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014·<
/p>
高考天津卷
)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
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
pH
=
1
的
NaHSO
4
溶液:
c
(H
+
p>
)
=
c
(SO2<
/p>
4
-
)
+
c
(OH
-
)
p>
B
.含有
AgCl
和
AgI
固体的悬浊液:
c
(Ag
+
)>
c
(Cl
-
)
=
c
(I
-
)
C
.
CO
2
的水溶液:
c
(H
+
p>
)>
c
(HCO
-
3
)
=
2
p>
c
(CO2
3
-<
/p>
)
D
.含等物质的量的
NaHC
2
O
4
和
Na
2
C
2
O
4
的溶液:
3
c
(Na
+
)
=
2[
c
(HC
2
O
-
4
)
< br>+
c
(C
2
O2
4
-
)
+
c
(H
2
C
2
O
4
)]
解析:选
A
。
NaHSO
4
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有
c
(Na
+
)
+
c
(H
+
)
=
c
(OH
-
)
+
2
c
p>
(SO
4
2
-
p>
)
,又因
为
c
p>
(Na
+
)
=
p>
c
(SO
4
2
p>
-
)
,综合可得:
c
(H
+
)
=
c
(OH
-
)
+
c
(SO
4
2
-
)
,
p>
A
正确。相同条件下
AgI
的
溶解度小于
AgCl
的溶解
度,含有
AgCl
和
AgI
固体的悬浊液中,显然有
c
(Ag
+
)>
c
(Cl
-
)>
c
(I
-
)
,
B
< br>错误。
CO
2
与水反应生成弱酸
H
2
CO
3<
/p>
,只有部分电离生成
H
+
和
HCO
3
-
,受
H
+
的抑制作
用,
HCO
-
3
的电离程度更小,离子浓度关系为
c
(H
+
)>
c
(HCO<
/p>
3
-
)>2
c<
/p>
(CO
3
2
-<
/p>
)
,
C
错误。含
等物质的量的
NaHC
2
O
4
和
Na
2
C
2
O
4
< br>的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有
2
c
(Na
+
)
=
3[
c
(HC
2
O
4
-
)
+
c
(C
2
O2
4
-
)
+
p>
c
(H
2
C
2
O
4
)]
,
D
错误。
2
.
(2013·
高考
重庆卷改编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p>
Na
2
O
和
p>
SO
3
溶于水后均可导电,故二者均为电解
质
B
.
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
NaOH
溶液至
pH
=
7
,
V
醋酸
<
V
NaOH
C
.向
NaAlO
2
溶液中滴加
NaHCO
3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
.
AgCl
p>
沉淀易转化为
AgI
沉淀且
K
(AgX)
=
c
(Ag
+
)·
c
(X
-
)
,故
K
(AgI)<
K
(A
gCl)
解析:选
D
。
Na
2
O
和
SO
3
溶于水分别生成
NaO
H
和
H
2
SO
4
,二者均可导电,但
Na
2
O
在熔融状
态下自身也
可导电,而
SO
3
自身不能导电,故<
/p>
Na
2
O
是电解
质,
SO
3
是非电解质,
A
不正确;
等浓度醋酸溶液与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显碱性,只有醋酸溶液
稍过量时所得溶液才可显中性,
B
不正确;
AlO
2
-
与
HCO
-
3
在溶液中反
应生成
Al(OH)
3
和
CO
3
2
-
,
C
不正确;难溶物向更难溶物转化较易实现,
D
正确
。
3
.
(2013·
高考
北京卷
)
实验:①
0.1
mol·
L
-
1
AgNO
3
溶液和<
/p>
0.1
mol·
L
-
1
NaCl
< br>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a
,过滤得到滤液
b
和白色沉淀
c
;
②向滤液
b
中滴加<
/p>
0.1 mol·
L
-
< br>1
KI
溶液,出现浑浊;
1
/
4
③向沉淀
c
中滴加
0.1 mol·<
/p>
L
-
1
KI
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
.浊液
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
B
.滤液
b
中不含有
Ag
+
C
.③中颜色变化说明
AgCl
转化为
< br>AgI
D
.实验可以证明
Ag
I
比
AgCl
更难溶
< br>
解析:选
B
。
A.
向二者恰好反应后的滤液
b
中滴加
0.1
mol·
L
-
1
Ag
+
(aq)
+
Cl
-
(aq)
KI
溶
液出现碘化银沉淀,则说明浊液
a
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
正确。
B.
向滤液
b
中加入
0.1
mol·
L
-
1
< br>
KI
溶液,出现浑浊,则说明
b
中含有
Ag
+
,
B
错误。
C.
< br>③中颜色变化是沉淀发生了转化,即
Ag
Cl
转化为
AgI
,
C
正确。
D.
因
AgC
l
沉淀能转化为
AgI
沉淀,所以
p>
K
sp
(AgI)<
K
sp
(AgCl)
,
AgI
更
难溶,
D
正确。
4
.
(2013·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
)
已知
K
sp
(AgCl)
=
1.56×
10
-
10
,
K
sp
(AgBr)
=
7.7×
10
-
13
,
K
sp
(Ag
10<
/p>
-
12
。某溶液中含有
< br>Cl
-
、
Br
< br>-
和
CrO
2
< br>CrO
4
)
=
< br>9.0×
mol·
L
-
1
,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
-
1
的
AgNO
3
溶液时
,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
A
.
Cl
-
、
Br
-<
/p>
、
CrO2
4
-
B
.
CrO
2
4
-
、
Br
-
、
Cl
-<
/p>
2
-
4
,浓度均为
0.010
C
< br>.
Br
-
、
Cl
-
、
CrO2
4
-
D
.
Br
-
、
CrO2
4
-
、
Cl
-
解析:选
C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当
Q
c
>
K<
/p>
sp
时,有沉淀析出。溶液中
Cl
-
、
Br
-
、
CrO
2
-
4
的浓度均为
0.010
mol·
L
-
1
< br>,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
-
1
的
AgNO
3
溶液时,溶解度小的先满足
Q
c
>
K
sp
,有沉淀析出。比较
K
sp<
/p>
,
AgBr
、
A
gCl
同类型,溶解度:
<
br>。比较
AgBr
AgCl
、
Ag
2
CrO
4
的溶解度:
从数量级看,
AgCl
中
c
(Ag
+
)
=
Ksp
(
AgCl
)
p>
=
1.56×
10
-
10
,
Ag
2
CrO
4
中,
Ag
2
CrO
4
(s)
2Ag
+
+
CrO2
4
-
,设
c
(CrO2
4
-
p>
)
=
x
,则
K
sp
(Ag
2
p>
CrO
4
)
=
p>
c
2
(Ag
+
p>
)·
c
(CrO2
4
-
)
=
(2
x
)
2
·
p>
x
=
4
x
3
,则
x
=
3
Ksp
(
Ag2CrO4
)
4
=<
/p>
3
9.0×
10
-
12
4
。故
Ag
2
CrO
4
中
c
(Ag
+
)
=
2
x
=
2
3
9.0×
10
-
12
>
1.56×
10
-
10
,故溶解度顺序为
Al <
br>) <
br>2
AgBr
2
p>
CrO
4
,推知三种阴离子产
4
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Br
-
、
Cl
-
、
CrO2
4
-
。
5
.
(2
013·
高考北京卷节选
)
用含有
p>
Al
2
O
3
、
SiO
2
和少量<
/p>
FeO·
x
Fe
2
O
3
的铝灰制备
2
(SO
4
3
·
18H
2
/
4
-
-
-
-
-
-
-
-
-
上一篇: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下一篇:货代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