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2016
复习必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商品
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
1
p>
)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
的商品所以能进行交换,就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
(
2
)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
值千差万别)
。
(
3
)
两者关
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
使用
价值是价值
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否则就不是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不
能同时拥有使
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者为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
值,
消费者为得到使用价值必须支付价值。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
p>
1
)
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目的是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
所遇到的困难。
p>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偶然的物物交换阶段;
②扩大的物物交
换阶段;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阶段;④货币的产生阶段在众多的商品中,金和银因具有体
积小、价值
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天然属性,因而最适宜充当
一般等价物。
于是贵金属用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这便标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
2
)
货币的本质货币是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仍然
是一般等价物。
3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
度与流通手段两大基本职能。
(
1
)价值
尺度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
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
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
p>
2
)流通手段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 br>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
W
--
G
――
W
’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
3
p>
)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
、金属货币与纸币
(
p>
1
)纸币的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 br>(
2
)纸币的本质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国
家强制方能使用。
(
3
)纸币
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
在流通中的
磨损。
(
4
)
纸币的
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
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
但不
能规定纸币
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
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
序;如果纸币发
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p>
=W
价格水平×待售
W
< br>数量
/G
流
通速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
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
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与之相反的
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
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
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有四种类
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综合型,其
中纸币发行量过多属于需求拉动型。
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
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
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
;后者表现为物价持续下
跌、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的现象。
④危害
不同前者会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
平就会下
降,
购买力降低,
商品销售困难,
造成
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
后者引起物价下降,
在短期内对居民生
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
民的消费心理,
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居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⑤解决的方法不同。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
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
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
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
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
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
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
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
的方针。
联系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
社会经济
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
、货币
的发展形式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2
、结算与信用工具
(
p>
1
)结算的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
2
)结算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①信用卡
A
.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
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
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
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B
.信用
卡的作用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
询为一体
。减少了现金的使用及不便,简化了收款手续,节省了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
增强消
费安全,为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简捷、安全、方便等优点)
②支票
A
.
含义是
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由出票人签发,
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
银行在见票时
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B
.种类分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转账支票适用于办理同城转账结算。
< br>
C
.
现金支票注意事项及特点妥善保存,
不得折叠;
准确性,
现金支票要查验金额的大小
写是否一致,单位书写是否正确;有效性,要在有效期内到指定银行支取;间接性,不能拿
来直接购物,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
3
、外汇和汇率
(
p>
1
)外汇的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p>
(
2
p>
)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①
p>
100
外币可兑换更多本币-→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降低)-→
外币升值,本币贬
值—→抑制进口、刺激出口-→资本流入。反之亦然。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利率水平、汇率政策、重大国际政
治事件及信息、心理、投机等因素。
③决定汇率的因素汇率是由本国货
币和他国货币实际购买力之比决定的。
(
3
p>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主要是指
人民币既不贬值,也不升值。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
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稳定。
②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
/p>
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4
p>
)人民币升值后果
积极影响
:
①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
②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③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
⑤中国
RMB
国际地位提高。
负面影响
:
①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②人民
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
外贸出口
造成一定的伤害
③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④财政
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
p>
5
)外币不等于外汇,外汇能够用于国际间结算,外币不一定能。外
汇的主要职能是国