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Chapter4-工具变量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20:20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口岸)


.



1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在模型的基本假定 中,解释变量与误差项正交保证了参数估计量的无偏性和一致性。当


这一假定被违背时, 称解释变量是内生的。常见的几种情况会导致内生问题:忽略重要的解


释变量、变量的测 量误差、变量的联立性。工具变量估计是解决解释变量内生问题的基本方


法。本章介绍工 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及模型内生性检验和过度识别约束检验等


问题。



1.1



变量的内生性



如果模型中的解释变量 与误差项出现相关,即


E


(


X


'


u


)


?


0


,称解释变量是内生的。导致


解释变量内生性的原 因有很多,主要的几个原因包括:模型中忽略了重要的解释变量、变量


因果关系的双向性 、变量的测量误差等。



模型中出现内生解释变量时,


OLS


估计量是不一致的。根据


OLS


估计量:



?


?


(


X


'


X

< p>
)


?


1


(


X


'


y


)

?


β


?


(


X


'


X


)


?< /p>


1


(


X


'


u


)


?


β

< p>
?


(


N


?


1


X


'


X

)


?


1


(


N


?


1


X


'< /p>


u


)













(1.1)





β


由假定


Rank(


X)=


K

< br>和大数定律,样本均值的概率极限等于总体均值,可得:



Plim(


N


?


1

< br>X


'


X


)


?


E(


X


'


X


)


?


A


,< /p>














































Plim(


N


?


1


X


'


u


)


?


E(


X


'


u


)


?


0

< p>











































(1.2)



又由

Slustky


定理,



可编辑



.


Plim(


N


?


1

X


'


X


)


?


1


?


A


?< /p>


1






















































?


?


β


?


A


?


1


E(


X


'


u

< p>
)


?


β













































(1.3)



Plim


β



1.2



工具变量估计



1.2.1



工具变量



在如下模型中,



y = X


+ u





i


个解释变量


x

< br>i


为内生解释变量。如果存在变量


z


z


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正交条件:与


u


不相关,即

< br>cor(z, u) = 0



相关条件:与

< p>
x


相关,即


cor(z,


x


i


)


那么 ,


z


被称作


x


i


的工具变量。



0


,也称为识别约束条件。



1.2.2



工具变量估计



设回归模型为:



y

< br>=


X


β


+


u




























































(1.4)



其中,解释变量为


X


(1×


K


)工具变 量为


Z


(1×


K




Z


作为工具变量满足正交条件和 识


?


)


?


0< /p>


中,用


Z


替换


X




别约束条件。在正规方程组


X


'(


y


?


X


β


?


)


?


0
























































(1.5)



Z


'(


y


?


X


β


可编辑



.


解此方程组,可得


IV


估计量为:



?


?


(


Z


'


X


)


?


1


Z


'


y





















































(1.6)



β



y


=


X


β


+


u


带入估计量中,可得



?


?


(

< br>Z


'


X


)


?


1


Z


'(


X


β


?


u


)< /p>


?


β


?


(


Z


'


X


)

< p>
?


1


Z


'


u



β


可以证明,



?


)


?


β


?


(


Z


'


X


)


?


1


Z


'E(


u


)


?


β



E(


β

< p>
?


)


?


E[(

< p>
Z


'


X


)


?


1


Z


'

uu


'


Z


(


X


'


Z


)


?


1


]


Var(


β


?


?


(


Z< /p>


'


X


)


Z


'


Z


(


X

< p>
'


Z


)


?


?


(


X


'

X


)


2


?


1


?


1


2


?< /p>


1




IV


估计量是无偏的,但不是有效的。同时,由



?


)


?


β


?


Plim[(


N


?

1


Z


'


X


)


?


1


(


N< /p>


?


1


Z


'


u


)]


Plim(


β


n


??


n


??


Plim(


N


?


1


Z


'


X


)


?


1


?


A


n


??


n


??



Plim(


N


?


1


Z


'


u


)


?


E(


Z


i


u


i


)

< p>
?


0


可知,


IV


估计量是一致的。



1.3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设模型中存在


K


个内生解释变量,存在


L=K

< p>
个工具变量。每个工具变量都必须满足正


交条件和相关条件。如果


L=K


,称为恰好识别;如果


L>K

< p>
,称为过度识别。即利用其中不同



K

< p>
个工具变量,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估计量。当然,用任何一组工具变量得到的估计量都是


一致的。


因此,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这


L


个工具变量中找到


K


个工 具变量使其估计量最有效。


这即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可编辑



.


1.3.1



TSLS


估计



设模型为:



y


?


X


β


?


u

























































(1.7)



其中,解释变量为


X


(1×


K


)工具变 量为


Z


(1×


L



。用


Z


作为工具变量,

< p>
Z


满足正交条


件和识别约束条件。首先回归模型< /p>



X


?


Z


Π


?


v
























































(1.8)



?


?


(


Z


'


Z


)


?


1


ZX


,并提取拟合值


X

?


?


Z


Π


?


?


Z


(


Z< /p>


'


Z


)


?


1


ZX


。令


P


?


Z


(


Z

< p>
'


Z


)


?


1


Z


'


P


Z


为对称


可得

< br>Π


Z


?


?


P


X


。然后,利用


X


?


做为工具变量回归模型,可得


IV

< br>估计量为:



幂等矩阵,则


X< /p>


Z


?


?


(


X


?


'


X

< p>
)


?


1


X


?


'


y


?

(


X


'


P


X


)


?


1


(< /p>


X


'


P


y


)





































(1.9)



β


Z


Z




?


'


X


?


X


'


P


X


?


X


'


P


'


P


X


?


(

< br>P


X


)'


P

X


?


X


?


'


X


?



< /p>


X


Z


Z


Z


Z


Z


由此可得:


< /p>


?


?


(


X


?


'


X


)

< p>
?


1


X


?


'


y


?


(

X


?


'


X


?


)


?


1


X< /p>


?


'


y











































(1.10)



β

?


'


X


?


)


?


1


X


?< /p>


'


y



y



X


?


< p>
OLS


回归估计量。


?


作 为工具变量作


IV


回归与利用


X


?



(


X

< p>
因此,


利用


X


替换


X



LS


回归是等价 的。也正因为此,我们称之为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步骤归纳如


下。

< br>


?




Step1


:利用


X



Z



OLS


回归:


X


?


Z


Π


?


v


;提取拟合值


X


可编辑



.


?


替换


X


,直接作


O LS


回归。



Step2


:用


X


1.3.2



2SLS


的渐进特征



假定


1


:令


X


表示解释变量(包括常数变量


1


。假定存在


L


个工具变量构成的(1×

L



向量


Z


,满足


E(


Z


'

u


)=


0



Z


包含模型中的外生解释变量。如果模型中存在内生变量,则


Z



须包含模型以外的外生变量。


< /p>


假定


2




A



Rank(


Z


'


Z


)=


L< /p>




B



Rank(


Z


'


X< /p>


)=


K




A


)条件是指


L


个 向量


Z


不存在完全


的线性关系;条件(


B


)是指


Z



X


充分线性相关,即所有工具变量都必须满足识别约束条


件。条件(


B


)称为秩条件。秩条件成立的必 要条件是


L



K


。即,工具变量的个数至少等于


解释变量的个数,称之为阶条件。



X


=


Z


+v


(其中,


< br>L


×


K


矩阵)

< br>,两侧同时乘


Z


并求期望可得:



Z


'


X


?


Z


'


Z


Π


?


Z


'


v


?


E(


Z


'


X


)


?


E(

< br>Z


'


Z


)


Π


?


Π


?


[ E(


Z


'


Z


) ]


?


1


E(


Z


'


X


)



X


*


=


Z













































(1.11)



= Z[


E(


Z


'


Z


)]


-1


E(


Z


'


X


)


。在


X


β< /p>


+


u


=


y


两边同时乘以


X


*


可 得,



X


*


'


X


β



+



X


*


'


u


=



X


*


'


y


















































(1.12)



求期望可得:



E(

< br>X


*


'


X


)


β


=


E(


X


*


'


y


)


















































(1.13)





X


*


'


X


=


X


*


'


Z


+ X


*


'


v


,< /p>



E(


X


*


'


X


) =



E(


X


*


'


Z


)


+


E(


X


*


'


v


) =



E(


X


*


'


Z


)

< p>



可编辑



.


E(


X


*


'


Z


)= E[(

X


-


v


) '


Z


] = E[


X


'


Z - v


'


Z


] = E(


X


'


Z


)




= [


E(


Z


'


Z


)]


-1


E(


Z


'


X


)


带入上两个式子中,可得:



E(


X


*


'


X


) = E(


X


'< /p>


Z


)


[


E(< /p>


Z


'


Z


)]


-1


E(


Z


'< /p>


X


)



= < /p>


E(


X


'


Z


)



[


E(


Z


'


Z


)]


-1


E(


Z


'


X


)







































(1.14)



E(


X


*


'


y

) = E(


X


'


Z


)


[< /p>


E(


Z


'


Z


)]


-1


Z


'



y



注意,


上式中


Z



(1×


L



阶,


X



(1×

K



阶。


因此,

< br>


X


'


Z




K


×


L



阶,


Z


'


Z




L


×


L



阶,


Z


'


X


是(


L


×


K


)阶。如果要 估计出


β



E(


X


*


'


X


)


必须是非奇异的,当且仅当


E(


Z


'


X


)


的秩为


K


。将其带入


β


= [


E(


X


*


'


X


)]


-1

E(


X


*


'


y


)


,可得




β


= [


E(


X


*


'


X


)]


-1


E(


X


*


'


y


)



=


{E(


X


'


Z


)


< /p>


[


E(


Z


'


Z


)]


-1


E(


Z


'


X


)}< /p>



-1


{E(


X


'


Z


)



[


E(


Z


'


Z


)]


-1


Z


'y}




















(1.15)



β


TSLS


估计量为:



-1


?


1


?

< p>
β


?


X


'


Z


(


Z


'

Z


)


(


Z


'


X


)


?


?< /p>


?


X


'


Z


(


Z


'


Z

< p>
)


?


1


Z


'


y


?




























(1.16)


2


SLS


1


.一致性




2SLS


估计量可得:



?


1


-1< /p>


?


1


?


β


2


SLS


?


[


X


'


Z


(

< p>
Z


'


Z


)


(


Z


'


X

)]


[


X


'


Z


(


Z


'


Z


)


Z


'(


X< /p>


β


?


u


)]


??????????


β


?


[


X


'


Z

(


Z


'


Z


)


?


1


(


Z< /p>


'


X


)]


-1< /p>


[


X


'


Z


(


Z


'


Z

< p>
)


?


1


Z


'


u


]


??????????


β


?


[(


N< /p>


?


1


X


'


Z


)(


N


?


1


Z


'


Z


)


?


1


(

< br>N


?


1


Z


'


X


)]


-1


[(


N


?


1


X


'


Z


)(


N


?


1


Z


'


Z


)


?


1


(


N


?


1


Z


'


u


)]










(1.17)



?

由大数定律和


Slustky


定理,可得:


Plim


β


2


SLS


?


β


。即


2SLS


估计量具有一致性。



2


.渐进正态性




可编辑



.


根据


Plim(


N

?


1


Z


'


u


)


?


E(


Z


i


'


u


i


)


?


0


,并由中心 极限定理,


N


?


1/

< br>2


Z


'


u


~


Normal


(


0


,


B


)


。同方


差假定下,


B


?


E(


u


2


Z


i


'


Z


i


)

< br>?


?


2


E(

Z


i


'


Z


i


)



?


2< /p>


=var(


u


i


)




根据


S lutsky


定理,



?


1


?


1


?

< br>1


?


1


-1

?


1


?


1


?


1


?


1/


2


?


N


(


β


Z


'


u


)]






(1.18)



2

SLS


?


β


)

?


[(


N


X


'


Z


)(


N


Z


'


Z


)


(< /p>


N


Z


'


X


)]


[(


N


X


'


Z


)(


N


Z


'


Z


)


(


N


?


定理


:在假定


1



2


以及同方差假定下,


N


(


β


2


SLS


?


β


)


渐进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


0


,方差


矩阵为



?< /p>


2


?


E(


X


'


Z


)E(


Z


'


Z


)


?


1


E(


Z


'

< p>
X


)


?











































(1.19)



-1

< br>其中,


E(


X


'


Z


)E(


Z


'


Z


)


?


1

E(


Z


'


X


)


可以用样本进行估计,


?


2


的估计量公式为:



?


2


?


(


N


?


K


)


?


1


?


i


?


1


u


?


i


2




?


?

< br>?


i


?


y


i


?


x


i


β


其中,


u


2


S LS


,而不是第二阶段的残差项。



?


β


2


SLS


的 渐进方差估计量为:



N


2

< p>
?


2


?


?


?


1


2


?

1


?


?


?


?


?


?


?


?< /p>


?


A


var(


β


)


?


?


(


x


'


x


)


(


X


'


X


)


?


?


(

< br>X


'


P


X


)
















(1.20)



?

2


SLS


i


i

Z


?


i


?


1


?


?


1


N< /p>


3


.渐进有效性



在假定


1



2


以及同方差假定下,利用工具变量


z


的所有

< br>IV


估计量中,


2SLS


估计量 是


最有效的。


(证明请参见


Woold ridge



2000



p96




1.3.3



2SLS


中的假设检验



设模型为:



可编辑



.


y



=


X


1


β


1


+


X


2


β< /p>


2



+



u



















































(1.21)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H


0



β


2


=


0




H


1



β


2



0




定义无约束模型和受约束模型分别为:



无约束模型:


y



=


X


1


β


1


+


X


2


β< /p>


2



+



u









































(1.22)



受约束模型为:


y



=


X


1


β


1


+



u











































(1.23)



F


检验的具体检验步骤为如下。



设工具变量为


Z




X


1



X


2


都可以包括内生变量)



Step1


:用


Z


作为工具变量,利用

< p>
TSLS


估计模型(


9.32


,计其残差平方和为


SSR


U




?


表示得 到的拟合值(


N


×


K

< br>1



Step2


:利用


OLS


方法用


X


1



Z


回归,令


X< /p>


;用


X


2



Z


回归,


1


?


表示得到的拟合值(


N


×

< br>K


2




X




2


·


U


表示其残差平方和;用


y

< p>


X


?



X


?


回归,令


SSR


?


回归,


Step3


: 利用


OLS


方法用


y

< br>对


X


1


2


1


·


R


表示其残差平方和。




SSR


Step4


:构建统计量:



·

< br>R


?


SSR


·

< br>U


N


SSR


?

< br>?


SSR


U


~

< br>?


2


(


K


2


)



·


S SR


?


F


?


R


·


U


/


K


?


SSR


2


?


SSR


U


/(


N< /p>


?


K


)


~


F


(


K


2

< p>
,


N


?


K


2


)



也可以通过类似


OLS


方法来构建


LM


统计量



可编辑



.


?


表示得到的拟合值(

< p>
N


×


K


1



Step1


:用


X


1



Z


进行

< p>
OLS


回归,令


X


;用< /p>


X


2



Z


进行


1


OLS


回归, 令


X


?


2


表示 得到的拟合值(


N


×


K


2




Step2


:用


y



X


?


1


回归,令

< p>
u


%


表示其残差。



Step3


:用


u


%



X


?


1< /p>



X


?


2


回归,记其未中心化的可决系数为


R


2


uc




Step4


:构建


LM


统计量


LM


?


NR

2


Asy


2


uc

< br>??


?


?


K

2











































1.3.4



异方差稳健推断



如果只有假定


1



2


成立,模型中 存在异方差时,


β


?


2


SLS


的渐进方差估计量为:



A


var(


β


?

2


SLS


)


?

(


X


?


'


X


?


)


?


1< /p>


?


?


?


N


i


?


1


(

< p>
u


?


2


i


x


?


i


'

x


?


i


)


?


?


(


X


?< /p>


'


X


?


)


?


1


























可以用作构建异方差稳健


t


统计量。



存在异方 差时,对参数约束的稳健


LM


检验。



Step1


:用


Z

作为工具变量,利用


TSLS



y



X


1


回归, 计残差项为


u


%



Step2


:用


X


2


中每一个变量对


X


1


中的所有变量进行


OLS


回归,提取残差项


r


?



Ste p3


:利用


OLS


方法回归方程


1


?


α


?

< p>
u


%


r


?


?


?


v


,计其回归平方和为< /p>


SSR




St ep4


:稳健


LM


统计量为

< p>
(


N


?


SSR

< p>
)


~


?


2


(


K


2


)

,其中


K


2


表示

< br>X


2


中变量的个数。



可编辑



(1.24)


(1.25)








.


1.3.5



内生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1




单个内生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stata


中,单个内生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


condivreg


实现。


Condivreg




2SLS


或< /p>


LIML


方法回归线性模型,并利用条件似然比(


conditional likelihood ratio


,简


写为


CLR)


方法(


Moreira (2003)



Andrews, Moreira, and Stock (2006)


)计算内生变量


参数估计量的置信区 间和概率值。


Andrews, Moreira, and Stock (2004 )


证明,


CLR


检验是


渐进最优的,明显地优于


Anderson


and


Rubin


(1949)


检验和由


Kleibergen


(2002)



Moreira ( 2001)


提出的


LM


检验。



例:






. condivreg y1 x1 (y2 = z1 z2 z3), liml interval






. condivreg y1 x1 (y2 = z1 z2 z3 z4), ar lm test(0.1)



2




多个内生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结构方程中内生解释变量显著性检验的


Anderson- Rubin


统计量(注意,不要与


Anderson-Rubi n


过度识别检验混淆)


。原假设为:所有内生解释变量的参数都 等于


0


。对其


检验等价于对简化方程中 工具变量


Z


的联合显著性检验。



Anderson-Rubin


卡方统计量



~


卡方分布(自由度为


L


2



=


被排除的工具变量个数)



Anderson- Rubin


对于弱工具变量是稳健的。



可编辑



.


例:




. ivreg2 lwage exper expersq (educ=fatheduc motheduc), ffirst




1.3.6



工具变量的冗余检验



其中,模型解释 变量的个数为


K


,其中外生解释变量的


X


1


个数为


K


1


,内生解释变量


X


2


的个数为


K


2



K= K


1


+


K


2


。设工具变量


Z


=



Z


1


,


Z


2A


,


Z


2B



,共有


L


个。其中


Z


1


=


X


1


,包 含


L


1



=


K


1


个工 具变量。


Z


2A


,

< br>Z


2B


分别包含


L


2A



L


2B


个工具变量,令


L


2


=


L


2A


+


L


22


,则


L


=


K


1


+


L


2A


+


L


2B


。检验部分被排除的工具变量


Z


2B


是否是多余的(


< br>)


。检验统计量是基


于解释变量


X


1


与工具变量(


Z

< br>1


,


Z


2A


,


Z


2B


)的典型相关系数。如果


X


1


与(


Z


1


,


Z


2A


,


Z


2B


)的典


型相关 系数比


X


1




Z


1


,


Z


2A



的典型相关系数有了显著提高,


则表明工具变量


Z


2B


不是多余


的。统计量渐进服从自由度为


K


2


×


L


2

< br>。参见


Hall and Peixe (2000)






1.4



内生性检验与过度识别约束检验



在工 具变量估计中,有三个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第一,解释变量是否具有内生性。如果


没有内 生性,则


LS


估计是一致有效估计量,而


TSLS


估计量则是一致非有效估计量。如果变


量具有内生性 ,则


LS


估计没有一致性,而


TSLS


估计量则具有一致性。即是说,


IV


估 计在


保证参数估计计量的一致性特征是有代价的。


只有当模型中 存在内生解释变量时,


TSLS


才优


可 编辑



.



LS


。因此,在应用


TSLS


方法之前 ,首先应该检验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称之为内生性检


验。


< /p>


第二,工具变量的正交约束条件是否得以满足。工具变量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相关


条件和正交条件。在过度识别的模型中,可以检验正交条件是否成立。因此,工具变量(被< /p>


排除)的正交检验也叫做过度识别约束检验。过度识别约束检验常用的统计量包括


Sargan


(1958)



Basmann's (1960)



Hansen J


统计 量以及


C


统计量。实际上,工具变量的正交性

< br>检验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检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三,工具变量的有效性问题,即工具变量与内生解释变量必须相关。对于工具变量的


有 效问题,一般通过偏


R2



Shea R2


来观察。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弱工具变量问题。


Cra gg-Donald



Anderson- Rubin


统计量则用于考查弱工具变量问题。



1.4.1



内生性检验




1




Durbin-Wu- Hausman


检验



内生性的检验等 价于检验


plim(


X



u


)


=0


。但检验不能通 过


LS


估计的残差项进行。因



LS


估计的残差项与


X


总是不相关的。


Hausman



1 978


)提出了另外一种检验思路,即


Hausman


检验。其基本思路是,如果解释变量


x


具有外生 性,那么其对应参数



OLS



计量具有一致性和有效性,而


TSLS


估计量 具有一致性但没有有效性。所以,如果


x


是外生


?



TSLS


估计量


β


?


之间差异


d


?


β


?


?

< p>
β


?


的概率极限为


0


,即


Plim


的,那么

< br>OLS


估计量


β


LS

< p>
IV


LS


IV


可编辑



.


d


=


0


,否则


Plim


d≠0


。构建


Wald


统计量:



H


?


d

< p>
'[


AsyVar


(


d< /p>


)]


?


1


d
















































(1.26)



?

?


β


?


)


?


AsyVar


(


β

< br>?


)


?


AsyVar

< p>
(


β


?


)


?


2


AsyCov


(


β


?


,


β


?


)



其中,


AsyVar


(


β


LS


IV


LS


IV


LS


IV


?



β< /p>


?



β


?


是有效估计量而


β


?


Hausman



1978



证明,


对于参数


β


的两 个一致估计量


β


E


E

< br>I


I


?



(


β


?


?


β


?


)


的协方差为


0


,即



是无效估计量,则


β


E


E


I


?


,


β


?

< br>?


β


?


)


?


Var


(


β


?


)


?


Cov


(


β


?


,


β


?


)


?


0


C


ov(


β


E


E


I


E


E


I





























(1.27)



?

?


?


Cov


(

β


,


β


)


?


Var


(


β


)


E


I


E


?< /p>


?


β


?



β


?


?


β

< p>
?


。有



在内生变量的情 况下,


β


E


LS


I


IV


?


?


β


?


)


?


As yVar


(


β


?


)


?


AsyVar


(


β


?


)
























(1.28)


AsyVar


(


β


LS

< p>
IV


IV


LS


因此,


H


统计量可以表达为


H


?


d


'[


AsyVar


(


d


)]


?


1


d


< br>?


1


?


?


?


?


?


?


?


(


β


LS


?< /p>


β


IV


)'[


V ar


(


β


IV


)


?


Var


(


β


LS


)]


(


β


LS


?


β


I V


)


?


)


?< /p>


?


2


(


XX


)


?


1



AsyVar


(


β


?< /p>


)


?


?


2


(


XX


?


?


)


?


1


。将其以及方差 估


前文已经推导出,


AsyVar


(< /p>


β


LS


IV


?< /p>


2


带入


H


统计量 可得



计量


?


?


?


)


?


1< /p>


?


?


?


IV


2


(


XX


?


LS


(


XX


)


?


1


?



































(1.29)



Var


(


d


)


?

?


?


?


?


H


统计量渐进服从


K


2


个自由度的卡方分布。



一般情况下,


2


的估计量分别利用


TSLS



LS


估计各自的残差项来计算。如


S tata




Hausman


命令即是分别计算


TSLS


< br>LS


各自的标准差。但是,


Hausman


统计量虽然渐


进有效,在小样本情况下


Var(


d


)


却可能出现负值(或负定矩阵)


,从而


H


检验统计量为负值。


可编辑



.


因此在实践应用 中,


2


?


LS


2


或全部用


?


?


IV


2


。这样保证了


Var(


d


)


的广义逆的


的估 计量全部用


?


2


的估计量,则



?


LS


2

< p>
作为


存在,从而保证了检验统计量取正数。如果用


?


?


?


)


?< /p>


1


?


(


XX


)


?


1


]




?


LS

< p>
2


[(


XX


Var


(


d


)


?

< p>
?


这种统计量由


Durbin


1954



< br>Wu



1973


)和

< p>
Hausman



1978


)分别提出。经常被


称作


Durbin-Wu-Hausma n


统计量


(简写为


DWH


统计量)




Stata< /p>


中,


可以利用


Hausman

< p>
命令中的


sigmamore


选项来实现。



?


IV


2


作为


如果用


?


2


的估计量,则



?


?


)


?


1


?


(


XX


)


?


1


]



< p>
?


IV


2


[(

< p>
XX


Var


(


d


)


?


?


这种统计量由< /p>


Wu



1973


)和


Hausman



1978


)分别提出。在


Stata


中,可以利用


Hausman


命令中的


sigmales s


选项来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



H


统计量中,


β


表示模型中的所有参数,



H


统计量是利用所有参数



LS

< br>估计量和


IV


估计量来构建的。事实上,


H


统计量可以仅利用内生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


构建。比 如,在如下模型中,



y


=


X


1


β


1


+


X


2


β< /p>


2


+


u





?


?


β


?



H


统计量为:



X


1


是外生的,而


X


2


是内生的。定义


d


2


?


β


2


LS


2

< br>IV


H


2


?

d


2


'[


Var

< br>(


d


2


)]

?


1


d


2



其中,


Var(


d

2


)



Var(

< br>d


)


中右下角(


K


2


×


K


2

< br>)子矩阵。


H


2



H


是渐进等价的。





1




对单个变量内生性的检验




可编辑



.


以模型



y


=


X


1


β


1


+


x


2


2


+


u















































(1.30)



为例,要检验


x


2


的内生性。


Hau sman


检验的具体步骤为:



Ste p1


:利用


OLS


< br>TSLS


方法分别估计方程,


2


的估计量分别表示为


?



?

< p>
%


,标准


?


2

< p>
2


?


)



se


(


?


%

< br>)




差分别表示为

< p>
se


(


?


2


2


Step2


:在原假设(


H


0



x


2< /p>


是外生的)成立的条件下,


H


统计量



%


?


?


?


)[


Se


2


(


?


%


)


?


Se


2


(


?


?


)]


?

< br>1


(


?


%


?


?


?


)


?


H


?


(


?


2


2


2


2


2


2


这等价于



%


?


?


?

< p>
)


2


(


?


2


2


2


~

?


(1)



2

%


2


?


Se


(


?


2


)


?


Se


(


?


2< /p>


)


H


?


%


?


?


?


?

< p>
2


2


%


)


?


Se


2


(

< br>?


?


)


Se

(


?


2


2


2


~


N


(0,1)





































(1.31)



根据

< br>z


统计量与标准正态分布的临界值相比较(双端检验)


, 判断接受或拒绝原假设。




2




对多个变量内生性的检验




如果模型中可能存在多个内生解释变量


X


,将其 参数表示为


β


。以模型



y



=


X


1


β


1


+


X


2


β


2


+


u















































(1.32)



为例,其中

< p>
X


2


包含


K


2


个变量。要检验


X


2


的内生性。


Hausman


检验的具体步骤 如下。



?



β


%


,方差矩


Step1


:利用


OLS



TSLS< /p>


方法分别估计方程,


β


2


的估计量分别表示为


β


2


2< /p>


?


)



var(


β


%


)




阵分别表示为


var(

< br>β


2


2


Step2


:在原假设(


H


0



X


2


是外生的)成立的条件下,



可编辑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20:2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31519.html

Chapter4-工具变量法的相关文章

  • 爱心与尊严的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严高中作文题库

    1.关于爱心和尊严的作文八百字 我们不必怀疑富翁的捐助,毕竟普施爱心,善莫大焉,它是一 种美;我们也不必指责苛求受捐者的冷漠的拒绝,因为人总是有尊 严的,这也是一种美。

    小学作文
  • 爱心与尊重的作文题库

    1.作文关爱与尊重议论文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的尊重。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会有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100字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心的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
  • 爱心责任作文题库

    1.有关爱心,坚持,责任的作文题库各三个 一则150字左右 (要事例) “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我常听外婆说起。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胜利了抄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我真正体会到它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