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主页 > 英语 >

翻译评述撰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www.bjmy2z.cn/gaokao
2021-02-10 13:10
tags:

-

2021年2月10日发(作者:exactly)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撰写模式研究



陈琳



章艳



同济大学





要:本文探讨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翻译述评”的写作模式,阐述了该


模式的概念、常规性方式、方法和规则,并展示了具体的写作案例。该模式建立


在培养翻译能力的教学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和核心要素基础上,


并借鉴、



收了国内外高层次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案。

< p>
该模式属于应用性翻


译研究。主体框架由翻译和对该翻译的反思组成。




关键词:


翻译 硕士专业学位;翻译能力;写作模式;翻译述评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873X (2011) 06-0046-04



导言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的培养单位已 达


158


所院校。目前迫在眉睫的问


题是建立学位论文的具体写作模式、


明确评审标准。


《翻译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


指导性培养方案》


提出了论文的三种基本方式,


但师生对具体写作方案和评审标


准并不清楚。

< br>MTI


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决定了其学位论文选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p>
涵盖翻译文本、项目、实验、技术、管理、岗位、流程或心理等主题,与这些选

题对应的写作方案也有待加以区别。


有相当一部分论文还沿袭学术型学位论文的


形式,


质量往往差强人意。


这是因为上述这 些选题是典型的应用性研究,


与学术


性论文的基础性研究范式存 在性质上的差异。


而且


MTI


的课程 设置不是研究性的


而是实践性的,


学生缺乏相应的学术理论背景 和训练;


同时,


字数要求的降低似


乎也 给了学生一种错觉,认为


MTI


的研究论文的深度可以低于


MA


的研究论文。



当然,学界已经对此展 开了一定的研究和摸索。早在申报学位设置时期,


仲伟合



2006



认为


M TI


毕业论文是


“考核其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 /p>


能力,


看其内容是否有新见解,


或看其应 用价值


(翻译项目、


口译实验报告)




这明确了专业学位论文目的是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 际翻译问题的能


力,


而非基础性理论研究。

近一年来,


随着首届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和第二届学


生进入 写作阶段,学者们开展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穆雷(


2011a


)从翻译行业


的运作特点出发,分析了


MTI


学位论文现状,提议将《培养方案》中的三种基本


方式(旧三方式)调整为四种 方式(新四方式)即:重要岗位的实习报告;翻译


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 告。吴刚(


2010


)就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

< br>学院的培养情况,


构建了以


“项目”

为核心的写作模式。


笔者曾阅读该院的论文,


确实有鲜明的 专业学位特色,


可资借鉴。


穆雷将其归纳到新四方式中的第二种 方


式里。我们进一步认为,这种“项目”模式也是对“旧三”中的第一种方式的具


体写作模式之一的诠释。



以上这些研究为厘清


MTI


论文写作 规范起到了指导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


研究与其它选题相适应的写作模式。



“可以根据每一类方式拟定相应的写作模


板,更加 具体而且便于操作”(穆雷,


2011a


)。本文针对选题以翻 译文本为主


题的论文,即研究集中在翻译文本本身以及双语转换,拟提出“翻译述评”的 写


作模式。


它是一种


“文本”


模式,


与前面提到的


“项目”

< br>模式并列归类到


“旧三”


中的第一类方式下或“新四”中 的“翻译实践报告”方式中。



1.


“ 翻译述评”论文模式的概念及分类



翻译述评,顾名思义,该模式的基本框架为“翻译


+


述评”。前者是报告原



1


文与译文文本;


后者则是对翻译问题、


翻译过程 和翻译策略的反思,


运用所掌握


的科学的方法论和一定的翻译理 论对译文进行翻译质量评估,


对翻译难点进行分


类阐述和分析, 总结和归纳翻译经验等。



根据翻译取材的特点,


“翻译述评”论文模式的基本形态分为“文本翻译述


评”和“术语翻译述评” 。术语的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问题的表现有其独


特性。因此其写作体例应有别于文 本翻译。该模式要求文本翻译的字数不少于


10000


字、述评 的字数不少于


5000


字(依据《培养方案》)。“术语翻译 述评”


应该包括至少


15-20


个术 语的翻译,


而且往往是一种类别或一个领域的术语。



时,


需要对文本、


翻译动机、

< br>涉及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翻译策略等在导言中进行


描述。


在述评中,


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翻译学理论和方法论知识对翻译问题展开论


述和评注。



“翻译述评”是应用性研究。它以翻译文本为中心,聚焦于“



译”本身,是


对语言文字转换结果和过程的反思。


其翻译取材既可以源自学生的自选翻译,



可以来源 于真实实习项目。


但论文重心放在讨论翻译本身即语言


/


文本本身,



不是翻译实践的外部因素,例 如,实习过程、翻译岗位、翻译实验等,虽然这些


也是翻译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 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相反,它们往往是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具体的 翻译行为中,存在主次、轻重之


分。



该模式建立在学生的翻译能力的培养理念以及翻译能力的内涵基础上,


同时


也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案。



2.


“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理据


< /p>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能够创 造性地从


事翻译实际工作的高层次、


应用型、

< br>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


因此,


“翻译教学 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穆雷,


2006


)。这种教学理念


应该贯彻到包括毕业论文在内的各个教学环节。


“翻译述评”


正是本着通过展现


学生的翻译成 果以及对翻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来强化学生的翻译能力。



在 毕业论文中,


翻译能力是最重要的考核对象。


这种能力是在一定 的方法论和相


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成功进行语言转换并对这种 转换进行分析、


概括的翻译认


知能力。


学位论文是翻译能力培训的过程、


是学生汇报其翻译能力的方式,


也是


考核其翻译能力的形式。



因而 ,


“翻译述评”论文模式是以培养和展示翻译能力为中心的,并建立在

< br>翻译能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础上。


近十余年来,


国内 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定


义和构成要素展开了有意义的探索。


在国 外的研究中,


引用率比较高的学者包括


G. Toury (1980)



R. Roberts (1983)



D. Kiraly(1990)



R. Bell(1991)



A.


Pym (1992)



D. Cao(1996)



S. Campell (1997)



A. Chesterman (1997)< /p>



(2000)



A.


Neubert


(2000)


,C.


Sch?ffner


(2000),


B.


Hatim < /p>


(2001)



PACTE



2003


),


S. Colina (2009)


等。



在国内研究中,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文军



2010



综合国内外关于翻译能力构


成的论述,


提出了构成要素的框架:


翻译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和 理论能力,


前者包


括语言


/


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


IT

< br>能力,工具书使用等;后者


包括翻译学科知识、


相关学科 知识和职业素养。


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要素的构


成达成共识的 是:


1


)首要要素是语言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


2


)要素也包括各种


知识:语言知识、翻译专业知识(


PACTE


)或者翻译学科知识、文化知识、专业


领域知识、翻译工具知识;


3


)要素还包括运用语言 能力和知识处理各种翻译问



2


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


文军对翻译能力的划分相对来说操性比较强,


即翻译能力由实践


能力和理论能力构成。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两点是:首先,其“实践能力”中包


括了“自我评估能力”。那么,这一点正是可以通过学位论文对自己的译作进行


自省式 反思而实现,


且这一分析应是在一定的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而不


是盲目性和任意性的。


其次,


他所定义的理论能力包括的三个内容实际上是翻译


理论的应用能力:运用翻译学科知识、 相关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认识、分析和


处理翻译问题的认知能力。

它注重的是理论的运用而非理论创新。


即运用理论来


分析、 解决翻译问题,科学地反思翻译问题和翻译过程的认知能力。因此,是一


种应用性理论能 力。这两点都说明了“述评”可以成为翻译能力的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和应用性理论能力是翻译能力的内涵和两大要素,


这两大要素构成


了“翻译述评”写作模式的两大核心内容:译文和翻译评注。实践能力的最终表


现形式为译文,是译者发挥其语言能力、策略能力、


IT


能 力、工具书使用的能


力的结果。


因此,


译文应该在学位论文架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为了便于与原文


比 较对照,译文和原文一起放在论文的正文开始的章节位置。



应 用性理论能力则通过对该翻译进行反思式的评注来表现。


这一述评引导译


者科学、清晰地认识和分析其翻译行为,对翻译过程、翻译问题进行反思,对译


文质量自我评估,


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


这种理性的反思和分析 的过程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因此,述评是论文的第二个核心内容。< /p>



同时,


该论文模式也借鉴、

< p>
吸收了国外和香港成熟的翻译人才培养单位的学


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模式。< /p>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笔译与口译学院的论文模式具有鲜明


的学科特色 。自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渥太华大学笔译与口译学院就培养 专门的


口笔译实践人员和翻译理论研究人员,


授予翻译专业学士 、


硕士和博士学位,



是北美第一个授 予翻译博士学位的单位。


这所学院培养研究型学位人才与应用型


专业学位人才并重。


硕士毕业论文有两种写作方式供学生选择:


基础研究论文和


应用性研究论文,后者包括“评注翻译”(


co mmented translation


)和“评注


术语


/


评注词汇表”


两种形式。


基础研究论文大致与我们的翻译学或翻译方向的


学位论文相当;


应用性研究论文的常规性方法和规范是:


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独


立完成一篇译文并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该翻译进行反思。


文学翻译、


非文学


翻译、


术语翻译均可成为论文主题。


其特点是强调报告翻译实践的文本结果和对


翻译问题的分析、< /p>


总结与归纳。


学生的选择取决于其所修的课程和其职业发展规


划。


如果所修课程偏重研究性,


且毕业后是 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往往选择做


基础研究论文;

< p>
如果学生毕业意向是去做译员,


则做应用性研究论文。

选择后者


的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人数。


应用性研究论文学生 的培养目标与我们的翻译硕士


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谭载喜



2010


曾以香港浸会大学的翻译专业学位论文为例,


简要介绍了 其


写作和批改规范。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长篇翻译,

< p>
并写一篇反思翻译的文字加于


译文前。毕业论文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 采用“


1/3+1/3+1/3


”的批改和双

< br>评审模式。


即翻译部分的第一个三分之一由导师逐句批改,


第二个三分之一由导


师审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再由学生根据导 师意见进行修改,


递交第二稿、


第三稿;


第三个三分之一则由学生自己定稿,


学生如果有对原文理解方面的问题,


可主动


问老师,


但导师不主动提修改意见。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第二评审老师有机会在未


经导师批改与经过导师批改的 两部分译文之间进行对比,


就学生的译文质量和论


文撰写能力评 分。


第一评审老师为论文指导老师,


负责对学生在翻译及撰写阶 段



3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1-02-10 13: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my2z.cn/gaokao/629251.html

翻译评述撰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