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的商品的是(
)
A.
农民向地主交的地租
B.
母亲为你织的毛衣
C.
自然界当中的空气、
D.
农贸市场上的蔬菜,水果
2.
货币的本质是(
)
A.
一般等价物
B.
商品
C.
金银
D.
劳动产品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
经济生活的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据此回答
3
——
4
题。
3.
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A.
一台
29
英寸的彩电标价
2500
元
B.
工厂财会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
/p>
C.
某到集市用
10
元钱买了
3
斤鱼
D.
王某购买了
5000
元的
金银饰品
4.
王浩采用银行按揭贷款
的方式买了售价为
30
万元的新房,
他
首付现金
10
万元,
然后他在
20
年付清银行
贷款
2
0
万元及利息
6
万元,其中
6
万元利息,
30
万元房
价,
10
万元首付现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
)
A.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职能
B.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
C.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职能
D.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职能
马克思指出:
“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或银)的代表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
p>
纸币的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
据此回答
5
——
6
题。
5.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就会造成(
)
①物价上涨与纸币发行量成正比
②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减少
③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价值与纸币发行量成反比
④纸币实际购买力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6.
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
①金属货币要由纸币来表现,它本身无实际意义
②纸币的发行量如果不等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③只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也必然发生变化
④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金或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7.
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
5000
亿
件,
平均价格水平为
8
元,
在这一年里货币平
均周转
5
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000
p>
亿元纸币,这时的
1
元钱相当于——元,这
会引起——。
A.8000 0.5
通货膨胀
B.4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3
购买力提高
8.2005
年
7
月
21
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
1
美元
< br>=8.21
元人民币调整为
1
美
元
=8.11
元人民币。此后,
人民币
持续小幅升值,截至
2008
年
4
p>
月,人民币累计升值为
16 %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
. .
..
..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
小按
1
美元兑换
8
< br>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
1000
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
/p>
民币的汇率下跌了
20 %
,小又
将
1000
美元
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
因素的条件下,小(
)
A.
损失
了人民币
1600
元
B.
减少了人民币损失
1600
元
C.
损失了美元
160
元
D.
减少了美元损失
160
元
10.
近年来,
由于我国对制造、
p>
贩卖假币打击力度的不断增大和人们防假意识的不断增强,假币犯罪上升的
< br>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打击贩卖假币是因为(
)
①人民币正常流通是维持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
②爱护人民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③这有利于维护金融秩序,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④假币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
A.
集存
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
B.
可以任意透支
C.
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请
D.
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
/p>
12.
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
按
p>
10
美元
/
件的价
格售出
100
万件某商品,
该企业生产
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
币
14
元
/
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
1
美元兑换人民币
7
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
A.1400
万元
B.5600
万元
C.7000
万元
D.9800
万元
13.
目前,
在我国许多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网上银行,
开通了网上交费等业务,
初步实现了真正的在线金融
服务。这表
明,货币发展进入了(
)
A.
金属货币阶段
B.
纸币阶段
C.
信用货币阶段
D.
电子货币阶段
14.
我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表现在(
)
①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能增加我国的社会财富
③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④有利于维护世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5.
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购买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支付的本国货币比以前少,
便是外汇
汇率(
)
A.
跌落
B.
升高
C.
不变
D.
居高不下
16.2009
年
3
月
19
日
~3
月
20
日,欧元兑换美元比价由
1
:
< br>1.3665
变为
1
:
1.354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这意
味着(
)
A.
欧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购买的欧盟商品数量减少了
...
. .
..
..
B.
欧元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欧盟商品<
/p>
C.
美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欧元可
以购买更多的美国商品
D.
美元升值
,使用同样数量的欧元购买的美国商品数量减少了
17.
p>
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
)
A.
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
/p>
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C.
商业银行对年满
18
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D.
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18
.
在我国,关于支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支票
作为一种信用货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转让
B.
支票作为一种支付凭证可以随意签发,不受存户存款数量的限制
C.
支票是用于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一种信用工具
D.
支票是向收款单位或者个人签发的票据,可以不用记名
p>
19.
信用卡和货币(
)
A.
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
B.
都能在任何一个交易场所使用
C.
都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D.
都能用于国际贸易
20.
弗兰西斯·培根说:
“财富应当用正当的手段
去谋求,应当慎重地使用,
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
p>
死时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当然也不必对财富故作蔑视。
”这表明
(
)
A.
对待金钱要坚持取之有道
,用之有益、有度
B.
金钱是社会财
富的代表,是人生幸福的保证
C.
追求物质财富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D.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创造财富的前提
二、简答题(
8
分)
21.
何谓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三、论述题
(12
分)
22.
某人要到美国探亲,他要用
5
万元人民币到中国银行去
兑换
成美元,兑换比率是
100
p>
美元
=827.21
元
人民币,一周后他预
计这些钱不够用,又兑换了部分美元,这次的兑换比率
100
美元
=811.00
元人民币。
(
1
)他在银行兑
换的美元是外汇吗?是不是所有的外币都是
外汇?(
6
分)
(
p>
2
)前后两次兑换的比率不同,这种兑换比率是什么?第二次兑换时
人民币是否贬值了?(
6
分)
...
. .
..
..
2009-2010
学年上学期宝丰一高高一月考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
5 DAADA
6
—
10 CACAC
11
—
15 ABDBA
16
—
20 DACCA
二、简答题
21.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竞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
p>
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
销售者竞相
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
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
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三、论述题
22.
< br>(
1
)是外汇。外汇是外币,外币包括外国的纸币和铸币
,但外币不一定是外汇,外汇通常是以外国货
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具体
包括发达国家的货币、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只有可以自由兑
换的发达国家的外币才是外
汇。
(
2)
这种兑换比率叫汇率,又称汇价。第二次兑换时人民币没有贬值,相反升值了,这种情形叫人民币汇
率升高,外汇汇率跌落。
追问:
还有别的吗
回答:
周
练(一)
1
.
“经久耐用”
,
“经济实惠”往往是
厂家和商家在推出自已的产品时始终不变的承诺
.
这是因为:<
/p>
A
.
商品本来就是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
.
B
.
商品的价值终究要通过价格表现出来
C
.
商品的首要属性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D
.人们总是把商品当做一个二重性的东西来对待
2.
如果一双皮鞋换两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如果生产皮鞋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而生
产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却减少一半,那么一双皮鞋
可换几件上衣?
A.
1
件
B.
4
件
C.
8
件
D.
16
件
3.
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里所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创造的价值总是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受供求关系影响
.
4.
生产
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了
3
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了
4
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了
2
小时劳动时间,
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这时
A
甲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B.
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C.
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D
甲、乙丙生产的茶杯价值
量一样大
5.
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
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一的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
本,这是因为他们
生产同一种商品的
A
劳动生产率不同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C
劳动积极性不同
.D
产品质量不同
6.
下列关于纸币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纸币是一种
货币符号
.
②纸币本身没有价值
.
p>
③纸币完全能代替金属货执
行金属货币的职能
.
④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依据。
A
①②③④
.
B
①②④
.
C
①②③
.
D
①②
7.
在商品经济社会,价值规律对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
引导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
是通过
p>
A
人们自觉地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来实现的
B
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C
商品生产者互相竞争来实现的
...
. .
..
..
D
社会劳动生产率高低变化来实现的
8.
纸币之所以能够买到一定数量的商品
,
是因为
A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
.
B
纸币是劳动产品
,
也有
价值和使用价值
C
纸币就是货币
D
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9.
“金钱是毒蛇,是陷阱,是一切罪恶的渊源。
”这
一说法
A
是正确的,因为它与金钱万
能论是对立的
B
是正确的,因为它正
确地反映了货币的本质
C
是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货币的作用
D
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货币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
用
10
.商品房的销售中经常出现“
买涨不买落”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价格下跌,购买力一定增加
B
价格上涨,购买力才会增加
C
消费行为由价格水平决定
D
消费行为受到心理预期的影响
p>
11
.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p>
(
《史记。货殖列传》
)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
A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
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
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
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12
.假定某一地区,鞋业生产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
、甲鞋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
不变
2
、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厂劳动生产率没有变
p>
3
、甲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甲厂的鞋价值总量依次变化是
A
:提高、不变、降低
B
:提高、不变、降低
C
:降低、提高、不变
D
:提高、降低、不变
13
.蔬菜有营养价值,音乐有欣赏价值,文物有考古价值,这里所说的“价
值”是指
A
凝结在物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
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的交换价值
C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
D
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4
.
“物丰价廉”和“物美价廉”分别表明
了
A
供求与价格互相制约,商品的使
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
B
供求与价
格相制约,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
C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 br>D
商品的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
15
.纸币,货币,一般等价物三者的关系,下列说确的是
A
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能代替货币执
行各种职能
B
纸币,货币与一般等价
物都有本质的区别
C
纸币,货币与一般等
价物没有本质区别
D
纸币是货币的符号,货币与一般等价物没有本质区别
16
.某国待售商品
20
亿件,平均每
件商品价格
150
元,据测定该年每
1
元平均流通
3
次,当年该国流通中
p>
...
. .
..
..
需要货币量是
亿元:当年由于该
国政府多发纸币使
商品价格上涨
25%
,商品价格上涨后流通中的货币量
是
亿元,当年该国需要多发行
亿元纸币。下列正确答案是
A100
0
,
1250
,
250
B1200
,
1350
p>
,
300
C1000
,
1200
,
200
D1400
,
1300
,
270
17
.街上卖冷饮的老太太说
“我总订着广播电视报,听着天气预报,刮风下雨气温低,谁还想买冷饮?晚
是电视里要
有足球,好电视剧歌星演唱会什么的,我心里有谱,每天进多少货就看它了。
”老太太的
话反映
A
价值规律的要求
B
价值决定价格的要求
C
市场上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要求
D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值的要求
p>
18
.某花
2
万元
购买一套进口组合音响,这
2
万元是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
能。②货币在执行支付手
段的职能。③现实的货币。④观念中的货币。⑤一套组合音响的
价值
⑥一套组合音响的价格
A
①③④⑤。
B
①③
⑥。
C
③④⑤⑥。
D
< br>①②③⑥
19.
二战期间,<
/p>
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物品。
战俘之间进行物品
交换或劳务换取物品的行
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所乐意接受的物品,例
如,一件衬衣值
80
支香烟,为他人洗一件
衣服可换
2
支香烟。
。
。
。
。
。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
(
1
)
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
2
)
为什么香烟从普通的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p>
20.
以下是全国三个城市批发市场部分蔬菜的价格状况。
(单位:元
/
公斤)
市场名称
蔬菜
名称
2008
年
5
月
21
日
2
009
年
2
月
27
日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市亚峰蔬菜批发市场
白菜
1.2
1.4
1.3
0.2
1.4
0.73
香菇
3.6
...
. .
-
-
-
-
-
-
-
-
-
上一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六课—第十一课)
下一篇: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