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辨析
-Magic
1
或者
还是
或者:
用于陈述句。
还是:
用于问句和否定句。
先来看看例句:
(
< br>1
)你喜欢听音乐还是喜欢听歌曲?
< br>(
2
)你想要红的那件还是要黄的那件?
(
3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
4
)去美国还是去澳大利亚,我还没决定。
(
5
)你明
天来或者后天来都行。
(
6
)每天下午,她们都去打篮球或者跑步。
<
/p>
(
7
)我想去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现在还
没决定。
问题:
“或者”和“还是”在英语里
都是
or
,都是表示选择的连词,它们有什么不同?
分析:
“或者”和“
还是”虽然在英语里都是
or
,可是它们有很大的不同:
用“还是”时,说话人不知道是哪一个或哪种情况,所以“还是”通
常用在问句里,如例
(
1
)、(
2
);有时也可以不用在问句里,这时句子的谓语经常是“不知道”、
“不清
楚”、“没决定”等,如例(
3
)、(
4
)。注意例(
4
)把“我还没决定”放在了后面,
也可放前面,是一个句子。
用“或者”时,说话人是告诉别人有这几种可能性,不能用在问句里,如例(
5
)、
(
6<
/p>
)、(
7
)。注意例(
< br>7
)与例(
4
)的不同,“现在
还没决定”不能放在前面,这是两
个句子,这里说话人还是在告诉别人自己的两种打算。
另外,“还是”还可以用来表示经过对几种可供选择的情况的
比较和仔细思考,最后作出
选择,一般和句末语气词“吧”一起用。如:
A
:你喝茶还是喝咖啡?
B
:(想一想)还是喝茶吧。
2
、基于
鉴于
<
/p>
(
1
)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
据);(
2
)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
< br>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
1
)
p>
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
(
2
)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
[
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
指出应对措施。
]
3
、即使
尽管
虽然
(
1
)“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
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
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
2
p>
)“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
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4
、几乎
简直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
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
例:我简直不相信。
5
、既然
既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
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
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
,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6
、继而,既而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7
、坚苦
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
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8
、接受
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
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
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
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
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
构、财产、人员等。
9
、结束
完
to end; to
terminate; to finish; to conclude; to close; to
wind up
完:
te; intact
complete; to
finish
be used up; to run out
10
、尽管,不管
< br>“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
< br>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
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11
、径直,径自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
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12
、就;才
就”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早;“才”表示比正常情况或预期的晚。
你怎么就来了?
你怎么才来?
13
、来
去
先看例句:
(
1
)
A
:我能进来吗?
B
:请进来。
(
2
)我马上到你那儿去。
(
p>
3
)我马上到你这儿来。
疑问
为什
么例(
1
)中
A
、
B
两个人都用“进来”?
A
在屋子的外面,能说“进来”吗?
析疑
一般来说,汉语表示人或事物的
移动用“来”或者“去”时,是以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为参
照点的。如果人或事物向说话人
的方向移动,就用“来”。人或物体向远离说话人的方向
移动,就用“去”。
如果事件中的人物就是说话人自己,那么,可以有两种表达的方法:
p>
一、以说话人自己为参照点,如例(
2<
/p>
)就是指离开说话人“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前往
听话人“你”那
儿,所以用“去”。
二、以听话人作为参照点。如例(
3
)就是从听话人那一方说的,“我”到听话人那儿,
对于听话人来说,“我”就是向他走来,所以也可以用“来”。在日常交际中,用第二种
方法就会显得更尊敬听话人,更有礼貌,因为你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来说这话的。
例(
1
)中
A
是问
B
能不能让他进屋里,从有礼
貌的角度来说,当然应该以听话人为中
心,用“来”。
14
、立刻,马上
先看例句:
(
1
)这件事我马上就去办!
(
p>
2
)听他这么一说,小王马上就答应了。
(
3
)派两个人,立刻把他找来!
p>
(
4
)听到敲门
声,他立刻跑过去开门。
(
5
)冬天过去了,春天马上就到了。
(不能用“立刻”)
问题:
副词“马上”与“立刻”的意思一样吗?
解析:
“马上”与“立刻”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马上”与“立刻”都可以表示事情即将或很快发生,强调时间短。如例(
1
)、(
3
);
也都可
以表示前一件事发生后,后一件事接着发生,例(
2
)、(
p>
4
)。
“立刻”
所表示的“事情即将或很快发生”,指的是某件事情眼前就要发生,时间非常非
常短。而
“马上”所强调的时间短是相对的,有时只是说话人心目中认为时间很短,实际
上可能并
不很短,如例(
5
)中的“马上”所强调的时间可能是几天,几
十天。所以这里
的“马上”不能换成“立刻”。
15
、临时
暂时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
例: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临时工。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
例: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16
、另外
此外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
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17
、每
各
先看例句:
(
1
)每个学校都有人参加这次的会议。
-->
各个
(
2
)请你把各年的产量都记录下来。
-->
每
(
3
)我每年都要出去旅游。
X
各
(
4<
/p>
)我们学校有来自全国各省的学生。
X
每
(
5<
/p>
)各参赛队的运动员都表现出很高的技术水平。
-->
每个
(
6
)每两个人一本书,请不要多拿。
(
7
)他每写一个字,就停下来想一想。
(
8
)几种水果他各买了一斤。
问题:
“每”和“各”的意思差不多,它们有什么不同?
解析:
“
每”指的是一个范围中的任何一个个体,侧重于表示全体、全部,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
这
样的,常和“都”一起用。“各”指的是一个范围中不同的个体,侧重于表示不同,所
以
有时不一定是全部。
例(
1
)是说所有学校都有人参加,这里“每个学校”也含有“不同学校”的
意思,所以
可以换成“各”。例(
2
)
中的“各年”是说不同年份,这里也含有“所有年份”的意
思,可以换成“每”。
例(
3
)的意思是说“我”没有哪一年不出去,没有说不同的年的意思,这时不能换成
< br>“各”。而例(
4
)是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省,
不一定所有省份的学生都有,所
以也不能换成“每”。
“每”后跟名词时一般要有量词(“人”、“家”和“天”、“年”等时间名词除外),
还可以有数词。而“各”后可以直接跟名词,这些名词常常是表示集体、组织的词,如例
(
5
)。
“每”可以用于例(
6
)这种句式,即句子中出现两个数量词,表示一种平均的比率。
“各”不同。
另外,“每”和“各”都可以作副
词放在动词前面,但是意思不同:“每”相当于“每
当”或“每次”。“各”相当于“分
别”或“每一(个)”,如例(
7
)的意思是“他”
写一个字,就停下来,再写一个字,又停下来。例(
8
)是说几种水果他每种分别买了一
斤。
18
、面世
面市
面世,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
面市,一般指商品上市。
19
、偶尔
偶然
<
/p>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20
、其他
另外
先看例句:
(
1
)你们几个住这儿,其他人住隔壁。
--
?
>
另外的
--
?
(
2
< br>)我只用了一点,其他都在这儿。
>
另外的
--
?
(
3
)我翻译了三章,另外三章你
来翻吧。
>
其他
(
4
)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不谈。
X
其他
--
?
(
5
)不要让他去
了,我们另外再找人吧。
>
不要让他去了,我们再找另外的人吧。
(
6
)今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另外还买了一条裤子。
(
7
)我想去看看
他,另外,我自己也想出去散散心。
问题:
“另外”和“其他”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们有什么不同?
解析:
“另外”和“其他”在用法上有以下异同点:
一、
两词都可以用在名词前面,而且
后面的名词也都可以省略。不同的是在这两种情况下
“另外”后一定要有“的”,如例(
1
)、(
2
)
。此外,“另外的”单独用常作主语,较
少作宾语。
二、
后面都可以跟数量词,可是“其
他”不能用在“一”的前面,如例(
3
)、(
< br>4
)。
三、
“另外”还可以作副词用在动词
前,常常和“还”、“再”、“又”等副词连用,在
它们前面或后面都可。这时句子都可
以变成“另外”加“的”用在名词前面的句式,变了
以后句子意思不变,如例(
5
)。
四、
“另外”还可以作连词,用在句
子之间,有“除此之外”的意思,即在说了一件事之
后再补充说一件事,如例(
6
)、(
7
)。
21
、全
全部
先看例句:
(
1
)这些孩子全很健康。
(
2
)我把今天的工作全部都干完了。
(
3
)今天我们全校的老师都参加了会议。<
/p>
(
4
)我把今
天的全部工作都干完了。
(
5
)车祸以后,他的一条腿全废了。
“全”和“全部”有什么不同?
分析:
“全”和“全部”都表示整个
范围,在用法上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在动词
或形容词的前面作状语,这时它们
常常可以互换。但是“全部”常常和“都”一起用,
“用”可以不用,如例(
1
)、(
2
)。
它们也都可以用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可是“全”后面的名词一定是集
体名词,如例
(
3
)中“学校”的“校
”,又如“全班、全国、全世界、全公司”等;而“全部”只能
用在别的名词前,如例(
4
)的“工作”。注意:如果后面的名词是某类成员,要用“全
体”,如“全体教师”、“全体职员”等。
< br>另外,“全”作副词时,还有“完全”的意思,表示某种程度很深,如例(
5
p>
)是说他的
一条腿完全失去了作用。这时不能用“全部”。
22
、让
被
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
”。“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
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
/p>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
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23
、任凭
无论
不管
任凭:(
1
)听凭;(
2
)无论、不管。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任凭多大的
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
连词“任凭”后面
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24
、舍得
舍不得
基本解释
[hate to
part with;be reluctant
to]
∶不忍分离
远离故乡
,
我心里真有点儿舍不得
[hate to give up or
use]
∶因爱惜而不忍抛弃或使用
把它扔了我可舍不得
reluctant to give up, let go, etc.
舍得:
Willing to
;
not
grudge
25
、始终
一直
(
1<
/p>
)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
2
)“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
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
我一直等到十二点。
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
3
)“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 br>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26
、索性
干脆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
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
例:他办事很干脆。
27
、通过
经过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
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8
、通过
经过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
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
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
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9
、突然
忽然
都是副词,表示情况发生的很快,而且出乎人们的意料。
突然,形容词,可做定语,可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忽然没有这个用法。
30
、为了
为
p>
(
1
)为了:表目的,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
句子或者短语,注意表示原因,一般用
“因为”不用“为了”;
(
2
p>
)“为”后面一般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31
、未免
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
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
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
“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难免
<
/p>
[
形
]
不容易避
免。
(
a
)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 br>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
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
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
=
难免犯一些错误)
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
=
难免被人误会)
(
b
)可以
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
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
c
)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
”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
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
d
p>
)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 br>
这是难免的事情
I
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未免
<
/p>
[
副
]
表示不以
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
不大、不够、有点
、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
a
)未免
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
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
这房间未免小了
-
点。
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
b
)未免
+
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
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
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
c
p>
)未免
+
动
+
p>
得…;动
+
得
+<
/p>
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
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
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32
、向
对
“对”表示动作的对象时,跟“向”相同的是:
1.
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表示身体动作等的具体动词,如:张老师对小明点了
点头。
2.
它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含有
表达的意思的,即引出表达的对象,如:我们要向他表示感谢。
以上两种情况,两词可以互换。
<
/p>
但“对”没有“向”的“从……那里(得到……)”这种用法,如:我向他借钱。(不可以
用“对”)
另外,“对”还可以表示
人与人、集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向”没有这种用法。如:他
对我很热情。这里的“对
”表示“他”和“我”的关系,不可以换成“向”。
建议:如
果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其实可以直接教授“向……告别”这个使用的形式,比
教授繁复
的区别知识来的快。
33
、严格
严厉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
严厉,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等)。
34
、一边……一边
先看例句:
(
1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
2
)老师一边说,我一边记。
(
3
)王平一边做工,一边读书。
(
4
)明年的工作计划
已经写出初稿了,现正一边征求意见,一边修改。
(
5
)×听到这个消息,她一边高兴,一边担心。
问题:
词
典上说“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例(
3
)这类句
子呢?
分析:
词典上的说法是不够全面的,
应该说“一边……一边……”有两种用法:
一、表示两个以上
的动作同时进行。这两个动作,既可以是相同的某个或某些人做的,如
例(
1
);也可以是不同的人做的,如例(
2
)。
二、表示两种以上的做法在一段时间中反复
交叉出现,同时存在。这两种做法都不指具体
的动作,而且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如例(<
/p>
3
)中的“读书”、“做工”都不指具体的动
作,而只是表示“王平”目前一段时间中生存的两种做法。例(
4
< br>)中的“征求意见”和
“修改计划”,也都不是“问”和“写”这样的具体的动作
,而只是针对这个计划的初稿
所采取的两种做法。
例(
5
)中的“高兴”、“担心”是两种心情,不
是动作,也不是做法,所以不能用“一
边……一边……”。
35
、一点儿
有点儿
一、
adj/V+
(一)点儿,表示数量少或者和别的东西相比较。例如:这件衣服有(一)
点
儿短。
y
ī
、
a
d
j<
/p>
/
V
+
y
ì
di
ǎ
n
er
,
一
、
a
d
j
/
V
+
一
点
儿
,
To indicate the amount
is few or compare with the other
one.
zh
è
ji
à
n
y
ī
fu<
/p>
y
ǒ
u
(
y
ī
)
di
ǎ
n
r
du
ǎ
n
。
e.g.:Thi
s clothe is shorter.
这
件
衣
服
有
(
一
)
点
儿
短
。
p>
二、有点儿
+adj/V
,表示程度不高,
多用于不如意的事。
例如:①今天有点儿冷。
②他有点儿不喜欢这本书。
è
r
、
y
ǒ
u
di
ǎ
n
er
+
a
d
j
/
V
,
二
、
有
点
儿
+
a
d
j<
/p>
/
V
,
to
indicate degree is not high, normally we use it in
the
unhappy things. E.g.:
j<
/p>
ī
n
ti
ā
p>
n
y
ǒ
u
di
ǎ
n
r
l
ě
ng
。
①
Today is a little bit cold.
今
天
有
点
儿
冷
。
t
p>
ā
y
ǒ
u
di
ǎ
n
r
b
ù
x
ǐ
huan
zh
è
b
ě
n
②he doesn’t like
this book(but not too much)他
有
点
儿
不
喜
欢
这
本
sh<
/p>
ū
。
书
。
三、一点儿
+N
oun
,相当于“一些”。例如:我吃了一点儿饭。
s
ā
n
、
y
ì
di
ǎ
n
er
+
N
< br>o
u
n
三
、
一
点
儿
+
N
o
u
n
p>
,
the same as several,
< br>w
ǒ
ch
ī
le
y
ì
di
ǎ
n
r
f
à
n
。
e.g.: I ate a
few of rice.
我
吃
了
一
点
儿
饭
。
四、有
点儿
+Noun
。这里的“有点儿”不是副词,而是“有”
p>
+
“一点儿”例如:桌子上
有点儿水。
p>
s
ì
、
y
ǒ
u
di
ǎ
n
er
+
N
o
u
n
< br>。
y
ǒ
u
di
ǎ
n
r
y
ǒ
u
y
ī<
/p>
di
ǎ
n
r
p>
四
、
有
点
儿
+
N
o
u
n
。
Here
有
zhu
点
儿
有
ǐ
+<
/p>
一
点
儿
,e.g
.:
ō
z
ǐ
is
not a adverb but
sh
à
< br>ng
y
ǒ
u
di
ǎ
n
r
shu
there is a few water on the table.
桌
子
上
36
、一定
必定
有
点
儿
水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
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
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37
、一概
一律
<
/p>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
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
一律凭票入场。
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38
、一向
一直
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
例: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
例: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39
、以来
依附
依靠
依赖是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也指各个事物或现象互为条件而不可分离
p>
依附
从属投靠的意思
依靠可以作为依托或指望得到其帮助的人或物
40
、以后
之后
然后
以后:现在或所说之后的时期。可指过去,也可指将来的事之后:
1.
表示某个时间或处所
的后面。
2
.
单独用在句头,表示上文所说的事以后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只指过去的事。然后:连词,表示接着的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希望你能满意!
< br>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10
09:32
以后:现在或所说之后的时期。可指过去,也可指将来的事
<
/p>
之后:
1.
表示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后面。
2.
单独用在句头,表示上文所说的事以后
后来: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只指过去的事。
然后:连词,表示接着的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希望你能满意!
:
以后
,
用在
表示长时间之后
,
而然后是用在较短时间之后
< br>,
与两者所用形式无关
.
41
、以致
以至
<
/p>
以致:
[
连
]<
/p>
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
< br>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
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以至:(
1
)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
(
2
)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
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
果,他非常用心的写生,~野地里刮起
风沙来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
习题: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
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
[“
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
42
、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
兄弟的感情,如“哥儿们义气”。
“意气”指志趣、性格、气
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
43
、所以
因此
先看例句:
(
1
)因为这里的风景很美,所以很多人来旅游。(不能用“因此”)
< br>
因此
?
(
2
)由于我走得太匆忙,所以没来得及告诉你。
(
3
)他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平时
学习一直都很努力。(不能用“因此”)
问题:
连词“所以”和“因此”的意思一样吗?
解析:
“
所以”和“因此”都可以表示结果,但它们的用法不完全相同:“所以”可以和“因
为”
搭配使用,也可以和“由于”搭配使用,如例(
1
)、(
2
)。“因此”一般只和“由
于”搭配使用,
不和“因为”搭配,如例(
1
)。另外,“所以”可以用在主语
谓语之
间,如例(
3
),“因此”没有
这种用法。
44
、由
被
(
1
p>
)水果由阿里来买。
(
< br>2
)由阿里来买水果。
(
p>
3
)买水果这件事由阿里来办。
(
4
)杯子被小明打碎了。
(
5
)自行车被人偷走了。
p>
(
6
)他被大家
选为学校的优秀学生。
疑问
“由”字句与“被”字句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析疑
“由”字句与“被”字句表达的意思不一样,请看下表:
“由”字句
意义
动作的目的性
强调说明某件事情的负
责者是谁
目的性强
“被”字句
说明某个对象受某个动<
/p>
作的影响产生了什么结果
目的性不强
例(
1
)主要是说明负责“买水果”这件事的人不是别人,是“阿里”。谁来做这件
p>
事是有意安排的,所以目的性很强。
例(
4
)主要是说明“杯子”受动作“打”的影响产生的结果“碎了
”。“打碎杯
子”这件事情并不一定是谁有意安排的,所以目的性不强。
需要注意的是,“被”字句多用于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特别是在口语中,
如例
(
4
)、(
5
)。但在书面语中,有时也可以表示如意的、愉快的事情,如例(
< br>6
)。
45
、由于
由
p>
(
1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
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
(
2
)“由
”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习题:(
1
)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
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答案:[“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
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
作的思想性”]
(
2
p>
)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
[
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46
、由于
,
因为
先看例句:
(
1
)由于路上人太多,所以我迟到了。
-->
因为
(
2
)因为他昨天病了,所以没来上课。
-->
由于
(
3
)由于他总是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因此受到了大家的尊敬。
×因为
(
4
)我今天不能去了,因为我家里有点事。
×由于
问题:
连词“由于”和“因为”的意思一样吗?
分析:
“
由于”和“因为”都表示原因,都可以和“所以”搭配使用,如例(
1
< br>)、(
2
),但它
们不完全相同
:
“由于”多用于书面语,“因为”多用于口语。“由于”可
以和“因此”、“因而”、
“所以”搭配使用,“因为”一般只和“所以”搭配使用,不
和“因此”、“因而”搭
配,如例(
3
)。另外,“因为”可以用在后一小句,而“由于”不行,如例(
4
)。
47
、于是
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
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
例: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48
、暂且
姑且
权且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
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
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49
、振动
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