+2+8+7+5+B





22+A+B




应能被


9


整 除,


由此推知


A


B



5



14



又因为六位数能被


11


整除,








A



8



5


)-(


2



7



B







A-B



4




应能被


1 1


整除,即





A-B+4=0


< br>A-B+4=11






化简得


B-A



4



A-B



7






因为


A+B



A-B


同奇同偶,所以


< p>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在(


1< /p>


)中,


A



5< /p>



A



7


不能同


时满足,所以无解。





在(


2< /p>


)中,上、下两式相加,得






B



A


)+(


B-A


) =


14



4






2B< /p>



18






B=9







B=9


代 入


A



B=14


,得


A



5






所以 ,


A=5



B



9





练习


6





1



为使五 位数


6



295


能被


11



除,□内应当填几?





2


.用


1



2

< p>


3



4


四个数码能排


出哪些能被


11


整除的没有重复数字的


四位数?





3


.求能被


11


整除的最大的没有


重复数字的五位数。




4


.求下列各数除以


11


的余数:






1



2485



< /p>



2



6358 2





3< /p>



987654321






5

.求


除以


11


< br>余数。




< br>6



六位数


5A634B


能被


33


整除,求


A +B






7



七位数


3 A8629B



88


的倍数,求


A



B


< p>



7




找规律(一)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见过


“找规律”< /p>


这个题目,学习了如何发现图形、数


表和数列的变化规律。这一讲 重点学


习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的问题。


什么是周期性变化规 律呢?比如,一


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百花盛开的春季


过后就是夏 天,赤日炎炎的夏季过后


就是秋天,果实累累的秋季过后就是


冬 天,白雪皑皑的冬季过后又到了春


天。年复一年,总是按照春、夏、秋、


冬四季变化,


这就是周期性变化规律。


再比如,数列< /p>


0



1



2



0


< p>
1



2



0



1


2



0


,…是按照


0



1


2


三个数重


复出现的,这也是周期性变化问题。

< p>




下面,我们通过一 些例题作进一


步讲解。




1


节日的夜景真漂亮,街上的彩灯


按照


5


盏红灯、


再接


4


盏蓝灯、


再接


3


盏黄灯,


然后又是


5


盏红灯、


4


盏蓝灯、


3


盏黄灯、……这样排下去。问:






1


)第< /p>


100


盏灯是什么颜色?






2


)前


150


盏彩灯中有多少盏蓝

< p>
灯?



分析与解


:这是一 个周期变化问题。


彩灯按照


5


红、


4


蓝、


3


黄,每< /p>


12



灯一个周期循环出现。

< p>





1



100


÷


12



8


……


4


,所以第


100


盏灯是第< /p>


9


个周期的第


4


盏灯,



红灯。






2



150


÷


12= 12


……


6


,前


150


盏灯共有


12


个周期零


6


盏灯,


12


个周< /p>


期中有蓝灯


4


×


12



48


(盏)


最后的


6


盏灯中有


1


盏蓝灯,所以共有蓝灯


48



1=49


(盏)。




2


有一串数,任何相邻的四个数之


和都等于


25



已知第


1


个数是


3

< br>,



6


个数是

< br>6


,第


11


个数是


7


。问:这串


数中第


24< /p>


个数是几?前


77


个数的和


是多少?



分析与解


:因为 第


1



2


,< /p>


3



4


个数的< /p>


和等于第


2



3



4



5


个数的和,所以



1


个数与第


5


个数相同。进一步可


推知 ,



1



5< /p>



9



13



…个数都相同。





同理,第


2



6



10



14


,…个数


都相同,第


3



7

< br>,


11



15

< br>,…个数都


相同,



4



8



12

< p>


16


…个数都相同。





也就是说,这串数是按照每四个< /p>


数为一个周期循环出现的。


所以,



2


个数等于第


6


个 数,



6




3


个数等


于第


11


个数,是


7


。前三个数依次是


3



6



7


,第四个数是





25-



3 +6+7



=9





这串数按照


3



6


7



9


的顺序循

< br>环出现。第


24


个数与第


4


个数相同,



9


。 由


77


÷


4



9


……


1


知, 前


77



数是


19


个周期零


1


个数,其和为


25


×


19+3=478





3


下面这串数的规律是:从第


3



数起, 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的个位数。


问:这串数中第


88


个数是


几?





628088640448




- 8 -


分析与解


:这串数看起来 没有什么规


律,但是如果其中有两个相邻数字与


前面的某两个相 邻数字相同,那么根


据这串数的构成规律,这两个相邻数


字后面 的数字必然与前面那两个相邻


数字后面的数字相同,也就是说将出


现周期性变化。我们试着将这串数再


多写出几位:






当写出 第


21



22



(竖线右面的


两位)时就会发现,它们与第

< br>1



2



数相同,


所以这串数按每


20


个数一 个


周期循环出现。



88


÷


20=4


……


8


知,



88


个数与第< /p>


8


个数相同,


所以第

88


个数是


4


< br>




从例

3


看出,周期性规律有时并


不明显,要找到它还真得动点脑 筋。




4


在下面的一串数中,从第五个数


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四个数之和的

个位数字。那么在这串数中,能否出


现相邻的四个数是“


2 000


”?





7134




分析与解



无休止地将这串数写下去,


显然不是聪明的做法。按照例


3


的方< /p>


法找到一周期,因为这个周期很长,


所以也不是好方法。那么怎么 办呢?


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串数的前四个数


都是奇数,按照“每 个数都是它前面


四个数之和的个位数字”,如果不看


具体数,只 看数的奇偶性,那么将这


串数依次写出来,得到





奇奇奇奇偶奇奇奇奇偶奇……





可以看出,这串数是按照四个奇


数一 个偶数的规律循环出现的,永远


不会出现四个偶数连在一起的情况,

即不会出现“


2000


”。




5



A



B



C



D


四个盒子中依次放有


8



6



3



1


个球。第


1


个小朋友找到


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从其它盒子中

< p>
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子;第


2


个小


朋友也找到放球最少的盒子,然后也


从其它盒子中各取一个球放入这个盒


子……当


100


位小朋友放完后,


A



B



C



D


四个盒子中各放有几 个球?



分析与解


:按照题意,前六位 小朋友


放过后,


A


< br>B



C



D


四个盒子中的球


数如下表: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可以看出,第

6


人放过后与第


2


人放过后四个盒 子中球的情况相同,


所以从第


2


人放过 后,每经过


4


人,


四个盒子中球的情况 重复出现一次。






100-1


)÷


4



24


……


3






所以第


100


次后的情况与第


4




3



1



4


)后的 情况相同,


A



B


C



D


盒中依次有


4



6


3



5


个球。




练习


7





1



有一串 很长的珠子,


它是按照


5


颗红珠、


3


颗白珠、


4


颗黄 珠、


2



绿珠的顺序重复排列的。问: 第


100


颗珠子是什么颜色?前


200


颗珠子中


有多少颗红珠?





2


.将< /p>


1



2



3



4


,…除以


3


的余


数依次排列起来,得到一个数列。求


这个数列前


100


个数的和。





3



有一串数,


前两个数是


9



7



从第三 个数起,每个数是它前面两个


数乘积的个位数。这串数中第


10 0



数是几?前


100


个数之和是多少?





4


.有一列数,第一个数是


6


,以


后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一个数与


7



和的个位数。这列数中第


88

个数是


几?





5



小明按


1



3


报数,


小红按


1



4


报数。


两人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开始报


数 ,当两人都报了


100


个数时,有多


少 次两人报的数相同?




< p>
6



A



B



C


D


四个盒子中依次放



9



6



3



0


个小球。第


1


个小朋友


找到放球最多的盒子,从中拿出


3



球放到其它盒子中各


1

< br>个球;第


2



小朋友也找到放球 最多的盒子,也从


中拿出


3


个球放到其 它盒子中各


1



球……当


100


个小朋友放完后,


A



B



C


,< /p>


D


四个盒子中各放有几个球?





8




找规律(二)





整数


a


与它 本身的乘积,即


a


×


a


叫做这个数的


平方


,记作


a< /p>


2




a


2



a


×

< p>
a



同样,三个


a


的乘积叫做


a


的三


次 方,记作


a


3


,即

a


3



a


×


a


×


a


。一 般


地,


n



a


相乘,


叫做


a



n


次方





a


n


,即< /p>






本讲主要讲


a


n


的个 位数的变化规


律,以及


a


n

< p>
除以某数所得余数的变化


规律。





因为积的个位数只与被乘数的个< /p>


位数和乘数的个位数有关,


所以


an



个位数只与


a


的 个位数有关,而


a



个位数只有


0



1


< p>
2


,…,


9


共十种情


况,故我们只需讨论这十种情况。





为了找出一个整数


a


自乘


n


次后,


乘积的个位数字 的变化规律,我们列


出下页的表格,


看看


a



a


2



a


3



a


4




的个位数字 各是什么。




从表看出,


a


n


的个位数字的变化


规律可分为三类:






1


)当< /p>


a


的个位数是


0



1



5


,< /p>


6


时,


a


n


的个位数仍然是


0



1



5



6







2


)当


a


的个位数是


4



9< /p>


时,


随着


n


的增 大,


a


n


的个位数按每两个

< p>
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中


a


的个位


数是


4


时,按


4

< p>


6


的顺序循环出现;


a


的个位数是


9


时,按

< br>9



1


的顺序循


环出现。






3


)当


a


的个位数是


2



3

< p>


7



8


时,随着


n


的增大,


a


n


的个位数按每


四个数为一周期循环出现。其 中


a



个位数是


2


时,按


2



4



8



6


的顺序


循环出现;


a

< br>的个位数是


3


时,按


3



9



7



1


的顺序循环出现;


当< /p>


a


的个位


数是


7


时,按


7



9



3



1


的顺序循环


出现;



a


的个位数是


8


时,



8



4


2



6


的顺序循环出现。



- 9 -




1




67


999


的个位数字。

< br>




分析与解:


因为


67


的个位数是


7



所以


67


n


的个位数随着


n


的增大,

< br>按


7



9



3



1


四 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999


÷


4



249


……


3






所以


67


999


的个位数字与


7


3


的个位


数字相同,即

< p>
67


999


的个位数字是


3





2




2


91


+3


291


的个位数字。



分析与解



因为


2


n


的个位数字按


2



4



8



6


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91


÷

4



22


……

3


,所以,


2


91


的个位数字与


2


3


的个位数字 相同,等于


8






类似地,


3


n


的个位数字按


3

< br>,


9



7



1


四个数的顺序循环出现,



291


÷


4



72


……


3






所以


3


291



3


3


的个位数相同,


等于


7






最后得到


2


91


+3


291


的个位数字与


8+7


的个位数字相同,等于


5





3



28


128


-29


29


的个位数字。




:由


128


÷


4< /p>



32


知,


28


128


的个位数


8


4


的个位数相同,


等于


6




29

< p>
÷


2



14


……


1


知,


29

< p>
29


的个位数与


9


1


的个


位数相同,等于


9

。因为


6



9

,在减


法中需向十位借位,所以所求个位数


字为

< p>
16



9



7





4


求下列各除法运算所得的余数:






1



78


55


÷


5







2



5


55


÷


3




分析与解


:(


1

< p>
)由


55


÷


4

< p>


13


……


3

< p>
知,


78


55


的个位数与


8


3


的个位数相同,

< br>等于


2


,所以


78


55


可分解为


10


×


a



2


< p>
因为


10


×


a

< p>
能被


5


整除,所以


78< /p>


55




5


的余数是


2







2



因为


a


÷


3


的余数不仅仅与


a


的个位数有关,所以不能用求


5


55


的 个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位数的方 法求解。


为了寻找


5


n


÷


3


的余


数的规律,先将


5


的各次方除以


3



余数列表如下:





注意:表中除以


3

< br>的余数并不需


要计算出


5


n


,然后再除以


3


去求,而

< br>是用上次的余数乘以


5


后,再除以


3


去求。比如,


5


2


除以


3


的余数是


1

< p>


5


3


除以


3


的余数与


1


×

< p>
5=5


除以


3


的余数


相同。这是因为


5


2



3


×


8+1


,其中


3


×


8


能被


3


整除,而





5


3


=



3


×


8+1


)×


5=



3


×


8



×


5+1


×


5







3


×


8

< br>)×


5


能被


3

< br>整除,所以


5


3


除以

< p>
3


的余数与


1


×


5


除以


3


的余数


相同。





由上表看出,


5


n


除 以


3


的余数,


随着

n


的增大,



2

< br>,


1


的顺序循环出


现。



55


÷


2=27


……


1


知,


5


55


÷


3


的余


数与


5


1


÷


3


的余数相同,等于


2





5


某种细菌每小时分裂一次,每次


1


个细茵分裂成


3


个细菌。


20


时后,


将这些细菌每


7


个分为一组,还剩下


几个细菌?



分析与解



1


时后有


1


×


3=3


1


(个)细

< br>菌,


2


时后有


3


1


×


3=3


2


(个)细菌……


20


时后,



3


20


个细菌,


所以本题相当


于“求


3


20


÷


7


的余数”。





由例


4< /p>



2


)的方法,将


3


的各次


方除以


7

< br>的余数列表如下:





由上表看出,


3


n


÷


7


的余数以六个


数为周期循环出现。< /p>



20


÷


6



3


……


2


知,


3


20


÷


7


的余数与


3


2


÷


7


的余数相同,


等于


2


。所以最后还剩


2


个细菌。




< p>
最后再说明一点,


a


n


÷


b


所得余


数,随着

n


的增大,必然会出现周期


性变化规律,因为所得余数必然 小于


b


,所以在


b

个数以内必会重复出现。




练习


8





1


.求下列各数的个位数字:






1



38


38





2



29


30







3



64


31





4



17


215




2


.求下列各式运算结果的个位数字:




1



92< /p>


22



57


31





2



61


5


+48< /p>


7


+34


9


;< /p>




3



46


9


-62


11< /p>





4



3


7


×

< p>
4


8


+5


9


×


6


10




3


.求下列各除法算式所得的余数:




1



5


100


÷


4





2



8


111


÷


6





3



4


88


÷


7



9




数字谜(一)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简


< /p>


单的数字谜问题。这两讲除了复习巩


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学习一 些新的


内容。




1


在下面算式等号左边合适的地方


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5+7


×


8 +12


÷


4-2


20






分析:等式右边是


20


,而等式左


边算式中的


7


×


8


所得的积比


20

大得


多。因此必须设法使这个积缩小一定


的倍数,化大为小 。





从整 个算式来看,


7


×


8

< br>是


4


的倍


数,

< br>12


也是


4


的倍数,

< p>
5


不能被


4


< p>
除,因此可在


7


×


8+1 2


前后添上小括


号,再除以


4



17



5

< p>


17-2=20



< /p>




5+



7


×


8+12


)÷


4-2=20





2




1



9


这九个数字 填到下面的


九个□里,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字


只能填一次):




分析与解


:如果从加法与减法两个算


式入手,那么会出现许多种情形。如


果从乘法算式入手,那么只有下面两


种可能:





2


×


3



6



2


×


4



8






所以应当从乘法算式入手。





因为在加法算式□


+



=


□中,等


号两边的数相等,所以加法算式中的


三个□内的三个数的和是偶数;而减


法算式□


-



=< /p>


可以变形为加法算式□


=



+


□,所以减法算式中的三个□内


的三个数的和也是 偶数。于是可知,


原题加减法算式中的六个数的和应该


是偶数。





若乘法 算式是


2


×


4



8



则剩下的


六个数


1



3



5



6



7



9


的和是 奇数,


不合题意;





若乘法算式是


2

×


3



6



则剩下的


六个数


1

< br>,


4



5



7



8



9


可分为两组:





4



5



9



8-7



1


(或


8-1



7


);





1



7



8



9



5

< br>=


4


(或


9


4



5





- 10 -




所以答案为







3



下面的 算式是由


1



9


九个数字


组成的,其中“


7


”已填好 ,请将其余


各数填入□,使得等式成立:




□□□÷□□


=


-



=



-7




分 析与解


:因为左端除法式子的商必


大于等于

2



所以右端被减数只能填


9



由此知左端被除数的百位数只能填


1



故中间减式有


8-6


6-4



5-3



4-2


四种可能。经逐一验证,

8-6



6-4



4-2


均无解,只有当中间减式为


5-3


时有如下两组解:




< /p>


128


÷


64=5-3=9-7







164


÷


82



5-3



9-7





4



1< /p>



9


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


四个算式的九个□中,使得四个等式


都成立:






+



=6




□×□


=8







-



=6




□□÷□


=8



< /p>


分析与解


:因为每个□中要填不同的


数字 ,对于加式只有两种填法:


1



5



2



4



对于乘式也只有两种填法:


1


×


8



2

×


4


。加式与乘式的数字不能


相同 ,搭配后只有两种可能:




1


)加式为


1



5


,乘式为


2


×


4< /p>





2


)加式为


2+4


,乘式为

1


×


8






对于(


1


),还剩


3



6



7



8< /p>



9


五个数字未填,

减式只能是


9-3



此时


除式无法满足;





对于(


2


),还剩

3



5



6



7



9< /p>


五个数字未填,


减式只能是


9-3



此时


除式可填


56


÷


7


。答案如下:




2



4



6


,< /p>


1


×


8



8






9



3



6



56


÷


7



8







2


~例


4


都是对题目经过初步


分析后,将满足题目条件的所有可能


情况全部列举出来,再逐一试算,决


定取舍。这种方法叫做


枚 举法


,也叫


穷举法


< br>列举法


,它适用于只有几种


可能情况的题目,如果可能的 情况很


多,那么就不宜用枚举法。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5



1< /p>



9


这九个自然数中选出八


个填入下式的八个○内,使得算式的


结果尽可能大:





[


○÷○ ×(○


+


○)


]-[

< br>○×○


+



-

< br>○


]




分析与解



为使算式的结果尽可能大,


应当使前一个中括号内的结果尽量


大,后一个中括号内的结果尽量小。


为叙述方便,将原式改写为:





[A


÷


B< /p>


×



C



D



]-[E


×


F



G



H]






通过分析,


A



C



D



H


应尽可能


大,且

A


应最大,


C


< br>D


次之,


H


再次


之;


B



E

< br>,


F



G


应尽可能小,且


B



最小,


E



F


次之,


G


再次之。于是得



A =9



C=8



D=7



H=6


< br>B=1



E=2



F=3



G=4


,其中


C



D



E



F


的值可


互换。将它们代入算式,得到





[9


÷


1< /p>


×(


8



7



]



[2


×


3



4

< p>


6]=131





练习


9





1



在下面的算式里填上括号,


使


等式成立:< /p>






1



4


×

< p>
6+24


÷


6-5=15






(< /p>


2



4


×


6+24


÷


6-5=35






3



4


×< /p>


6+24


÷


6-5=48






4



4


×


6+24


÷


6-5

< br>=


0






2


.加上 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


使下式成立:





1 2 3 4 5



100






3


.把< /p>


0



9


这十个数 字填到下面


的□里,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字只


能填一次):< /p>






+



=


□,






-



=


□,





□×□


=


□□。





4


.在下面的□里填上


+



-


,×,


÷,()等符号,使各个等式成立:





4



4



4



4



1






4



4



4



4



3






4

< br>□


4



4



4



5






4



4



4



4



9





< br>5


.将


2


7


这六个数字分别填入


下式的□中,使得等式成立:





< p>
+



-



=


□×□÷□。





6


.将


1< /p>



9


分别填入下式的九个


□内,使算式取得最大值:





□□□×□□□×□□□。





7


.将< /p>


1



8


分别填入 下式的八个


□内,使算式取得最小值:



□□×□□×□□×□□。





10




数字谜(二)




1


把下面算式中缺少的数字补上:



< /p>


分析与解


:一个四位数减去一个三位


数, 差是一个两位数,也就是说被减


数与减数相差不到


100



四位数与三位


数相差不到

< br>100



三位数必然大于


900



四位数必然小于


1100

< p>
。由此我们找出


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百位数上。






1


)填百位与千位。由于被减数


是四位数,减数是三位数,差是两位< /p>


数,


所以减数的百位应填


9



被减数的


千位应填


1



百位应填


0


,< /p>


且十位相减


时必须向百位借


1

< p>






2


)填个位。由于被减数个位数

字是


0



差的个位数字是


1



所以减数


的个位数 字是


9







3


)填十 位。由于个位向十位借


1


,十位又向百位借

1


,所以被减数十


位上的实际数值是


18



18


分解成两个


一位数的和,


只能是


9


与< /p>


9



因此,


减< /p>


数与差的十位数字都是


9






所求算式如右式。










由例


1< /p>


看出,考虑减法算式时,


借位是一个重要条件。

< br>



2


在下列各加法算式中, 相同的汉


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


不同的数字,求出 这两个算式:






分析与解:



1


)这是一道四个数


连加的算式,其特点是相同数位上的


数字相同,且个位与百位上的数字相


同,即都是汉字“学”。



- 11 -




从个位相同数相加的情况来看,


和的个位数字是


8


,有两种可能情况:


2


+< /p>


2



2



2



8


< p>
7



7



7



7


28



即“学”=


2



7






如果


“学 ”



2



那么 要使三个


“数”


所代表的数字相加的和的个位数字为

< p>
8


,“数”只能代表数字


6


。此时,百


位上的和为“学”+“学”+


1

< br>=


2



2



1



5



4


。因此“学”≠


2

< br>。





如果


“学”



7


那么要使三个


“数”


所代表的数 字相加再加上个位进位的


2


,和的个位数字为

< br>8


,“数”只能代


表数字


2



百位上两个


7


相 加要向千位


进位


1


,由此可得“我”代 表数字


3






满足条件的解如右式。








2


)由千位看出,“努”


=4


。由


千、百、十、个位上都有“努”,

< p>
5432-4444=988



可将竖式简化为左 下


式。同理,由左下式看出,“力”


=8



988-888=100



可将左 下式简化为下中


式,从而求出“学”


=9


,“习”


=1






满足条件的算式如右下式。






2


中的两 题形式类似,但题目


特点并不相同,解法也不同,请同学


们注意 比较。




3


下面竖式中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


字,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求

< br>被乘数。




分析与解



由于个位上的


“赛”


×


“赛”


所得的积不再是“赛”,而是另一个

< br>数,


所以


“赛”


的取值只能是< /p>


2



3



4



7


< p>
8



9






下面采用逐一试验的方法求解。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1


)若“ 赛”=


2


,则“数”=


4




=444444


。被乘 数为


444444


÷


2



222222


,而被乘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


各不相同,所以“赛”≠


2


< br>





2


)若“赛”=


3


,则“数”


=9



仿(


1


)讨论,也不行。






3


)若“ 赛”=


4


,则“数”=


6




=666666



666666


÷


4


得不到整数商,


不合题意。






4


)若“ 赛”=


7


,则“数”=


9




=999999


。被乘 数为


999999


÷


7



142857


,符合题意。






5


)若“赛”=


8



9


,仿上讨


论可知,不合题意。





所以,被乘数是

< br>142857





4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左下


式的乘法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



为清楚起见,


我 们用


A



B



C



D


,…表 示□内应填入的数字(见


右上式)。





由被乘数大于


500


知,


E=1



由于

< p>
乘数的百位数与被乘数的乘积的末位


数是


5




B


< p>
C


中必有一个是


5




C



5


,则有





6


□□×


5=



600+


□□)


×


5 =3000+


□□×


5






不可能等于□


5



5


< p>
与题意不符,


所以


B=5


。再由


B=5


推知


G=0



5



< br>G=5


,则


F=A=9


,此时被 乘数为


695



无论

< br>C


为何值,它与


695


的积不可 能


等于□


5



5


,与题意不符,所以


G=0



F=A=4


。此时已求出被乘数是


645


,经


试验只有


645


×


7


满足□


5



5


,所以


C=7

< br>;最后由


B=5



G=0



D


为偶数,


经试验 知


D=2






右式为所求竖式。






此类乘 法竖式题应根据已给出的


数字、乘法及加法的进位情况,先填


比 较容易的未知数,再依次填其余未


知数。


有时某未知数有几种可 能取值,


需逐一试验决定取舍。




5


在□内填入适当数字,使左下方


的除法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


:把左上式改写成右上式。


根据除法竖式的特 点知,


B=0



D=G=1

< p>


E=F=H=9


,因此除数应是


99


的两位数


的约数,


可能取 值有


11



33



99




由商的个位数是


5


以及


5


与除数的积


是两位数得到除数是


11


,进而知


A



C-9


。至此,除数与商都已求出,其余


未知数都可填出(见右式)。






此类除法竖式应根据除法竖式的


特点,


如商的空位补


0



余数必须小于

除数,


以及空格间的相互关系等求解,


只要求出除数和商, 问题就迎刃而解


了。




6


把左下方除法算式中的


*


号换成


数字,


使之成 为一个完整的式子


(各


*


所表示的数字 不一定相同)。



- 12 -


< /p>


分析与解


:由上面的除法算式容易看


出, 商的十位数字“


*


”是


0


,即商为






因为除数与


8


的积是两位数,除


数与商的千位数字的积是三位数,知


商的千 位数是


9


,即商为


9807

< p>





因为“除数×


9


”是三位数,所以

除数≥


12


;又因为“除数×


8< /p>


”是两位


数,所以除数≤


12

< p>
。推知除数只能是


12


。被除数为


9807


×


12


< p>
117684






除法算式如上页右式。



练习


10





1



在下面 各竖式的□内填入合适


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2



右面的 加法算式中,相同的汉


字代表相同的数字,不同的汉字代表


不同 的数字。问:“小”代表什么数


字?








3



在下列各算式中,不同的汉字


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


的数字。求出下列各式:

< p>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4



在下列各算式中,


相同的字母


代表相同的数 字,不同的字母代表不


同的数字。这些算式中各字母分别代


表什 么数字?







11




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常常需要


先找 出“单一量”,然后以这个“单


一量”为标准,根据其它条件求出结

果。用这种解题思路解答的应用题,


称为


归一问题


。所谓“单一量”是指


单位时间的工作量、物品的单价、单


位面积的产量、单位时间所走的路程


等。




1


一种钢轨,

4


根共重


1900


千克,


现在有


95000


千克钢,可以制造这种


钢轨多少根?(损耗忽略不计)





分析:以一根钢轨的重量为单一


量。






1


)一根钢轨重多少千克?





1900


÷


4



475


(千克)。





2



95000


千克能制造多少根 钢


轨?





95000


÷


475

< br>=


200


(根)。


< p>



95000


÷



1900


÷


4




200


(根)






答:可以制造


200


根钢轨。




2


王家养了


5


头奶牛,


7


天产牛奶


630


千克,照这样计算,


8


头奶牛


15


天可产牛奶多少千克?





分析:以

< p>
1


头奶牛


1


天产的牛奶< /p>


为单一量。






1



1


头奶牛


1


天产奶多少千克?





630


÷


5


÷


7


18


(千克)。






2



8


头奶牛


15< /p>


天可产牛奶多少


千克?





18


×< /p>


8


×


15



2160


(千克)。



:(


630


÷

< br>5


÷


7


)×

8


×


15=2160


(千



克)。





答:可产牛奶


2160


千克。




3

< p>
三台同样的磨面机


2.5


时可以磨


面粉


2400


千克,


8


台这样的磨面机磨


25600


千克面粉需要多 少时间?



分析与解


:以


1


台磨面机


1


时磨的面


粉为单一量。






1



1


台磨面机


1


时磨面粉多少

< br>千克?




< br>2400


÷


3


÷


2.5=320


(千克)。






2



8


台磨面机磨


25600

< br>千克面


粉需要多少小时?





25600


÷


320


÷


8=10


(时)。





综合列式为





25600


÷(

2400


÷


3


÷

< br>2.5



÷


8=10

< p>
(时)。




4


4


辆大卡车运沙土,


7


趟共运走沙



336


吨。

< p>
现在有沙土


420


吨,


要 求


5


趟运完。问:需要增加同样的卡车多


少辆?



分析与解


:以


1


辆卡车


1


趟运的沙土


为单一量。






1



1


辆卡车


1


趟运沙土多少吨?





336


÷


4


÷


7=12


(吨)。




< p>


2



5


趟运走


420


吨沙土需卡车


多 少辆?





420


÷


12


÷


5



7


(辆)。





3


)需要增加多少辆卡车?





7-4



3


(辆)。





综合列式为





420


÷(


336


÷


4


÷


7


)÷


5-4



3


(辆)。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


归一 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


归总


问题


是 找出“总量”,再根据其它条


件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


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


等。




5


一项工程,

8


个人工作


15


时可以

< p>
完成,


如果


12


个人工作 ,那么多少小


时可以完成?





分析:



1


)工程总量相当于


1



人工作多少小时?





15


×


8



120


(时)。






2



12


个人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


少小时?



- 13 -




120


÷


1 2



10


(时)。




15


×


8


÷


12



10


(时)。





答:


12


人需


10


时完成。



6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每小


时行


60


千米,


5


时到达。若要


4


时到


达,则每小时需要多行多少千米?





分析: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一


定的 ,以路程为总量。






1



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 是多少


千米?





60


×


5= 300


(千米)。






2



4


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多


少千米?





300


÷


4



75


(千米)。






3


)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75



60



15


(千米)。




< p>


60


×


5



÷


4


——


60



15


(千米)





答:每小时需要 多行


15


千米。




7


修一条公路,原计划

< p>
60


人工作,


80


天完成 。


现在工作


20


天后,


又增加



30


人,

< p>
这样剩下的部分再用多少天


可以完成?





分析:



1


)修这条公路共需要多


少个劳动日( 总量)?





60


×


80



4800


(劳动日)。






2



60


人工作


20


天 后,还剩下


多少劳动日?





4800-60


×

< br>20=3600


(劳动日)。






3


)剩下 的工程增加


30


人后还


需多少天完成?





360 0


÷(


60



30



=40


(天)。




:(


60


×


80-60


×


20


)÷(


60



30




40


(天)。





答:再 用


40


天可以完成。




练习


11





1



2


台拖拉机


4


时耕 地


20


公顷,


照这样速度,

< p>
5


台拖拉机


6


时可耕地多


少公顷?





2



4


台织布 机


5


时可以织布


2600


米,


24


台织布机几小时才能织布

< br>24960


米?





3


.一种幻灯机,

< br>5


秒钟可以放映


80


张片子。< /p>


问:


48


秒钟可以放映多少


张片子?




< p>
4



3


台抽水机


8


时灌溉水田


48


公顷 ,


照这样的速度,


5


台同样的抽水



6


时可以灌溉水田多小公顷?

< p>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5



平整一块土地,


原计划


8

< br>人平


整,


每天工作


7.5


时,


6


天可以完成任


务。由于急需播种,要求


5


天完成,


并 且增加


1


人。问:每天要工作几小


时?





6


.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


蛋,原计划按每千克

< br>3.00


元买


35


< p>
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了,他用这笔


钱多买了


2. 5


千克鸡蛋。问:鸡蛋价


格下调后是每千克多少元?

< p>




7



锅炉房按照每天


4.5


吨的 用量


储备了


120


天的供暖煤。


供暖


40


天后,


由于 进行了技术改造,


每天能节约


0.9


吨 煤。


问:


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12




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是一类以“年龄为内


容”的数学应用题。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 是:二人年


龄的差保持不变,它不随岁月的流逝


而改变;


二人的年龄随着岁月的变化,


将增或减同一个自然数;二人年龄的


倍数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


化,年龄增大,倍数变小。





根据题目的条 件,我们常将年龄


问题化为“差倍问题”、“和差问


题”、“和 倍问题”进行求解。




1


儿子今年


10


岁,


5< /p>


年前母亲的年


龄是他的


6


倍,母亲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

:儿子今年


10


岁,


5

< p>
年前的


年龄为


5


岁,那么


5


年前母亲的年龄


< br>5


×


6



30


(岁),因此母亲今年是





30



5= 35


(岁)。




2


今年爸爸


48


岁,儿子


20


岁,几

< p>
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


5


倍?

< br>


分析与解


:今年爸爸与儿子的年龄差

< br>为“


48


——


20


”岁,因为二人的年龄


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当爸

< br>爸的年龄为儿子的


5


倍时,两人的年

龄差还是这个数,这样就可以用“差


倍问题”的解法。当爸爸的年龄是儿

< p>
子年龄的


5


倍时,儿子的年龄是

< br>





48


——


20


÷



5


——


1




7



岁)







20


-< /p>


7



13


(岁) ,推知


13



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 的


5


倍。




3


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

< p>
5


岁,兄


3


年后的年龄为 弟


4


年前的


3


倍。问:


兄、弟二人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


作示意图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兄


3


年后的年

< p>
龄比弟


4


年前的年龄大


5



3



4



12


(岁),由“差倍问题”解得,弟< /p>


4


年前的年龄为(


5


3



4


)÷(


3



1




6


(岁)。由此得到





弟今年


6



4


< br>10


(岁),





兄今年


10



5



15


( 岁)。




4


今年兄弟二人年龄之和为


55


岁,


哥 哥某一年的岁数与弟弟今年的岁数


相同,那一年哥哥的岁数恰好是弟弟

< br>岁数的


2


倍,请问哥哥今年多少岁?


分析与解


:在哥哥的岁数是弟弟的岁


2


倍的那一年,若把弟弟岁数看成


一份,


那么哥哥的岁数比弟弟多一份,


哥哥与弟弟的年龄差是


1


份。又因为


那一年哥哥岁数与今年弟 弟岁数相


等,所以今年弟弟岁数为


2


份 ,今年


哥哥岁数为


2



1=3


(份)


(见下页图)






由“和 倍问题”解得,哥哥今年


的岁数为





55


÷


(3 +2)


×


3=33(



)






5


哥哥


5


年前的年龄与妹妹


4


年后


的年龄相等,哥哥


2


年后的年龄与妹



8


年后的年龄和为


97


岁,


请问二人


今年各多少岁?



分析与解


:由“哥哥


5< /p>


年前的年龄与


妹妹


4

年后的年龄相等”可知兄妹二


人的年龄差为



4



5


”岁。由

< p>
“哥哥


2


年后的年龄与妹妹


8


年后的年龄和为


97


岁”,可知兄 妹二人今年的年龄和


为“


97


——


2


——


8


”岁。由 “和差问


题”解得,






[



97


——


2


——< /p>


8





4



5


< p>
]


÷


2



48


(岁),






[



97


——


2


——< /p>


8



-



4



5


< p>
]


÷


2=39


(岁)。< /p>



- 14 -



6


1994


年父亲的年龄是哥哥和弟弟


年龄之和的


4

倍。


2000


年,父亲的年


龄是哥 哥和弟弟年龄之和的


2


倍。


问:


父亲出生在哪一年?



分析与解


:如果用


1


段线表示兄弟二



1994


年的年龄和,则父亲


199 4



的年龄要用


4

段线来表示


(见下页图)







父亲在


2000


年的年龄应是


4


段线


再加


6


岁,

< p>
而兄弟二人在


2000


年的年

龄之和是


1


段线再加


2

< p>
×


6



12


(岁)



它是父亲年龄的一半,也就是


2


段线


再加


3


岁。由





1


段+


12



=2


段+


3


岁,

< p>




推知


1


段是


9


岁。所以父亲


1994


年的年龄是


9

×


4



36


(岁),他出生






1994


——


36



1958


(年)。

< p>





7


今年父亲的年龄为儿子的年


龄的

4


倍,


20


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子


的年龄的


2


倍。问:父子今年各多少< /p>


岁?



解法一


: 假设父亲的年龄一直是儿子


年龄的


4


倍 ,那么每过一年儿子增加


一岁,父亲就要增加


4


岁。这样,


20


年后儿子增加


20


岁,


父亲就要增加


80

< p>
岁,


比儿子多增加了


80



20



60



岁)






事实上,


20


年后父亲的年龄为儿


子的年龄的


2


倍 ,根据刚才的假设,


多增加的


60


岁, 正好相当于


20


年后


儿子年龄的(


4


——


2


=)


2


倍,因此,


今年儿子的年龄为

< p>





20


×


4


< br>20


)÷(


4



2


)-


20



10


(岁),





父亲今年的年龄为


10


×


4



40


(岁)。



解法二


:如果用< /p>


1


段线表示儿子今年


的年龄,那么父亲今 年的年龄要用


4


段线来表示(见下图)。






2 0


年后,父亲的年龄应是


4


段线


再加上


20


岁,


而儿 子的年龄应是


1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 教育



线再加上


20

< br>岁,是父亲年龄的一半,


也就是


2


段线再加上


10


岁。由





1


段+< /p>


20=2


段+


10






求 得


1


段是


10


岁,


即儿子今年


10


岁,从而父亲今年


40


岁。




8


今年爷爷


78


岁,长孙


27


岁,次

< p>


23


岁,三孙


16


岁。问:几年后爷


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之和?





分析:今年三个孙子的 年龄和为


27



23

< br>+


16=66


(岁),爷爷比三个孙

子的年龄和多


78


——


66



12


(岁)。


每过 一年,爷爷增加一岁,而三个孙


子的年




却要




1



1



1< /p>



3


(岁)


,< /p>


比爷爷多增加


3



1



2


(岁)



因而只需求出


12


里面有几个


2


即可。





[78


-(


27



23



16



]


÷(


1< /p>



1



1



1


)=


6


(年)。





答:


6


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

< p>
子年龄的和。




练习


12





1


.父亲比儿子大

< br>30


岁,明年父


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

< br>3


倍,那么今


年儿子几岁?





2


.王梅 比舅舅小


19


岁,舅舅的


年龄比王梅年 龄的


3


倍多


1


岁。问:


他们二人各几岁?





3


.小明今年


9


岁,父亲


39


岁,


再过多少年父亲的年龄正好是小明年


龄的


2

< p>
倍?





4



父亲年龄是女儿的


4< /p>


倍,


三年


前父女年龄之和是


49


岁。


问:


父女两


人现在各多少岁?





5



一家三 口人,


三人年龄之和是


74


岁,妈妈比 爸爸小


2


岁,妈妈的年


龄是儿子年龄的


4


倍。问:三人各是


多少岁?





6


.今年老师


46


岁,学生


1 6


岁,


几年后老师年龄的


2

< p>
倍与学生年龄的


5


倍相等?





7



已知祖孙三人,


祖父和父亲年


龄的差与 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相同,


祖父和孙子年龄之和为


82


岁,


明年祖


父的年龄恰好等于孙子年龄的


5


倍。


问:祖孙三人各多少岁?



8



小乐问刘老师今年有 多少岁,


刘老


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


3


岁;


当你像我这么大时,


我 已经


42



了。”你能算出刘老师有多 少岁吗?





13




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


涉及 到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


名的中国古算题。许多小学算术应用

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


以计算。






1 < /p>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



16


个,数脚有


44


只。问:小梅家


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


16


只都是鸡,

< p>
那么就


应该有


2


×


16



32


(只)< /p>


脚,


但实际上



44


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


44-32



12


(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把兔当作鸡了。如果我们以同样数


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


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


2


只。因此只要算 出


12


里面有几个


2

< br>,


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 /p>



有兔



44- 2


×


16



÷



4-2



= 6


(只)






有鸡


16-6



10


(只)。





答:有


6


只兔,


10


只鸡。




当然,

我们也可以假设


16


只都是


兔子, 那么就应该有


4


×


16



64


(只)


脚,

< p>
但实际上有


44


只脚,


比 假设的情


况少了


64



44



20


(只)脚,这是因


为把鸡当作兔了。我们以鸡去换兔,


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 脚数减少



4-2


< br>2


(只)。因此只要算出


20


里 面有几个


2


,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


4


×


16-44


)÷(

< br>4-2



=10


(只),





有兔


16


——


10



6


(只)。





由例


1


看出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通常采用假设法,


可以先假设都是鸡,


然后以兔换鸡;


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


然后 以鸡换兔。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


换问题。




2


100


个和尚


140


个馍,大和尚


1


人分


3


个馍,小和尚


1


人分


1


个馍。


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


: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


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


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


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


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


100


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


需馍


300


个,


比实际 多


300



140


160


- 15 -


(个)。 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


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


而馍就要减少


3


——


1


=< /p>


2


(个),因为


160

< br>÷


2



80


故小和尚有


80


人,大和尚有< /p>





100< /p>



80



20< /p>


(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


100


人都是小


和尚,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





在下面的例题中,我们只给出一


种假 设方法。




3

彩色文化用品每套


19


元,


普通文


化用品每套


11


元,

< br>这两种文化用品共


买了


16


套, 用钱


280


元。问:两种文


化用品各买 了多少套?



分析与解


:我们设想有一 只“怪鸡”



1


个头

< br>11


只脚,一种“怪兔”有


1


个 头


19


只脚,


它们共有


16


个头,


280


只脚。这样 ,就将买文化用品问题转


换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假设买了


16


套彩色文化用品,



共需


19


×


16



304


(元),比实际多


304


——


280



24

< p>
(元),现在用普通


文化用品去换彩色文化用品,每换一

< br>套少用


19


——


11

< p>


8


(元),所以





买普通文化用品


24


÷


8=3


(套)














16


< p>
3



13


(套)。




4


鸡、兔共< /p>


100


只,鸡脚比兔脚多


20

< p>
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分析:假设


100

< br>只都是鸡,没有


兔,那么就有鸡脚


200


只,而兔的脚


数为零。这样鸡脚比兔脚多


200


只,


而实际上只多


20


只,


这说明假设的鸡


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


200


——


20=180


( 只)。





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


减少


2


只,兔脚增加


4


只,即鸡脚比


兔脚多的 脚数中就会减少


4



2



6


(只),而


180


÷


6



30


,因此有兔子


30


只,鸡


100


——


30


< br>70


(只)。




:有兔(


2


×


100


——


20


)÷(


2< /p>



4




30


(只),





有鸡


100


——


30=70


(只)。





答:有鸡


70


只,兔


30


只。

< br>



5


现有大、


小油瓶共


50


个,


每个大< /p>


瓶可装油


4


千克,每个小瓶可装油


2


千克,


大瓶比小瓶共多装

< br>20


千克。


问:


大、小瓶各有多 少个?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分析:本题与例

< br>4


非常类似,仿


照例


4


的解法即可。




:小 瓶有(


4


×


50-20


)÷(


4



2




30


(个),

< p>




大瓶有

< p>
50-30



20


(个) 。





答: 有大瓶


20


个,小瓶


30


个。




6


一批钢材,用小卡车装载要


45


辆,


用大卡车装载只要


36


辆。


已 知每


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


4


吨, 那


么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分析:


要算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p>


需要知道每辆大卡车或小卡车能装多


少吨。





利用假设法,


假设只用


36


辆小卡


车来装载 这批钢材,因为每辆大卡车


比每辆小卡车多装


4


吨,


所以要剩下


4


×


36=144


(吨)。根据条件,要装完



144


吨钢材还需要


45-36=9


(辆)



卡车。这样每辆小卡车能装


144


÷


9



16


(吨)。由此可求出这批钢材有多


少吨。< /p>





4


×


36


÷



45-36



×


45< /p>



720


(吨)






答: 这批钢材有


720


吨。




7


乐乐百货商店委托搬运站运送< /p>


500


只花瓶,双方商定每只运费


0.2 4


元,但如果发生损坏,那么每打破一


只不仅不给运费,而且还 要赔偿


1.26


元,结果搬运站共得运费


115.5


元。


问:搬运过程中共打破了几只花瓶?





分析:假设


500


只花瓶在搬运过


程中一只也没有打破 ,那么应得运费


0.24


×


500=1 20


(元)。实际上只得到


115.5


元,


少得


120-115.5=4.5


(元)



搬运站每打破一只花瓶要损失


0.24



1.26



1.5


(元)



因此共打破花 瓶


4.5


÷


1.5


3


(只)。


< br>解


:(


0.24


×


500



115.5


)÷(


0.24



1.26

< br>)=


3


(只)。





答:共打破


3


只花瓶。




8


小乐与小喜一起跳绳,小喜先跳



2


分钟,然后两人各跳了

< p>
3


分钟,


一共跳了


780


下。已知小喜比小乐每


分钟多跳


12< /p>


下,


那么小喜比小乐共多


跳了多少下?< /p>



分析与解


:利用假设法,假设小喜的< /p>


跳绳速度减少到与小乐一样,那么两


人跳的总数减少了

< p>




12


×(


2



3


)=


60


(下)。





可求出小乐每分钟跳






780


— —


60


)÷(


2



3



3


) =


90


(下),





小乐一共跳了

90


×


3=270


(下),


因此小喜比小乐共多跳





780


——


270


×


2



240


(下)。



练习


13





1


.鸡、兔共有头

< br>100


个,脚


350


只,鸡、兔 各有多少只?




< br>2


.学校有象棋、跳棋共


26


副 ,


2


人下一副象棋,


6


人下一副跳棋,


恰好


可供


12 0


个学生进行活动。问:象棋


与跳棋各有多少副?





3

< br>.


班级购买活页簿与日记本合计


32

本,花钱


74


元。活页簿每本


1. 9


元,日记本每本


3.1


元。问:买活 页


簿、日记本各几本?





4


.龟、鹤共有

100


个头,鹤腿比


龟腿多


20< /p>


只。问:龟、鹤各几只?





5



小蕾花


40


元钱买了


14

张贺年


卡与明信片。贺年卡每张


3



5


角,


明信片每张

< br>2



5


角。问:贺年卡、


明信片各买了几张?





6



一个工 人植树,晴天每天植树


20


棵,


雨天每 天植树


12


棵,


他接连几


天共植树


112


棵,


平均每 天植树


14


棵。


问:这几天中共有几个 雨天?





7


.振兴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


赛,


共 有


20


道试题。


做对一题得

< p>
5


分,


没做或做错一题都要扣

3


分。小建得



60


分,那么他做对了几道题?





8


.有一批水果,用大筐

< p>
80


只可


装运完,用小筐


120


只也可装运完。


已知每只大筐比每只小筐多装运


20



克,那么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9



蜘蛛有


8


条腿,


蜻蜓有


6


条腿



2


对翅膀,


蝉有


6< /p>


条腿和


1


对翅膀。


现有三种小虫共


18


只,



118


条腿和


20


对翅 膀。问:每种小虫各有几只?



10


. 鸡、兔共有脚


100


只,若将鸡换


成兔 ,


兔换成鸡,


则共有脚


92

< p>
只。


问:


鸡、兔各几只?





14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人们在分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


到剩 余(盈)或不足(亏),根据分


东西过程中的盈或亏所编成的应用题

叫做盈亏问题。



- 16 -



1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


4


粒则



9


粒;


若每人分


5


粒则少


6


粒。


问:


有 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分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


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不变的。比


较两种分配方案,


第一种方案每人分


4


粒就多


9


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


5



就少


6


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


相差


9

< p>


6



15


(粒)。相差的原因在


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

< br>案每人分


4


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


5


粒,


两次分配数之差为


5



4



1


(粒)



每人相差


1


粒,


多少人相差


15


粒呢?


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


15


÷


1



15


(人 ),糖果的粒数为





4


×


15



9



69


(粒)。

< p>



:(


9



6


)÷(


5-4


)=


15


(人),





4


×


15



9



69


(粒)。





答:有


15


个小朋友,



69


粒糖。




2


小朋友分糖果,若 每人分


3


粒则



2


粒;


若每人分


5

< br>粒则少


6


粒。


问:


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分析:


本题与例

1


基本相同,



1


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


5-4=1


(粒)




题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


5 -3



2


(粒)




1


中,两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 数


之和为


9



6



15


(粒),本题中,两


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数之和为


2


< p>
6=8


(粒)。仿照例


1


的解法即可。




< br>(


6



2


)÷(


4


——


2

)=


4


(人),





3


×


4



2



14


(粒)。





答:有


4


个 小朋友,


14


粒糖果。





由例


1< /p>




2


看出,< /p>


所谓盈亏问题,


就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给一定数量


的人,由两种分配方案产生不同的盈


亏数,反过来求出分配的总人数与被


分配东西的总数量。解题的关键在于


确定两次分配数之差与盈亏总额 (盈



+


亏数)


,由此得到求解


盈亏问题的


公式


:< /p>



分配总人数


=


盈亏总额


÷


两次分配数


之差

< p>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分配方案的


结果不一定总是一“盈”一“亏”,

< p>
也会出现两“盈”、


两“亏”、


一“不

< p>
盈不亏”一“盈”或“亏”等情况。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3


小朋友分糖果,


每人分


10


粒,


< p>
好分完;


若每人分


16


粒 ,


则有


3


个小


朋友分不到糖果。


问:


有多少粒糖果?



分析与解


:第一种方案是不盈不亏,


第 二种方案是亏


16


×


3



48


(粒)




以盈亏总额是


0



48=48


(粒),而两


次分配数之差是


16


——


10


=< /p>


6


(粒)。


由盈亏问题的公式得





有小朋友(


0



16


×


3


)÷(


16




10


)=


8


(人),








10< /p>


×


8



80


(粒)。





下面的几道例题是购物中的盈亏


问题。




4


一批小朋友去买东西,若每人出


10


元则多


8


元;若每人出


7


元则少


4


元。问:有多少个小朋友?东西的价


格是多少?


< /p>


分析与解


:两种购物方案的盈亏总额


是< /p>


8



4



12


(元),两次分配数之差



10


——


7



3


(元)。由公式得到





小朋友的人数(


8

< br>+


4


)÷(


10




7


)=

< br>4


(人),





东西的价格是


10

< br>×


4


——


8


32


(元)。




5


顾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若买


5


本则多


3


元 ;若买


7


本则少


1.8


元。


这本书的单价是多少?顾老师共带了


多少元钱?< /p>



分析与解


:买


5


本多


3


元,买


7


本少


1.8


元。

< br>盈亏总额为


3



1.8=4.8



元)



这< /p>


4.8


元刚好可以买


7

< br>——


5



2

(本)


书,因此每本书


4.8


÷< /p>


2=2.4


(元),


顾老师共带钱





2.4


×


5



3

< p>


15


(元)。




6


王老师去买儿童小提琴,若买< /p>


7


把,


则所带的钱差

110


元;


若买


5


把,


则所带的钱还差


30


元。


问:


儿童小提


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带 了多少钱?




分析:


本题在购物的两个方案中,


每一个方案都出现钱不足 的情况,



7


把小提琴差


110


元,买


5


把小提琴差


30


元。从买


7


把变成买


5


把,少买了


7

< p>
——


5=2


(把)提琴,而钱的差额减

< p>
少了


110


——


30



80


(元),即


80



钱可以买


2

把小提琴,可见小提琴的


单价为每把


40

< br>元钱。




:(


110


——


30


)÷(


7


——


5


)=


40


(元),





40


×


7< /p>


——


110



1 70


(元)。





答:小提琴


40

元一把,


王老师带



170


元钱。



练习


14





1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

< p>
3


粒,余


30


粒;每人< /p>


5


粒,少


4


粒。 问:有多


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





2



一个汽 车队运输一批货物,



果每辆汽车运


3 500


千克,


那么货物还


剩下


5000


千克;


如果每辆汽车运


4000


千克,


那么货物还剩下


500


千克。


问:


这个汽车队有多少 辆汽车?要运的货


物有多少千克?





3



学校买 来一批图书。若每人发


9


本,则少


25


本;若每人发


6


本,则



7


本。问:有多少个学生?买了多

< br>少本图书?





4



参加美术活动小组的同学,


配若干支彩色笔。如果每人分


4


支,


那么多


12


支;如果每人分


8


支,


那么


恰有


1


人没分到笔。


问:


有多少同学?


多少支彩色笔?





5



红星小 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



60


人,那么 有


15


人上不了车;如


果每辆车多坐< /p>


5


人,那么恰好多出一


辆车。

< p>
问:


有多少辆车?多少个学生?





6


.某数 的


8


倍减去


153

,比其


5


倍多


66


,求这个数。





7



某厂运来一批煤,如果每天烧


1500


千克,那么比原计划提前一天烧


完;


如果每天烧


1000


千克,

< br>那么将比


原计划多用一天。现在要求按原计划


烧完,那么 每天应烧煤多少千克?





8



同学们为学校搬砖,


每人搬


18


块,还余


2


块;每人搬


20


块,就有一


位同学没砖可搬。


问:


共有砖多少块?




15




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有些问题初看似乎不像盈亏问


题,但 将题目条件适当转化,就露出


了盈亏问题的“真相”。




1


某班学生去划船,如果增加一条


船,那么每条船正好坐


6


人;如果减< /p>


少一条船,那么每条船就要坐


9


人。


问: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本题也是盈亏问题,为清


楚起 见,我们将题中条件加以转化。


假设船数固定不变,题目的条件“如

果增加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


- 17 -



6


人,


那么有


6< /p>


人无船可坐”



“如

果减少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



9

< br>人,那么就空出一条船”。这样,


用盈亏问题来做,


盈亏 总额为


6



9=15

< br>(人),两次分配的差为


9


——


6



3


(人)。





解:



6



9


)< /p>


÷



9


——


6




5


(条)






6


×


5



6=36


(人)。





答:有


36


名学生。




2


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


5



坑,那么还有


3


个坑无人挖;如果其



2

< p>
人各挖


4


个坑,其余每人挖


6



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

挖几个坑?





分析:我们将“其中


2


人各挖


4


个坑,


其余每人挖


6


个坑”


转化为


“每


人都挖


6


个坑,就多挖了


4


个坑”。


这样就变成了“典型”的盈亏问题。


盈亏总额为


4



3



7


(个)


坑,


两次分< /p>


配数之差为


6


——


5



1


(个)坑。

< br>


解:


[3


< br>(


6-4



×

< br>2]


÷



6-5




7


(人)





5

×


7



3



38


(个)。





答:一共要挖

38


个坑。



< br>3


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离水面的高度。


若把绳子对折垂到水 面,则余


8


米;


若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 ,则余


2


米。


问:桥有多高?绳子有多 长?



分析与解:


因为把绳子对折余< /p>


8


米,


所以是余了


8


×


2=16


(米);


同样,



绳子三折余


2


米,就是余了


3


×


2



6


(米)。两种方案都是“盈”, 故盈


亏总额为


16


——


6=10


(米),两次分


配数之差为

< br>3-2



1


(折),所以





桥高(


8


×


2-2


×


3


)÷(


3-2


)=


10


(米)



绳子的长度为


2


×


10



8


×


2


36


(米)。




4


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梨。如果

< br>按每


1


个苹果配


2


个梨分堆,那么梨


分完时还剩


2

个苹果;如果按每


3



苹果配


5


个梨分堆,那么苹果分完时


还剩


1


个梨。问:苹果和梨各有多少


个?

< p>


分析与解:


容易看出这是一道盈亏应

< p>
用题,但是盈亏总额与两次分配数之


差很难找到。


原因在于第一种方案是


1


个苹果


“搭配 ”


2


个梨,


第二种方案是


3


个苹果“搭配”


5


个梨。 如果将这两


种方案统一为


1


个苹果“搭 配”若干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个 梨,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将原题


条件变为


< br>1


个苹果搭配


2


个梨,



4


个梨;



每天相差


5


个。


根据盈 亏问题的公式,


从改进技术时到计划完工的时间是


55


÷


5



11

< p>
(天),计划时间为


11



4



15


(天),这批零件共有


20


×(


15


—< /p>




1


)=


280


(个)。



练习


15





1.


筑路队计划每天筑路

< p>
720


米,



和都相等。



- 18 -


每一竖列和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


分析与解:


我们首先要弄清每行、每



有梨


15< /p>


×


2-4



26


(个)。




5


乐乐家去学校上学,每分钟走


50


米 ,走了


2


分钟后,发觉按这样的速


度走 下去,到学校就会迟到


8


分钟。


于是乐 乐开始加快速度,每分钟比原


来多走


10


米,


结果到达学校时离上课


还有


5< /p>


分钟。问:乐乐家离学校有多


远?



分析与解:


乐乐从改变速度的那一点


到学校 ,


若每分钟走


50


米,


则要迟到


8


分钟,


也就是到上 课时间时,


他离学


校还有


50


×


8



400


(米);若每分钟


多走


10

米,即每分钟走


60


米,则到


达学 校时离上课还有


5


分钟,如果一


直走到 上课时间,那么他将多走(


50



10


)×


5



30 0


(米)。所以盈亏总


额,即总的路程相差




400


300



700


(米)。





两种走法每分钟相差


10


米,


因此


所用时间为





700


÷


1 0



70


(分),




也就是说,从乐乐改变速度 起到


上课时间有


70


分钟。

< p>
所以乐乐家到学


校的距离为





50


×(


2



70


+< /p>


8


)=


4000


(米),






50


×


2



60


×(


7 0


——


5


)=


4000


(米)。




6


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


20


个,可以提前


1


天完成。工作


4



后,


由于改进了技术,

< p>
每天可多加工


5


个,结果提前

3


天完成。问:这批零


件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


每天加工


20


个,


如果一直


加工到计划时间,


那么将多加工


20



零件;改 进技术后,如果一直加工到


计划时间,那么将多加工(


20



5


)×


3



75


(个)。盈亏总额为

< br>75


——


20



55


(个)。两种加工的速度比较,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 多筑


80


米,


这样在

< br>完成规定任务的前三天,就只剩下


1160


米未筑。问: 这条路共有多长?





2.


小红家买来一篮桔子,分给全


家人。如果其中二 人每人分


4


只,其


余每人分

< p>
2


只,那么多出


4


只;如 果


一人分


6


只,其余每人分

< p>
4


只,那么



12


只。


问:


小红家买来多少只桔子?

< p>
小红家共有几人?





3.


食堂采购员小李去买肉,如果


买牛 肉


18


千克,那么差


4


元;


如果买


猪肉


20


千克,


那么多


2


元。< /p>


已知牛肉、


猪肉每千克差价


8

< p>
角,求牛肉、猪肉


每千克各多少钱。





4.


李老 师给小朋友分苹果和桔


子,苹果数是桔子数的


2


倍。桔子每


人分


3


个,



4


个;苹果每人分


7


个,



5


个 。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


个苹果和桔子?





5.


用绳 子测量井深。如果把绳子


三折垂到水面,


7


米;


如果把绳子


5


折垂到水面,



1


米。求绳 长与井深。




6.


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


每两人三个苹果,多两个 苹果;每三


人五个苹果,少四个苹果。问:有多


少个小朋友?多 少个苹果?




7.


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如果


每分钟走


60


米,那么将迟到


5


分钟;


如果每分钟走


80


米,


那么将提前


3



钟。小明家距 学校多远?




16




数阵图(一)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辐射型


和封 闭型数阵,


其解题的关键在于


“重


叠数 ”。本讲和下一讲,我们学习三


阶方阵,就是将九个数按照某种要求

排列成三行三列的数阵图,解题的关


键仍然是“重叠数”。我们先从一道

< p>
典型的例题开始。




1



1



9


这九个数字填写在右图正


方形的九个方格中,使得每一横行、


列以及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之和是


几。我们可以这样去想:


因为


1



9

< p>


九个数字之和是


45


, 正好是三个横行


数字之和,所以每一横行的数字之和


等于


45


÷


3=15


。< /p>


也就是说,


每一横行、


每一竖列以及每条 对角线上三个数字


之和都等于


15


。< /p>






1



9


这九个数字中 ,


三个不同


的数相加等于


15


的有:





9



5



1



9


< br>4



2



8



6



1



8



5



2






8



4



3



7



6



2



7


< br>5



3



6



5



4






因此每行、每列以及每条对角线


上的三个数字可以是其中任一个算式


中的三个数字。





因为中心方格中的数既在一个横


行中 ,又在一个竖列中,还在两对角


线上,所以它应同时出现在上述的四

个算式中,只有


5


符合条件,因此应



5


填在中心方格中。同理,四个角


上的数既在一个横行中,又在一个竖


列中,还在一条对角线上,所以它应


同时出现在上述的三个算式中,符合


条件的有


2



4



6

< p>


8



因此应将


2



4



6



8


填在四个角的方格中 ,同时应保


证对角线两数的和相等。经试验,有


下面八种不同填 法:






上面的八个图,都可以通过一个


图的旋转和翻转得到。例如,第 一行


的后三个图,依次由第一个图顺时针


旋转

< br>90


°,


180


°,

< p>
270


°得到。


又如,


第 二行的各图,都是由它上面的图沿


竖轴翻转得到。所以,这八个图本质

< br>上是相同的,可以看作是一种填法。






1


中的数 阵图,我国古代称为


“纵横图”、“九宫算”。一般地,


将九个 不同的数填在


3


×


3

< br>(


三行三列)


的方格中,如果满足每个横行、每个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竖列和每条对角线 上的三个数之和都


相等,那么这样的图称为三阶幻方。





在例


1< /p>


中如果只要求任一横行及


任一竖列的三数之和相等,而不要求


两条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也相等,则


解不唯一,这是因为在例


1


的解中,


任意交换两行或两列的位置,不影 响


每行或每列的三数之和,


故仍然是解。




2



1 1



13



1 5



17



1 9



21



2 3



25



2 7


编制成一个三阶幻方。



分析与解:


给出的九个数形成一个等


差数列,对照例


1



1



9


也是一个等


差数列。不难发现:中间方格里的数


字应填等差数列的第五个数,即应填


19


;填在四个角 上方格中的数是位于


偶数项的数,即


13



17



21



25


,而


且对角两数的和相等,即


13



25=17


21


;余下各数就不难填写了(见右

图)。






与幻方相反的问题是反幻方。将


九个 数填入


3


×


3


(三行三列)的九个


方格中,使得任一行、任一列以及两


条对角 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互不相同,


这样填好后的图称为三阶反幻方。




3


将前


9< /p>


个自然数填入右图的


9



方格中,使得任一行、任一列以及两


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互不相同,


并且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在图中的位置


也相邻。




分析与解:


题目要求相邻的两个自然


数在图中的位置也相邻,所以这


9


个< /p>


自然数按照大小顺序在图中应能连成


一条不相交的折线。经试验有 下图所


示的三种情况:





按照从


1



9


和从


9


到< /p>


1


逐一对


这三种情况进行验算,只有第二 种情


况得到下图的两个解。因为第二种情


况是螺旋形,故本题的 解称为螺旋反


幻方。





4


将九个数填入左下图的九个空格


中,使得任一行、任一列以及两条




证明:


因为每行的三数之和都等于


k

< br>,


共有三行,所以九个数之和等于


3k

< br>。


如右上图所示,经过中心方格的有四


条虚线,每条虚线 上的三个数之和都


等于


k


< p>
四条虚线上的所有数之和等于


4k


,其中只有中心 方格中的数是“重


叠数”,九个数各被计算一次后,它


又被重复 计算了三次。所以有




< p>
九数


之和


+


中心


方格



的数×


3=4k






3k+


中心方格中的数×


3=4k









注意: 例


4


中对九个数及定数


k


都没有特殊要求。这个结论对求解


3


×


3


方格中的数阵问题很实用。






3


×


3


的方格中,


如 果要求填入


九个互不相同的质数,要求任一行、


任一列以及两条 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


和都相等,那么这样填好的图称为三


阶质数 幻方。




5


求任一列、任一行以及两条对角


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267


的三阶


质数幻方。


< br>分析与解:


由例


4


知中间方格中 的数



267


÷


3



89


。由于在两条对角线、


中间一行及中间一列这四组数中,每


组的三个数中都有


89


,所以每组的其


余两数之和必为


267-89



178



两个质


数之和为


178

的共有六组:





5+173



11



167





29



149


=< /p>


41



137





47+131


71+107




- 19 -



< br>经试验,可得右图所示的三阶质


数幻方。






练习


16




1.


将九个连续自然数填入


3


×


3



方格内,使得每 一横行、每一竖列及



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66






2.



1< /p>



3



5



7



9

< p>


11



13

< p>


15



17

< p>
填入


3


×


3


的方格内,


使其构成一个


幻方。




3.



2



4



6



12


,< /p>


14



16


,< /p>


22



24


,< /p>


26


九个偶数编制一个幻方。





4.


在下 列各图空着的方格内填上


合适的数,使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


线 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


27







5.< /p>


将右图中的数重新排列,使得


每行、每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


之和都相等。






6.


将九 个质数填入


3


×


3

的方格


内,使得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及两条


对角线上的三个 数之和都等于


21






7.


求九 个数之和为


657


的三阶质


数幻方。< /p>




17




数阵图(二)



1


在右图的九个方格中填入不大于


12

且互不相同的九个自然数(其中已


填好一个数),使得任一行、任一列


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21





解:


由上一讲例< /p>


4


知中间方格中的数


< br>7


。再设右下角的数为


x



然后根据




四年级奥数安博京翰教育



任一行、任 一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三


个数之和都等于


21

< br>,如下图所示填上


各数(含


x


) 。





< /p>


因为九个数都不大于


12




16



x



12



4

< br>≤


x


,由


x+2



12



x

< br>≤


10



4



x



10



考虑到


5



7



9


已 填好,


所以


x


只能取

< br>4



6



8



10



经验证,



x



6



8


时,


九个数中均有两个数


相同,不合题意;当


x


4



10


时可


得两个解(见下图)。这两个解实际


上一样,只是方向不 同而已。






2


将九个数填入右图的空格中,使


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


数之和都相等,则一定有





证明:


设 中心数为


d



由上讲例


4


知每


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

< p>
和都等于


3d


。由此计算出第一行中间

< p>
的数为


2d


——


b


,右下角的数为


2d-c


(见下图)。





根据第一行和 第三列都可以求出


上图中★处的数由此得到





3d-c-



2d-b


)=


3d-a-



2d-c


),





3d-c-2d

< br>+


b



3d-a-2d



c






d


——< /p>


c



b



d


——


a



c






2c



a< /p>



b






a



b




c



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结论对于


a



b


并没有什么限制,


可以是自然数,


也可以是分数、小数;可以相同,也


可以不同。




3


在下页右上图的空格中填入七个


自然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及每一


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p>


90





解:


由上一讲例


4


知,


中心数为


90


÷

< br>3



30


;由本讲例

< p>
2


知,右上角的数为



2 3



57


)÷


2



40


(见左下图)。其

< p>
它数依次可填(见右下图)。





4


在右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个自然

< br>数,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及每条对角


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 br>



解:


由例

< br>2


知,右下角的数为







8



10


)÷


2=9


;由上一讲例


4


知,中心数为(


5



9


)÷


2=7


(见左下


图),且每行、每列、每条对角 线上


的三数之和都等于


7


×

< p>
3=21



由此可得


右下 图的填法。




5

在下页上图的每个空格中填一个


自然数,使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


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解:


由例


2


知,

右下角的数为



6



12



÷


2=9

< p>
(左下图)。因为左下图中两条


虚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所以,





“中心数”=(


10



6


)< /p>


-9



7






其它依次可填(见右下图)。



- 20 -




由例

< br>3



5


看出,在解答

< p>
3


×


3



阵的问题时,


上讲的例


4


与本 讲的例


2


很有用处。




练习


17




1.


在左下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一< /p>


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


线

















2.


在右 上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一


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


线 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24






3.


下列 各图中的九个小方格内各


有一个数字,而且每行、每列及每条


对 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求


x






4.


在左 下图的空格中填入七个自


然数,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


上 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


48







5.< /p>


在右上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一


个自然数,使得每行、每列及每条对


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6.


在右图的每个空格中填入不大< /p>



12


且互不相同的九个自然数,


使得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


之和 都等于


21







18




数阵图(三)





数阵问题是多种多样的,解题方


法也 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根


据题目条件灵活解题。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22:5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6391.html

小学四年级奥数教程30讲(经典讲解)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