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轮胎行业术语中英文对照
目录
1.
轮胎基本用语
........
..................................................
..................................................
................................
1
2.
轮胎安全
..........
..................................................
..................................................
......................................
6
3.
制品检查、制品试验
.....
..................................................
..................................................
.....................
2
7
4.
原材料
...........
..................................................
..................................................
.......................................
3
1
5.
材料试验/中间制品试验
...
..................................................
..................................................
...............
3
6
6.
制造工程用语
........
..................................................
..................................................
..............................
4
3
i
1.
轮胎基本用语
用语
中文
使用车辆别分类
卡客车轮胎
轻卡车轮胎
微型卡车轮胎
特殊拖车轮胎
车屋拖车轮胎
轿车轮胎
工业用轮胎
农业用轮胎
摩托车用轮胎
速克达轮胎
自行车用轮胎
电动车用轮胎
工程车用轮胎
手推车轮胎
人力车胎
Truck & Bus
Tire(TB)
Light Truck Tire(LT)
载重型货车、巴士、游览车、货柜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TB
轻载重型货车或中型巴士等用途轮胎;简称
LT
英文
说明
Ultra Light Truck Tire(OLT)
小型载重货车或小厢型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ULT
Special Trailer (ST) or Free
高速拖尾车用轮胎;简称
ST
或
FR
T
Rolling Tire (FRT)
Mobile
Home Tire(MH)
Passenger Car Tire (PC)
Industrial Tire(IC)
Agricultural Tire(AG)
Motorcycle Tire(MC)
Scooter
Tire(SC)
Bicycle Tire(BC)
Electric Veechide Tire(EVC)
高速车屋拖车用轮胎;简称
MH
轿车
或乘客型多供能车
(SUV)
等用途轮胎;简称
PC
堆高机、高速拖车、割草机等用途轮胎;简称
IC
耕耘机、拖引机或农林机械用轮胎;简称
AG
机车、机踏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MC
速克达使用轮胎;简称
SC
用于登山、竞速、表演、通勤等自行车轮胎;简称
BC
电动机车、电动代步车、电动滑板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EVC
非一般道路建设机械用轮胎;简称
OTR
慢速搬运推车、手推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WB
人力车、板车等用途轮胎;简称
BE
Off The Road Tire(OTR)
Wheel
Barrow Tire(WB)
Rear Cart Tire(BE)
使用功能别分类
PU
充填轮胎
免内胎型轮胎
内胎型轮胎
备胎
跑气轮胎
实心轮胎
雪钉轮胎
单导向轮胎
非对称轮胎
黑边胎
白边胎
凸白字胎
白框字胎
保护边胎块
护唇胎
Foam filled
Tire(PU)
Tubeless Tire(TL)
Tube Type Tire(TT)
Temporary
Tire(Spare)
Run Flat Tire
Solid Tire
Stud or Spike
Tire
Uni-directional Tire
Unsymmetric Tire
Black Sidewall Tire
White
Sidewall Tire
Rasied White Letters(WSW)
Outline White Letters(RWL)
充填发泡材免充气型轮胎;简称
PU
因具有保气性之内面胶而免装内胎型轮胎;简称
TL
需装内胎型之轮胎;简称
TT
备用作为应急用轮胎;简称
Spare
无风压或爆破仍可继续行驶之轮胎
不需充气直接靠自身实心橡胶或结构而能承重之轮胎
胎面花纹胶块中有镶露雪钉,以确保轮胎在湿滑冰地性能
胎面花纹具指定转动方向者
胎面花纹
具指定装着位置
(
左
/
右侧
)
及指定转动方向者
胎边两侧皆为黑色且无特定凸出或有其它色胶者;简称
BSW
胎边一侧为白色周向凸起带状者;简称
WSW
胎边一侧为白色凸字者;简称
RWL
胎边一侧为白色凸框字者;简称
OWL
胎边有周向凸起之保护物
胎唇有周向凸起之保护物
Side
Protector(OWL)
Tirewith Rim Guard
结构别分类
辐射层轮胎
交叉层轮胎
Radial Tire
Bias Tire
指胎体结构其帘纱角度接近
90
?
之轮胎
指各层胎体结构其帘纱以相同角度交叉迭贴而成之轮胎
1
用语
中文
交叉环带层轮胎
辐射层轿车轮胎
辐射层轻卡车轮胎
英文
Bias Belted
Tire
Passenger Car Radial Tire(PCR)
说明
指各层胎体结构其帘纱以相同角
度交叉迭贴,其上方并有环带
层补强之轮胎(现已极少见)
使用辐射层结构之轿车用轮胎;简称
PCR
使用辐射层结构之轻卡车用轮胎;简称
LTR
Light Truck Radial Tire(LTR)
花纹别分类
直花纹
横花纹
直横花纹
块状花纹
深沟花纹
高速路花纹
Rib Pattern
Lug Pattern
Rib-Lug Pattern
Block Pattern
Deep Traction
Tread
Highway Tread
沟纹或胶块呈周向条状之花纹;适用重视直进、操舵性
沟纹或胶块呈径向如齿轮状花纹;适用重视牵引性
集合直花纹与横花纹之复合花纹
沟纹或胶块呈不规则块状之花纹;适用重视冰雪地、全地型
深沟重视牵引性之花纹
浅沟重视高速性之花纹
相关配件
内胎
衬带
气门嘴
轮圈
Tube
Flap
;
O-Band
(
OB
)
Valve
Rim
装于轮胎内部具保气性之环管状橡胶物;并附有气门嘴
垫于内胎底部与轮圈间以保护内胎避免损伤之带状橡胶物
附于内胎或直接固锁于轮圈之小形阀门以供轮胎充气之用
p>
供轮胎或内胎组合装着之圆鼓型金属
/
塑料
框物,联结轮胎与车
辆下悬系统
贴附
于胎边经硫化后不易脱具色彩胶膜物,藉以增加轮胎外观
之美感及价值
< br>
贴附
(
或吊挂
)
于轮胎制品之标示贴纸
(
或
吊牌
)
标签
贴纸
/
吊牌
Sticker or
Tag
轮胎标称尺度
表示轮胎大小之标称尺度:举例如下
165R13 82S
(断宽)
(结
构)
(轮圈径)
(
PR/LI
速度)
185R14C 102/100N
3.50-10 4PR
10.00-20 16PR
规格
Tire Size
(断宽)
/
(扁平比)
(结构)
(轮圈径)
(
PR/LI
p>
速度)
195/60R14 86H
100/90-10 56J
31x10.50R15LT
(外径)×(断宽)
(结构)
(轮圈径
)
ATV22x10.00-9
18x8.50-8
(外径)×(断宽)
26x1.95
、
200x50
p>
P
、
C
、
LT
、
A
TV
等表轮胎用途
轮圈径
外径
Rim Diameter
Overall Diameter
公称之轮圈直径或轮胎内
径;例如:
8‖
;
14‖
;简称
ID
轮胎充气至指定压力并静
置室温下
24Hr
后,
以软薄卷尺量其
最
大外周长除以
3.14
之数值;简称
OD
轮胎装于标准轮圈并充气至指定压力静置室温下
24Hr
后,
以卡
总宽
Overall Width
尺圆
周等间五点量测轮胎两侧最大宽度
(
含装饰线或字体凸高
)
之平均数值;简称
OW
2
用语
中文
断宽
英文
Section Width
说明
轮胎装于标准轮圈并充气至指定压力静置室温下
24Hr
后,
以卡
尺圆周等间五点量测轮胎两侧胎边宽
度
(
不含装饰线或字体凸
高
)
之平均数值;简称
SW
胎面弧度
断高
扁平比
Crown Radius
Section Height
Aspect Ratio
轮胎装
于标准轮圈并充气至指定压力静置室温下
24Hr
后,
于胎
面以弧度规量测最密合之弧半径值;简称
C
R
轮胎之外径减轮圈径之半值;简称
SH
,
SH=(OD-RD)/2
断高除以断宽之百分比值;
例如
70
表
70%
;简称
AR
,
AR=(SH/SW
)x100%
以英文字母表示轮胎之最高速度等级;例如查表
J=100km/h
、
H=210km/h
、
V=240k
m/h…..
<
/p>
以整数值表示轮胎之最大荷重能力;简称
LI
;例如查表
59=243kg
、
8
6=530kg
(最大荷重概算约
=45x10
LI/80
)
简称
PR
;以偶数值
+PR
表示轮胎结构之强度;例如
8PR
简称
LR
;以英文字母表示轮胎结构之强度;例如
LRE
(
LRA=2PR
、
L
RB=4PR
、
LRC=6PR……
)
TRA
规定中要求外径与断宽和之最
小值;
<
br>+
MSF
速度级
Speed Rating
荷重指数
结构层级
荷重等级
最小尺度系数
Load Index
Ply Rating
Load Range
Min. Size Factor
(
MSF
)
轮胎各部名称
胎面
胎肩
胎边
胎唇
唇跟
唇座
唇趾
内面胶
Tread
Shoulder
Sidewall
Bead
Bead Heel
Bead Base
Bead Toe
Inner Liner
指轮胎与地面接触部位包含胎面胶及花纹
轮胎胎面与胎边之间;简称
Sh
轮胎胎边与胎唇之间其上有文字或纹饰标示;简称
SW
胎边下方与轮圈配合部位包含钢丝圈、三角胶、防擦布
位于胎唇底部靠外侧端之弧状处
位于胎唇底部之斜平面处
位于胎唇底部靠内侧端之尖角处
轮胎最内面之胶层,如为
TL
轮胎则需具保气性以取代内胎;
简称
IL <
/p>
胎面部位之橡胶,主要提供轮胎耐磨及抓地等性能,有时为多
胎面
胶
Tread Rubber
胶复
合之总称;例如:三胶复合之胎冠胶
+
胎基胶
胎翼胶
(CAP+BASE+WING)
;简称
Tr
胎边胶
缓冲胶
中心胶
糊料
花纹
胎体
帘布层
钢丝环带
Sidewall
Rubber
Under Tread Cushion Rubber
胎边部位之橡胶,主要提供轮胎耐屈曲及保护胎体等性能;简
称
Sw
胎面胶下方之薄胶片,以取代底糊增加接着性;简称
UTC <
/p>
介于帘布层间之薄胶片,以增加接着性及防止上
/
下层间之帘纱
相互碰触磨损
涂布于胎面胶或胎边胶底部之胶糊,以增加接着性
胎面之橡胶经模具挤压出沟槽、细沟等式样
为轮胎之主要骨架结构包含内面胶及帘布层
多根帘纱以等间平行方式排列呈帘子布状;其上下批覆橡胶
于胎面胶与胎体间由二层或以上之钢丝层以斜角交叉迭贴而
3
Squeegee Rubber
Cement
Tread Pattern
Carcass
Ply
Steel
Belt
用语
中文
英文
成,以提高胎面刚性
全束带
Full Band
Cap Ply
说明
以
Nylon
或
Poly-aramid
布层以
0
?
周向束紧于钢
丝环带上方,
以
提高轮胎之高速性能;一层束带简称
1C
以
Nylon
或<
/p>
Poly-aramid
布条以
0
?
周向束紧于钢丝环带两边端,
以提高轮胎之
高速性能;二层边带简称
2E
在胎面胶与胎体间之补强层,缓
冲路面之冲击以保护胎体。一
般交叉层轮胎是指宽度未超出胎肩以下之补强层;例如
p>
2B
。而
边带
Edge Band Edge Ply
缓冲层
Breaker
辐射层轮胎一般是指钢丝环带与束带
(
边带
)
之总称;例如
2B+1C
< br>、
2B+2E
防擦布
Chafer
设于胎唇外缘与轮圈接触处之部材,以保护内部结构避免于装
胎或使用时之磨
擦损伤;简称
CH
在帘布层与钢丝圈
/
三角胶间之补强层,
一般以
U
形包覆三角胶
/
钢丝圈作预组合;简称
FL
以包捆方式缠紧钢丝圈之包布,一般先与钢丝圈预组合后再贴<
/p>
合三角胶
胎边
~
胎唇间于胎边胶下方之补强层
非卷
上或卷下之帘布层其宽度在胎边
~
胎唇间;简称
F
胎唇护布
Flipper
钢丝包布
胎边补强层
Floating
防擦胶
Wrapping
Side Reinforced Ply
Gum
Chafer
设于胎唇外缘与轮圈接触处之橡胶,以保护内部结构避免于装
胎或使用时之磨擦损伤;简称
GC
由数条覆胶钢
丝绻绕成圈,
使轮胎紧密嵌合在轮圈之上,
以
< br>S x
T(Strand
条数
x
层数
Turn)
表示钢丝总数
位于钢丝圈上方填充于帘布层间之高硬度橡胶,以提高胎边
~
胎唇之刚性;简称
BF
胎肩下方之周向凸起线,用以装饰或色料不齐时化妆用
胎唇附近之周向凸起线,藉由目视浮出轮圈凸缘状态判断轮胎
与轮圈嵌
合是否正常
简称
TWI
;一般以
4
或
6
处三角记号配置于轮胎两侧,以供检
钢丝圈
Bead Wire
三角胶
装饰线
轮圈线
Bead Filler
Decoration Line
Rim Line
胎面磨耗指示记号
Tread
Wear Indicator
视花纹残留沟深是否磨及平台高度
MC=0.8mm
;
PC/LT/TB=1.6mm
其它
中间制品
气囊
成型气袋
汽胎
押出口金
口金座
板规
Processed Component
Curing
Bladder
Turn-up Bladder
Air
Bag
Pre-former
Pre-former
Box
Die-Plate
虽已加工处理但仍需经后工程再加工之材料
以夹盘固锁于硫化时隔离热媒与生胎之胶囊
成型供生胎之胎体卷上时用之胶囊
平板式机台硫化用之环状胶管
金属口
型置于流道与板规间,作为出胶预成型用之,依位置可
分内口金及外口金
组纳口金及板规之金属座
押出时为使出胶达到预设形状之金属板
4
用语
中文
合模力
成型筒宽度
布圈
搭接头
对接头
卷上
英文
Squeeze Force
Drum Width
Band
Overlap Splice
Non-overlap
Turn-Up
生胎成型时之叶片宽度
说明
生胎硫化时之模具锁紧力,为抵挡内压进入时之反力
多层帘布于布层筒上迭贴后之中间制品以供生胎成型之用
接头为重迭搭接方式者;如钢丝圈、帘布、内面胶等之接头
接头无重迭对接方式者;如钢丝环带、胎面胶等之接头
帘布层或防擦布自内侧往外包绕过钢丝圈者;四层帘布卷上简
称
4U
帘布层或防擦布自外侧往内包绕过钢丝圈者;二层帘布卷下简<
/p>
称
2D
胎面周向中心
< br>(
两侧钢丝圈之对称中心
)
;简
称
CL
胎面中心处之帘布层其帘纱与中心线之夹角;简称
p>
?
c
盖胶帘布裁片之角度
胎面中心处之帘
布层垂直于制品角度所量测之单位长度内帘纱
条数;例如
EPI
(
Ends Per
Inch
)
沿卷上物自钢丝圈底部至卷上端点间之弧长距离
卷下
中心线
制品角度
裁纱角度
制品密度
卷上高度
主沟深
Turn-Down
Center Line
Cured Angle
Cut Angle
Cured Ends
Turn-up Height
Non-Skid
Depth
(Groove
胎面花纹主要沟纹之深度;简称
NSD
Depth)
Non-Skid
Base
(Skid
Base <
/p>
胎面花纹主要沟纹下方之橡胶厚度;简称
NSB
< br>或
SBG
Gauge)
Hump Width
Tread Center
Gauge
Tread Hump Gauge
Total
Tread Width
Converging position
Distance of CL~T/U
Tread
Over Sidewall
Sidewall Over Sidewall
中间制品之胎面胶两端肩部之宽度
中间制品之胎面胶中心线处之厚度
中间制品之胎面胶两端肩部之厚度
中间制品之胎面胶最大宽度
多胶复合押出时之各胶结合位置
成型时最宽之帘布卷上后,其卷上端点至中心线之距离
成型时胎面胶直接贴付在胎边胶端部上方;简称
TOS
先以
PE
塑料将胎边胶端部与帘布层隔离,<
/p>
于二次成型时再剥开
胎边胶并辗压贴付在胎面胶上方;简称
SOT
辐射层轮胎其一次生胎于二次成型工程中之充气动作
硫化时生胎
/
气囊充气动作或套入汽胎
轮胎硫化开模后之充气定型;简称
PCI
硫化时使气囊作预拉伸用之套筒
硫化整型时使气囊与生胎中心线对齐之套筒
两半式轮胎模具
环状形多片式轮胎模具
八卦形多片式轮胎模具
组纳片模用之模具
构成帘布之纱线由股纱加捻而成
构成
帘纱之丝线;单位为丹尼尔
(Denier)
或
Tex
5
沟下胶厚
胎面胶顶宽
胎面胶顶厚
胎面胶肩厚
胎面胶总宽
汇流点
卷上中心距
冠包侧
侧包冠
整型
后充气整型
A
铜套
(
外铜套
)
< br>B
铜套
(
内铜套
)
两片模
环片模
片模
片模柜
帘纱
原丝
Shaping
Post Cure Inflation
A-Spacer
B-spacer
Tow Pieces Mold
Slice Mold
Segment Mold
Container
Cord
Filament
2.
轮胎安全
用语
中文
英文
?
?
说明
49CFR571.109
New
pneumatic tires
(轿车胎、备胎)
49CFR571.119
New
pneumatic tires for vehicles other than
passenger cars
(轿车胎以外含
TB
、
LT
、
ST
、
MC
、
IC
)
美
< br>国
联
邦
自
动
车
安
全
标
准
(
DOT
、
3T
标示)
Federal
Vehicle
Motor
?
Safety
?
49CFR571.138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s
49CFR571.139
New
pneumatic radial tires for light vehicles
(车重
10000
磅以下之辐射层轮胎)
< br>
Standard
(
FMV
SS
)
?
?
?
49CFR575.104
Uniform tire quality
grading standards
(轿车胎)
49CFR579.26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manufacturers of tires
ECE-R30
Uniform provisions the
approval of pneumatic tyres for
motor
vehicles and their
trailers
(轿车胎)
?
United
< br>联
合
国
欧
洲
经
济
委
员
会
(E-Mark
认证
)
Economic
Commission
Europe (UNECE)
?
for
?
Nations
ECE-R54
Uniform provisions the approval of
pneumatic tyres for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their trailers
(轿车胎以外含
TB<
/p>
、
LT
、
ST<
/p>
、
IC
)
ECE-R75
Uniform
provisions the approval of pneumatic tyres for
motor cycles and
mopeds
(机车胎)
ECE-R88
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retro-reflective for two wheeled
vehicles
(自行车胎反光带)
中国国家标准
Chinese
National
依轮胎之适用车辆类别而订;内容参见各标准
Standard (CNS)
Japanese
Industrial
日本工业标准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标准
Standard (JIS)
GB
?
ISO5751-1 Motorcycle tyres and
rims(metric series)
—
part 1:
Design
guides
?
International
国际标准组织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
ISO5751-1
Motorcycle tyres and rims(metric
series)
—
part 2: Tyre
dimensions and load-carrying
?
?
ISO10231 Motorcycle tyres
–
Test methods for verifying
capabilities
ISO1091 Passenger car
tyres
—
Verifying tyre
capabilities
–
Laboratory
test methods
?
ISO10454 Truck and bus
tyres
—
Verifying tyre
capabilities
–
Laboratory
test methods
巴西
INMETRO (I-MARK)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trology,
Norm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6
用语
中文
英文
Quality--INMETRO
说明
The
European
Tyre
年度标准手册(含尺度、最大风压
/
荷
重、使用条件、适用轮圈、轮圈型
and
Rim
Technical
式
/
尺寸、气门嘴型式
/
尺寸)
Organization
(ETRTO)
The
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d.
(TRA)
The
Japan
Automobile
Tyres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Ind.
(JATMA)
机
动
车
p>
辆
轮
胎
强
制
性认证实施规则
(
轮
胎产品
)
(CCC
认证
)
编号:
CNCA-03C-027:2001
Japanese
Automobile
JASO C606 Test
Procedures for Tire
Noise
(轮胎噪音测试)
Standards
Organization
(JASO)
?
SAE
J1981
Road Hazard Impact
Test for Wheel and Tire Assemblies
(Passenger Car, Light Truck, and
Multipurpose Vehicl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路面冲击测试)
?
SAE J322
Testing Machines for
Measuring the Uniformity of
Passenger
Car and Light Truck Tir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均一性测试)
?
SAE J1561
Laboratory Speed Test
Procedure for Passenger Car Tir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轿车胎高速测试)
?
SAE J966
Test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Passenger Car Tire
Revolutions per Mil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卡车胎每哩转<
/p>
数测试)
Society
of
Automotive
?
Engineers (SAE)
JASO C607 Test Procedures for
Automobile Tire
Uniformity
(均一性测试)
SAE J1025
Test Procedure for
Measuring Truck Tire Revolutions
per
Miles _SAE Recommended
Prac
tice
(轿车胎每哩转数测试)
?
SAE J1060
Subjective
Rating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Noise and
Ride Comfor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otor Vehicle Tir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轮胎噪音及舒适
特性之主观评价方法)
?
SAE J1106
Laboratory Testing Machines for
Measuring the Steady
State Force and
Moment Properties of Passenger Car Tir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室内台上量测轿
车胎稳态之操控力及力
距)
?
SAE J1269
Rolling
Resistance Measuring Procedure for Passenger
Car
,
Light
Truck
,
and Highway Truck and
Bus Tires _SAE
Recommended
Practice
(轿车、轻卡、卡客车轮胎之滚动阻力量<
/p>
测程序)
American
Society
for
工程设计参考数据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
Engineering
Design
TRA
、
ETRTO
7
用语
中文
英文
Information
说明
轿车胎、备胎或
10000
磅以下
Light
V
ehicle
用辐射层轮胎
须以永久模印方式固定在两侧胎边者:
?
?
?
?
p>
规格
(
标称尺度
)
最大允许充气压力
最大荷重
胎边部帘布及胎面部之帘布
、
环带、
束带等所使用之
cord
p>
材
质
?
胎边部帘布及胎面部之帘布、环带
、束带等之所使用实际层
数。
?
?
?
依实际适用而标示
‖TUBELESS‖
或
‖TUBE
TYPE‖
如为辐射层轮胎须标示
‖
RADIAL‖
如为泥雪地适用需标示
‖M+S‖
或
‖M&S‖
或
‖M/S‖
以上除特定者外所有字高>
2mm
、字深>
0.38mm
,且至少一侧位
置须在最大断宽
~
胎唇之间,并不得被轮圈凸缘所遮盖住。
?
?
制造厂或商标
轮胎识别代号
TIN
:
如轮胎有特
定装着位置者(如白边或单导向轮胎)于装着之外侧边须标
示全部之
TIN
(轮胎识别码:工厂代号、规格代号、轮胎型式代号、制
胎边标示
Labeling
Requirements
造年周序号)
,
而另一侧可标示全部或局部之
TIN
(但两侧皆须有制造年
周序号)
。如无特定装着位置者,<
/p>
一侧须标示全部之
TIN
,
而另一侧可标
示全部或局部之
TIN
(但两侧皆须有制造年周序号)
。
TIN
字高
>6.5mm
字深
0.
6~1.0mm
字高大小及位置如图四:
图四
?
TWI
胎
面磨耗指示记号及平台
1.6mm
,全圆周约等间配置至少
p>
6
处。
?
?
如为备胎则标示
‖TEMORARY TIRE USE
ONLY‖
;
且字高>
13mm <
/p>
如最大充气压力为
420kPa
或
60psi
则标示
‖INFALTED TO
420kPa
(
60PSI
)
‖
;且字高>
13mm
8
用语
中文
英文
?
?
?
说明
安全警语(
Safety Warning
< br>)
----
非强制性
转动方向或装胎位置(如为单导向或非对称花纹时)
。
< br>
如为结构补强之轮胎可允许较高之风压
/
荷重者,标示
‖EXTRA
LOAD‖
或
‖REINFORCED‖
或
< br>‖XL‖
?
TREADWEAR
、
TEMPERA
TURE
、
TRACTION
(
3T
;
依
F
MVSS575
104
规定测试其性能等级及适用内径
?
13‖
之轿车轮胎)文字大小及
位置如下图:
图五
须以永久模印方式固定在单侧胎边者:
?
?
p>
DOT
(销售美国地区时)
;字高大小依前
述规定要求。
认证
Mark (3C
、
E-Mark
、
CNS-
免检、
I-Mark
等如
已取得认证时)
;
字高大小依各别规定要求。
< br>
?
?
产地或制造国家(如:
MADE IN
CHINA
)
。
标准轮圈宽度及型式(中国
GB
要求)
。
以上除规定者外所有字高>
2
mm
,于轮胎两侧位置须在最大断宽
~
胎唇
之间,且不得被轮圈凸缘所遮盖住。
9
用语
中文
英文
说明
非轿车轮胎(
< br>TB
、
LT
、
< br>ULT
、
IC-
高速、
MH
、
ST
须以永久
模印方式固定在两侧胎边者:
(**
备注
4)
?
?
规格
(<
/p>
标称尺度
)
最大允许充气压力及荷重(
(**
备注
1
;
2
;
3
)<
/p>
单
/
复轮使用
者:
MAX
LOAD
SINGLE
___KG( __ LBS)
A
T
__
KPa ( __ )PSI
COLD
MAX
LOAD
DUAL ___KG( __ LBS)
A
T __ KPa ( __
)PSI
COLD
仅供单轮使用者:
MAX
LOAD
___KG( __ LBS)
AT
__ KPa ( __
)PSI
COLD
?
轮胎速度限制;例如速度为
88km/h
(55mph)
或以下:
MAX
SPEED ____KM/H ( ___ MPH)
?
在胎边部之帘布层材质、实际层数
及在胎面部
(
如与胎边部有
所不同时<
/p>
)
?
?
依实际适用而标示
‖TUBELESS‖
或
‖TUBE TYPE‖
字高
如轮胎沟纹磨平后可再刻沟使用者;则标示
―REGROOVEABLE‖
?
?
p>
如为辐射层轮胎须标示
‖RADIAL‖
荷重指数、
荷重等级
(LOAD RA
NGE
)
或层级
(
PLY RA
TING
)
;
且轮胎之最大荷重不得低于
TRA
、
ETRTO
或
JA
TM
A
中之最
小值。
?
?
?
如为泥雪地适用需标示
‖M+S‖
或
‖M&S‖
或
‖M/S‖
;
字高
>4mm
轻卡车胎标示
‖LIGHT
TRUCK‖
或
‖LT‖
微型卡车轮胎标示
‖ULTRA LIGHT
TRUCK‖
或
‖ULT‖
以上除特定者外所有字高>
2mm
、字深>
p>
0.4mm
(机车胎字深>
0.25mm<
/p>
)
,
且至少一侧位置须在最大断宽
~
胎唇之间,
并不得被轮圈
< br>凸缘所遮盖住。
?
?
制造厂或商标
TWI
胎面磨耗指示记号及平台
1.6mm(
机车胎为
0.8mm)
,
全圆周约
等间配置至少
6
处(轮圈径
≦
p>
12‖
者配置至少
3
处)
。
?
如为结构补强之轮胎可允许较高之风压
/
荷重者,标示
‖EXTRA
LOAD‖
或
‖REINFORCED‖
或
‖
XL‖
?
?
须以永久模印方式固定在单侧胎边者:
1
0
安全警语(
Safety Warning
< br>)
----
非强制性
转动方向或装胎位置(如为单导向或非对称花纹时)
。
< br>
用语
中文
英文
?
?
说明
DOT
(销售美国地区时)
;字高大小依图四规定要求。
轮胎识别代号
TIN
:
(
轮胎识别码:工厂代号、规格代号、轮胎型
式代号、制造年周序号)
,字高
>6.5mm
字深
0.6~
1.0mm
字高大小
及位置如图四
?
认证
Mark (3C
、
E-Mark
、
CNS-
免
检、
I-Mark
等如已取得认证时)
;
字高大小依各别规定要求。
?
?
产地或制造国家(如:
MADE IN
CHINA
)
。
标准轮圈宽度及型式(中国
GB
要求)
。
以上除规定者外所有字高>
2
mm
、字深>
0.4mm
(机车胎字深
>
0.25mm
)
,
< br>于轮胎两侧位置须在最大断宽
~
胎唇之间,
且不得被轮圈凸缘
所遮盖住。
***
备注:
1.
如最大风压为
< br>240
、
280
、
290
、
300
、
330
、
340
、
p>
350
或
390kPa
者,
其后以括号标示换算之
PSI
值,换算时以无条件进位取整数。
2.
最大荷重于
KG
之后以括号标示换算之
LB
值
,换算时以四舍五入
取整数。
3.
4.
轮胎之最大荷重不得低于
TRA
、
p>
ETRTO
或
JA
TMA
中之最小值。
使用于机车及休
旅;
船艇;行李拖车等轮胎者,
所有标示可于单侧
胎边即可。
5.
最小字高:
(
ECER30
< br>;
R54
;
R75
规定)
SIZE
6mm
4mm
9mm
(
ID
≧
20‖
TB/LT/ULT
ST/MH/IC
或
SW>235m
m
)
6mm
6mm (ID
?
20‖
或
SW
≦
235mm
)
轮胎用途
PC
MC/SC
LI +
Speed
TT/TL
M+S
4mm
4mm
?
量测轮圈宽度:依
TRA
、
ETRTO
、
JATMA
等所列者;如未列于年
度标准手册
者按
TRA
或
ETRTO
之
Engineering Design
Information
计算
?
尺寸
Dimension
充气压力:
(
FMVSS571-
139
规定)
轮胎用途
PC
Standard Load
XL
、
Reinforced
MC/LT/ST/TB
充气压力
kPa(PSI)
180k
Pa
(
32PSI
)
< br>
220kPa (32PSI)
胎边标示之
Max. Pressure
?
静置室温
24Hr
后重新调整充气压力
1
1
用语
中文
英文
?
说明
量测轮胎之外径、断宽、总宽
按
p>
ECER30
、
R54
、
R75
或
TRA
、
ETRTO
之
Engine
ering Design
Information
计算之
Max~Min OD
、
SW
、
OW
值或按
TRA
、
ETR
TO
、
JA
TMA
所列之
OD
、
SW
、
OW
值判定
?
FMVSS571 109
、
JIS
、
CNS<
/p>
、
GB
等规定检测
Tubeless
轿车胎或备
胎与轮圈之嵌合力,于胎边静态
施力以检测脱座力。
(以外之轮胎
另参考
ASTM DRAFT 12/03/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Bead
Unseating of Tubeless Tires for Motor
Vehicle with GVWR of 4536kg
(10000pound) or Less
)
?
?
?
p>
测试轮圈型式:依
TRA
、
ETRTO
、
JA
TMA
p>
等所列者
清洁轮胎胎唇部及轮圈;无润滑下装胎、充气
充气压力:
(依
FMVSS571-
109
规定)
表一
?
抗脱座力
Bead
Unseating
Resistance
压座型式及速度:
图六为适用轿车胎;
图七为适用备胎
(充气
420kPa
以上)
,压座速度
=50mm/min
直至轮胎之胎唇脱座或已达最小脱座
力要
求为止,全圆周约等间四位置测试。
图六
1
2
用语
中文
英文
说明
图七
?
压座距离设定:
图八
?
最小脱座力:
轿车胎
公称断宽
SW
?
160
160
≦
SW
?
< br>205
SW
≧
205
备胎(
420kPa
)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
kg
)
LOAD
?
399
399
≦
LOAD
?
635
LOAD
≧
635
< br>最小脱座力
LBS
(
kg
)
1500
(
p>
680
)
200
0
(
907
)
2500
(
1134
< br>)
1
3
用语
中文
英文
?
说明
FMVSS571 109
;
119<
/p>
及
JIS
、
CN
S
、
GB
等规定,用半球端圆柱棒
p>
刺入胎面胶块,量测帘布破坏或刺达轮圈时之力
F
< br>与距离
P
,用以
检测轮胎之破坏
能
W=FxP/2
?
各轮胎类别使用之半球端圆柱棒(柱塞)直径
轮胎类别
机车胎(
< br>MC
、
SC
)
< br>
轿车胎(
PC
)
轻卡车胎(
LT
)
轮胎
ID
≦
12‖
者
(
但机车胎除外
)
< br>上
述
以
外
之
轮
胎
I
D
≦
17.5‖
TUBELSS
ID
>
17.5‖
TUBE TYPE
LR≦
12PR
LR
>
12PR
LR≦
12PR
LR
>
12PR
32
38
32
38
19
柱塞直径
(
mm
)
8
?
<
/p>
充气压力:
轿车胎及备胎参见表一;
其它
轮胎依胎边标示最大允许
充气压力
?
Breaking
Energy
破坏能
(
Plunger
Test
;
Tire
Strength
)
?
最小破坏能要求
?
柱塞于胎面中心
< br>(
或靠近
)
之花纹胶块以速度<
/p>
50mm/min
刺入;全圆
周约等间距
五处测试(
ID
≦
12‖
者三处)
。
每处刺入之力
F
与距离
P
换
算其破坏能
W=FxP/2
已达要求最小值
或帘布层破坏或刺达轮圈为止(必要时可装着内胎)
。
交叉层轿车胎:
公称断宽
≧
160mm
(
6‖
p>
)
公称断宽
?
160mm
(
6‖
)
1
4
用语
中文
英文
辐射层轿车胎:
说明
备胎(
Inflated to
420kPa
)
: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
(kg)
Max.
Load
<
399
帘纱材质
Rayon
Nylon
、
Polyester
Rayon
Nylon
、
Polyester
最小破坏能
1000Lbs-in<
/p>
(
113J
)
1950Lbs-in
(
220J
p>
)
1650Lbs-in
(
186J
)
2600Lbs-in
(
294J
p>
)
Max.
Load
≧
399
MC
、
LT
、
TB
、
ST
、
MH
、
IC
等轮胎:
帘纱为
Rayon
材
质时,破坏能为下表值之
60%
自行车及搬运车轮胎:
JIS
D9111 K6302
充气压力(
kPa
< br>)
柱塞直径(
mm
)
350
8
最小破坏能(
kg-cm
)
:测试四点取中位数两点值之平均
自行车胎
1-3/4
(
1.75
)
≦
SW
?
2-1/2
(
2.5
)
搬运
车胎
S
W
≧
2-1/2
(
2.5
)
2PR
4PR
2PR
4PR
6PR
70
100
120
100
160
200
1
5
用语
中文
英文
?
?
?
?
说明
测试轮圈型式:依
TRA
、
ETRTO
、
p>
JA
TMA
等所列者
走行轮:光滑之钢轮
?
1707<
/p>
;宽度
>
试验轮胎之胎面宽度
试验温度
=38
?
p>
3
℃(
ECE R30
为
20~30
℃或以上)
试验充气压力:充气至规定压力并静置试验温度
24hr
后再重新调
整至规定压力。
?
量测及
记录轮胎之尺寸(
OD
、
SW
、
OW
、
CR
)
辐射层轿车轮胎
?
ISO
、
JIS
、
CNS
、
GB
、
ECER30
高速性:
P ~ S
260
300
T ~ H
280
320
V
300
340
W
、
Y
320
360
充气压力(
kPa
)
L
、
M
、
N
标准型
补强型
试验荷重
Step
1
2
3
High
Speed
Performance
4
5
6
240
280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荷重系数
时间(
Min
)
10
10
10
10
10
10
试验速度(
km/h
)
0 ~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10
初期速度
+20
初期速度
+30
初期速度
+40
高速性
**
初期速度:
(
轮胎速度记号所表示之最高速度
-40)km/h
;
例如
H
级之初期速
度
=210-40=170km/h
**
荷重系数:
H
级及以下之荷重系数
=0.80
;
V
级之荷重系数
=0.73
;
W
、<
/p>
Y
级之
荷重系数
=0.68
**ECER30
走行无
Step-6
且
Step-5
时间为<
/p>
20min
;且速度
Y
< br>级
(300km/h)
以上者
须
进行第二项试验:
充气压力
试验荷重
Step
1
2
1
6
标准型
=320kPa
补强型
=360kPa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0.64
时间(
Min
)
10
5
试验速度(
km/h
)
0
~300
300
用语
中文
英文
?
试验充气压力:如下表
说明
UTQG
之
Temperature
走行(
F
MVSS571 104
规定)
试验荷重
Step
0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0.88
时间(
Min
)
120
试验速度(
km/h
p>
)
81
冷却至
38
℃再调整至规定试验充气压力
1
2
3
4
5
6
7
8
9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121
129
137
145
153
161
(
B
级须通过此阶
段)
169
177
185
(
A
级须通过此阶段
)
机车轮胎
?
ECE
R75
之高速:
轮胎型式
速度代号
F
、
G
、
J
、<
/p>
K
标准胎
(Standard)
p>
L
、
M
、
N
、
P
Q
、
R
、
S
T
、
U
、
< br>H
、
V
、
W
补强胎
(Reinforced)
4PR
6PR
8PR
B
B
F
、
G
、
J
、
p>
K
、
L
、
M
F
、
G
、
J
、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U
p>
、
H
充气压
(kPa)
250
300
350
330
390
370
450
520
250
300
机车之衍生
用途轮胎
Moped
标准胎
Moped
补强胎
1
7
用语
中文
英文
速度
>
B
级者:
试验荷重
Step
1
2
3
4
5
说明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荷重系数
时间(
Min
)
20
10
10
10
10
试验速度(
km/h
)
0 ~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10
初期速度
+20
初期速度
+30
**
初期速度:
(
轮胎速度记号所表示之最高速度
-40)km/h
;
例如
H
级之初期速
度
=210-40=170km/h
**
荷重系数:
H
级及以下之荷重系数
=0.65
;
V
级之荷重系数
=0.553
;
W
级
之荷
重系数
=0.488
速度级为
B
者:
试验荷重
Step
1
2
速
度
V
级
(240km/h)
以上者须进行第二项试验: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0.65
时间(
Min
)
10
30
试验速度(
km/h
)
0 ~
50
50
试验荷重
Step
1
2
3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荷重
x
荷重系数
时间(
Min
)
20
20
10
5
试验速度(
km/h
)
0 ~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初期速度
< br>~(
初期速度
+30)
初期速度
+30
< br>轮胎动态成长测试:
(限于交叉层或交叉环带层高速道路用机车胎)
在规定之充气压力及最大自由旋转速度下,轮胎动态成长轮廓不得超出
p>
以下之包覆曲线
1
8
用语
中文
英文
说明
速度代号
P
、
Q
、
R
、<
/p>
S
T
、
U
p>
、
H
>
210km/h
速度代号
P
、
Q
、
R
、<
/p>
S
≧
T
Step
1
2
1
9
时间(
Min
)
5
5
充气压
(kPa)
250
290
试验速度(
km/h
)
0 ~
最大速度
最大速度
H
dyn.
一般用途
H x 1.10
H x 1.13
H x 1.16
Snow
及特殊用途
H x 1.15
H x 1.18
--
用语
中文
英文
说明
MC
轮胎及非速度限制而
ID
≦
14.5”
且
LR
≦
p>
8PR
之
LT
、<
/p>
ULT
、
ST
、
MH
、
IC
等
轮胎
?
FMVSS571-119
高速性
试验荷重
充气压力
Step
0
依胎边标示之单轮最大荷重
x 0.88
依胎边标示之最大充气压力
时间(<
/p>
Min
)
120
试验速度(
km/h
)
81
冷却至
p>
38
℃再调整至规定试验充气压力
1
2
3
GVWR of 4536kg (10000pound) or
Less
等自动车辆用(轿车、轻卡车)
30
30
30
121
129
137
辐射层轮胎
?
FMVSS571-139
规定
充气压力:
试验荷重
Step
0
依胎边标示之单轮最大荷重
x
0.85
时间(
Min
)
120
试验速度(
k
m/h
)
81
冷却至
38
℃再调整至规定试验充气压力
< br>
1
2
3
30
30
30
140
150
160
冷却
1Hr
后量测压力不得低于原始之试验充气压
力
2
0
用语
中文
英文
?
?
?
?
说明
测试轮圈型式:依
TRA
、
ETRTO
、
p>
JA
TMA
等所列者
走行轮:光滑之钢轮
?
1707<
/p>
;宽度
>
试验轮胎之胎面宽度
试验温度
=38
?
p>
3
℃
试验充气压
力:充气至规定压力并静置试验温度
24hr
后再重新调
整至规定压力。
?
量测及记录轮胎之尺寸(
OD
、
SW
、
OW
、
CR
)
轿车轮胎
?
FMVSS571-109
、
JIS<
/p>
、
CNS
、
GB
规定:
试验充气压力
耐久性
Endurance Test
试验速度
Step
1
2
3
GVWR of 4536kg (10000pound)
or Less
等自动车辆用(轿车、轻卡车)
时间(
hr
)
4
6
24
81
(
km/h
)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百分比(
%
)
85
90
100
辐射层轮胎
?
FMVSS571-139
规定
耐久走行充气压力:
2
1
用语
中文
英文
低压性能充气压力:
说明
试验速度
充气压力
Step
1
2
3
120
(
km/h
)
< br>
依上表之
‖
耐久走行充气压力
‖
时间(
hr
)
4
6
24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百分比(
%
)
85
90
100
冷却
1Hr
后量测胎压不得低于原始之
‖
耐久走行充气压力
‖
,并重
新
调整轮胎充气压力至上表指定之
‖
低
压性能充气压力
‖
4
1.5
100
冷却
1Hr
后量测胎压不得低于原始之
‖
< br>低压性能充气压力
‖
非速度限制而
ID
< br>≦
14.5”
且
LR
≦
8PR
之
LT
、
ULT
、
ST
、
MH
、
IC
等轮
胎
?
FMVSS571-119
耐久性
试验充气压力:胎边标示单轮最大荷重之允许最大充气压力
试验速度
Step
1
2
3
时间(
hr
)
4
6
24
81
(
km/h
)
< br>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百分比(
%
)
75
97
114
非速度限制而
LR
≧10
PR
或
ID
≧
15”
且
LR
p>
≦
8PR
之
TB<
/p>
、
LT
、
ULT
、
ST
、
MH
、
IC
等轮胎
?
FMVSS571-119
耐久性
2
2
用语
中文
英文
说明
试验充气压力:胎边标示单轮最大荷重之允许最大充气压力
<
/p>
走行轮转速及最大荷重百分比(
%
)
p>
、时间如下表:
(
1rpm=0.2mph
=0.32kph
)
机车轮胎
?
FMVSS571-119
耐久性
试验充气压力:胎边标示单轮最大荷重之允许最大充气压力
试验速度
Step
1
2
3
时间(
hr
)
4
6
24
81
(
km/h
)
< br>
胎边标示最大荷重百分比(
%
)
100
108
117
商业用车轮胎(速度
≧
80km/h
)
?
ECE
R54
耐久性
试验充气压力:胎边标示单轮最大荷重之允许最大充气压力
<
/p>
走行轮转速及最大荷重百分比(
%
)
p>
、时间如下表:
(
1rpm=0.2mph
=0.32kph
)
2
3
-
-
-
-
-
-
-
-
-
上一篇:有关四大名著的成语、歇后语
下一篇:小学常用一年级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