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杨绛《读书苦乐》赏析与英译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2 18:48
tags:

-

2021年2月12日发(作者:心想事成英文)



《读书苦乐》赏析与英译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


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


肯下


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 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


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杨绛


这是如今已年过百岁的杨绛老师送给年轻人的几句寄语。


由此可见,


在杨绛


老师心中,


读书于个人修养是多么得重要。


这一点认识,


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


时代,


显得尤为珍贵。


杨绛老师自己也一直有着这样的信仰——



“简朴的生活,


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 界”,于是也一直这样身体力行着。在她的家中,没


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 她说:


“我家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


工作室,也充客厅, 但每间屋子里都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她


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 活方式。



杨绛老师认为,读书有苦也有乐。至于她自身,读书 主要是“乐在其中”。


因为读书可以任我们拜谒尊敬的学者、


前 人,


带我们领略另一番天地,


甚至引我


们穿越时空,


感受别样的人、


事、


物,


从中可以开阔眼界,


汲取智慧,


提升心 智,


拓展人生境界,


真是一桩何乐而不为的乐事呀!

< p>
不妨亲自从杨老师的文字中感受


一下吧:




读书苦乐




杨绛




< /p>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


位 ,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


学,或考研究院,或考 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


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 ?不求甚解?。




我曾挨过几 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


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 苦读。不过,


?乐在其中?并不


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 ,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



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

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


如果不得要领, 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


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


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


不问他什么专


业,不 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


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 子追述夫子遗言,


也不妨淘气地笑问


?言


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


会不会是一位马列 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


他身边,听他和一伙朋友谈话;也可以对 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



Epictetus

< br>)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


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 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


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 至砰一下推上大门


——就是说,


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


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


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 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


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 有日月星


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

< p>
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


入真境 ,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


邻?,这 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


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 境地呢,


?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


也带上?未来界?,实 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


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 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


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 、多


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


几个心眼儿吧?




可 惜我们?串门?


时?隐?而犹存的?身?,


毕竟只是凡胎俗骨。


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


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


只好


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 生暮死的


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

< p>


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


题偶有所得,


就好比开了心窍,


乐以忘言。


这个


?乐?



?追求享受?


该不是一回事吧?




一、原文赏析



(一)内容解读




全文结构如下:




第一段:读书之苦;



第二段:由“读书之苦”过渡到“读书之乐”;



第三到六段:读书之乐。



这样通篇分 析下来可见,虽然文章题目是“读书苦乐”,但其实文章的主旨


还是落在了“读书之乐” 上。作者在第一段提出了“苦读”这一概念,接着又在


第二段中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 而是“乐在其中”,然后用第三到六段的大篇


幅跟读者分享读书之乐具体


“乐在何处”



整篇文章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


读书是一桩乐事,我们应该爱上读书,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二)语言欣赏



1


、平实朴素的语言风格


< p>
杨绛老师这篇文章秉承了她一贯的写作风格,


大量运用了简洁、

< p>
平实的语言,


有些地方甚至直接用了口语,


像是把 读者当成了熟识的朋友,


很多话就口无遮拦


地脱口而出了,其中 可见作者性格及文风中直爽的一面。如:



⑴第一段结尾处:



< p>
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⑵第三段结尾处:




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



——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这些语言虽然看起来平淡,


但平淡并不等于贫乏。


因 为作者在其中渗入了些


诙谐幽默的“佐料”,就使语言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气,让人读起来 感觉安静而不


古板,活泼而不浮动[


1


]。




2


、引经据典,博古通今


< p>
作者在跟读者分享读书的好处的同时,


也将自己肚中积累的


“墨水”


尽情倒


出。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引经据典,可谓 是随手拈来,全不费功夫,这无疑得益于


杨绛老师平日里卷不离手的老习惯,

< p>
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这样说来,


作者本身不


就是活生生的榜样?怕是只有这样的作者写出的读书感悟才会令读者心服口服

< br>吧!那么,回头看看杨老师文中引用的典例,分别有:



⑴陶渊明,?不求甚解?



⑵孔门弟子,夫子遗言



⑶孟夫子,?亦曰仁义而已矣?




⑷马列主义




⑸苏格拉底




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金玉良言》



⑺佛说?三千大千世界?



细细看来, 这些典例跨越了古今、中外,囊括了文学、哲学、宗教领域,足


以见得作者涉猎之广,积 累之深。同时,这些典例也担任了论据的角色,大大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论证方法的运用


< /p>


本文按照文学艺术体裁划分属于散文,但其中也运用了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因此必然会用到一定的论证方法。



⑴比喻论证



比如第三段中,将读书比 作“串门儿”,向读者传达读书的乐趣。



⑵对比论证



①把读书和串门儿进行对比



相同点:都可以自由地会见,都是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不同点:


读书可以隐身,

< p>
可以拥有书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由着自己的喜



好改变态度,


同时它请教的可以是古今中外的老师和学者。


串门儿虽说也可以随



性,


自由地选择对象和时间,


但毕竟要受到时空的限制,


同 时还要顾及到主人的


感受,应有起码的礼节。



②作者读书态度的正反对比



正面:参 见,拜谒,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可以经常去,


时刻去,挨近前去听个 足够,恭恭敬敬旁听等等;




反面:


如果不得要领,


还可以不辞而别,


或者 另找高明,


和他对质,


领教


“有


意惊人的故作高论”,“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等等。




由此可见,作者对读书有着独立、明确的态度。所谓“尽信书 不如无书”,


作者不仅提倡读书,同时也提倡理性的读书法,告诉我们要善于独立思考问 题,


不可迷信书本。在读书的同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求证、探索精神,这样才可


以真正通过书本武装自己的头脑,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二、翻译探讨


笔者尝试将这篇文章进行了英译,


下面将翻译过程中的碰到的一些难点及自


己的想法呈现出来。或许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望指导。



1


、题目的翻译


文章题目为


“读书苦乐”



乍看题 目读者可能译为作者会写读书是一种苦乐


参半的经历,但细读下来便会悟到,作者旨在写 读书之“乐”,“乐在其中”,


“乐以忘言”。参照“人生苦乐”的英文翻译,我们可能 第一反应会直译为


the


sweets and bitters of reading, the sweet and the bitter of reading, the


sweet and sour of reading


。第十八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的获奖作品中,也将


题目译为


the


bitter-sweetness


of


reading


。大概都将“苦 ”和“乐”认作并


列的关系。


但文章内容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的 ,


作者心中,


读书的


“苦”

< p>


“乐”


是偏正的关系,而且偏在“乐”。如果这 是一个选择题,作者大概会毅然决然地


选择后者。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2 18: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45228.html

杨绛《读书苦乐》赏析与英译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