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第
1
页
共
4
页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高考考点
(
1
)生产的微观主体
——
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1)
企业的含义: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
务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
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2)
企业的类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
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
础。其中,国有企业发挥着主导
作用。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p>
(
2
)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
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
考查重点
(
1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br>(
3
)维护劳动者权益。
关注热点
(
1
)根据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充分认识自主创新能力对
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2
)关注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分析我国就业政策,认识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的 必要
性。
名师点睛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劳动的意义、就业的意义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
经营战略、技术与管
理、诚信
)
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状元笔记
[
闪记
]
考点一
生
产的微观主体
——
企业
了解企业、公司的含义及其关系,
比较公司的类型,分析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意
义。
【知识梳理】
1<
/p>
.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3)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
的组织形式。
2
.
< br>公司的类型
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
限公司。出资者对公司承担的责任都是有限的。二者最大的区别就
在于股份有限公司能够
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3.
公司的组织形式
(1)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股东大会、董事会
总经理及助手
监事会
性质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职能
处理公司重大
负责公司的
对董事会和总经
经营管理事宜
日常经营
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2)
公司制的地位和作用: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国企公司制 改革,
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主导作用。
4
.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
(1)
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2)
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
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
信誉和企业形象。
5
.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含
义
作
用
p>
经营管理好、
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
扩大优势
企业的规模,
增强优势企
兼并
业,
吞并那些经营不善、
企业效益
业的实力,
把劣势转化为优势,
提
差的企业
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
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之间为增强
市场竞争力、
获取
优势互补,
优化资源
配置,
降低成
联合
< br>更大经济效益,
而实行的合营或合
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
市场占有
并
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有利于强
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促使
对长期亏损、
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
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竞争
破产
望的企业,
按法
定程序实施破产结
力。
通过企业破产,
淘汰落后企业,
算的经济现象
有利于
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
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第
2
页
共
4
页
联系
:①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②对于企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
益,增强竞争力;③对于国家,减轻财政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④对于劳动者,促使其
提
高素质,维护其长远利益
【重点突破】
2.
正确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
/p>
(1)
首要因素
——
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这是公司经营的航标,但是正确的经营战略要出自高素质的决策
群,他们必须能把握市场动向,引领市场先机,确立开发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2)
关键
——
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
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
(3)
重要因素
——<
/p>
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是指企业在经济交往中要诚实守信
,
反对失信和欺诈。企业形象指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
与认同。企业的信誉和
形象集中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它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会
给企业带来效益,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企业要经营成功,还要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经营者素
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
考点二
劳动者
了解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分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必要性
,懂得劳动者应如何
正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知道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知识梳理】
1
p>
.
劳动与就业
(
1)
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
进步发展的源泉。
(2)
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
< br>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 够
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就业形势: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
;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
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
.
劳动光荣
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
主体,在生产力发展
中起主导作用,光荣属于劳动者。
3
.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自主
竞争
职业
多种方式
择业观
就业观
平等观
就业观
含义
根据个人的兴趣、
要通过劳动力市场
各
种正当职业的劳
现代市场经济和信
专长和条件,自主
竞争,实现自主就
动者,都是创造社
息技术导致就
业形
选择职业
业
会财富所必需的,
式多样化,就业方
没
有高低贵贱之分
式不断增加
意义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
要努力学习,提高
技能和素质,改变
不管从事什么工
可以更加灵活地选
或要
聪明才智,调动个
观念,积极主动地
作,只要能脚踏
实
择,还可以通过各
求
人的积极性、创造
性
适应劳动力市场的
地、兢兢业业,都
种形式选择职业,
需要
能有所作为
实现就业
4.
维护劳动者权益
(1)
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保障劳
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
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2)
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
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
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p>
(3)
措施: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
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
益的重要依据。当自己权益受侵犯时,可通
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劳
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
法律意识。
【重点突破】
1
.
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途径和措施
(1)
从国家角度:
①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扩大就业总量。通过发展经济来扩大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途径。
②统筹处理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与扩大就业的关系
,不断拓宽就业渠道。
③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政策,搞好就业
培训和服务,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体,解决就业困难。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保障。
(2)
从企业角度:
制定合理的用人政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从劳动者个人角度:
①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
②要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
<
/p>
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以
及丰富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这些都是实现职业理想必不可少的因素。
2
.
怎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从国家方面讲:党和政府在实
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
完善社会保
障体系。
(2)
从用人单位方面讲:
严格执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3)
从劳动者方面讲:①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②遵循劳
动合同制度,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
、申请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