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
2019
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p>
理科综合试卷
2018.
4 15
选择题共
21
题,共
126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C12 Nl4
O16 Na23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l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在常温下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
.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一般不会导致其功能改变
C
.线粒体中能催化
[H]
与氧结合形成水的蛋白质分布在内膜上
D
.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2
.在置于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
NaH14CO3
溶液,再给予瞬时光照。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
C3
和
C5
B
.黑暗条件下,叶绿体悬浮液不能台成
ATP
和
p>
[H]
C
.瞬时光照后,
(CH2O)
出现放射性比
C3
< br>化合物早
D
.光照瞬间,
C3
含量迅速增加而
C5
含量迅速减少
3
.下列有
关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遗传信息可从
DNA
流向
RNA
p>
再流向蛋白质
B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C
.垂体与甲状腺之间可通过激素分子传递调节信息
D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沿食物链从低向高营养级传递
4
.下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
7
月
5
日
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
.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C
.棉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
5
.在人体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
等血细胞。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形成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
B
.造血干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而实现自我更新
C
.理论上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D
.红细胞因细胞衰老导致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
<
/p>
6
.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
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父亲
B
.若孩子色觉正常,则出现的异常配予不会来自母亲
C
.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父亲
D
.若孩子患红绿色盲,则出现的异常配子不会来自母亲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蚕丝、人造丝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C
.海水提溴过程中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
.燃料的脱硫、脱氮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
.分子式为
C8H10
的
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
条件下与
H2
完全加成后,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立体异构)数目不
可能为
A
.
3
种
B 5
种
C.6
种
D
.
8
种
<
/p>
9
.有机物
Z
常
存在于化妆品中,起到美白功效。
X
、
Y
、
Z
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若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 mol
X
中位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数目最多为
14NA
B
.
0.5
molY
最多可与
44.8 L
H2
发生加成反应
C
.
l moI
Y
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
8NA
D
.
1 mol
Z
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6NA
10<
/p>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
x
< br>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
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素
f
位于第三周期第Ⅲ族
< br>
B
.离子的半径大小为
r
p>
(
d2
一)
>r(
e+)
C
.元素
g
< b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h
的强
D
.由
x
、
z
组成的一种四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11
.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
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右图
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
正确的是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3
.
.
25
℃时,向盛有
50 mL pH=3
的
HA
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
pH
=14
的
NaOH
溶液,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
(V)
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HA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 0l mol/L
B
.
a-b
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
c(A-)=c(Na+)
C
.
b
—<
/p>
c
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
A
一发生
了水解反应
D
.
25
℃
时,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
K
约为
1.25
×
10-6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p>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4
~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
19
~
21<
/p>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
得
0
分。
14
.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
50Hz
的频率监视
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
/p>
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
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
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
4~6m/
s2
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
的最长时间为(
C
)
5
25
s
s
A
.
3
B
.
3
C
.
2.5s
D
.
12.5s
15
.
从
A
点斜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曲线
ABCD
是小球运动的一段轨迹。
建立如图所示的正交坐标系
xOy<
/p>
,
x
轴沿水平方向,轨迹上三个点的坐标
分别为
A
(
-L
,
0
)
、
C
(
L
,
0
p>
)
,
D
(
2L
,
3L
)
,小球受到的空气
阻力忽略不计,轨迹与
y
p>
轴的交点
B
的坐标为(
B
)
L
3
L
?
A<
/p>
、
(
0
,
2
)
B
、
p>
(
0
,
-L
)
C
、
(
p>
0
,
2
)
D
、
(
0
,
-2L
)
?
16
.一物体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作
用,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平
方和上升高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取
h=0
处为重力势能等于零的参考平面,则此过程中物体的
机械
能随高度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D
)
17
.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斜向右上方,与水平方向所夹的锐角为
45o
。
将
3
一个
4
金
属圆环
ab
置于磁场中,圆环的圆心为
O
,半径为
r
,两条半
径
oa
和
0b
相互垂直,
且
oa
沿水平方向
。
当圆环中通以电流
I
时,
圆
环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A
)
A
.
2
BIr
3
?
BIr
B
.
2
C
.
BIr
D
.
2
BIr
18
.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
,
O
点为圆心。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
外。一带正电的粒子从
A
点沿图示箭头方向以速率
v
射入磁场,
?
?
30
?
,粒子在纸面内运动,
< br>v
经过时间
t
离开磁场时速度方
向与半径
OA
垂直。
不计粒子重力。<
/p>
若粒子速率变为
2
,
其它条件不变,
粒子在圆柱形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C
p>
)
t
3
t
A
.
2
B
.
t
C
.
2
D
.
2t
19
.将四根完全相同的表面涂有绝缘层的金属丝首尾连接,扭成如图所示四种形状的闭
合线圈,图
中大圆半径均为小圆半径的两倍。将线圈先后置于同一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
均与磁场方向垂直。
若磁感应强度从
B
增大到
2B
,则线圈中通过的电量最小的是(
< br>BC
)
20
.库
仑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
1766
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利通过
实验证实了带电金属空腔不仅对
位于空腔内部的电荷没有静电力的作用,而且空腔内部也
不带电。他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启发,猜
想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保持不变)之间的静电力
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785
年法国的库仑通
过实验证实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表明,处于静电平衡
状态的带电金属空腔内部的电场处处为
0
B
< br>、普里斯特利的猜想运用了“类比”的思维方法
C
p>
、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库仑精确测定了两个点电
荷的
电荷量
D
、为了验证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库仑制作了库仑扭秤装置
21
.
水星或金星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
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
天文学称为“行星凌日”。
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36
5
天,若将水星、金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视为同一平面内的圆轨道,理论
计算得到水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
116
天,金
星相邻两次凌日的时间间隔为
584
天,则下列
判断合理的是(
BD
)
p>
A
.地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水星的
2
倍
B
.地球的公转
周期大约是金星的
1.6
倍
C
.金星的轨道半径大约是水星的
3
倍
D
.实际上水星、金
星和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存在一定的夹角,所以水星或金星相邻两次凌日的实际
时间间隔
均大于题干所给数据
非选择题(含选考题)
< br>,共
174
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
~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 br>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
题(共
129
分)
< br>22
.
(
5
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
< br>带的下端固定在重锤上,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上端用纸带夹夹住,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纸带
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
O
,另选连续的三个点
A
、
B
、
C
进行
测量,图乙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
O
点的距
离。
(
1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
g= 9.75 m/s2
p>
(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
(
2
)实验中该同学选择电火花计时器,而不选择电磁打点计时器,请从误差分析的角度说明选择电
火花计时器的主要理由:
纸带受到的阻力小些
。
23<
/p>
.
(
10
分)用
下列器材测量电容器的电容:
一块多用电表,一台直流稳压电
源,一个待测电容器(额定电压
16V
)
,定值电阻
R1
(阻值未知)
,
p>
定值电阻
R2=150
?
< br>,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单刀双掷开关
S
,
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次数
实验步骤
①用多用电表的“
?
10
”挡测量电阻
R
1
,指针偏转如图甲所示。
第
1
次
p>
②将电阻
R1
等器材按照图乙正确连接电路
,将开关
S
与
1
端连接,电源向电容
器充电。
③将
开关
S
掷向
2
端,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i-t
曲线如图丙中的实线
a
所示。
第
2
次
p>
④用电阻
R2
替换
R1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②③,测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
i-t<
/p>
曲线
如图丁中的某条虚线所示。
说明:两次实验中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恒定且相同。
请完成下列问题:
(
1
)由图甲可知,电阻
R1
的测量值为
100
?
。
(
p>
2
)第
1
次实验中
,电阻
R1
两端的最大电压
U= 9
V
。利用计算机软件测得
i-t
曲线和
两坐标轴
?
3
所围的面积为
42.3
mA
S
,
已知电容器放电时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
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C=
4.7
?
10
F
。
(
4
)第
2
次实验中,电流
随时间变化的
i-t
曲线应该是图丁中的虚线
< br> c
(选填“b”、“c”
或“d”)
,判断依据是
根据
im=Um/R
,因第
2
次实验的最大
电流小些,故不是
b
;根据
Qm=CU
m
,因
两条曲线分别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相等,故不是
d
。
24
.
(
12
分)
如图所示,
“
”型框置
于匀强磁场中,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
”
型框的三条边的长度均为
L
,电阻均为
r
,
a
、
< br>b
两端连接阻值为
R
的电阻。“
”型框绕轴
ab
以角
< br>速度
ω
逆时针(从上往下看)匀速转动,
t=0
时刻经过图示位置。规定回路中
a
?
d
?
c
< br>?
b
方向
为电流的正方向,求<
/p>
(
1
)通过电
阻
R
的感应电流的表达式;
t
?
(
2
)当
5
?
6
?
时,通过电阻
R
的感应电流
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
2
E
?
B
?
L<
/p>
m
(
1
)回路感
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
分
回路电流的最大值:
回路电流的瞬时值:
I
m
?
E
m
3
r
?
R
p>
2
分
i
?
I
m
p>
sin
?
t
2
分
B
?<
/p>
L
2
i
?
sin
?
t
3
r
?
R
联立解得:<
/p>
2
分
5
?<
/p>
B
?
L
2
t
?
i
?
6
?
时,
(
2
3
r
?
< br>R
)
(
2
)当
2
分
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正方向或<
/p>
a
?
d
?
c
?
b
)
2
分
25
.
(
20
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0.5kg
的木板静
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1kg
的物块以初速
度
v0=4m/s
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0.2
,在物块
滑上木板的同时,给
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
。
当恒力
F
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
s
,给木板施加不同大小的恒力
F
,得
1
?
F
s
到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B
与横轴平
行,且
AB
段的纵坐标为
1m-1
p>
。将物块视为质点,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p>
g=10m/s2
。
(
1
)若恒力
F=0
,则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1
?
F
s
(
2
)图乙中
BC
为直线段,求该段恒力
F
的取值范围及
函数关系式。
【解答】
2
a
?
?
g
?<
/p>
2m/s
m
(
1
)以初速度
v0
为正方向,物块的加速
度大小:
1
分
M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1
分
由图乙知,板长
L=1m
2
分
1
1<
/p>
L
?
v
0
t
?
a
m
t
2
?
a
M
t
2
2
2
滑块相对木板的路程:
2
分
1
t<
/p>
?
s
t
?
1s
3
联立解得:
1
分
当
t=
1s
时,滑块的速度为
2m/s
,木板
的速度为
4m/s
,而当物块从木板右端滑离时,滑块的速度不
a
M
?
?
p>
mg
?
4m/s
2
1
t
?
s
p>
3
。
1
分
可能小于木板的速度,
t
?
1s
应舍弃,故所
求时间为
(
2
)①当
< br>F
较小时,物块将从木板右端滑下,当
F
增大到某一值时物块恰好到达木板的右端,且两
者具有共同速度
v
,历时
t1
,则:
F
?
?
mg
M
1
分
v
?<
/p>
v
0
?
a
m
t
1
?
a
M
?
?
t
1
a
M
?
?
s
?
1
分
v
0<
/p>
+
v
v
v
t
1
?
t
1
?
0
t
1
2
2
2
1
分
1
F
?
3
?
4
2
分
联立解得:
s
由图乙知,相对路程:
s
≤
p>
1m
代入解得:
F
≥
1N
2
分
②当
F
继续增大时,物块减速、木板加速,两者在木板上某一位置具有共同速度;当两者共速后
能
保持相对静止(静摩擦力作用)一起以相同加速度
a
做匀加速运动,则:
a
?
F
M
?
m
1
分
f
?
ma
1
分
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
:
f
≤
f
ma
x
?
?
mg
?
2N
1
分
联立解得:
F
≤
3N
2
分
1
F<
/p>
?
3
?
1N
p>
≤
F
≤
3N
s
4
。
③综述:
BC
段恒力
F<
/p>
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关系式是
26.
(14)
亚硝酸钙
[ Ca
(NO2)2]
是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原料,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亚硝
酸钙,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稀硝酸之前,应向装置中通入
一段时间的
N2
,原因是
____
p>
。
(2)
仪器
D
的名称是
_;B
中盛放的试剂是
____
。
(3)
装置
F
中,酸性
K2Cr2O7
溶液可将剩余的
NO
氧化成
NO3-
,溶液
由橙色变为绿色
(Cr3+)
,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
。
(4)
已知
Ca(NO2)2
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因为其遇酸会发生反应,产生
NO
气体。设计
实验证明
E
中有亚硝酸钙生成
____
。
(5)
工业上可用石灰乳和硝酸工
业的尾气(含
NO
、
N02
)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
应用广泛的<
/p>
Ca(NO2)2
,反应原理为
Ca(O
H)2+NO +N02=Ca(N02)2+H2O
。
①若
n( NO)
:
n(NO2
)
>l:l
,则会导致
:
②若
n(
NO)
:
n( NO2)
,则会导致
。
27
(<
/p>
15
分)
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回收利用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
p>
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铅蓄电池的缺点有
____
p>
(写一条)
。
(2)
燃烧废塑料外壳可以发电,其一系列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
→
→电能。
(3)
将流程图中的废硫酸和滤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将所得的混台液经
____
、
____
____
等操作,可以析出十水硫酸钠晶体。
(4)
利用铅泥中的
PbS04
溶于
CH3COONa
溶液生成弱电解质
(CH3C
OO)2Pb,
,
(CH3COO)
2Pb
溶液与
KC10
在强碱性条件下
反应制取
Pb02
,写出后一步生成
P
bO2
的离子
方程式
。
(5)25aC
时,
Na2CO3
溶液浸出时发生的反应为:<
/p>
CO32-(aq)+ PbSO4(s) PbCO3(s)+
SO42-(aq)
,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____<
/p>
。以滤渣
PbCO3
和焦炭为原料可制备
金属
铅,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备过程
(6)
已知
Pb(OH)2<
/p>
是既能溶于稀硝酸,又能溶于
KOH
溶液
的两性氢氧化物。设计实验
区别
Pb
Cr04
和
BaCr04
:
。
28.
(14
分
)
SO2
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l)
请你列举一个
SO2
在生活中的用途
。
(2)SO2
在工业上常用于硫酸生产:
2SO2(g)+02(g)
2SO3(g)
,该反应在一定条件
下进行时的热效应如图
t
所示,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____
。
(3)
图
2
中
L
、
X
表示物理量温度或压强,依据题中信息可判断:①
X
表示的物理
量是
____
,理由是
____
;②
p>
L1____L2(
填“
>
”
,
“
<
”或“:
”
)
。
< br>
(4)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起始时充入
0.2molSO2
和
0
.
1
molO2
反应体系起始总
压强
0.1 MPa
。反应在一定的温
度下达到平衡时
SO2
的转化率为
90
%
。该反应的压强平衡
常数
Kp=____
(用平衡分压代
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
=
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
(5)
利用原电池原
理,也可用
SO2
和
O2
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请写出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29<
/p>
(
11
分)
为研究生长素
(IAA)
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
l
:
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
l
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
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
2
: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
A
、
B
两种处理(
A<
/p>
处理: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处理;<
/p>
B
处理:在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中分别加
^
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
,
3h
后测定细
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
2
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
____
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戚熟组织中的韧
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
)运输。
(2)
实验
l
中,幼苗将
____
(填“向光弯曲”
、
“直立”或“不”
)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
产生原因的解释是
。
(3)
实验
2
结果表明,在
____
和
____
时,
IA
A
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
B
组
加乙烯处理后,随
IAA
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
增加,与
A
组高浓度处理变
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
____
。
30.
(
10
分)
当快速牵
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p>
(1)
兴奋在结构
b
上以
形式传导,其传导速度比在结构
c
中传导速度
。
(2)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
d
处会记录到电位变化,表明骨骼肌中分布有
____
(填结
构名称)
,<
/p>
c
处可检测到明显增多的物质是
。
(3)
< br>若刺激
b
,骨骼肌的反应为
__
__
(填“收缩”或“不收缩”
)
。<
/p>
31
(
8
p>
分)
卷
叶螟和揭飞虱是南方水稻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回答下
列问题:
(l)
稻田中,卷叶螟和褐飞虱所处的营养级
(填“相同”或“不相同”
)
,它们之间的种<
/p>
间关系是
____
。若卷叶螟种群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会导致褐飞虱种群数量下降,原因是
。
(2)
< br>流入卷叶螟的总能量远小于水稻固定的总能量,是因为水稻固定的总能量除流向卷
叶螟外,还有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以及
、
____
。
(3)
在生态系统中,氮元素可在
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但还需要往稻田中
不断地施加氮肥,原因是
。
32
(<
/p>
10
分)
雌雄同花植物矮牵牛的花色有紫色、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白色,由
3
对等位基因
(A
与
a
、
B
与
b
、
C
与
c)
控制,白色个体不能合成色素,色素合成与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p>
蓝色素与黄色素混合呈绿色,蓝色素与红色素混合呈紫色。
让纯种紫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p>
aabbcc
白花植株杂交,
E
测交后代中只出现三种表现型.紫
花
( AaBbCc)
:绿花
(AabbCc)
:白花
(aaBbcc
、
aabbcc)=1:1
2
。不考虑交叉互换,回答下列问题:
(1)
控制花色的
3
对等位基因位于
____
对染色体上,其中
p>
A
、
a
与
C
、
c
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
)基因自由组合定
律。
(2)
为确定测交后代
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可将其与纯种绿花个体杂交,若后代出现
____
,则该白花个体基因型为
aaBbce
。也可将其与表现型为
____
的纯种个体杂交,<
/p>
通过子一代表现型予以判断。
(3)
在重复上述题干中
F1
p>
测交实验时,偶尔出现了
1
株红花个体甲,
且自交后代仍会出
现红花。已知红花个体甲的出现是基因突变
的结果,且只有一个基因发生改变,则发生改变
的基因为
→
或
_ ___
→
_
。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
物理题、
3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
答,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
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 br>
33
.
【物理── 选修
p>
3-3
】
(
15<
/p>
分)
(
1
p>
)
(
5
分)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BCE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一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
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
)
A
、一切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
是各向异性的
B
、在完全失重的宇宙
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