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汉字趣味小故事
导读:
一些汉字趣味小故事篇一
有一次苏东坡去金山寺看望佛印和尚,
步近禅房便闻到一股酒肉
香味。原来,佛印不戒酒肉,性情放荡不羁,诙谐幽默。这天
,他把
一条黑狗杀掉了,静悄悄地躲在房里前低斟浅酌,大嚼其狗肉。正当
吃得起劲,一听到苏东坡的叫声,便慌忙把酒肉藏了起来。苏东坡早
看清楚,
却佯作不知,想和他开个玩笑。便对佛印说:
“我今天写了
一首
诗,
有两个字一时想不起来是怎样写的,
所以特来请大师指点。
”
佛印说:“不敢,不敢!请问是哪两字?”东坡说:“一个是
‘犬’
字,一个是‘吠’字。”佛印哈哈大笑说:“学士,你真会寻开心,
小僧以为是什么疑难字,这个‘犬’字的写法是‘一人一点’嘛!”
东坡又问
:
“那么
‘吠’
字呢?”
佛印回答道;
“犬字旁边加个
‘口’
就是‘吠’了!”苏东坡听罢也哈哈大笑说:“既然如此,那你快把
藏起来的酒
与肉端出来,一人一点,加上我这一口来吃吧!”说罢,
两个朋友不由相视而笑。
有一天苏东坡
在书房里吃饭,桌上摆上了一大盘香喷喷的鲜鱼,
他拿起筷子刚要吃,忽然发现佛印和尚
来了,心想:好个赶饭和尚,
口福倒不浅。
上次你把狗肉藏起来
,
亏我妙语出唇,
方逼出你的狗肉,
这
回我也要难难你。于是,
赶忙把鱼藏在书架上头。佛印在门外早看
见了苏东坡的藏鱼举动,
也佯装不知。
苏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
印坐下,
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念经,到舍间何事?”佛印一本正经地说:
“有一个字不会写,特来求教。”“但不知何字?”苏东坡问
。“就
是贵姓‘苏’字。”佛印答道。苏东坡一听,便知佛印要开玩笑,但
却装着认真的样子说:“蘇”(苏的繁体字)字是上边一个草字头,
下边左面
一个
‘鱼’
,
右面一个
‘禾’
。
”
佛印假装糊涂地问
“
‘鱼’
放在右面,‘禾’放在左面,
行吗?”苏东坡说:“这也行。”佛印
接着说:“‘鱼’放在上面呢?”苏东坡忙道:“
那有这样的放法,
当然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既然‘鱼’放在上面不行,那就<
/p>
赶快拿下来一起吃吧!”苏东坡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中了佛印和
尚的圈套,笑着把鲜鱼端了下来,与老朋友同进午餐。
符号表示意思的指事字并不是万能的,
有时表达得很不清楚。
于
是我们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造字
的办法:
会意。
以上这则文史故
事,实
际上是拿会意字相互开得玩笑,会意字是另一种造字方法。用
符号表示指事字,
有时表达得不清楚,
于是我们的祖先就把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实物形体会合起来,
从他们的联系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
通常是抽象的意义。这种造字办法叫会意。许多会意字是很有趣的,
透射出先民
们丰富联想和率真的态度。
这也是后世文人墨客以字作游
戏的基
础。
会意字如何会意
会意,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物形
体会合起来,
从它们的联系
或配合上表示出一种新的、
通常是抽象的意义。
例如:
把
< br>“日”
和
“月”
合在一起造成一
个光明的“明”,把“鸟”和“口”合在一起造成一
个鸟叫
的“鸣”,把“刀”“牛”“角”三个字合在一起造成了一个
解剖的“解”字。
有些会意字的字
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字,倒像个符号,其实是
个古字的变形,现在我们叫它偏旁或部首
。例如“家”字上半部分古
时写的是屋子的象形。下边的“豕”就是猪,那时候,人和猪
常住在
一个屋子里,所以有猪的地方就常有人家。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
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
和象
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
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
象的意义;
第二,
它的造字功能强。
《说文解字》
收会意字
1167
个,
比象形字、
指事字多得多。
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
字或
方言字,例如“灶、尘、国、孬”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
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
方法所以
“高产”<
/p>
、
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
拿
“人”
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
等,“人”还可
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
p>
以组合为
“林、
森”
,
“木”
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
“
析、
相、
采、
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
.
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
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有些会意字,其造字之意颇能反映古人的某些概念,如“盗,
上
半部分“次”表示张口流出口水之意。下部分是“皿”,皿指盛食物
< br>的器皿。
“盗”
即古代之偷。
如
何用文字来表示偷的意思?古人用次、
皿二字
来表示:好吃的东西是偷的对象,这是一种颇为特殊的联想,
由此亦见古人造字时表情达
意,十分大胆率真,也颇具幽默感。在用
字的时候,偷的对象自然不可能有固定的范围了
。会意字有两类,一
类是异体会意,
另一类是同体会意。
异体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不同形体的字组合而成,例如:莫、盥
、典、鸣、休、焚、取、伐、
跌、忐、忑等字;同体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形体
的字组合
而成,例如;林、森、晶、舜、颓、双、多、哥、从、比、赫、棘、
众、磊等字。
p>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素重叠组成的。
二字重叠的多
p>
是左右的并列结构,
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
看起来像体操
活动中的叠罗汉。
例如三个
“人”
组成
“众”
;
p>
三个
“火”
组成
“
炎”
;
三个
“木”
组成
“森”
;
三个
“日”
组成
“晶”
;
三个
“直”
组成
“矗”
;
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有些会意字很难
理解。
据说,
苏东坡就问过当时喜欢分析汉字的
政治家和文学王安石。苏说:牛又粗又大,走路很慢,为什么用三条
牛来表示快
跑的“奔”?鹿又细又高,跑起来很快,为什么用三个鹿
来表示粗大的
< br>“粗”
?这两个字调换一下不更合理吗?问王安石张口
结
舌,答不出来。
一些汉字趣味小故事篇二
《红楼梦》里贾宝玉吟过一首描写竹子的诗,其中两句是:<
/p>
“竿
竿清欲滴,个个绿生凉”。后人修订翻印时曾将“个个”字改
掉,有
-
-
-
-
-
-
-
-
-
上一篇:八字十神各代表的意义
下一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怎么读以及代表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